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移动70号员工离职信刷屏:爆料称他曾誓言与中移共沉沦,下家是华为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7-3-13 08:15
作者: cyfwjb     标题: 移动70号员工离职信刷屏:爆料称他曾誓言与中移共沉沦,下家是华为

十多年前,毕业去运营商工作是大多数学通信专业大学生的唯一目标。不过,近几年运营商不管是发展前景,还是工资待遇都与互联网公司或者通信设备公司相差甚远,员工流失非常严重。今天,一位移动老员工的离职信在朋友圈被刷屏,仅首发微信号阅读量就达到10+。

为何这位员工的离职信会引来热议呢?

据了解,首先这位员工此前本身在微博上就非常活跃。其微博认证为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理宁宇,ID号“CMCC”宁宇。

虽然不是中国移动的高层领导,但是过去几年在微博上还是比较敢说、敢评论的活跃人士。很多媒体人都与其有过交流。

其次,宁宇1994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邮电部移动通信局,为这个单位的第18个人。而如果从后来成立的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算,宁宇在集团工号为70号的员工也是非常靠前的。具体到中移动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业务支撑部宁宇则成为1号员工。

中国移动也是宁宇大学毕业24年来唯一的一份工作。

正如宁宇所言,“虽然我只是中国移动众多处长中的一员,但我是移动的老员工(工号70),而且大言不惭地说:我还是有些行业影响力的。所以我的离职,不仅惊动了集团公司的领导,让有关部门感到震惊,还引起了不少内部的反思。”

对于离职谈到中国移动乃至运营商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整个行业增长乏力、大企业病越来越重、员工上升通道收窄、薪酬待遇落后、保守僵化内部矛盾重重……

而关于宁宇的更多信息,《天下有贼》作者也就是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今年也爆料了一些内容。

据赵何娟透露,在2012年时,她与宁宇有过一次很深入的交流。在谈到中移动的未来时,宁宇曾表示,“如果说中移动是一艘漏水的船,正在下沉的话,他也一定要跟这艘船一起沉下去,绝不会跳船离开。”

另外,此前宁宇也与她交流过离职中国移动的消息。据悉,下家新公司是“华为”。

当赵何娟问到,怎么看华为人的中年危机也很严重的问题?

宁宇说他明白,华为现在像极了2008年中移动,如日中天,却也有很多问题,当时的中移动就是没有处理好那些问题,开始盛极而衰。但他仍然想挑战一下变化的可能性,他加入的华为BG是一个最不那么起眼的软件服务部。


时间:  2017-3-13 08:19
作者: 月夜太美怪我咯

堂堂央企不缺人,走就走吧,走了70号还有更多90号100号
时间:  2017-3-13 08:21
作者: y8a1n1g0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时间:  2017-3-13 08:25
作者: blackjack2000

中国最不缺人,但缺人才
时间:  2017-3-13 08:34
作者: allen823

走吧,在中国移动你是个人物,到华为你就知道自己的定位了!
时间:  2017-3-13 08:47
作者: cnqq9999

70号,到现在还是处长,估计是看不到希望,财务基本自由,可以去闯一闯了
时间:  2017-3-13 08:52
作者: cheers2011

为数不多的做实事的人之一,可惜。
时间:  2017-3-13 09:37
作者: 上校ming

楼上居然还有说风凉话的?行业悲哀可见一癍。只能说通信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了。
时间:  2017-3-13 10:00
作者: 无名小足

据说原信是这样的

工作了23年 我为何离开中国移动?

