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 连载】话说5G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6-2-26 11:17
作者: S2微沙龙
标题: 【原创 连载】话说5G
话说5G——带你围观5G轻网络
提要:轻网络构建起5G技术与网络部署的桥梁,让5G愿景照进现实。
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通信系统不断演进,技术越来越高端,网络越来越沉重复杂。
接下来聊聊网络沉重复杂在哪儿:
o 部署越来越重:广域覆盖、热点增强,网络部署的传统之道。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是这种层层加码的方式使得网络变得越来越笨重,网络部署的难度越来越高。网络不堪重负。
o 投入越来越重:作为网络投资的主体,无线网络越来越复杂,站点越来越多,投入也越来越大。为了获得单位增益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网络的经济性堪忧。
o 维护越来越重:代际的演进导致多种接入方式并存。新型设备形态的引入显著提升了运维难度。网络配置,特别是无线网的配置越来越复杂。网络运维,难以承受之痛。
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随着通信系统的演进,网络越来越沉重复杂。那么面向5G,网络的未来如何?
首先,对于5G,我们有着非常美好的愿景:
o 5G需要服务更多用户、支持更多连接;
o 5G需要提供更高速率以及多样化的用户体验;
o 5G需要支持更多的接入方式、更多的频点及更多样化的场景。
美好愿景之下,是对未来网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户体验速率、峰值速率、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频谱效率、成本效率、能源效率等),以及支撑这些要求的关键技术。
下面,围观一下潜在的5G关键技术对未来网络的影响:
o 基于空间域的进一步扩展:更多的天线在提供了潜在增益的同时,对天面、站址、设备成本、运维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o 基于地理域的进一步扩展:密集化小区部署对站址、运维、优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o 基于频率域的进一步扩展:更高的频点、超宽的带宽,设备成本与系统投入?
围观的结果,是我们喜忧参半的发现,这些关键技术在尽可能满足5G性能目标的同时,也使得未来的网络变得更加沉重了。
愿望很丰满,现实好像有点骨感。为了让5G愿景照进现实,网络越来越重的趋势不应再延续。
对症下药,面向未来,我们需要轻网络。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什么是轻网络?
首先,“轻”网络是一种网络。其次,该网络具有以下四个层面的特性:
o 部署轻便:具有宽松的站址选取要求和灵活的组网形态;
o 投资轻度:具有降低的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o 维护轻松:支持低复杂度、便捷、高效的网络运营和维护;
o 体验轻快:满足个性化、智能化、低功耗的5G用户体验。
说的挺好,那么“轻”网络如何实现呢?
“轻”网络的实现依赖于四个层面的关键技术:
o 虚拟:指通过虚拟小区和虚拟层等技术,解决超密集组网等关键技术中的站址和回传获取问题,及网络部署及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o 分布:包括分布式大规模天线及分层回传技术等,侧重于解决大规模天线等关键技术对天面和站址要求高,及分层组网部署成本高等问题。
o 灵活:指采用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设计与实现,通过支持基站的即插即用和基站间回传简化网络部署。并通过支持新型帧结构和基站功能软件化更好匹配动态业务需求。
o 高效:指在系统设计中采用低开销和低复杂度设计,并采用新型的多址与双工方式实现频谱利用率与低复杂度的良好折中。
小结:网络随着通信系统的演进越来越沉重复杂,对网络的部署、投入、运维均构成极大挑战。面向5G,应以部署轻便、投资轻度、维护轻松、体验轻快为目标,构建以相关关键技术支撑的轻型网络,从而使5G愿景照进现实。
时间: 2016-2-26 11:50
作者: youx
本帖最后由 youx 于 2016-2-26 11:51 编辑
wlan 802.11ac wave2 也很牛逼
时间: 2016-2-26 12:44
作者: Miro

现如今谈5G也许就是“无极”电影的故事了。。。。。
时间: 2016-2-26 13:08
作者: wlry02
沙发
时间: 2016-2-26 13:32
作者: S2微沙龙
本帖最后由 S2微沙龙 于 2016-2-26 13:35 编辑
话说5G——5G轻形态:轻于外、融于内
