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裁员,的确让我恐慌。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7-3-8 15:07
作者: 春暖花开73     标题: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裁员,的确让我恐慌。

深圳这个城市,44岁已经显得挺老的了。目前在关内一个合资企业,收入不算高也不算低,税前30多万吧。虽然我们公司有国资背景,类似于NSB,但是也保不准会裁员。

个人情况:

两个孩子,大的上小学,小的才一岁,大的上的是私立学校,一年三四万吧,后面的教育费用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老婆也上班,不过收入不高,一年10万出头;

深圳自住房一套,位置比较偏,三室一厅,不过没有贷款了。小房子一套,还有90多万贷款,没有什么现金,只有几万块钱吧。如果有工作,公积金可以覆盖,如果没工作,就倒霉了;老家三线城市,还有两套房子,给了老人,不过救急的话,也无所谓是谁的,我家只有我一个孩子;

最近某司闹得沸沸扬扬的34岁,45岁也影响了我们的气氛,我们公司这些老员工也心有戚戚焉。一旦丢掉工作,我们这个局面也难支撑。至少在深圳不知道能不能呆下去,年纪也大了,对再就业根本没信心。

觉得活得好累啊。



时间:  2017-3-8 15:58
作者: axbang

2017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年。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波及到的工作,无论从数量、地区和行业上比以往都要广泛。
很多曾经高速发展的行业中的一些岗位可能永远消失不在,而新的高薪岗位的技术门槛要高的多,一些白领将不得不从事低技能服务业岗位的工作。这种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将密集出现。
这是大挑战,也是大机遇。互联网应用在中国的后来居上,使经济转型中原本要失业的人有了新的选择。
▌ 什么是经济转型?就是很多人换工作
最近因为拍摄一个电视节目,和几位在北京打工的花卉园艺工人吃饭聊天,他们都来自河北,有好几个人的上一份工作是在钢铁厂。在我经常使用网约专车的司机中,有制鞋厂的老板,有大红门服装市场的个体户,有房地产公司的中层,还有工程公司的客户经理。快递小哥上门的时候,我也会问问他们之前的工作,在制造业工厂上班的占比很高。他们工作的转换路径和中国经济转型方向高度合拍。
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正在完成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转型。经济主战场正在从矿业、冶炼、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工业向消费、服务、金融、高科技领域转型。同时,由于综合成本的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撤出中国转向更低成本或更贴近市场的国家。双重变化叠加在一起,会有大量劳动者失去原来的工作岗位。
但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路径不同的是,互联网带来的新经济与这种传统转型相叠加,给中国的经济转型带来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但也让身处这种转型中的每一个个体可能面临更加剧烈、更加复杂的变化。
什么是经济危机?就是很多人丢工作。什么是经济转型?就是很多人换工作。
美国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经济滞涨,本质上都是经济转型产生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丢掉了已经干了很多年得心应手的工作。从整体上说,中国经济用一次艰难的转型代替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中所必然要碰到的一次大规模危机是大概率事件。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适应这种变化,一些人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成就感,而另外一部分人则由此跌落到更低的社会阶层,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失败者”。
▌ 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将密集出现
本次经济转型有这样几个趋势:
一是大量的工矿、制造业企业的蓝领工人将转型到服务行业,工厂员工转型为快递小哥,就是典型代表;
二是大量的小企业主和个体户将退出经营,成为食利者或半就业者,一些人成为自雇体力劳动者,比如开网约车;
三是不少在过剩产业中就业的白领阶层将转向服务领域的蓝领工作。
第一种情况涉及的人群最多,整体年纪比较轻,丢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经过短暂的适应之后,他们获得的是比原来的劳动强度更低、赚钱更多、福利和保障更高的职业;
第二种情况的这个群体大多有较为丰厚的家底,一般来说年纪较大,面对这种变化虽然有一定心理失落,但稍加调整便可提前进入退休状态;
心理上产生最大冲击的第三种情况,他们大多正处在中年阶段,上有老下有小,日常开销很大。丢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晴天霹雳,对于白领,尤其是大龄资深白领来说,被解雇的时候可能是他在一生中最灰暗的一天。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所开始的那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很多中产阶级失去了原来的白领工作,从制造业、金融业、传媒业、房地产业等高薪工作转向零售、餐饮、旅游等低薪蓝领工作。所有人在失去原来工作的时候,都以为这一次只不过和以前的历次跳槽一样,只是从这家公司跳到同行业的另外一家公司,说不定还会升职加薪。
《纽约时报》对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分析表明,从1979年到1995年美国有超过4300万个工作岗位被撤销。其中虽然有更多的岗位被创造出来,但消失的岗位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白领员工丢掉的,其中许多人是为大公司服务的,而且处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一项民意调查,自1980年以来有四分之三的家庭中接触过裁员,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中有成员丢掉过工作。