是的,在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CMCC宁宇从中国移动离职的申请已经得到了批准。
在中国移动工作了23年的我,终于要和它说再见了。
一个小男孩儿的故事
(1)
1994年的夏天,一个穿着短裤和T恤的男孩走进邮电部的大门。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被分配到了邮电部移动通信局这个新鲜的单位,成为这个单位的第18个人。
邮电部移动通信局,隶属于邮电部下设的电信总局,成立于1994年3月26日,办公地点在邮电部大楼旁边的一个招待所。
如今偶尔路过那里,心里还会充满感慨:谁能想到,中国移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运营商,就是从这里起家的。
那个时候,大政方针由邮电部和电信总局把关,具体业务由省邮电管理局落实,小小的移动局就是做一些跨省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比如组织开通移动通信的漫游业务等等。
看着大家忙来忙去,作为一个新人又什么都不会,那种心情我至今都还记得。
虽然能力不足,好在小男孩儿热情有余,帮着大家做些琐事,后来逐渐有了自己具体负责的事情。
1995年8月,领导明确让他负责漫游的计费和结算工作;没过俩月,全国移动电话漫游计费中心的建设任务布置下来,男孩儿硬着头皮成了项目的主管。
这个项目要建设一级数据处理系统,还要购买各省的通信设备,而项目预算只有150万人民币,合同中约定的工期只有三个月。男孩儿什么都不懂,不知道项目款可以追加,更不敢让项目逾期,唯一能做的,和开发商日夜奋战,最后居然按期交付了。
这就是我走上业务支撑道路的故事。
(2)
移动通信的初创时代,给了年轻人很多机会。
当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更想不到,我会在未来的二十多年中,与中国移动共同经历风雨,共同成长进步。
如今,我已经有机会作为考官,从众多优秀的应届生和应聘者中,选拔进入中国移动的幸运儿。看到他们,我经常在想:如果当年的我和这些人才PK,恐怕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
毫无疑问,我是那个大时代的幸运儿:在能力不足的时候得到了机会,抓住机会锻炼和提升,逐渐让自己增强了能力和信心。我能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如今的行业专家,离不开中国移动为我提供的绝好平台。
人在职场,肯定会经历高潮和低谷,我在移动也曾经有过不顺心的经历,也曾很多次产生过离开的念头。但每一次,直觉都认为我不应该走,可又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度让我非常困惑。
后来,在一次座谈会上聆听一位领导的发言,我才豁然开朗:留在移动,不仅是因为在这里衣食无忧,不仅是在这里有归属感和荣誉感,甚至不仅是收获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而是因为,中国移动能给我自我超越、持续提升自己的空间。
想明白这一层之后,我的心思就非常坚定了:只要在中国移动仍然有提升能力的空间,我就一定会继续在这里努力。

(3)
我曾经不止和一个人说过,我的工作岗位太赞,千金不换。
一方面,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业务创新,无论是组织变革还是流程调整,甚至是财务口径和管理的优化,落地执行都需要通过业务支撑系统,都要把需求提给业务支撑系统部。而根据内部分工,这些需求几乎都会批转到我所在的处来处理。

所以,我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移动几乎所有的新东西。
另一方面,无论是什么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全球IT厂商都希望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成为他的客户,因此,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将产品的特性、思想和精华向我来推介;即使有些产品和厂商没有进到国内,只要我提出来,就会有咨询机构和合作伙伴想办法搞定。
所以,我有机会接触到全球几乎所有的IT新科技。

能有机会学这些东西,能得到这些成长空间,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我这个位置,我所在的平台。或者直接说,这些是中国移动给我的。
不仅是精神方面,在物质方面中国移动也对我不薄。我赶上了移动通信发展的好时代,中国移动刚上市的时候,薪酬待遇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那时候移动员工买得起车,供得起房,社会地位也高,确实是令人尊敬,给了员工内心满满的安全感和荣誉感。
这是我们的船
(1)
有一本畅销书,叫《我们的船》。它谈的是员工和企业共成长的话题。企业就是船,上了船之后,船员的命运就和这艘船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茫茫大海上,如果船沉了,“我们”还能存活么?
移动通信大发展的时候,中国移动是旗舰,率领着各种大小舰只乘风破浪,而我有幸站在船头,沐浴着新鲜的味道,那叫一个爽!
后来,形势逐渐变化。虽然企业的业绩突飞猛进,但逐渐的,社会各界对中国移动不再友好;再加上梦网业务中SP的欺诈,后续频发的贪腐案件,尤其出现了很多虚假、不实的负面报道。
中国移动的员工有着非同寻常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认为企业的成败荣辱都和自己息息相关。在很多官方不好出面的情况下,各地的移动员工都会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来自民间的草根力量,努力澄清和传播真实的声音。

我也是这支民间力量的一员。
作为总部员工,其实是需要尽量避开直接战斗的。所以,我往往从技术的视角,通过长文来澄清误会,对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不求每个人都赞同我的观点,不求所有人都看懂我的文章,但是如果你想学习了解真相,就去我的文章里找答案。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我的风格。

(2)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互联网成为时代新宠,而随着普及率的攀升,移动通信发展的高峰期渐渐地逝去。不仅中国移动奔跑的步伐慢了下来,国内外的运营商普遍呈现出增长乏力的状况,快速发展时期埋下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显性化。
但运营商最大的隐忧,是优秀人才的纷纷离去。

