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4合2”方案讨论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9-29 21:21
作者:
lg0702
标题:
“4合2”方案讨论
吕廷杰:合并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在对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教授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四合二”方案是两年前他和学生们在讨论中国电信改革问题时,作为一个理想的案例提出的。此后,吕廷杰在2003年南方电信论坛上演讲时也曾公开介绍过这一方案。对于现在传出“合四二”改革方案,吕廷杰认为“可能是无中生有”,因为根据惯例,我国在出台某项重大的措施之前,一般都要举行有关的听证会,征求各种意见,然后作出决策,截至目前他本人还没有听说过要举办该听证会的任何消息。
吕廷杰认为,“四合二”的方案是中国电信改革的一种较理想状况,从理论上讲利大于弊,但由于目前业内对该方案的具体实施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障碍还不能解除,因此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经过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稳健务实的改革特点使得中国电信产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但是我国电信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产权问题等。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需要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来解决。吕廷杰认为,目前有些人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政府管得太多,结果导致通信管理局没有威信,人才留不住。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依靠政府,否则就难以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现在还没有形成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如果不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就会使新进入的市场主体被扼杀,以中国联通为例,目前中国联通在低端市场受到小灵通的挤压,在高端市场还要迎对中国移动的打压。因此,为形成客观公正的竞争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有形的手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用无形的手,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来保证市场发展的效率,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目前成为一道难题。
产权问题是政府在电信改革中碰到的又一难题。由于政府需要解决普遍服务问题,所以政府是普通消费者利益的代表者,但同时电信运营企业都具有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性质,政府因此具有双重代理的身份,使产权问题成为电信管制中最大的难题。吕廷杰举例说,比如3G牌照的发放问题,最大的受益者是设备制造商,风险最大的则是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的投资主体是民营、外资等多元化的经营主体,而电信运营商的投资主体是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因此,显然这是政府拿着自己的钱承担风险,而让那些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获得收益,所以决策一定要慎重。现在各地都建有两个移动通信基站,尽管没有重复建设就没有竞争,但是也没有一个老板投资4个业务完全相同公司的道理。运营企业的产权问题不解决,电信改革就不能深入,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不能有效解决。因此,中国的电信改革实际上不是应该拆分谁的问题,而是应该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的问题。
此外,互联互通也是目前电信监管的一个突出问题。吕廷杰介绍说,为了解决互联互通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投入了800多万元,但是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互联互通涉及到了目前几大经济学课题,如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非理性决策等。基于目前我国的产权现状,政府一定会权衡每个竞争者的关系,不能让强者吃掉弱者,甚至“有好饭也要给他一点”,造成我国电信的同质化竞争严重,竞争的结果是价格大战。
吕廷杰认为,“四合二”方案对运营商的挑战主要来自企业文化和干部任免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两家集团公司管理体制明显不同,企业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都会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障碍,而且中国网通和“小网通”之间的关系目前仍然没有完全理顺,这些务必会造成内耗;另一方面,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内部都没有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一旦企业融合,人事考核难以进行。基于这两方面考虑,“四合二”方案目前的可操作性不强。
时间:
2005-9-29 21:22
作者:
lg0702
王煜全:“四合二”是和稀泥
我不认为世界级的运营商是能捏合出来的。政府捏合过很多企业,到最后都不强,可以说,捏合出来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真正做大做强的企业都是自己做起来的。假如中国移动自身强大了,到某一天它收购了中国电信,我认为这是它做大做强的一种标志。强制性的合并不可能成功。如果打造世界领先的运营商这么容易的话,那就别四家合并了,你干脆把五家、六家一块合并得了。把铁通卫通一块合并,然后说我是世界第一,好不好?