摘要:从1G到4G,网络变得日益沉重,包括“重”部署、“重”投入、“重”维护。 5G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及相关候选技术使得“重”网络的问题在5G更加突出。面向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5G生态环境,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从网络的经济性入手,提出了轻形态5G的概念。外在层面,5G轻形态包含部署轻便、投资轻度、维护轻松、体验轻快四层含义;内在层面,5G轻形态包含以融合为中心的虚拟、分布、灵活、高效四类关键技术。
一、 网络之“重”
从1G到4G,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网络变得越来越“重”。具体包括:
- “重”部署: 基于广域覆盖、热点增强等传统思路对网络层层加码,同时因为频谱难以高效利用、双工方式难以有效融合也加剧了网络之重。
- “重”投入: 根据3G网络CAPEX统计结果,无线网是网络投资的主体。而无线网络日益复杂,站点多,使得网络建设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网络达到目标性能的代价高。
- “重”维护: 多接入方式并存以及新型设备形态的引入提高了运维难度,另外无线网配置复杂,一旦配置难以改动。
二、 5G网络之“重”带来更大的挑战
与4G相比,5G的网络需求有着爆炸性的增长。5G需要服务更多用户、支持更多连接,5G需要提供更高速率、多样化用户体验,同时5G需要支持更多的制式、更多的频点及更多样化的场景。
如此多样化的需求对5G网络指标提出新的要求。比如,5G需要为用户提供无缝高速服务(随时随地提供100Mbps以上用户体验速率);特定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极高数据传输速率(1Gbps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峰值速率等);面向传感和数据采集等应用场景,要求网络支持超亿连接,同时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成本;面向车联网等应用场景,对传输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
应对5G需求指标要求,5G候选关键技术包括更多的天线、更密集的小区部署和更高频带的应用等,然而现有候选技术难以解决“重”网络的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愈加严重。
所以,为了应对在5G网络部署、维护及投资成本上的巨大挑战,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提出5G“轻”形态。
三、 什么是5G轻形态
外在层面,5G轻形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 部署轻便,是指具有宽松的站址选取要求和灵活的组网形态;
- 投资轻度,是指具有降低的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 维护轻松,是指支持低复杂度、便捷、高效的网络运营、维护和优化;
- 体验轻快,是指满足个性化、智能化、低功耗的5G用户体验;
四、 如何实现5G轻形态
内在层面,实现5G轻形态的技术路径包括:
具体技术上,5G轻形态包含以融合为中心的虚拟、分布、灵活、高效四类关键技术,实现多网络融合、宏微融合、帧结构融合、双工方式融合以及回传方式融合的融合内涵。
- 虚拟 是指通过虚拟层和软扇区等技术,解决超密集组网中的站址和回传获取困难,及网络部署及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 分布 包括分布式大规模天线及混合分层回传技术,侧重于解决大规模天线中天面对站址要求高,及分层组网部署成本高等问题。
- 灵活 是指采用灵活的网络设计与实现,通过支持新型帧结构和灵活频带技术更好匹配5G动态业务需求。
- 高效 是指在FDD大规模天线中采用低开销和低复杂度设计,及采用新型的多址与双工方式实现高频谱利用率与低复杂度的良好折中,同时多制式网络融合将实现未来5G的高效网络运行。
时间: 2016-2-26 14:49
作者: S2微沙龙
话说5G——深入浅出5G“轻”网络之虚拟技术
书接前回,为了应对5G网络之重,以及网络部署、维护与投资成本上的巨大挑战,5G“轻”网络的概念应运而生。“轻”网络的概念由4+4组成,包括四大实现目标(部署轻便、投资轻度、维护轻松、体验轻快)及四大关键技术(虚拟、分布/分层、灵活、高效)。
从今天起,笔者将对这四大关键技术一一进行解析,今天先从虚拟技术谈起。
5G网络之重很大程度是由网络的密集度增加而带来。作为5G重要场景,超密集组网(UDN)部署面临大量的站址和回传获取等问题,部署成本高;同时UDN中,PCI配置缺乏规划,干扰情况复杂,用户在UDN中切换频繁、失败率高,网络维护困难。
“轻”网络中的虚拟技术主要包括虚拟层技术和软扇区技术。
虚拟层技术由密集部署的小基站构建多层网络:虚拟层和实体层。其中虚拟层承载广播、寻呼等控制信令,负责移动性管理;实体层承载数据传输。其中可以包括单载波和多载波的解决方案。用户在同一虚拟层内移动时,不会发生小区重选或切换,从而实现用户的轻快体验。
扇区技术由集中式设备通过波束赋形手段,半静态的赋形出很多个具有小区特性的波束,形成虚拟微小区部署形态,从而可以降低大量站址、设备、传输带来的成本;同时可以提供虚拟软扇区和物理小区间统一的管理优化平台,降低运营商维护的复杂度,是一种易部署、易维护的轻型解决方案。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