原因有很多:运营商的大企业病越来越重,传统僵化的管理和年富力强的领导收窄了上升通道,至于薪酬待遇更是经年不动,而凭借在运营商培养锻炼出来的能力,优秀人才完全可以在社会上找到用武之地……
于是,运营商在人才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人才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很多高管和精英的离去,从四座皆惊到见惯不惊,逐渐成为了常态。
最开始,是入职三五年的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不高,外面稍有诱惑就走了。后来,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看到升职无望也走了。再后来,十年以上的老员工也心动了,如果有好机会,同样也就走了。
几年前,我曾经和朋友打过这样的比方:中国移动有恩于我,即使他是一艘逐渐下沉的冰海沉船,我也会尽我所能帮更多的人离开,而我自己甘愿和船一起沉向海底。我一方面为离开的人能找到更好的岗位而高兴,另一方面为中国移动惋惜却又无可奈何——毕竟运营商的势头减弱,留下来不是好选择。
(3)
直到那天,偶然重新翻《我们的船》,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归属感是好事,但是物极必反,归属感太强也有问题。
我是中国移动业务支撑部门的第一个员工,从某种角度来说,业务支撑这个专业是我和那些初创者一起奋斗的成果。在我们眼里,业务支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他长大,容不得别人欺负,见不得孩子走弯路。
但是我们心目中的“正路”就是对的么?当然不一定。

比如,我以为是大家一起被困在船里,想解救大家;可就有人认为我是在忽悠:“让我们撤离,怎么你不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是“我们的船”,而不是“我的船”。
即使职级再高,我只是其中的一个角色,不能代替别人思考和决定,以己度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当然是错的。
一个组织、一个企业,需要合理地把大家的才华、技能、知识、专长集成在一起,这样产生的成效才比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强。这就需要内部“协同”。
如果组织里各单位选定的目标不一样,各自的工作思路风格迥异,相互不沟通甚至相互拆台,即使都是有好的愿望,恐怕最终的合力也难以形成,你以为正确的路,恰恰是发展的阻力。

一旦这个心结没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分手,不要等到双输的时候
(1)
在一个专业里待得太久,容易把对于某个团队的忠诚和情感,演变为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保守主义,甚至产生“精英情节”,认为只有自己才懂,别人都不懂。
越来越多人把业务支撑看成了保守势力,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讨论新业务方案的时候,总是业务支撑部门在提反对意见,这不可行,那不该做,理由多是现有的既定的流程规则是如何操作的,与新需求有冲突。每次开会讨论都是如此,每个需求讨论都是如此,你还没法反驳——因为他们说的是实际情况。
好不容易把技术方案讨论完,谈到实施环节,业务支撑部门一张嘴,就说要全网三个月的改造时间,完全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对于业务部门来说,对系统不了解,对现有的规则也不清楚,更不可能和业务支撑部门讨论IT方面的专业问题,即使背后恨得牙痒痒,也只能无可奈何。
在研究改革和整体创新问题时,业务支撑部门更是主要的反对方。
作为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兼备的角色,业务支撑部门身上,现网运营体系的痕迹太重,因此主要想的问题,都是会对现网的改变和影响。
于是,技术方面的专业和思维方面的固执,逐渐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千夫所指——你不能说具体哪一件事他们错了,但无论是哪个部门提出要变革,这个部门就跳出来,说这么做不行,那么说也不对。

这不是保守僵化,是什么?

(2)
另一边,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业务支撑部门也有诸多不满。
运营商是一个遍布CT(通信技术)思维的企业,在这里IT人是另类的,孤独的(关于这个问题,参见我的文章《拿什么拯救电信,IT还是互联网?》)。
IT人谈的是服务,CT人说的是产品。
IT人讲速度和灵活,CT人保质量和稳定。
IT人看的是流程和业务规则,CT人搞的是标准和技术规范。

前端的市场业务部门面对竞争对手可等不及,怎么办?网络侧的改动不可期,需求变更主要靠IT支撑系统,对此,运营商已经习惯了。
凭什么CT的技术平台和网络升级搞个一两年大家都觉得很正常,而IT支撑改造要花一两个月大家就觉得系统不灵活?因为你是IT系统。
为什么人家互联网公司的IT系统就是灵活的?能够一点上线全网推广?业务支撑部门有苦说不出:后端资源部门多是CT的思维和工作模式,资源池和其他网络设备一样要确保安全稳定,项目采购要确保流程规范,各种操作和行动都要符合运营商的各种内部管理。
比如,今年初有一个紧急需求,总部支撑部门需要16台X86设备,但是资源部门说:没有机器,满足不了。
只是16台X86啊!
(3)
“黑天鹅”代表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比黑天鹅更危险的,是“灰犀牛”。
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爆发性的攻击力定会让你猝不及防。危险并不都来源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太过微小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我们长久地视而不见。