▲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刘戈新作《在危机中崛起:美国如何成功实现经济转型》(中信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在危机中崛起》一书主要从全球视野观察大国崛起的历史与逻辑。通过回顾决定美国命运的两大重要时期和十大生死抉择,审视美国如何走出经济低迷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与以前的情况相反,那些至少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员工构成了被裁员工的主体,其数字超过了至多只有高中文聘的员工。而且薪水较高的员工丢掉饭碗的比例是80年代的两倍。其痛苦之处在于,以前绝大多数被裁员工都能找到薪水同他们原来工作差不多的岗位,而后来仅有35%的被裁职员找到了同等报酬或者薪水更高的工作。
在过去的历次经济周期中,中国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各行业从事技术、管理、销售等岗位的白领们即使有短暂的失业也几乎都会很快在自己拿手的领域中重新找到就业或创业的机会。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很多曾经高速发展的行业中的一些岗位可能永远消失不在,而新的高薪岗位的技术门槛要高的多,因此和美国所经历的那样,一些白领将不得不从事低技能服务业岗位的工作。
从白领进入蓝领,这种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将密集出现,这种变化,对当事人是相当残酷的。因此未雨绸缪,要么让自己在调整中屹立不倒,要么让自己尽早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以便能够平滑转型,是放在白领们面前的新要求。另外,利用自己的年龄、经验、人脉方面的优势进入创业通道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中国正在进行的是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只是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所涉及的工作岗位,无论从数量、地区和行业上都要比上一次结构调整更加广泛。
▌ 未来的工作在哪里?
互联网应用在中国的后来居上,也让中国加入了“零工经济”的大潮。在经济转型中丢掉工作的人有了新的选择,现在他们有了获得更高收入、更多自由工作的机会,当然,也增加了更多的压力。
“零工经济”和“共享经济”有很大的重合度,但又不完全重叠。“零工经济”的畅想要比“共享经济”的概念早得多。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催生了新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多的全职职工将变成打零工。越来越多大公司为了开展一些短期项目,也更愿意雇佣一些签约制的独立员工。这种“零工经济”会成为就业大主流吗?
从《摩登时代》乃至更早的时代开始,人们就痛恨,在工业社会,工作将人变成组织、机器、和工资的奴隶。人们一直在试图探索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让工作能够以人为本。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具有非凡的想像力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就在他的著作《未来的工作》一书中描述出了他想象出的组织与个人工作方法的变革方向。
汉迪预言,在未来会出现三类新的组织类型。
第一类是一种以重要管理人员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其外围是公司外的承包商和兼职人员,取名为“三叶草组织”。汉迪当时想象以这种组织形式组建的未来公司将主要出现在类似于现在的咨询公司、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领域中。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沟通方式,只是让那些原本就适合于“自雇”就业的就业领域实现了去组织化。
第二类组织方式是联邦式结构,中心部门只考虑长期战略问题,单位和部门在保持共同团结的前提下各自独立。第二种组织实际上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大企业的通常组织方式,在一些企业中被称为事业部制。但这种变革对于员工的工作方式没有任何变化和影响。
第三种组织类型将是“3I”型组织,“3I”指信息(Information)、智慧 (Intelligence)和想法(Ideas),在这种新的组织核心中,每个人都必须担负起经理的职责,同时,谁也不能仅仅做个经理。核心的人数越少,越需要灵活性,需要成员承担更多责任。每个人不单要有某一方面的专长,还要尽快担负起财务、人事或项目的职责,甚至要三者兼具。换句话说,这是管理任务。将来组织核心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是管理者,不仅要有能力,还要会管理。张瑞敏在海尔尝试的实际上就是这种组织方式,但能否成功,是否变为未来的趋势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时间:  2017-3-8 16:00
作者: axbang

