通信人家园

标题: 联通基站安装规范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4-12-19 11:15
作者: knight791     标题: 联通基站安装规范

           联通基站安装规范(无线部分版本   V.1.0.  090810)
第二章            机房装修部分
           第一节    机房面积要求
1.1机房面积:
1.1.1自建机房宜16-40平方米.室内净空宜不低于3.0米。纯覆盖型的基站:面积16-24平方米;容量型基站:GSM900、DC S1800、CDMA共站等以后发展情况面积为:面积20-30平方米.容量型基站(传输、数据、中继设备):面积为30-40平方米
1.1.2.租赁机房面积16-30平方米,室内净空不低于2.8米。
1.1.3.租赁机房内墙灰线要平齐,墙面要洁白,用乳胶漆或ICI粉刷。墙面无污迹、无霉斑。墙体不能有裂缝、不得脱落,达到不渗水不透风的效果。
1.1.4.简易机房分为五面体和六面体,机房面积宜16-25平方米。室内净空不低于3.0米。
1.1.5.简易机房天面板、墙面板宜采用70-100mm厚彩钢夹聚苯乙烯保温板。板与板之间连接处外侧需涂防水材料,里侧需要用玻璃胶密封。
1.1.6.简易机房四角内外用铝角钢包封。
       第二节           机房门要求
2.1.机房门:
2.1.1.要求安装甲级防火防盗门、1*2.1米、天地锁;外开。
2.1.2.砌筑不小于100mm高防水门槛,3面粘贴瓷片。
2.1.3.门框、窗框和屋内踢脚线不得使用木质材料。
2.1.4.机房有内门的,必须更换成钢质防盗防火门。
2.1.5.防火门框要用16mm2黄绿双色接到室内地排,接地牢固可靠。门框接地处油漆需刮除,以便于接地端子和门框接触良好。
2.1.6门槛要做好防水处理。
2.1.7.机房有室外阳台的必须安装防火防盗小门,规格型号:65cm*165cm
         第三节        机房地板砖
3.1.机房地板砖:
3.1.1机房装修所用地板砖必须是防滑淡红色,规格为40*40或50*50.
3.1.2.地砖面表层洁净,色泽一致,接缝均匀,无空鼓,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缺棱等现象。
3.1.3踢脚线高度150mm.颜色与地板装相同。
3.1.4.装修完毕后立即清理产生的垃圾。
            第四节      机房窗户
4.1.窗户
4.1.1封窗应无裂缝、无渗水现象;具备条件的要求用砖、水泥、沙子将原窗户密封。4.1.2不具备条件的用埃特板或铝扣板、铝塑板封窗。
4.1.3窗户原则上用砖封堵、咬茬砌筑,挂钢丝网抹灰粉饰,注意新旧墙体之间的接茬处理,砌墙外墙侧不积水。
4.1.4在业主不允许封窗的情况下,贴遮光纸、用玻璃胶封窗。遮光纸应完整不起边现象,不透光,平整不起泡。
           第五节        机房照明
5.1.机房照明:
5.1.1照明使用2.5mm2阻燃电源线,空调线使用6mm2阻燃电源线。
5.1.2.室内照明及插座所使用的电源线及PVC管材必须使用指定品牌。
5.1.3.电源线从交流配电箱引出后通过PVC线槽到地脚线后沿着踢脚线上方走线接到插座和空调。
5.1.4.照明要使用火、零、地的接线方法,保护地线必须连接。颜色宜采用红、兰、及黄绿双色。
5.1.5.照明灯管采用单管节能荧光灯,一般采用36W或40W功率的光管。安装位置下方不能有遮挡物。
5.1.6.基站一般采用250V/16A单向二/三孔插座,250V/10A四位二级开关。
5.1.7.空调线要根据空调安装位置及高度来预留,一般预留1.5米-2.0米。
5.1.8.线槽安装时要求水平、美观、顺直,灯管安装无偏斜。
5.1.9.灯管、插座、线槽安装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5.1.10.空调线直接接到交流配电箱内,不能直接接插座。
5.2.1.空调、照明保护地线不能复接,要单独接到保护地排上。
5.2.2.照明、空调火线及零线不能复接到同一个空开上,单独接到相应的开关上。
           第六节      机房市电
6.1.市电 :市电一般指380V 三相交流电
6.1.1.市电交流箱安装位置要求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箱内布线必须横直竖平。绑扎整齐美观,各开关必须粘贴标签,标签内容清晰明了。箱内保护地严禁和其它相线窜接。
6.1.2.市电引入所使用的电表宜采用当地供电局校准并有合格证标示的三相交流电表,功率为40A-60A.
6.1.3.电表必须安装在电表箱内。
6.1.4.市电引入线采用黑色铠装3*16+1*10或3*25+1*16平方电源线。
6.1.5.三相电颜色是红、绿、黄、中性线为蓝色。中性线和保护地线应互相绝缘,不能合用或共接一个铜排。
6.1.6三相四线,各相负荷要均衡,单相电压范围为185V-265V之间,如果供电电压不稳,超出高频开关电源输入电压工作范围时,应采用交流稳压器。
6.1.7.条件允许时要安装市电/油机转换开关箱。便于在市电停电后使用发电机供电。
6.1.8.交流线在布放时,在拐角处或通过有锋利边缘的线槽时要加保护皮。扎带绑扎间隔均匀,扎带头剪切平齐。
6.1.9.铠装电缆两端铠要用16mm2的地线引接到保护地排。
第三章           设备及附属设备安装部分
基站安装材料:

室    外    部     分        材料名称        材料附件        规格型号        备注
        天线        天线固定卡、电调马达、电调线        GSM900/1800        部分天线已经预调了50
                        CDMA       
        室外走线架        地脚、线槽连接件、爆炸螺丝、及各类螺丝        350mm×2000mm       
        桅杆                       
                               
                               
                               
                               
                               
                               
                               
                               
                               
                               
                               


           第一节          室内外走线架安装
1.1.室内走线架
1.1.1.室内线槽安装位置、规格型号要符合设计要求。
1.1.2.室内走线架分为单层走线架和双层走线架。设备及电缆较多时宜采用双层走线架。
1.1.2.室内走线架要安装牢固水平,无歪斜和高低起伏现象。吊杆之间距离均匀,且吊杆之间及相邻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不能大于2米。
1.1.3.走线梯穿过楼板孔或或墙洞出应加装保护框,当电缆布放完毕后应用盖板封住洞口。
1.1.4.走线梯安装离机架顶部的距离应大于200mm,走线梯离机房顶部净空距离应大于300mm.
1.1.5.切割过后的走线梯切口平面要用锉刀打磨平齐,并涂上颜色相近的防锈油漆。
1.1.6.走线梯连接处用16mm2黄绿相间多股铜芯电缆连接。走线架与室内地排必须用35mm2黄绿相间多股铜芯电缆连接。
1.1.7.简易机房的走线架不能采用吊顶的方式安装走线梯,必须采用支撑的方式。以免引起简易机房顶部变形积水带来安全隐患。
                 第二节         BTS设备安装
2.1.设备安装
2.1.1.设备规格型号、安装位置要与设计相符;
2.1.2.同列机架必需安装在同一平面上,不能有凹凸现象。
2.1.3.机架采用4颗爆炸螺丝固定在地板上,具备条件的要进行上固定.
2.1.4.机架水平底座小于2mm,垂直误差应小于3mm。
2.1.5.主设备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米,背与墙的距离不小于0.6米,一列机架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小于0.5米。
2.1.6. 考虑后期扩容需要主设备应尽量靠本列的两端摆放。有数据接入的机房,必须预留数据机架摆放位置。
2.1.7.电源设备安装时与其他设备间距应大于0.05米。
2.1.8.硬件安装完毕后机架内不得有灰尘、铜丝、工器具。
2.1.9.设备加电前要用万用表测试是否短路、极性是否正确。
2.1.10.设备上所有标签要粘贴齐全、整齐美观。
        第三节    电力电缆布放
3.1.电源线布放连接(直流部分)
3.1.1.电源线的规格型号和设计相符、电源线要整段布放中间不能驳接。
3.1.2.BTS设备电源线线径为25mm2-35mm2,颜色为红、蓝。地线为黄绿,线径为16mm2。红为0v ,蓝为-48v.
3.1.3.电源线连接时两端线耳两点压接,用与电源线颜色相同的热缩管包封。
3.1.4.电源线布放时和信号线的间距要大于20cm,不能交叉。
3.1.5.电源线布放时要顺直美观,绑扎时扎带分布均匀,剪切平齐。
3.1.6.电源线在压接或接到开关时铜芯不能外露,并用热缩管或同颜色的胶布进行包扎。
3.1.7.电源线连接后要进行短路和极性测试。
3.1.8.电源线不能有刮花、磨破皮等现象,电缆上无污迹。
3.1.9.无线设备的电压范围45v-54v,接一次下电100A熔丝。
3.1.10.电源线布放转角处要圆滑,无交叉现象。
      第四节              电池安装
4.1.1电池安装:基站用电池一般采用铅酸式伐控电池
4.1.2.电池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的安装规范,电池安装要考虑楼层承重。
4.1.3.楼层承重不符合条件时要用槽钢加固,槽钢要用防锈油漆涂抹。
4.1.4.电池安装要用符合国标的爆炸螺丝紧固,电池要水平牢靠。
4.1.5.电池组安装在电池架上时,电池架要布放16mm2黄绿双色地线连接至接室内地排。
