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GPS轨迹记录器在干线巡检工作中的应用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5-4-29 11:17
作者:
qjdxlyx
标题:
GPS轨迹记录器在干线巡检工作中的应用
巡检工作是干线光缆发现隐患、预防障碍的有效手段,如何做好巡检工作,几十年来,长线人员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一、长线巡检工作的特点:实行的是包线员责任制,一个包线员负责40-80公里的线路维护,每天巡检走8-12公里,什么时候走、走多少、怎么走由个人自己决定,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到底都按要求走了吗?巡检质量只能依据事后的巡检报告作定性评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个别人员在巡检过程中难免心存侥幸,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及管控手段来规范其行为。
二、传统的巡检管理:传统的手段是实行挂牌考核,巡回前段长到线路上设置巡检标志,包线员巡回后报告巡检中发现的情况,包括是否拿到了考核标志。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投入监督的人力物力,标志设置不当会导致不易发现和丢失,人为的成分较多,增加了考核难度,甚至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
三、触点式巡检管理:
在线路沿途安设信息采集器,各个信息点有不同的地理信息和编码,巡检员在线路巡检过程中携带巡检器,到沿途信息点触碰一下信息钮,则巡检器自动记录到达该点的时间,将数据导入巡检管理系统,则可直观地判断巡检工作质量。其特点是需要安装大量的信息采集器(信息点密度到一定程度方可达到管理预期),因信息采集器安设在野外,容易受损,需要不断地维修更换,初期投入较大(信息点、巡检器、终端),维护费用较高,操作管理复杂,已逐步退出巡检应用。
四、GPS轨迹记录器的应用
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携带一只GPS轨迹记录器,每10秒自动记录一组地理信息数据(经纬度、海拔、时间),发现线路隐患用相机(手机)拍摄下现场图片,巡检结束后将巡检器数据和图片数据导入终端,在终端管理系统上可直接显示出巡检路线,巡检速度和时间信息,通过系统的平面坐标反映出地段与时间、地段与速度等关系,从而判断巡检人员是否按规定的周期巡检,是否偏离了巡检路线,是否全程巡检,是否徒步巡回。
1、便携式轨迹记录器:HOLUX M-1200E是长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具有自动存储地理信息的无线蓝牙GPS卫星记录器,可记录20多万个点的地理数据,具有UBS和蓝牙数据接口,重量32克,大小与U盘相仿,价格300元左右,并赠送终端软件。除了开关和POI(人工打点)按键外,没有任何操作按钮,使用人员能轻易掌握,并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不易人为修改原始数据)。按每10秒钟(可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存储一组数据计算,可容纳556小时的轨迹数据,足以提供2个月的巡检记录存储空间。连接终端,可以对记录器的参数进行设置(右图),如连接方式、记录间隔、记忆空间管理和行进模式。
2、轨迹记录器的应用终端:线路巡检数据通过eZTOUR软件导入终端,在接入互联网的终端上显示所有巡检轨迹列表和对应的电子地图,轨迹列表(上图)的文件名以轨迹记录时间为文件名,不同轨迹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宽度区别,起始点为小旗帜,人工补点的地理信息为红色圆点。行进轨迹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现(左图),可以对巡检段落和时间直观分析,对巡检的轨迹、方位和路径也一目了然。
3、轨迹记录器在线路巡检中的应用。包线员配置一只轨迹记录器后,每次巡检中携带并开机,周期巡检完成后将巡检数据导出并发送到维护中心,中心按周期、人员、段落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判断巡检工作的状况。
通过分析巡检轨迹,可以看出巡检人员什么时间巡回了哪些段落,走了多少里程,行进速度是多少,是徒步还是坐车,是否按周期进行巡回,有无漏巡等。
巡检人员也可对线路隐患进行现场照相(相机时间设置要正确),用终端将相片文件添加到巡检轨迹中,电子地图中会自动按位置增加图片符号,在图中点击图片标识,可显示现场情形,以便管理人员分析和决策。
巡检轨迹也可在Google Earth中浏览,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地形地物和线路走向。
4、轨迹记录器的使用管理。轨迹记录器作为线路巡检的基本工具配置,是有效管控线路巡检质量,做到按周期、按段落、按质量要求进行巡检的必要手段,因此巡检过程必须携带轨迹记录器。巡检中须保证记录器处于开机状态并有足够的电池电量,巡回完成后及时关机(以避免产生冗余数据)。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