中年危机 和 经济转型

切切实实 影响着每一个人!
时间:  2017-3-8 16:18
作者: yin7chenshu

楼主,我也觉得好累
时间:  2017-3-8 16:43
作者: Num9

让们这些 年薪3万的 情何以堪

你是来炫富的吧
时间:  2017-3-8 18:06
作者: 春暖花开73

Num9 发表于 2017-3-8 16:43
让们这些 年薪3万的 情何以堪

你是来炫富的吧

满满的一身负担,不知道为什么就让你看成了炫富。难道非让我向你靠拢心态才是正常的?
接下去孩子的抚养,老人的赡养,还清贷款,都建立在工作还算正常的基础上,说实话,没有惶恐,是骗人的。
时间:  2017-3-8 18:44
作者: hxc315

身价超千万
时间:  2017-3-8 18:46
作者: StanMarsh2015

本帖最后由 StanMarsh2015 于 2017-3-8 18:48 编辑

楼主,恭喜你。你的情况算好的。在深圳,如果现在年龄30岁左右且还没有房产的,如果不出意外,80%的他们一生也达不到你现在所拥有的财富。也不是你的能力比他们强,只是你的时运比他们强太多。而你才44岁这么年轻就超额完成了他们一生的追求。
时间:  2017-3-8 19:45
作者: sw_engineer

幸亏买房早了,不然这收入在深圳确实屌丝了
时间:  2017-3-8 20:14
作者: yuyu5255


担心没什么用,在那一天就做好一天吧,如果真的出来了,还是有自已的活法的






[size=]
时间:  2017-3-8 22:59
作者: 恭喜

炫个毛啊。
时间:  2017-3-9 08:54
作者: YBSUNSHINE

本来我过的挺好,看完你的帖子立马感觉自己都已经不能活了,太气人了!
时间:  2017-3-9 09:25
作者: 随风飘过

楼主,有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你让某些人情何以堪?
时间:  2017-3-9 09:34
作者: lovebugzhang

春暖花开73 发表于 2017-3-8 18:06
满满的一身负担,不知道为什么就让你看成了炫富。难道非让我向你靠拢心态才是正常的?
接下去孩子的抚养 ...

5楼真没怎么冤枉你,你和你老婆四十万的年薪,只有九十万的房贷,还有一套没有贷款的自住房,又是家里独子,你慌个屁啊。唯一超出你身份的地方是私立学校的费用,我觉得你最好还是降低一下你这方面的预期,老老实实上个公办学校,如果小孩真跟不上,你再有针对性的请些家教什么的。小孩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的是,没必要花在小学上。而且你的企业既然有国有背景,估计工作强度也不是特别大,自己关心一下小孩的教育也是可行的。
时间:  2017-3-9 09:40
作者: zzandss

回老家接着过,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时间:  2017-3-9 09:46
作者: mackelw

楼主说的没错,其他人也别情何以堪。
一线城市和大部分二线差别还是很大的,一线月入3万可能只等于二线1万,生活质量一样,唯一可能感觉在一线待着风光些罢了
时间:  2017-3-9 09:49
作者: suyan2014

希望中年裁员不要形成一种行业危机,搞得人心惶惶,情何以堪
时间:  2017-3-9 09:57
作者: 88437105

楼主不算穷人。。。
时间:  2017-3-9 09:57
作者: 88437105

只是楼主太有理想了,,,正常打工哪有那么高的收入阿~~~~
时间:  2017-3-9 09:58
作者: kakarot

哎呀,我一年税前三十万,老婆小十万,三房一厅,没房贷,两个小孩,活的好累啊,这种无病呻吟有意思?
时间:  2017-3-9 10:10
作者: fsrm

情何以堪
时间:  2017-3-9 10:13
作者: chenshengqu

楼主卖掉房子就财务自由了,这都担忧,让别人怎么活。。
时间:  2017-3-9 10:21
作者: adolf

回老家你就是千万富翁了,搞个小生意,多滋润。
时间:  2017-3-9 10:23
作者: shanxx

人到中年,心态和年轻人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年了希望能够稳定,能够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准,但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不稳定感在每个非富非贵的中年人中产生,这可能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常态。有了我们中年人战战兢兢、忐忑心情在时刻提醒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可能社会就是这么进步发展的。楼主应该说基础挺好的,如果在思想上能够退一步,天空可能会更加开阔,更晴朗明亮。祝楼主等一干中年人包含我自己好运!
时间:  2017-3-9 10:23
作者: tonnydu