“四合二”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一方面,4家的利益都要照顾到,谁也不得罪,另一方面,又要让未来市场能发展起来。谁都不得罪未来市场就会受拖累,如果你要打造世界级运营商就不要让这个运营商有包袱。
未来综合业务优势一定是会发生的,但它是10年之后的事情了,我不能为了10年之后的事情把现在的运营商害死!我认为综合业务优势三五年之内不可能发挥,但三五年之内3G一定搞起来了,换句话说,3G不可能借助综合业务优势了,赶不上那班车了。
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把这些东西强加到运营商身上,还认为是拯救了运营商。如果这能拯救运营商,我建议直接任命这位出主意的人去当中国移动的老总,如果没做好,他去负责任去。你看他敢不敢!
对于没有资质的企业来说,给它3G牌照是害了它。举个例子,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你现在给它3G牌照试试看,它的小灵通立刻没法处理。去年10月有个谣言,说3G牌照当月要发放,在香港股市上这几家公司的股价应声而落。说明什么?大家都认为,如果你的资质、水平不够的话,给你3G牌照是害了你。全世界都看到了,建设3G是要有代价的。
捏合出的企业不可能做大做强
记者:日前有消息说,一项将中国四大运营商合并为二家的动议已经提交国家有关方面审议,您对这种合并方案怎么看?
王煜全:“四合二”是个很短视的行为,首先,这会破坏打破垄断的成果。移动市场,由于打破了垄断,才有今天的繁荣局面,如果“四合二”又合回去的话,无疑又回到原来的垄断局面,因为这两家都是巨大的运营商,完全可以达成博弈论中所说的“共谋”。
另外,这个设想本身是不成立的。这个设想的目的,一是考虑到3G牌照发放,一是打造世界级的运营商。先说打造世界级的运营商吧。我不认为世界级的运营商是能捏合出来的。政府捏合过很多企业,到最后都不强,可以说,捏合出来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真正做大做强的企业都是自己做起来的。假如中国移动自身强大了,到某一天它收购了中国电信,我认为这是它做大做强的一种标志。强制性的合并不可能成功。
不仅如此,捏合很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中国移动正在逐步创造了一个更市场化的文化,其中有先进的考评机制、绩效管理机制等等,拿它和传统的运营商去结合,会付出代价,可能不是“做大做强”,反倒把移动的东西做“疲”了。网通的合并带来很大的周折,主要问题就是不同公司激励机制不一样,小网通被认为激励机制更好,但合并到大网通,你不可能把整个大网通的机制抬到那个高度上去,最后就变成一个杂拌的机制。我不认为这种合并能催生出一个新的东西。
对于3G牌照的发放,我也不认为这样做是有利的。这中间有一个悖论。一方面,方案的提出者害怕4家都得到牌照以后,市场过于拥挤;另一方面,又担心没有得到牌照的公司不服气――所以要利益均沾。但利益均沾肯定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没法做到利益最大化。如果我们真正要让3G有未来,其实很简单的做法,就是只能移动和联通牌照。其它两家不给就完了。“四合二”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一方面,4家的利益都要照顾到,谁也不得罪,另一方面,又要让未来市场能发展起来。谁都不得罪未来市场就会受拖累,如果你要打造世界级运营商就不要让这个运营商有包袱。
监管、监管要监而不管,政府只是行使监督职责就够了,不能插手管理。在这方面,其实中国联通早已提供了前车之鉴。当初国家的愿望非常好,想塑造一个竞争型运营商,让它有竞争力,和移动能打一打,最后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什么东西都塞给联通,好像是帮它但实际上是害了它。比如国脉,当初是赢利的,便塞给联通,现在发现是个大包袱。这说明一个道理,强制性的行为对市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给移动一个3G牌照,它轻装上阵,可以把3G做到利益最大化,但是在给牌照的同时又给它一堆固网的东西,等于给它一堆包袱。又给3G牌照又给包袱,我怀疑这是想打造世界级的运营商呢还是想把移动给拖下来,这是矛盾的!如果要让各方面利益均沾的话,就不可能有一枝独秀的局面。移动为什么能做到一枝独秀的局面,就是因为它一直专注在移动上,你给它一个固网不是害它吗?