这,是渐渐时髦起来的“灰犀牛”理论。
看到灰犀牛冲过来时的无措,是因为在此之前,你不愿意面对颠覆性的问题,不愿意探求风险的解决之道,害怕知道答案后不得不去处理,更害怕即使处理了也不一定能解决。
人们宁肯选择逃避——“应该不至于吧”,“倒霉的不一定是我吧”。但最终结果呢?
运营商会不会一步步走向哑管道,成为基础设施?
与互联网相比,通信技术不再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主力军,总理还在不断喊话提速降幅,运营商离新时代的自来水公司还有多远?
运营商将如何保持正常运转?

增收空间收窄之后,降本增效可能成为企业的主题词,那么运营成本怎么降?
如果刚性成本都砍不动的话,是裁人还是降薪?
运营商的内部管理会如何突破?
如果遇到大规模轮岗、重组、改革、人员调整,留给IT专业人员的自主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
IT人员在CT企业里生存状况会不会越来越恶劣?

虽然运营商这些年来一直在谈数字化转型,但是各级领导各个单位中,IT人才仍是稀罕物。这与IT部门独立发展有一定关系——就像美军改为全志愿兵役之后,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变弱了。靠CT人的学习苦干就能实现运营商的ICT转型么?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大概率事件,都可能变成势不可挡的“灰犀牛”。
(4)

趁着我的固执与保守,还没有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问题,我选择了离开中国移动。
在我递交的辞职报告里,我说得非常直白——我的离开会给其他同志带来成长的空间,也许换一换思维,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力;也许换一换人员,能让IT部门的能量更增强,也许换一换思路,能让系统结构和能力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这是双赢的好事。
趁着中国移动的同事们对我还存有好感时候,我选择离开中国移动。
这么多年来,中国移动总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都是我过去介绍业务支撑工作的;在内部的很多会议上,我与众多同事一起讨论研究;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广为流传。内部好多同事都认识我,尊我为专家,我也曾经以自己的知识和专业领域的影响力而自豪。
但如今回想,可能很多观点和行为并不一定妥当,脾气也越来越暴躁。难道真要等到大家对我意见重重的时候,再黯然离去么?

趁着灰犀牛还没有转过身,还没冲过来的时候,我选择离开中国移动。
对于很多人来说,前面说的那些变化未必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受什么影响。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变化,我的发展空间都可能会缩小,我的工作内容都可能让我不喜欢,我的工作环境都可能让我不适应。

这些风险放在一起,就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走比留好。
趁着我的离开对移动还有价值的时候,我选择离开中国移动。
虽然我只是中国移动众多处长中的一员,但我是移动的老员工(工号70),而且大言不惭地说:我还是有些行业影响力的。所以我的离职,不仅惊动了集团公司的领导,让有关部门感到震惊,还引起了不少内部的反思。

在申请离职期间,我向很多领导袒露我的心扉,与他们一起评估人才保有的问题,审视企业内部的IT环境,反思现有的体系和模式,正视即将到来的风险。

在提交辞职报告之后,我还参与了人力资源部“数字化人才”项目的访谈,在两个小时的访谈即将结束时,我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希望我离职的案例,能对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有帮助。

中国移动对我有恩,没有中国移动的培养,没有中国移动给我的机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对中国移动我无以为报,无论是走还是留,这里都是我的家。
离开中国移动,绝对不是简单的“钱少了”或者“心凉了”。在我心目中,移动有很多很好的经验、思想、案例,可以跨行业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这也将是我未来要做的事。

只可惜,以后不能再用“CMCC宁宇”这个ID了。

时间:  2017-3-13 10:06
作者: 0508biaozhu

人各有志,其心不同!
时间:  2017-3-13 10:16
作者: allen823

pandashinji 发表于 2017-3-13 09:19
至少我本人的感觉是真正能干活的人凤毛麟角。

中国只需要会吹牛的人,干活干不出头。这是社会导向,至于从哪里导来的?有一句话**影响民德!
时间:  2017-3-13 10:19
作者: 天津河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3-13 10:24
作者: 小桥老树