楼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时间:  2017-3-9 10:28
作者: miaosy6

楼主:你一年都十万了,还愁?我们一年不吃不喝才2-3万,眼气人的吧!
时间:  2017-3-9 10:31
作者: 春暖花开73

lovebugzhang 发表于 2017-3-9 09:34
5楼真没怎么冤枉你,你和你老婆四十万的年薪,只有九十万的房贷,还有一套没有贷款的自住房,又是家里独子 ...

其实我们想表达的不是一个意思。奔五的人了,如果还需要往后不断地退步,这是一个中年人不能接受的。而且一旦后退,可能就是不断地后退了。
搂主我没有矫情的意思。中年人的心态,不可能和刚出社会的年轻人的心态一样。中年危机不是说穷得一穷二白才是危机,而是对未来的生活模式的恐惧,尤其这个生活模式还需要经年的努力,但是这个努力却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时间:  2017-3-9 10:32
作者: miaosy6

工龄30年了,不知能不能赶上这次退休政策?这个行业的人,没有上下班时间,大脑高度紧张。基层员工累呀!

时间:  2017-3-9 10:39
作者: 春暖花开73

kakarot 发表于 2017-3-9 09:58
哎呀,我一年税前三十万,老婆小十万,三房一厅,没房贷,两个小孩,活的好累啊,这种无病呻吟有意思?

估计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所以无法沟通这种心态。前一段时间我看新闻,上海有一个44岁中年高管,早出锻炼,投河自杀了。
这个年龄段的人,最主要的压力来自于生活模式的脆弱,机会越来越少,一旦失业或者失败,几乎就没有机会重新来过。心头的压力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形态。
对每一个有点责任感的家庭顶梁柱,不会允许自己沦落到无法为家人提供基本教育和生活费用的地步,但是现实却往往很残酷。尤其在没什么积蓄的情况下。
所以焦虑是实实在在的。却不能在家里发泄。只能在这里发泄发泄。

时间:  2017-3-9 10:42
作者: miaosy6

春暖花开73 发表于 2017-3-9 10:39
估计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所以无法沟通这种心态。前一段时间我看新闻,上海有一个44岁中年高管,早出锻炼 ...

说的就是这个理!

时间:  2017-3-9 10:42
作者: pipunhl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3-9 10:47
作者: exiaobao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3-9 10:52
作者: 园芳

楼主的心态是多数40-50岁的人普遍现象,因为身体的活力大不如前,很多冒进,冲劲的事情不敢想不敢做了,上有老下有小,很多复杂的心态是刚毕业的小朋友无法体会的,这里有些人嘲讽你戏谑你,你别在意。

我给你一些建议,每天跑跑,锻炼一下身体,保持活力。
继续保持学习,现在学习绝不是看书看报,互联网手机化很多新的知识和观念都是可以在手机上学到。
孩子是不是高中开始读公立,第二个孩子是不是不读私立。
减少一些日常不必要的开支,买些基金定投类稳健的理财。
时间:  2017-3-9 10:54
作者: axbang

楼主的压力和焦虑主要来自两个小孩还小

如果想要一直维持目前的收入和生活状况的话确实是压力比较大;
但你目前的积累已经是很不错了;就算收入减少至少还能维系家庭开支;

都说了中年危机不可避免,何必强求,焦虑...
时间:  2017-3-9 10:56
作者: lovebugzhang

春暖花开73 发表于 2017-3-9 10:31
其实我们想表达的不是一个意思。奔五的人了,如果还需要往后不断地退步,这是一个中年人不能接受的。而且 ...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会慢慢认识到一个新公式:假设你这辈子最多可以挣一百万(不含退休金),但这一百万并不是你入职到六十岁退休的总和,而只是你入职到你离职的总和,也许这段时间只有二十年。
时间:  2017-3-9 11:02
作者: fieldmouse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时间:  2017-3-9 11:04
作者: wwddhw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3-9 11:09
作者: post927

