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杭州移动V5,现在已经在为5G储备占址了,电联3年后别又抱怨移动抢跑哈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7-5-18 14:16
作者: 马云的云     标题: 杭州移动V5,现在已经在为5G储备占址了,电联3年后别又抱怨移动抢跑哈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17-5-18 14:17 编辑

超密组网架构助力网络发展

http://www.c114.net ( 2017/5/18 09:29 )



杭州市CBD区域,汇聚了武林广场、嘉里中心、湖滨商圈等,该区域人流量非常密集,日均总流量达7.5TB以上,是高价值话务热点区域,用户对现网覆盖、体验等都有很高诉求。而未来的网络,更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华为践行4G网络5G化理念,携手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下称杭州移动)提前实践超密组网建设,持续提升4G网络能力,在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的同时,为未来5G提前打造网络架构的基础。

示范区建设中,杭州移动创新性的依托灯杆站、公安监控杆等公共设施,在示范区内大规模部署了BOOKRRU、EasyMacro2.0等小微站点。BOOKRRU书本式造型,Pad大小,部署灵活,集成度高;EasyMacro2.0可灵活安装,支持垂直波束宽度可调。两种站型依据不同场景进行部署,宏微协同,可有效提升上下行覆盖和容量,提升区域内用户体验。同时,杭州移动在超密组网的尝试和探索中,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1、小微站海量接入带来的干扰增加;

2、BBU分散部署,站间频谱资源共享困难;

3、基于X2接口的站间交互时延大。

面对这些问题,CRAN架构集中化的理念,被应用到示范区网络建设中。通过将各个站点的BBU集中堆叠,利用高速低时延交换设备互联,BBU簇内资源统一协调管理、站间干扰协同处理,有效降低密集小区间干扰,在不同基站的小区之间建立业务协同关系,提升网络性能,改善用户体验,预埋CloudRAN集中化架构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超密组网示范区建设分成两个阶段,当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站点和CRAN建设,站间距已经从175米降低到150米以内。在全部建设完成后,区域内站间距将达到100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全球先进运营商的站点密度。

目前示范区站点建设还在加紧执行,网络各项性能指标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提升效果显著。基于CRAN的实施,使边缘用户体验提升明显,在回收站点投资、减低站点TCO等多个层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网络基础覆盖能力提升:示范区道路综合覆盖率由95%提升到99%,边缘覆盖电平值由-98dBm提升到-92dBm,MR平均电平值由-95dBm提升到-90dBm。

用户体验提升效果:用户在区域内VoLTE和视频感知体验提升效果明显,单用户体验速率提升25%,区域道路测试下载平均速率由30Mbps上升到41Mbps,提升36%。

边缘用户体验:在游客密集的湖滨喷泉附近,当喷泉开始后,湖滨周边小区边缘上行感知速率提升了13.5%,小区下行用户平均体验速率增益为35%。

站点建设的投资:网络质量的提升促使区域日均总流量增长10%达到8.4TB,很好的收回了站点建设的投资。

站点TCO:示范区内机房的维护成本节省2/3以上,合并后BBU数量减少30%左右,节约能耗比例为28.5%。

通过超密组网的建设,以及CRAN架构集中化这一理念的技术实施,杭州超密组网示范区很好的应对了广大用户当前快速增长的网络需求,并储备了未来5G所需的超密组网的站址资源,完成了应对5G到来所需要的架构方面的准备。
时间:  2017-5-18 14:19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17-5-18 14:19 编辑

在全部建设完成后,区域内站间距将达到100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达到全球先进运营商的站点密度。

(笔者注,此处全球4G先进运营商应该是指棒子的三大运营商KT/SKT/U+,它们的4G基站就非常密集,4G基站的密度是3G基站的4~5倍)。
时间:  2017-5-18 14:22
作者: 马云的云

平均100米站间距的基站密度,已经能够有效应对3.5GHz的5G组网需要,到时候发牌后半年干出100万5G基站,恐怕不是难事儿。
时间:  2017-5-18 14:24
作者: starlancer

算了吧
技术上从来都不是问题
等下几个sb又跑出来说辐射,你就蛋疼了
时间:  2017-5-18 14:27
作者: 马云的云

starlancer 发表于 2017-5-18 14:24
算了吧
技术上从来都不是问题
等下几个sb又跑出来说辐射,你就蛋疼了

在示范区内大规模部署了BOOKRRU、EasyMacro2.0等小微站点。BOOKRRU书本式造型,Pad大小,部署灵活,集成度高;EasyMacro2.0可灵活安装,支持垂直波束宽度可调。

跟传统基站天线不同,这个都是小型化基站天线,跟Pad大小,光滑外壳,RRU和天线一体化,没有外露粗大的线缆,仅需一根细细的光纤和电源线连接进去,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基站天线。所以不会引来投诉。
时间:  2017-5-18 15:42
作者: twhawk2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7-5-18 16:29
作者: CC沙特名表代购

快点实现黑客帝国的场景吧。
时间:  2017-5-18 16:47
作者: 上校ming

5G高频注定是点辐射!移动4G高频至少500万基站才能覆盖,现在150万基站盲点一大堆。5G频段更高,不可能覆盖到23G水平的。你发这帖子意义何在?就是为了引起论坛撕逼么还是闲的蛋疼?
时间:  2017-5-18 17:49
作者: 加勒比海带6

讲的再多有用?
时间:  2017-5-18 19:01
作者: 红夜

上校ming 发表于 2017-5-18 16:47
5G高频注定是点辐射!移动4G高频至少500万基站才能覆盖,现在150万基站盲点一大堆。5G频段更高,不可能覆盖 ...

他的意思是,不管效果覆盖怎么样,5G总是要上的,而移动未雨绸缪的已经在开始行动了。
时间:  2017-5-18 20:20
作者: 上校ming

红夜 发表于 2017-5-18 19:01
他的意思是,不管效果覆盖怎么样,5G总是要上的,而移动未雨绸缪的已经在开始行动了。

你看他写的标题,是在正儿八经讨论技术的前瞻性么?他的标题就是为了引起论坛的撕逼!!
时间:  2017-5-18 21:36
作者: handq

上校ming 发表于 2017-5-18 20:20
你看他写的标题,是在正儿八经讨论技术的前瞻性么?他的标题就是为了引起论坛的撕逼!!

他是蛋疼
时间:  2017-5-19 08:25
作者: lovebugzhang

中国移动通讯 发表于 2017-5-18 20:17
那是,为了移动的TD3G,我国的3G时代强制推迟,然后2013年底率先给移动4G牌照,2015年才给电信联通4G牌照, ...

5G和现在的时分双频模式比较接近吧,有点技术储备是非常应该的。另外移动的3G难道就有卵用?
时间:  2017-5-19 08:42
作者: skymoving

赞,标准的水文格式,传阅
时间:  2017-5-19 09:51
作者: gzh72

中国移动通讯 发表于 2017-5-18 20:17
那是,为了移动的TD3G,我国的3G时代强制推迟,然后2013年底率先给移动4G牌照,2015年才给电信联通4G牌照, ...

此层不对,不是移动的3G,是国家的3G,也没率先给移动发4G牌照,三家一起发的。
时间:  2017-5-19 10:08
作者: 移动-水军

gzh72 发表于 2017-5-19 09:51
此层不对,不是移动的3G,是国家的3G,也没率先给移动发4G牌照,三家一起发的。

话没看完就评论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