本帖最后由 小桥老树 于 2017-3-13 10:25 编辑

所有夫妻都说要白头到老,到离婚时也有一万条理由!
时间:  2017-3-13 10:26
作者: qh6678

选择
时间:  2017-3-13 10:46
作者: adolf

在华为也干不了几年的,几年后会离职的,立此为证。
时间:  2017-3-13 10:51
作者: hsx8920650

make the change
时间:  2017-3-13 11:00
作者: yurko

进移动就开始看宁总微博,我还在移动,宁总都走了。
时间:  2017-3-13 11:02
作者: 问路白云头

94年工作的,一参加工作就在部委,并成为移动总部首批员工,移动最甜的一段甘蔗被吃到了。北京房价几千的时候,移动工资就很高了。甭说别的,就老老实实搞个大几套北京好地段房子,轻轻松松的事,现在身价上亿都正常。翅膀太硬了,可以自由的飞了
时间:  2017-3-13 11:02
作者: zhengsheng

本帖最后由 zhengsheng 于 2017-3-13 13:15 编辑
adolf 发表于 2017-3-13 10:46
在华为也干不了几年的,几年后会离职的,立此为证。

基本和你判断差不多。

说句公道话,这位中移动处长,只是中移动敢撒银子敢花钱,让他见识了很多花样,但那都是表面的花样居多。

但这位处长的实际水平一般般啦,缺乏真正的洞察力和技术底蕴,只不过是学一些顾问公司那些豪华的用辞而已。也就是说,缺乏在各种不同情况与现实中,抓住接下来应该做的轻重缓急是什么,也就是缺乏实践和有效执行力。一旦,失去中移动这个光环,很难混得好。

时间:  2017-3-13 11:06
作者: 没事来看看

问路白云头 发表于 2017-3-13 11:02
94年工作的,一参加工作就在部委,并成为移动总部首批员工,移动最甜的一段甘蔗被吃到了。北京房价几千的时 ...

说的大实话,东西城几套房,价值就能在大几千万。
时间:  2017-3-13 11:09
作者: 没事来看看

zhengsheng 发表于 2017-3-13 11:02
基本和你判断差不多。

说句公道话,这位中移动处长,只是中移动敢撒银子敢花钱,让他见识了很多花样, ...

没接触过这位元老少年和元老处长,技术水平不好判断
时间:  2017-3-13 11:10
作者: adamth

运营商成为新时代的自来水公司,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一针见血
时间:  2017-3-13 11:13
作者: csabc

本帖最后由 csabc 于 2017-3-13 11:14 编辑

走就走吧。曾经的誓言不重要,现实最重要,这就是人性,死硬分子毕竟少数,能够理解。

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不管你有多少才能,缺了你地球照转。对公司而言,管理混乱又怎么样,大家都是国有的,大不了像阿斗看齐,最终国家会出手的,怕啥。
时间:  2017-3-13 11:16
作者: DXYUNFENG

:o:o:o:o
时间:  2017-3-13 11:18
作者: litom2004

正常流动,只是跨界而已。。
时间:  2017-3-13 11:22
作者: 天津河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3-13 11:28
作者: rechar_xu

看看
时间:  2017-3-13 11:29
作者: 奋斗的老人

大 ,好帖,赞一个,顶楼主

时间:  2017-3-13 11:36
作者: lion2k2cn

他到华为什么职位?华为45员工就退休了,他不受影响吗?
时间:  2017-3-13 11:55
作者: zxy8966

是喜是悲??
时间:  2017-3-13 12:04
作者: 老陈醋1969

流水不腐、人各有志,很正常
时间:  2017-3-13 12:29
作者: GFYPRBL

adamth 发表于 2017-3-13 11:10
运营商成为新时代的自来水公司,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一针见血

自来水公司很发财的:

http://xw.qq.com/iphone/m/view/2b64c2f19d868305aa8bbc2d72902cc5.html
时间:  2017-3-13 12:29
作者: 联通海军

到华为也是新兵一个,干上两三年到45,华为就强制退休了!
时间:  2017-3-13 12:31
作者: GFYPRBL

yurko 发表于 2017-3-13 11:00
进移动就开始看宁总微博,我还在移动,宁总都走了。

国企员工能随便发微博妄议?工作量不饱满?
时间:  2017-3-13 12:32
作者: 联通海军

到华为也是新兵一个,干上两三年到45,华为就强制退休了!
时间:  2017-3-13 12:34
作者: qinkaitao

上校ming 发表于 2017-3-13 09:37
楼上居然还有说风凉话的?行业悲哀可见一癍。只能说通信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了。

共勉
时间:  2017-3-13 12:54
作者: wuchengwen

zhengsheng 发表于 2017-3-13 11:02
基本和你判断差不多。

说句公道话,这位中移动处长,只是中移动敢撒银子敢花钱,让他见识了很多花样, ...

