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T2000网管操作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5-12-19 13:16
作者: marcbolu     标题: T2000网管操作

OptiX iManager T2000网管的业务配置原理引 言
  
利用T2000网管进行业务配置的基本步骤是:(1)创建网元,并对网元进行基本配置;(2)创建网元之间正确的纤缆连接;(3)创建保护子网或出子网光口;(4)创建路径;在创建路径时,还可以再细分为:创建服务路径(如VC4)、复制服务路径、创建业务路径(如E3E1)、复制业务路径。
本文将就这个过程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概念、知识点进行阐述,以有助于大家对T2000网管业务配置过程的理解。这也是写本文的初衷。
一、T2000网管的层次1.1 T2000网管的层次
T2000网管将各种配置数据分为网元侧数据与网管侧数据。保证网管侧数据与网元侧数据之间的一致性,是保证传输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的前提。
网管侧可分为网络层和网元层。T2000网管是子网级的网管,具有部分网络功能,也就必然具有网络部分的相关配置数据,这些配置数据构成了网管侧网络层的数据,主要包含纤缆连接、保护子网、路径等相关信息。网元配置数据上载或者网元配置脚本文件导入都是将网元侧数据上载或将脚本文件导入到网管侧的网元层,然后创建纤缆,再搜索保护子网、路径。网元配置数据下载就是将网管侧网元层的数据下发到网元侧。

保护子网及路径的搜索是在网管侧的网元层进行的。如何理解这一点呢?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证明。我们选择一个已完成系统配置的传输子网测试。首先在配置数据管理中初始化网元侧数据,这时只在网管侧的网元层和网络层存在配置数据了;第二步,从网络层删除保护子网,这样在网络层数据中就没有保护子网及该子网上的路径的信息了;最后,我们搜索保护子网、路径,仍可以将上述从网络层删除的保护子网和路径搜索出来。据此我们就可以断定T2000网管中对保护子网及路径的搜索是在网元层进行的。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确认T2000网管的某个操作是对网元侧,还是对网管侧的网元层,或者是网管侧的网络层。
在网络层进行的操作,如果要下到网元侧,都得经过网元层下发的;也就是说在网络层的操作不会直接对网元操作,而是通过网元层下发。比如在网络层创建的保护子网、路径,创建成功后,网元层就有了相应的配置数据,然后网元层再下发到网元侧,最终完成对设备侧的配置。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是因为T2000是子网级网管,也就是说具有网元级网管的全部功能及网络级网管的部分功能。根据ITU-T的建议,网络级网管是不能直接操作网元的,她必须通过网元级网管来对网元进行各项操作。


T2000网管在传输网管体系中位置
二、保护子网与出子网光口2.1 纤缆连接-新的资源
T2000网管与RMS+、NES网管相比,区别很大的一点就是T2000网管关注纤缆连接。在RMS+、NES网管中,纤缆连接(或称链接)是作为一个附属品存在的,网元之间是否有纤缆连接对建立复用段保护环等保护结构是没有影响的;而在T2000网管中,纤缆连接是构成保护子网的必要资源之一,她明确了网元之间的纤缆连接关系,当然,这种连接关系必须是设备侧光纤连接在网管侧的正确反映;一旦这种连接关系确立了,也就明确了网元之间是通过哪个光口连接起来的,这样在创建保护子网时,T2000网管就能根据这种连接关系来给网元配置逻辑系统,并将光口映射到具体的逻辑系统中去。只有正确创建了网元之间的纤缆连接关系,才能创建保护子网。
我们用T2000网管进行设备自动发现时,搜索到的链接关系,目前只对10G MADM设备是正确的,但其他设备类型一般是不正确的。这个问题不是网管的问题,而是需要设备的支持。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对所有设备,T2000网管都能直接将纤缆连接关系正确地搜索并创建起来。
2.2 保护子网
保护子网是指具有完整自保护功能的网络结构,它是构成传输网络的网络单元。在T2000网管中保护子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具有完整自保护功能的网络结构,如复用段环、通道保护环等,还包括无自保护功能的网络结构,如无保护环、无保护链等。