中年的通信人,早晚就轮到自己
时间:  2017-3-9 11:19
作者: 春暖花开73

post927 发表于 2017-3-9 11:09
中年的通信人,早晚就轮到自己

哇,版主都出现了。看来共鸣的人挺多的。不是我一个人的焦虑。那我就放心了。不是我有毛病
时间:  2017-3-9 11:26
作者: scnc001

到这个年龄段的人才能理解。。。
时间:  2017-3-9 11:28
作者: bit_xzhl

StanMarsh2015 发表于 2017-3-8 18:46
楼主,恭喜你。你的情况算好的。在深圳,如果现在年龄30岁左右且还没有房产的,如果不出意外,80%的他们一生 ...

是啊,感觉一线城市很多房奴已经实现了自我超越了,只是参考系太高自我感觉不太好
时间:  2017-3-9 11:32
作者: scnc001

春暖花开73 发表于 2017-3-9 11:19
哇,版主都出现了。看来共鸣的人挺多的。不是我一个人的焦虑。那我就放心了。不是我有毛病

看网名应该是73年的吧。就凭里一些小年轻、连通信业务都理解不清的人的话就能让你如此不淡定,还需要修炼
时间:  2017-3-9 13:01
作者: kocovelo

看完你的帖子 发现自己过得实在没心没肺了
时间:  2017-3-9 13:12
作者: gzljp

有危机感值得赞一个,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多交交际,拓宽下视野,有能力什么年纪都可以做出成绩来
时间:  2017-3-9 13:16
作者: 局域网vs互联网

吉跋猫
时间:  2017-3-9 13:22
作者: 西湖小雨

LZ是不是花钱比较厉害
这个收入,手里不管如何应该有个几十万在手吧?

房子多不是好事
固定资产要考虑流动性

一线城市的房子,不管如何,肯定能卖出去
但是内地3/4线的,就真是纸上富贵了

调整资产配置吧

被裁就退休了

怕什么
时间:  2017-3-9 13:23
作者: 西湖小雨

本帖最后由 西湖小雨 于 2017-3-11 09:41 编辑
春暖花开73 发表于 2017-3-9 10:31
其实我们想表达的不是一个意思。奔五的人了,如果还需要往后不断地退步,这是一个中年人不能接受的。而且 ...


普通人一个
老了你不退?
呵呵
还真以为志在千里啊?


=====================================
当滴滴司机怎么啦?
用20年的工作时间,换回了以前40年的工作时间
这难道不是社会的进步?
剩下的日子
为什么不能做点轻松的事情?
没那么多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就在于:好好活着
时间:  2017-3-9 14:08
作者: haohao2005

大环境如此,不过,中年遇到这种情况也无需过于焦虑,好歹还是有一定的资产资本积累,做好规划,就算提前退休,也无妨
时间:  2017-3-9 14:09
作者: haohao2005

西湖小雨 发表于 2017-3-9 13:22
LZ是不是花钱比较厉害
这个收入,手里不管如何应该有个几十万在手吧?


手里的几十万打消不了lz的焦虑
时间:  2017-3-9 14:49
作者: c114admin

本帖最后由 c114admin 于 2017-3-9 14:55 编辑

比lz小几岁,特别理解lz现在的心情。其实我在35岁时候就一直有这样的担忧,看着公司里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是业务的一把好手,不少故事的人,到了45岁以后就被各种嫌弃,高级工程师安排的是机房维护的活,为了生活也只能干下去。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机房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来维护,工资可能一半都不到,不淘汰这种混吃等死的淘汰谁。

为了将来不做这种人,离开了熟悉的通信行业投身互联网。发现情况更加严重,年轻化是管理层的硬指标,同样条件下甚至条件更差的情况下一定优先用25-35岁的人,除了总监以上级别,40+几乎没有入职可能。公司里40以上人员不到一定级别是最危险的一批人。

原因前面已经有tx以美国为例做了分析了,这个对于70后甚至前80后群体来说几乎是无解的难题。对于个体,如果要免于中年危机,要么尽力在40前做到中层以上(其实高层才保险)。要么准备后路,自己搞些其他产业,做一些股票或房产投资,最后不行的就只能心态好些,有啥干啥了。