记者:不过,有种说法是合并以后运营商会获得综合业务优势。
王煜全:所谓综合业务优势是不成立的。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谁的综合业务优势发挥出来了?还是移动经营移动业务,固网经营固网业务。
描述综合业务优势前景的东西1995年就有了,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里对综合业务优势讲得非常透彻,针对信息化家庭,他描述了各种产品怎样综合起来为家庭的信息化服务,但是,到今天为止,有没有一个家庭是信息化的呢?还没有。我们预测未来5到10年这件事还是不可能实现。这说明,未来综合业务优势一定是会发生的,但它是10年之后的事情了,我不能为了10年之后的事情把现在的运营商害死!我认为综合业务优势三五年之内不可能发挥,但三五年之内3G一定搞起来了,换句话说,3G不可能借助综合业务优势了,赶不上那班车了。
3G要干什么?就是要突出移动业务优势。本来移动说得好好的,叫“移动通信专家”,联通呢,虽然原来综合业务优势,一直喊这个口号,但现在不喊了,以移动为主了。任何一家企业都突出自己的强项,什么都做好,结局一定是什么都做不好。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把这些东西强加到运营商身上,还认为是拯救了运营商。如果这能拯救运营商,我建议直接任命这位出主意的人去当中国移动的老总,如果没做好,他去负责任去。你看他敢不敢!外行在那出主意很容易,人们都知道,意大利的球迷水平都高,每个人都可以当教练,但如果这些人去当教练,人人都出主意,意大利队都听他们的,意大利队一定会完蛋。一个道理!我觉得,中国运营商是很好的球员,但我们只需要一个教练,四个各自只需要一个教练,是人家的老总,外人当裁判就好了。
所以,从几个角度看“四合二”都很荒唐。一,这件事的决策者根本就不是运营商的决策者。另外,所谓要打造中国电信业的航空母舰,国际领先的运营商,这个前提就已经害了它,你给它一堆包袱,还说要打造领先的运营商,要说打造领先的运营商很简单,把对移动的干扰做到最小,把联通的其它业务剥离,就给它一张网去搞,那才叫真正的打造世界领先的运营商,你给它有未来的业务而不要扔给它一堆包袱啊。如果打造世界领先的运营商这么容易的话,那就别四家合并了,你干脆把五家、六家一块合并得了。把铁通卫通一块合并,然后说我是世界第一,好不好?不可能的事情嘛。
有资质做3G的企业不多
记者:这个方案的提出者可能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节省国产资产,减少重复建设。你觉得呢?
王煜全:要节省国有资产很简单,关键在牌照数量,给几张牌照就有几张网。我认为最佳方案是发两张牌照。国外发3G牌照有两种规则,一是选美,二是招标,核心的概念是一样的,那就是:有水平的上。中国一样可以招标,有资格就做。
利益均沾不一定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于没有资质的企业来说,给它3G牌照是害了它。举个例子,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你现在给它3G牌照试试看,它的小灵通立刻没法处理。去年10月有个谣言,说3G牌照当月要发放,在香港股市上这几家公司的股价应声而落。说明什么?大家都认为,如果你的资质、水平不够的话,给你3G牌照是害了你。全世界都看到了,建设3G是要有代价的。
市场过于拥挤,投入巨资建那么大的网络以后没有竞争力,企业会死掉。真正有资格做3G的企业不多,因为它要有很多条件,首先是强大的资金实力,中国满足这一条件的只有移动一家;第二,强大的资本运作实力,这一点中国四大运营商谁有?中国移动其实在资本运作上也不够,但它资本本身雄厚,可以弥补它在资本运作上的缺陷。所以我主张中国是发一张配一张。一张给移动,另一张大家打。或者说两张大家都打,但移动肯定拿到。如果四家合并成两家后,大家都给牌照,政府对企业就失去了约束力。国际上发3G牌照是有条件的,得到牌照的企业不能永远不上,必须许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多大规模,不然国家会扣你钱。频带资源是国家公有的,每个人都对这个资源有占有权利,国家允许一家企业使用3G的频带资源,是因为每个人有权利但个人利用不上,所以把公有财产托付给某一家企业去经营,以期这个企业使这个资源效益最大化,这和自来水公司、煤矿是一回事。所以国家托付给企业的时候首先要看企业是否有资质,有许诺,你不能管坏了不担责任,也不能拖着不上,必须保证在多长时间之内上多少业务量,发展多少用户。这样的话才能使老百姓的利益回到老百姓身上。假如四家合成两家,每家都给牌照,企业有可能拖着不上,你没有办法。国外不一样,你不上好啊,我吊销你牌照另发一张。但如果两家都给,那吊销谁的?吊销一家,另一家变成独家垄断。
记者:一些比中国小得多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好几家移动运营商,比如香港。为什么3G不能允许多家运营商进入呢?