T2000网管中,保护子网不再是原来NESRMS+网管中单纯的复用段环或通道保护环,而是一个网络级的概念,它的组成要素包括网元设备、纤缆连接。也就是说构成保护子网的资源包括网元和纤缆。只有创建了网元,对网元做了基本配置,并且网元之间的纤缆连接已正确建立,才有足够的资源来创建保护子网。这些也就是创建保护子网的前提。
如果要用逻辑系统的观点来看的话,那么创建保护子网的实质就是通过创建保护子网给各网元配置了相应的逻辑系统,并将各单板光口(或VC4)映射到逻辑系统中去,同时将这些孤立的逻辑系统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保护子网与逻辑系统不同,逻辑系统是一个孤立的网元级的概念,而保护子网则是全网性的,网络级的概念。那些配置了可以构成保护子网的逻辑系统的网元,如果在网管侧没有正确的纤缆连接,是无法构成保护子网的,这些逻辑系统只能是孤立节点。更进一步而言,未属于任何保护子网且不属于出子网光口的逻辑系统就是孤立节点。
如果原来某网元上已经存在逻辑系统,且与所要创建的保护子网(逻辑系统)完全相同,则在创建保护子网(出子网光口)时不再在该网元上创建逻辑系统;即创建了保护子网后,从网络层删除该保护后,又创建该保护子网,这时,在网元上只有一个逻辑系统。对于出子网光口也一样,若从网络层删除后再创建出子网光口,就像是把原出子网光口变成的孤立节点再转换为出子网光口。
2.3 出子网光口
出子网光口,也称为出系统光口,是一个网络级的概念,对它的理解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出子网光口主要用于华为光网络设备与外界(即不在T2000的系统管理域之内)的对接,只能在网管侧创建,无法搜索出来,这是出子网光口与保护子网的一大区别。 例如,四个Optix 2500+设备组成的msp环,带一个朗讯设备的链,而且有链到环之间的业务,即需要在节点处的2500+设备上配环到链的业务。然而T2000网管不能管理其他厂家的设备,这就给节点处业务的配置带来了麻烦。因为不可能在T2000上只用一个网元建立起链。建立不了链,也就配置不了逻辑系统,相应的业务也就无法创建。也正是为了解决类似问题,T2000中才引入了“出子网光口”这个概念。
2)单纯用命令行是创建不了出子网光口的;用命令行配置时,通过上载后,那些与外界对接的逻辑系统(其实就是无保护的TM的逻辑系统),进行保护搜索后,只是孤立节点,需要手工将它们创建成出子网光口
3)在T2000网管中创建出子网光口的条件:TM,无保护,无纤缆连接--这也很好理解,如果知道纤缆如何连接的话,那就是T2000系统管理域内部的了;既然是与外界系统的连接,当然就不可能有什么保护。
4)出子网光口只能创建在SDH级别的单板的无纤缆连接(指网管侧)的端口上。
5)什么时候用得最多?现在是10G MADM设备用的出子网光口最多,因为它的端口要么成环或带链,要么和其他公司设备或直接与交换机连接,对于后者,当用T2000网管中的路径管理进行业务配置时,就都得建出子网光口。
6)出子网光口与孤立节点的区别。二者在实质上都是逻辑系统。孤立节点指的是未属于任何保护子网且不属于出子网光口的逻辑系统。但满足一定条件(即TM、无保护、网管侧无纤缆连接)的孤立节点就可以创建成为出子网光口。出子网光口从网络层删除后就变为孤立节点。
7)在出子网光口之间创建E4路径,为什么总提示时隙冲突或提示无支路板或支路板无空闲端口?因为对网管而言,出子网光口连接的是外面的系统,不知道它用了哪个时隙。因此在出子网光口上创建路径时,不仅仅需要指明网元,还需要指明出子网光口所在的单板,端口。
8)为什么有的出子网光口可以按时隙划分,而有的不行?只有以太网或者ATM板上才可以(也只能)按VC4创建出子网光口,而SDH网元必须用满所有时隙。
910GMADM由于没有逻辑系统,因而配置出子网光口,纯属网管侧网络层的操作,与网元层、网元侧无关。
10)出子网光口的删除只能在该出子网光口上没有业务时,才可以删除,这时是将网络层、网元层、网元侧相应的数据都删除。如果要从网络层删除出子网光口,唯一的入口是在保护视图->查询出子网光口;在列表中选中某些出子网光口,点击右键,就有“从网元侧删除”和“从网络层删除”。但这两种删除方式都不会删除网元层相应的数据,在网元层还是有无保护、TM的逻辑系统存在,只是这时变为孤立节点了。
2.4 孤立节点
孤立节点不是指孤立的网元,而是指一类特殊的逻辑系统。具体说来,孤立节点是指未形成保护子网且不属于出子网光口的逻辑系统。孤立节点只是一个网元级的概念。
一个正常运行的传输网络是不应该出现孤立节点的。如果查询到孤立节点,就要检查一下是否配置有误?这点是在用网管进行维护时应该检查的一项。
对孤立节点的查询也是在网管侧的网元层进行的。对这点可以这样来测试。首先也是初始化网元侧数据;然后,从网络层删除保护子网或出子网光口;最后,查询孤立节点。这时,原属于该保护子网或出子网光口的逻辑系统都变为孤立节点了。
2.5 保护子网的创建与删除
T2000网管中创建保护子网的功能是在“传送工作台”->“传送网络保护管理”中实现的。只要创建了网元,做了基本配置,并创建了正确的纤缆连接,我们就可以在“传送网络保护管理”中创建各类保护子网了。