说得对,只不过敢于把指点省分的习惯放在网络而已。
时间:  2017-3-13 13:10
作者: 从莫尔斯到宽带

透明的叹息 发表于 2017-3-13 12:52
菊花看中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人际关系,支撑部经理,一把手的位置啊,谁不给三分面子,菊花在国内市 ...

呵呵~
确实。如果去华为就是业务层面,对运营商业务支撑流程方面的顾问这类角色。
这人其实在运营商的定位其实并不是通信,交换,传输,通信网络的专业人才。
过去是计费账务,管理自动化,现在叫企业信息化。其实是IT人才,由于多年运营商的浸淫,对运营商CT和IT融合的以往的流程和路线比较清楚。
中移动的计费和账务系统的研发和支撑基本是亚信的菜。
时间:  2017-3-13 13:22
作者: 小猫钓鱼

宁宇的微博我每篇都看,说的大道理都对,不知道有没有领导会感慨,为什么现在运营商留不住?是这个产业不行了还是这个体制不行了?
时间:  2017-3-13 14:07
作者: 随风飘过

GFYPRBL 发表于 2017-3-13 12:29
自来水公司很发财的:

http://xw.qq.com/iphone/m/view/2b64c2f19d868305aa8bbc2d72902cc5.html

不喝水会死,不通信大不了回原始社会
时间:  2017-3-13 14:16
作者: 从莫尔斯到宽带

随风飘过 发表于 2017-3-13 14:07
不喝水会死,不通信大不了回原始社会

同理不喝自来水也不会死,大不了喝江河湖井山泉水。

水资源是大自然赠予世界生物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是各种成本换来的。
时间:  2017-3-13 14:25
作者: 随风飘过

都到那个级别了,钱赚够了不安心养老还蹦跶个啥?去华为会有好果子吃?
时间:  2017-3-13 14:52
作者: tombl

随风飘过 发表于 2017-3-13 14:25
都到那个级别了,钱赚够了不安心养老还蹦跶个啥?去华为会有好果子吃?

人么,总是会有点精神的。
时间:  2017-3-13 15:01
作者: zhaojian131

人才流失,怎么能做优做好
时间:  2017-3-13 15:45
作者: hpmimi

blackjack2000 发表于 2017-3-13 08:25
中国最不缺人,但缺人才

一字之差猛戳痛点
时间:  2017-3-13 16:39
作者: 红烧肉排骨

说明移动内部也开始萧条了,我们这些三方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时间:  2017-3-13 16:45
作者: coffee198375

也许别人只是想换换环境而已。。。。
时间:  2017-3-13 16:49
作者: return_boy

谦卑
时间:  2017-3-13 16:53
作者: pangtingmao

领导都喜欢听话的人,而一些有想法甚至发牢骚的人基本上是得不到机会的,殊不知这些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潜力所在
时间:  2017-3-13 17:15
作者: chenshengqu

去华为级别高,可以牢捞金哇
时间:  2017-3-13 17:17
作者: wohenben

领导和一群盯着的人,盼着他走呢
时间:  2017-3-13 17:19
作者: haisense

集团业支走了个一正一负,宁处会不会有一定因素是因为没上去负气而去。。。
时间:  2017-3-13 17:31
作者: liucmonkey

的确赶上了好时光 94年参加工作首先就有福利分房了 98年后才逐步取消 想当年二十一世纪初毕业后从央企出走正因为享受不到福利分房
时间:  2017-3-13 17:35
作者: PONY

说实话我不太看好这位大哥去华为,感谢2年最多就会离职再跳。
但是还是希望他能做久,做好!
时间:  2017-3-13 17:47
作者: lovebugzhang

blackjack2000 发表于 2017-3-13 08:25
中国最不缺人,但缺人才

人才也不缺,缺的是环境
时间:  2017-3-13 18:00
作者: 阿瓦启

大佬的世界,我等屌丝也只能坐看结果
时间:  2017-3-13 18:03
作者: GFYPRBL

lovebugzhang 发表于 2017-3-13 17:47
人才也不缺,缺的是环境

有道理!主贴这位经济自由的大佬,应自己创业才能有所施展。
时间:  2017-3-13 18:22
作者: 79101607

人都有过去,也有未来·
时间:  2017-3-13 18:26
作者: cujiang

本帖最后由 cujiang 于 2017-3-13 18:27 编辑

在运营商做业务支撑总感觉不是主流,做到一定位置就无法晋升了。没听说哪个做业务支撑的最后做到老大。我1996毕业做了4年支撑,正赶上九七工程,成长很快。2000年毅然决然转到市场至今。
时间:  2017-3-13 18:53
作者: XP6612

小桥老树 发表于 2017-3-13 10:24
所有夫妻都说要白头到老,到离婚时也有一万条理由!