王煜全:国家大不一定要求运营商数量多,这与移动网全程全网的特点有关。固网运营商只做一个地区是可以的,但是移动运营商不行,从美国的经验看,漫游的问题解决不了,代价太高了。尤其增值业务,CDMA与GSM的增值业务就是没法兼容。如果分而治之,你会发现增值业务在这能使,出差到上海就没法使了。在一个巨大的疆土上,这一要求表现得更为明显。像香港这么小的地方,人口这么密集,全程全网的成本就小得多。而且,香港能容纳几家运营商也不意味着能容纳几家3G运营商。3G的牌照也发得很少。有人在说,你看国际上别的国家都有四五家运营商,中国应该多几家。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几家运营商,但在固话而不在移动上。
记者:您不同意“四合二”,但据您推测,这一方案会不会变成现实呢?
王煜全:很难说。3G的争论旷日持久了,为什么下不来,源于利益的冲突。“四合二”是一个和稀泥的做法,它能够平息很多争论。另外,以前南北拆分大家意见那么大,不是也拆了吗?
时间:
2005-9-29 21:22
作者:
lg0702
项立刚:从学术的角度分析“四合二”
《通信世界》社长、总编项立刚认为,“四合二”一开始就是大学讲台上的学术问题,也许它永远都是一个学术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它和研究它,不仅是有可能对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同时也可以理清十年中国电信改革的思路。
管理永远都是一个利益平衡和妥协的过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组织形成符合市场需要,并可以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的机制。组织机构的调整永远都是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调整结构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不但中国的管理部门运用过,同样国外管理部门也在这样做,而跨国公司们为了经营的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分分合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做一些组织结构的调整,谋求一种较佳的市场机制,是并不奇怪的事。
对于“四合二”,此议一出,我看到的意见还是反对者居多,重要原因是近几年来,电信拆分为时不久,电信运营业已经为此付出了较大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运营商处于动荡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内部管理加强都有不利影响,而运营商很大程度上把精力集中拆分和整合、组织结构调整上,对于运营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的投入不足,更别说面向全球市场,走出去放手一搏。一方面运营商们通过拆分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在逐渐走上竞争之路,而为改革付出的成本,大家是感同身受,非常清楚的。
“四合二”如果成为现实,肯定运营商还会面临一次组织结构的调整,也可以说是新的一轮动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会不会失去很多机会?同时这样的改革能不能带来电信运营业的良性发展,完全达到改革的效果,还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美国拆分AT&T前后谈判达8年之久,在各个方面研究达到共识的情况下,拆分才终于得以现实,某种程度上是决策的效率很低,但是正是因为慎重的考虑和研究,解决了许多问题,拆分的过程反面容易,造成的后遗症相对较小,为改革付出成本是在研究过程中,而不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若进行再次电信运营业的重组,也应该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对改革的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才更扎实。
另外,整合使业内产生会不会又重新垄断的疑问,毕竟是合而不是分。其实,通过“四合二”电信运营业重回垄断并不太可能。现在电信运营格局,每一地区的每一种业务,其实主要运营商基本也就是两家,移动业务大部分是移动和联通竞争,固定业务大部分是电信(网通)和铁通竞争,其实竞争态势已经展开,竞争也已经非常激烈。“四合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每一地区同一业务两家和两家以上竞争的市场格局,重回垄断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四合二”有可能部分解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以3G为例,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只给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发放3G牌照,如果为4家主导运营商发放3G牌照,无疑将会在中国建设4张3G移动通信网络,其中资源浪费是肯定的,即使今天我们也有许多网络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为了竞争,任何一个运营商都不可能不建设自己的网络,而靠租用别人的网络过日子。如果形成“四合二”的格局,在中国市场上只需要建设两张3G移动通信网,而在几乎所有的城市也都会出现两个运营商在竞争,这有可能大大加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提高了运营商的竞争能力。