T2000网管中,纤缆已经成为保护子网的一部分了。其实,创建纤缆就是在有纤缆连接的网元之间建立SPIRSMS路径。当然这时还不能在MS路径上直接创建VC4等路径,因为这些路径还没被划分到逻辑系统中。因此,必须创建保护子网。
首先,讨论一下资源共享与按照VC4划分。
资源共享是指当有多个(两个及两个以上)保护子网占用同一单板端口资源时,必须选择资源共享。资源共享的实质就是将相同的单板端口映射到多个的保护子网中。我们必须理解的是:资源共享是对单板的端口(包括光口、电口)而言。对于不同的保护子网经过一个单板的不同的端口,这种情况是不需要选择资源共享的。值得再强调一下的是:只有当多个保护子网经过同一单板端口时,才必须选择资源共享。如果只是同一端口映射到多个逻辑系统,但这些逻辑系统未形成或未创建保护子网,这时是不需要选择资源共享的。
例如,3个网元:NE20NE21NE22,构成一个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然后,将该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从网络层删除,这时网管侧的网元层该复用段逻辑系统都还在。接下来,我们再创建保护子网,比如还是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这时不需要选择资源共享,就可以创建成功。这就说明资源共享是对保护子网而言的,只有多个保护子网共用同一单板端口才需要选择资源共享。
当需要按VC4进行逻辑系统映射时,就必须选中按照VC4划分,常见的是在创建部分复用段和虚拟共享环时。这里不在详述了。
其次,创建保护子网时,网管对网元侧的操作。
在创建保护子网成功后,网管就给网元侧配置了逻辑系统。如果是复用段环,在创建成功后,就会把复用段节点ID及恢复时间等参数下发到网元。但在搜索复用段环时,网管并不检测各逻辑系统的节点ID号,而只是根据其逻辑系统是否能构成保护子网来判断。这一点可以这样来测试。
我们建了两个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一个包括三个网元:NE1NE2NE3,节点ID分别为012;另一个包括四个网元:NE11NE12NE13NE14,节点ID分别为0123。然后,我们将第一个复用段环的网元NE2与第二个环的网元NE13对调,重新连好光纤。这时,在网元侧各网元的逻辑系统都是MSPADMRING。这时第一个环各网元的节点ID分别为:022;第二个环各网元的节点ID分别为:0113。然后,搜索保护子网,还是能搜索到两个复用段环;这时,用命令行查询时,您会发现复用段参数分别是:第一个环:022;第二环:0113。显然,复用段参数是错误的,复用段倒换可能不成功,或者倒换了无法恢复,这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怎么解决呢?只须重新停止,再启动复用段协议,那么网元侧的节点ID就正确了,也就是:第一个环:012;第二个环:0123。也就是说,重新启动协议会将复用段节点ID重新正确下发。这个过程是分两步的:先是重下节点ID,再启动复用段协议。但这时复用段保护参数如:恢复时间、SD触发条件等,并没有重新下发,需要手工重新应用一下。目前SD触发条件,下发不下去,以后应该会改进。
还有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T2000网管中,创建保护子网时不会对支路径通道的保护属性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当您创建通道保护环时,网管不会自动将相应的支路径的通道保护属设为保护,而需要您手工去设置一下。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否则保护倒换可能不成功。说明一下,PDH接口的通道属性默认是无保护。
最后,讨论保护子网的删除。
保护子网的删除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从网络层删除、删除保护子网。
从网络侧删除只是将保护子网从网管的网络层删除,在网管的网元层仍然有逻辑系统配置,这时仍可以通过搜索保护子网搜索出来。这种删除方式不会影响网元设备的正常运行。
删除保护子网会将保护子网从网管侧、网元侧一起删除,网元侧的逻辑系统也被删除了,这时当然无法搜索出来。删除保护子网的前提是,只有在该保护子网上无VC4E4E3E1等路径时,才可以删除该保护子网。
还有一种间接的方法可以从网络层删除保护子网,那就是直接删除纤缆。直接删除纤缆会将经过该纤缆的路径、保护子网都从网络层删除,但有点值得说明的是出子网光口不会被删除,因为出子网光口不需要纤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