最好的,就是在45之前实现一定的积累,无论是财富还是人脉或者技能。同时合理评估自身,少做超出自己能力的决策。

叽歪了那么多纯粹是看了楼主的帖子有感而发,其实自己也不算怎么成功,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要说最正确的决策还是下决心离开了通信这个坑,虽然互联网是一个更大的坑。

时间:  2017-3-9 15:13
作者: whitewolf

其实,如果能考虑换种生活的话,就不会有这种心态了。
请楼主如实回答几个问题:
1、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城市生活?那里是不是你的根?
2、什么样的财富你才觉得是财富?你对目前的资产是怎么理解的?
3、如果,可以选择,你会不会再按你现在的路线走一次?
时间:  2017-3-9 15:21
作者: PONY

楼主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也说不上什么,希望楼主加油!保重自己才是家人幸福的基石。
时间:  2017-3-9 15:48
作者: netying

这个年龄段,能够理解。
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最大就是上边4位老人,最怕生病住院了。

时间:  2017-3-9 15:50
作者: netying

你跟这些年轻人说,他们是不会明白的。
时间:  2017-3-9 16:46
作者: practivedu99

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焦虑吧。
时间:  2017-3-9 16:56
作者: CCCHHHCCC

深有同感啊!
时间:  2017-3-9 17:11
作者: cdma2013

哇,版主都出来了,版主也恐慌了么
时间:  2017-3-9 17:32
作者: orient

LZ居安思危的有道理!
时间:  2017-3-9 17:38
作者: xuqingha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3-9 17:47
作者: liucmonkey

生存已没问题了 生活的如此焦虑说明不适应深圳这大DS城啊
时间:  2017-3-9 18:10
作者: dodo_fafa

典型的底层爬起来的中产阶级焦虑!因为没背景没人脉又有知识份子特有的好面子,怕再跌回底层。但是很遗憾的说,现在所谓的中产就是伪中产,一旦失业不能再就业就打回原型,和以前国有企业下岗一样都是平民
时间:  2017-3-9 18:17
作者: 春暖花开73

dodo_fafa 发表于 2017-3-9 18:10
典型的底层爬起来的中产阶级焦虑!因为没背景没人脉又有知识份子特有的好面子,怕再跌回底层。但是很遗憾的 ...

说得有道理。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反思我做错了什么,导致没人脉没潜力。按说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底层爬起来的。为何有的人有人脉有财富。年轻的时候赌得不够大?没去拼搏一把?
时间:  2017-3-9 18:27
作者: dodo_fafa

春暖花开73 发表于 2017-3-9 18:17
说得有道理。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反思我做错了什么,导致没人脉没潜力。按说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底层爬起来的。 ...

出生和联姻就已经决定了天花板,你已经做得比其他人好多了。但是一定要跟随时代潮流,不能站风口也要站边上。另外心态要好,只要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就可以了。上一个阶层很难。
时间:  2017-3-9 19:27
作者: CCCHHHCCC

本帖最后由 CCCHHHCCC 于 2017-3-9 21:59 编辑

感同身受,中年危机啊!
时间:  2017-3-9 19:37
作者: StanMarsh2015

阶层已基本固化,你没有成为精英和高层,像绝大多数人一样,在行业打了二十年酱油,如今面临被新人取代的局面。还好你有几套房子没有滑落到底层。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该早做谋划,多开财路,切不可把打酱油当成事业。可怕的是几乎没人认为自己是在打酱油。
时间:  2017-3-9 21:45
作者: syx1324

zzandss 发表于 2017-3-9 09:40
回老家接着过,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不错
时间:  2017-3-9 21:46
作者: syx1324