我们经常说做大做强,一个大企业,可能并不一定强,但是一个强企业决不可能不大,小而精只能是短时间存在,长期发展必须大而强,今天中国电信运营商虽然有了大量的用户,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的经营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自身实力并不雄厚,抗风险能力不强,而向外扩张发展的能力,目前差不多是没有。如果在中国市场出现4个或是更多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在过渡的竞争中,确实不利于面对国外运营商进入,太多的本土运营商竞争,将耗去竞争能力,更不利用集中力量向外发展。
最后,我们还将面临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如中国移动股份将很快完成对母公司的收购,移动作为一个上市公司,重组这样的问题,决策将是董事会,或是股东大会,操作面上有许多问题越来越难解决。
时间:
2005-9-29 21:23
作者:
lg0702
王立新:主张企业“自主恋爱”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立新认为,从大趋势来看,国资委应抓大放小,专注核心产业发展,扶植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企业。首先,由于通信行业的特殊性,企业仅有固定网或仅有移动网,不适合今后电信营销发展的方向,提供全业务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具备综合运营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其次,政府对于3G牌照的发放,会避免重复建设,如果发4个或4个以上牌照,势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这样做一方面会导致恶性竞争,使得企业很难收回成本,另一方面固网进移动会比较容易,而移动进固网很难,极易形成不公平竞争。
因此,既要有竞争,同时这种竞争又不能过度而成为恶性竞争,因此“四合二”的方案也是值得考虑的。
同时王立新认为,现阶段这种“四合二”不会成为现实,因为电信改革频率过快,就有可能会造成市场动荡的局面,因此有关部门会慎重行事,吸取以往改革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市场进行多方研究。
从长远看,这种“四合二”的方案依然是政府行为,难以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只变其表,不变其根。王立新说,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靠技术、规模、效率,而不是靠政府的调控手段。“四合二”可以使得固网与移动网资源相结合,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但目前看来这种结合并不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不是企业、市场、用户自由选择的结果,因此产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王立新总结说,首先进行固网与移动资源的整合,进行强强联合,这对产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有必要的;其次,企业与企业的结合靠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不可取,属于“父母包办”,而不是“自由恋爱”,政府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放手让企业通过市场的手段自由进行选择。
时间:
2005-9-29 21:24
作者:
lg0702
结束语
用理性的眼光看电信改革
在本期专题的采访中,我们在倾听各位专家观点的同时,也与电信研究院的专家们和运营商之间做了一些沟通和交流,由于身份的关系,他们不愿意在媒体上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客观地说,运营商对这种“四合二”的方案大多是持反对意见的,一位网通电信研究院的人在电话里向记者抱怨说,两年前中国电信一分为二,时至今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家在对方的领地仍难有作为。电信行业的特殊性就是全程全网,网通目前在南方根本无法铺网,这种拆分的弊病一方面是造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会导致恶性竞争。他认为,解决中国电信市场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分合的办法去解决,而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上,应尽快出台《电信法》、《信息法》等相关法律,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形成一个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电信市场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中国电信改革之路在不断摸索和总结中前行了10年。10年里,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同时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面对电信市场中的起起落落、分分合合,我们或许可以多一些理性分析,少一些盲目炒作;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责斥;多一些平实,少一些虚华,其实做到这些并不是很难。
时间:
2005-9-30 08:44
作者:
ilikemaths
这个讨论没啥意思
时间:
2005-9-30 08:44
作者:
ilikemaths
发帖随机事件
你在买来的桶装水里发现一条四眼带鱼,向管理员索赔,获得赔偿50元,经验加2
===========
仍然是鱼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