离婚是痛苦的,自由是向往的,生活是现实的,你我是普通的
时间:  2017-3-13 21:25
作者: sun_lxl

奇怪,怎么不用PPT写呢?这可是移动的专长啊
时间:  2017-3-13 21:48
作者: GFYPRBL

13468836457 发表于 2017-3-13 21:36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以前了,竞争越来越大,就业职位越来越少

嗯,所以28那些经济自由的前辈,颐养天年,腾出就业岗位是国家之大幸,年青人之大幸,任先生功垂千秋
时间:  2017-3-13 22:02
作者: 家园会员

adolf 发表于 2017-3-13 10:46
在华为也干不了几年的,几年后会离职的,立此为证。

不出去见识见识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国企里的人通病
时间:  2017-3-13 22:03
作者: cattpon.chen

嗯??下家是华为??
时间:  2017-3-13 22:49
作者: 上校ming

XP6612 发表于 2017-3-13 18:53
离婚是痛苦的,自由是向往的,生活是现实的,你我是普通的

你说的好有理,我就服你。。
时间:  2017-3-14 01:10
作者: luom-sh

是个人才,有勇气啊!
时间:  2017-3-14 08:15
作者: suyan2014

离开只是万千选择中最无奈的一个。
时间:  2017-3-14 08:45
作者: ddcczz001


单位决定话语权
时间:  2017-3-14 08:56
作者: acrdy110

移动还有千千万万个宁宇
时间:  2017-3-14 09:11
作者: 小锅哥


时间:  2017-3-14 10:01
作者: 孙辉

问路白云头 发表于 2017-3-13 11:02
94年工作的,一参加工作就在部委,并成为移动总部首批员工,移动最甜的一段甘蔗被吃到了。北京房价几千的时 ...

不明觉厉
时间:  2017-3-14 10:20
作者: 521jacky

国企里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了专家,其实也是一种悲哀,虽然你坚守住了你的领域,但这个领域也牵制住了你,让你无法施展。随着一个人的职场阅历的提升,当某些想法不能得到施展与实现,那么说明他已经到达了职场瓶颈。
时间:  2017-3-14 10:39
作者: lingting123

adolf 发表于 2017-3-13 10:46
在华为也干不了几年的,几年后会离职的,立此为证。

菊花看重的是他在移动的人脉关系,但是作为外来户,也不可能放任他大刀阔斧的搞改革。所以几年无成果后,还是会因缺少价值感而换东家的。
时间:  2017-3-14 11:21
作者: wuxueyan2009

pandashinji 发表于 2017-3-13 09:19
至少我本人的感觉是真正能干活的人凤毛麟角。

体制原因。
运营商交给私人运营的话,人数减半,效率比现在还会高一些。
运营商真正有责任心的人太少,大部分可以说90%以上的人都在混日子!!!
时间:  2017-3-14 11:23
作者: wuxueyan2009

allen823 发表于 2017-3-13 10:16
中国只需要会吹牛的人,干活干不出头。这是社会导向,至于从哪里导来的?有一句话**影响民德!

说对了,领导大部分都是会吹的人,实干家太少,这也是天朝为啥技术发展不起来的最大的一个原因!!
时间:  2017-3-14 11:31
作者: Jack_Lin

有心离开,何须借口?做了婊子,就不要想着立牌坊了。
时间:  2017-3-14 12:08
作者: Jack_Lin

GFYPRBL 发表于 2017-3-13 12:31
国企员工能随便发微博妄议?工作量不饱满?

国企员工就不能发微博?发微博就说明工作量不饱和?不尽职?
时间:  2017-3-14 12:13
作者: Jack_Lin

521jacky 发表于 2017-3-14 10:20
国企里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了专家,其实也是一种悲哀,虽然你坚守住了你的领域,但这个领域也牵制住了你,让你 ...