不错
时间:  2017-3-9 21:52
作者: pzzb

房子高位抛给接盘侠。然后,移民。
时间:  2017-3-10 02:09
作者: 零下5度

从收入看,站好队,lz的位置很稳固的。
时间:  2017-3-10 08:14
作者: 春暖花开73

零下5度 发表于 2017-3-10 02:09
从收入看,站好队,lz的位置很稳固的。

什么意思?我又不是华为的。
时间:  2017-3-10 08:44
作者: 春暖花开73

零下5度 发表于 2017-3-10 02:09
从收入看,站好队,lz的位置很稳固的。

什么意思?我又不是华为的。
时间:  2017-3-10 08:57
作者: glsun

看样子,楼主的目标还挺高的
时间:  2017-3-10 09:06
作者: 西湖小雨

haohao2005 发表于 2017-3-9 14:09
手里的几十万打消不了lz的焦虑

不是有2套一线的房子嘛
几十万只是应急用的
时间:  2017-3-10 09:21
作者: chineselv

首先赞同楼主的观点,确实中年危机是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通信行业,凛冬已经到来。但是我觉得楼主可以重新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个分析,以及考虑好备用的方案,我总结了一下,楼主作为最早的通信人,加上深圳房价等可观因素,目前实际上是积累了较为可观的财富,资产上千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从金融的角度上说,楼主的抗风险能力是较强的。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我j觉得可能是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可以见《乌合之众》中的观点)。个人觉得其实可以考虑下备用方案,即确实被离职的情况下将深圳的房产处理一套,回到老家的省会城市重新进行布局,一方面可以买一套不错的房子,另一方面有足够的闲余资金来尝试自己的想法,事业也许可以迎来第二春,而且教育水平也不会差很大,教育的成本也将显著降低。
时间:  2017-3-10 10:15
作者: tombl

pzzb 发表于 2017-3-9 21:52
房子高位抛给接盘侠。然后,移民。

移民了然后去洗碗?
时间:  2017-3-10 10:42
作者: hanyongtao

中年危机,人人都有
时间:  2017-3-10 10:47
作者: tryingdone

本帖最后由 tryingdone 于 2017-3-10 10:49 编辑

实话实说,楼主44岁才税前35万,说明职场能力很一般,所以没啥必要担心退步的,因为退步空间不大。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房产因为在深圳,资产值钱,贷款也很少,老婆工作也稳定,没啥好焦虑的。比我强多了,我比你小几岁,虽然个人税前比你和你老婆加起来还多点,但是老婆不上班,我还要给她交社保,税后肯定比你们低了,而且风险也大很多。房产因为都在二线城市,资产也差不少,套数和你差不多。不过我投资还行,去年大盘没怎么涨的情况下赚了40%,之前股灾几乎全躲过,所以也没啥好焦虑的,裁就裁呗,反正职场就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就是打酱油,就这样了,也好不到哪儿去,进步退步的空间都不大。
时间:  2017-3-10 10:48
作者: majiahao

哎,确实累
时间:  2017-3-10 10:58
作者: acrdy110

中年危机每个人都有
时间:  2017-3-10 11:20
作者: haisense

能体会到楼主说的,我过了而立之年开始逐渐由这种担忧,原来以为在国企稳定,效益也不错,能一直干到退休也挺好,但逐渐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不管是国企、外企还是私企都逃不掉经济的规律,国家有人口红利,企业也有人口红利,一个老龄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特别是在技术变化日新月异而利润增长颓势明显的通信行业,企业甩掉老人几乎是肯定要发生的。

作为个人不能放弃学习,新的事物、新的技术、新的需求、新的环境,抓住新的机会!
顺便做个小广告:有需要高品质宁夏枸杞的加我微信啊~~
时间:  2017-3-10 11:23
作者: StanMarsh2015

tryingdone 发表于 2017-3-10 10:47
实话实说,楼主44岁才税前35万,说明职场能力很一般,所以没啥必要担心退步的,因为退步空间不大。总的来说 ...

嗯。在一线城市拿个一般的收入比二线容易,想拿高收入也是非常难的。从以往的经验看,在一线的优势是房产,如果在一线你不玩房产仅凭收入跟在二线不玩房产差不了太多。但是今后一线城市房产涨幅乏力。想想看,目前一线要是翻番是个什么光景?个人和银行是否还背负的起?但是二线热点城市有些是具有翻几番空间的。对于增值来说,二线热点未来收益最大。一线一套可以布局二线几套,租金还能替你分担部分压力。
时间:  2017-3-10 13:24
作者: riverzhi

StanMarsh2015 发表于 2017-3-10 11:23
嗯。在一线城市拿个一般的收入比二线容易,想拿高收入也是非常难的。从以往的经验看,在一线的优势是房产 ...