4.1.6.电池分装在不同的电池架上,架子之间应用短接线实现等电位连接。电缆接线端子与电池架连接处要去防锈漆层 ,使两者之间金属性连接。
4.1.7.蓄电池400AH及以上的线径不小于95mm2电源线,基站电池300AH线径为70mm2。电缆颜色分红(0v)、蓝(-48v)。
4.1.8.蓄电池在安装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电池漏液,以免伤及人身。
4.1.9.电池连接线要用厂家配置的标准螺丝紧固,紧固时要安装平垫和弹垫且顺序不能反;螺丝不能打滑。
4.1.10.电池线接线时要用适合的弹簧垫片加固,垫片要大于线耳孔。
4.2.1.电池线不能摇动,松紧适中。
4.2.2. 电池标签不能丢失,且要按照规范要求从正极到负极的顺序来粘贴。
4.2.3.电池配件不能丢失,电池上方不能放置任何物体。
4.2.4.电池上面禁止踩踏或睡觉.
4.2.5.电池及电池架上面不能有灰尘,污迹。
4.2.5.不同规格、型号或新旧电池不能同时安装在同一电池组。
     第五节          接地
5.1.接地:保护地线一律采用规范要求的黄绿双色地线。
5.1.1各机架独立接地分别连接到室内主接地排。
5.1.2.接地线除特殊要求外,其余为不小于16mm2多股铜芯电缆。
5.1.3.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相间。
5.1.4.接地线的铜鼻子要用相同颜色的胶带或热缩套管密封。
5.1.5.电源机架的与室内地排的接地线不小于35mm2的多股铜芯电缆。
5.1.6.接地线与地排连接必须去漆、去氧化层处理,并保持紧固连接。
5.1.7.接地线不能与中性线连接,接地线不能复接。
5.1.8.直流工作地:电池地不能与中性线相连,接地线与机架连接处要用塑料套。
5.1.9.交流地:交流保护地与中性线绝缘,不能合用。相线与自己的中性线一起使用,不单独引入一根相线。中性线线径至少要到达相线线径的一半。
5.1.10.室外走线架至室外接地排采用大于95mm2多股铜芯电缆连接,室外走线架每间隔5米与大楼避雷带用40*4扁钢或者12厘圆钢相连接。
5.2.1交流配电箱接地采用黄绿相间35mm2多股铜芯电缆连接。
5.2.2.门接地采用16mm2多股铜芯电缆连接至室内接地排。
5.2.3.馈线窗接地采用16mm2多股铜芯电缆连接至室外接地排。
5.2.4.环境控制箱接地采用16mm2多股铜芯电缆连接至室内接地排。
5.2.5.ODF、DDF、DIX等设备采用16mm2多股铜芯电缆连接至室内接地排。
5.2.6.铠装电缆两端要用16mm2保护地线引接到保护地排。
5.2.8.各接线端子应安装有平垫和弹垫,并安装牢固,接触良好。
5.2.9.一次电源的正极要按照规范要求的线径引入大地
5.2.10.接地铜排要与墙面绝缘、接地线路径应尽可能短
5.3.1.不允许在接地系统电连接通路中设置开关、熔丝等可断开器件。
5.3.2.室外接地铜排有专用的可靠通路引至地下接地网
5.3.3.地线的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
第六节       馈线
6.1 馈线:一般指7/8或13/8基站用同轴馈线。
6.1.1.馈线无明显的折、扭现象,馈线无裸露铜皮。
6.1.2.馈线排列整齐美观
6.1.3.馈线最小半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馈线半径的20倍。
6.1.4.安装后的馈线固定夹间距应均匀,方向一致。
6.1.5.馈线入室的内外、室外部分馈线应保持0.5m以上平直,避雷架两侧应有0.3M平直。
6.1.6.馈线布放不得交叉,要求入室行、列整齐、平直,弯曲度一致。
6.1.7.机柜的正面与馈线入室方向平行时,一个扇区排成一行,每行的排放次序应一致;当机柜正面与馈线入室方向垂直时,一个扇区排成一列,每列的排放次序应一致。
6.1.8.馈线接头制作规范,无松动。
6.1.9.馈线连接正确,扇区正确。
6.1.10.馈线入室前应在室外做滴水弯。
6.2.1.馈线自塔顶至机房至少要有三处接地(馈线下地处1M左右范围内;馈线下地处至馈窗距离的中间处;馈线离馈窗处1M左右范围内),接地处绑扎牢固,防水处理完好。
6.2.2.当塔高于60M时,在塔的中部在的中部再增加一处馈线接地夹。
6.2.3.若馈线离开铁塔后,在楼顶(或走线架上)布放一段距离后再入室,且这段距离超过20M时,应在楼顶或走线架上加一避雷接地夹。
6.2.4.馈线自楼顶沿墙壁入室,若使用下线梯,则下线梯应接地。
6.2.5.馈线接地线引向应由上往下:与馈线夹角以不大于15度为宜。
6.2.6.对于无塔的建筑物顶部天馈线接地,应就进接至附近的屋顶防雷地网上。
6.2.7.线接地处不能复接,每一条地线接一个地线孔。
6.2.8.照规范要求粘贴馈线、跳线标签,标签排列应整齐美观,方向一致。


时间:  2018-8-30 17:26
作者: 加油通信人

这个似乎看不过来哦
时间:  2019-6-17 09:11
作者: 秦山依旧


谢谢分享。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