这种说法完全就是不经脑子!这样也算悲哀的话,那你活着也是一种悲哀了!
时间:  2017-3-14 15:10
作者: 信鸽子

adolf 发表于 2017-3-13 10:46
在华为也干不了几年的,几年后会离职的,立此为证。

吼吼,拭目以待
时间:  2017-3-14 16:15
作者: shamashii

凭借在运营商培养锻炼出来的能力,优秀人才完全可以在社会上找到用武之地

实在不想吐槽
时间:  2017-3-14 18:05
作者: mars654

burongyia
时间:  2017-3-14 18:10
作者: xiaoxiekill

通信这艘航母的前景谁能预料呢。
时间:  2017-3-14 19:16
作者: 0110000

作为老员工也就递交辞职信的这几天集团公司上层反响强烈点,等你走了提起你这个名字绝对不会超过三天,下面的人等着坐你的位子的正提着礼物在你上司家附近排队呢,你上司正内心筹划着安排自己人接你的班
时间:  2017-3-14 20:21
作者: gaden

华为肯定有给股权等做福利给他的。
时间:  2017-3-14 22:41
作者: 10228

华为 天天 把自己的老员工都玩外赶呢  ,  你去? 3年内也被赶出来
时间:  2017-3-14 23:33
作者: usaa

离开了体制就像鱼儿离开了水
时间:  2017-3-15 00:00
作者: xnlam

"华为现在像极了2008年中移动,如日中天,却也有很多问题,当时的中移动就是没有处理好那些问题,开始盛极而衰。"这不是瞎鸡巴说嘛。
时间:  2017-3-15 00:10
作者: GFYPRBL

xnlam 发表于 2017-3-15 00:00
"华为现在像极了2008年中移动,如日中天,却也有很多问题,当时的中移动就是没有处理好那些问题,开始盛极而 ...

嗯,感觉这句话确实判断有问题。某动2008年是风口飞起的猪,现在要掉下来了。28目前是退潮后的裸泳者。有差别
时间:  2017-3-15 15:12
作者: zys2008

adolf 发表于 2017-3-13 10:46
在华为也干不了几年的,几年后会离职的,立此为证。

经历和阅历是财富
时间:  2017-3-15 15:37
作者: 88437105


时间:  2017-3-15 16:18
作者: 上校ming

10228 发表于 2017-3-14 22:41
华为 天天 把自己的老员工都玩外赶呢  ,  你去? 3年内也被赶出来

屌丝!人家不在乎。华为干两年就财务自由了。你干二十年都赶不上人家一年,有什么资格说风凉话!!
时间:  2017-3-15 16:37
作者: 从莫尔斯到宽带

本帖最后由 从莫尔斯到宽带 于 2017-3-15 16:38 编辑
usaa 发表于 2017-3-14 23:33
离开了体制就像鱼儿离开了水


这话对,尤其在国企管理层。华为提供的职业平台和国企职业平台截然不同,华为不会养闲人,要给企业创利,能力考核第一,裁判标准也很唯一,就是谁能在一个时间周期能为企业带来企业利润最大化,谁就胜出。国企是官体制。靠各种关系,和各种利益交换,价值就是官高才能权重。
时间:  2017-3-15 16:50
作者: 从莫尔斯到宽带

另外主贴文还有一个误导,就是用运营商工号误导,好像18号就是元老,70号就是核心,真够扯淡的。

靠,工号也有替代,老的走了,新的就有可能使用。并不代表您在本单位的权限地位。扩展到非移动集团总部,而是全国移动,您排70位?您造吗?一个处级,中移动系统局级副局级多少?好几百甚至上千。官位排名您排70就更扯淡了,
时间:  2017-3-16 08:17
作者: funnytime

实际上真正做事的不是厂家和代维吗?
时间:  2017-3-16 08:42
作者: wei925

zhengsheng 发表于 2017-3-13 11:02
基本和你判断差不多。

说句公道话,这位中移动处长,只是中移动敢撒银子敢花钱,让他见识了很多花样, ...

在移动混了10年 感谢大YD给我们带来的知识,精心的培养。却没有人生上涨的通道。体质内都不行。努力的人应该去28公司
时间:  2017-3-16 14:09
作者: atb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3-16 17:10
作者: banzhuanjia

估计明年要发菊花离职信了,这么老去菊花,估计下场很惨
时间:  2017-3-16 17:46
作者: 苦逼的铁通人

房子几套,财务自由,到哪都无所谓啦
时间:  2017-3-16 21:53
作者: majiahao

围城一个,运营商的看着厂商,厂商的看着运营商,圈内的看着圈外的,搞来搞去还不是一个luan样
时间:  2017-3-17 10:52
作者: bobbrown

中移动再怎么盛极而衰,也是和当年的自己比,压制LT和DX还是妥妥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