额,我们把这贴改成预测房地产的未来走势吧...我倒觉得一线如北京上海深圳,翻番是大概率事件,比二线城市概率大得多。 像这个帖子里很多哥们提的离开大城市,我看最后没几个会真走吧
时间:  2017-3-10 13:31
作者: StanMarsh2015

riverzhi 发表于 2017-3-10 13:24
额,我们把这贴改成预测房地产的未来走势吧...我倒觉得一线如北京上海深圳,翻番是大概率事件,比二线城市 ...

你这是线性思维。房价是结果,一线目前到瓶颈了,表现在成交量上。同样一笔资金房价上获利得看涨幅。
时间:  2017-3-10 15:13
作者: shijianbin


时间:  2017-3-10 15:13
作者: shijianbin


时间:  2017-3-10 15:13
作者: czzkx

根子在"人口红利"上!这点与西方国家对移民的态度是一样的:借移民拉低本国劳动力成本.当然了民选国家不敢明着讲而已/
从政治上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会有更强劲的"改革",不排除象朱熔基时代的大规模下岗____解决应届大学生就业!
年青的大学生在中国类似于"士"一族,如果失业就很容易引发真正的社会问题,这点历代都是流氓文人加上无业青年就闯祸啦/
时间:  2017-3-10 16:36
作者: bluedalanmao

Num9 发表于 2017-3-8 16:43
让们这些 年薪3万的 情何以堪

你是来炫富的吧

我都觉得你是来炫富的,一年一万多的我还活着。
时间:  2017-3-10 17:08
作者: utguo

c114admin 发表于 2017-3-9 14:49
比lz小几岁,特别理解lz现在的心情。其实我在35岁时候就一直有这样的担忧,看着公司里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 ...

同龄人,层主说的好:合理评估自身,少做超出自己能力的决策! 我是穷折腾了两年,深有体会!
时间:  2017-3-10 17:44
作者: vvyan

这个年龄段,能够理解。
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最大就是上边4位老人,下有俩个小孩。双职工最怕生病住院了
又在这看到@西湖小雨了

另外,有TX说到移民   卖房出去 真的能过得好么?
时间:  2017-3-10 19:15
作者: wrain

中年无论从经历还是经验,都是中当年,若浪费掉这群人,对社会进步也是一大损失。
时间:  2017-3-10 19:15
作者: apathetic

奔四途中,感同身受!
上有四老,下有两小!
努力奔波,不敢懈怠!
时间:  2017-3-10 20:30
作者: h3cgege

apathetic 发表于 2017-3-10 19:15
奔四途中,感同身受!
上有四老,下有两小!
努力奔波,不敢懈怠!

担忧要有,但恐慌没必要。后面劳动力越来越少,一份工作肯定是没问题的。
时间:  2017-3-10 20:46
作者: theron

感同身受,你并不是杞人忧天。和小年轻说不明白,他们被时代环境逼迫无奈下已经习惯啃老。而我们这一代人,工作、买房人生的一切都是靠自己。老人、孩子、房子都是放不下的责任。而失去履行责任的能力,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剩下下坡的山路,才是我们最恐惧的。
时间:  2017-3-10 22:12
作者: xituo510

相比之下,楼主也属于中产阶级了。
时间:  2017-3-10 23:31
作者: hhhhwwww

关键是我们上一辈人就没有贷款,没有it这种职业,我在我司除了几个返聘教师,就没见过几个45岁以上的
时间:  2017-3-11 08:53
作者: shenqiang

后生可畏!!
时间:  2017-3-11 08:57
作者: 破碎的季节

楼主,就你这条件,在深圳,还两个孩子,胆真肥,佩服。
时间:  2017-3-11 15:28
作者: 蓝天灰鸽子

楼主,作为你的同龄人我完全理解你说的恐慌感,虽然有车有房,但一想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心里面的确做不到坦然,从目前形式来看如果整个行业都是把40+的中年人看做是不进取没有激情、优先被优化的对象,那到了社会上再就业的形势有多难可想而知。自己创业那是说的容易做着难,如果真有创业想法应该也会早多年就去实现了而不会等到现在。
时间:  2017-3-11 15:29
作者: 蓝天灰鸽子

suyan2014 发表于 2017-3-9 09:49
希望中年裁员不要形成一种行业危机,搞得人心惶惶,情何以堪

说的很对!
时间:  2017-3-11 18:58
作者: huangxihu

楼主,我还是刚踏入通信行业,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