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回忆我的中兴,华为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10-25 00:10
作者: 刚果金     标题: [原创]回忆我的中兴,华为缘

  俺是93年电信行业大发展时毕业的,本来不是邮电行业,巧于机遇混了进来,当时进的是一家中美合资的交换机厂家,现在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了,总结如下两点:
1.当年H只是他的一个代理(H的销售部女老总是该厂销售部老总的女朋友).如今物是人非.
2.当年老美的万门机用的是486芯片,40M的硬盘,而且还是集中控制(国内可能21世纪初还没有这个水平).
  以前的用服是比较轻松的,局方管吃管住,我从94年到98年工资一直是3K多,94年的3K是比较牛的,由于是国外的产品,用服比开发要牛一点,技术也比较全面,从地线,外线到交换机软硬件调试到计费,到现场培训,搞一台,详细一点要一个月.买的起设备的一般都是东南沿海的地市,当年我一个人负责维护150台交换机的时候,华为中兴差不多几台一个人,不是我的水平高,是美国设备稳定...
  98年日子不好过了,当年我27,华为中兴都要我,华为的接入网经理是我徒弟的同学,当时要统一培训不能保证我留广东....
  中兴土的不行,工程部老大不敢要我,我也要求不去工程部(嫌他们要下乡),后来去了技术支持部,做了一单合同,突然中兴在巴基斯坦签了一个近一亿美刀的交换机合同,立马把我调到到了海外工程部(我以前在巴基斯坦做过工程),前方听说我在巴干过,赶紧要求不要派我去(现在看来是个笑话和腐败).在中兴的经历知道了用服是个苦差事,有问题研发直接搞定,另外知道关系比本事有用....
  我当年的同事年轻的去华为的多,技术线的大部分还在华为,市场线的已经走光了,年长的去中兴的多一点,如今好坏都有,感觉都学坏了,看上去搞技术去华为好一点,但是感觉他们被洗脑了,挺没意思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1:18:36编辑过]


时间:  2005-10-25 00:33
作者: 海上明月

经典好文!
时间:  2005-10-25 00:37
作者: wkq3k

网上说1987年,任正非刚创立创立华为,其进入通讯业的切入点是代理香港的鸿雁交换机,以后就不知道了。
楼主,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
时间:  2005-10-25 07:03
作者: weigang168

好文章
时间:  2005-10-25 07:53
作者: 千里走单骑

好在哪里?
时间:  2005-10-25 07:56
作者: freewolf

哈哈有意思...
时间:  2005-10-25 08:09
作者: 刚果金

给大家找点侃大山的话题.
时间:  2005-10-25 08:43
作者: longaction

有点意思的东西都可以出来一下
时间:  2005-10-25 08:49
作者: fareed

洗脑是难免的,不是被这个洗,就是被那个洗。

谁让我们没有宗教信仰?无所依赖的感觉是痛苦的。。。
时间:  2005-10-25 08:51
作者: hanbingle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5-10-25 08:52
作者: 清明

虽然俺已经不小了,跟刚果兄比起来还是后辈。
时间:  2005-10-25 08:52
作者: 飞天豹

呵呵
时间:  2005-10-25 09:17
作者: CSC

大家都是表扬赞赏的话,但是觉得有一点酸。
时间:  2005-10-25 09:21
作者: weakwolf

好文章
继续写点东西巴
时间:  2005-10-25 09:23
作者: Gingko

可以借鉴
时间:  2005-10-25 10:11
作者: 中坚分子

前辈呀   有沧桑感
时间:  2005-10-25 10:15
作者: ma1982e

斑竹老兄 说的真是实在亚 平凡中带真实
时间:  2005-10-25 10:31
作者: 青青子矜

感觉写的特平实,挺由衷的感受!
时间:  2005-10-25 10:46
作者: hedge

最后一句“挺没意思的”意味深长啊
时间:  2005-10-25 10:51
作者: 啤酒罐

呵呵,那就继续.....
时间:  2005-10-25 10:57
作者: 中坚分子

  大 中 小 第20楼


谈点我的看法:
关于中兴,个人感觉企业气氛相对比较宽容,后果是派系众多,效率低下,聪明人比老实人混的好的多,一个典型的中国企业,效益还不错.
关于华为,没有呆过,但是平常接触不少,如果简单评价,就是每个人都是精英(说明企业内部效率高,人有所用),大家都是公司的螺丝,大家一个目的,一个声音说话,所以时间长了谁都烦.有点象日韩的企业.
在中国谁能坚持的长久,真的不好说.



楼主对华为中兴的看法  呵呵  不错
时间:  2005-10-25 11:10
作者: lzy853

期待老兄的继续回忆
时间:  2005-10-25 12:38
作者: huangyang88

go on
bu yao stop
时间:  2005-10-25 13:13
作者: cad_auto

兄弟,强人阿!
时间:  2005-10-25 14:06
作者: xrj993

以下是引用中坚分子在2005-10-25 10:57:00的发言:
  大 中 小 第20楼 


谈点我的看法:
关于中兴,个人感觉企业气氛相对比较宽容,后果是派系众多,效率低下,聪明人比老实人混的好的多,一个典型的中国企业,效益还不错.
关于华为,没有呆过,但是平常接触不少,如果简单评价,就是每个人都是精英(说明企业内部效率高,人有所用),大家都是公司的螺丝,大家一个目的,一个声音说话,所以时间长了谁都烦.有点象日韩的企业.
在中国谁能坚持的长久,真的不好说.
 
 

楼主对华为中兴的看法  呵呵  不错

有趣,精到
时间:  2005-10-25 14:50
作者: 太阳中微子

不错,继续,顶,欢迎继续原创!
时间:  2005-10-25 15:18
作者: bestfly

美国5号机仅管性能较好,但价格太贵。
但据我所知也并不如楼主(可能是是楼主亲身经历)讲的那么150台交换机只有一个人维护。lucent青岛的人也不少。做的也不怎么的。
时间:  2005-10-25 15:56
作者: 庸人

5号机的新业务跟不上,逐渐被国产机替换了。
时间:  2005-10-25 16:12
作者: jdfarmer

以下是引用中坚分子在2005-10-25 10:57:00的发言:
 
大家都是公司的螺丝,大家一个目的,一个声音说话,所以时间长了谁都烦.有点象日韩的企业.
在中国谁能坚持的长久,真的不好说.
 


上班时间能够做到这样是从《优秀到卓越》的必然之路啊

不知道美国人总结的东西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
时间:  2005-10-25 16:47
作者: 刚果金

不是5号机,不要想歪了.
时间:  2005-10-25 16:53
作者: zhh

美国机器,不是5号机,那就一定是哈里斯了?
时间:  2005-10-25 17:10
作者: gzwujw

   本人96年毕业,在广东管理局三产企业(做开关电源的)工作,头两年做技术支持,后四年做市场,接触行业多年,有些事跟大家分享下:
   1.当年那些做单一产品的厂家(可能也是全国市场的佼佼者),现在很多都已经原地踏步,求自保状态了,比如:我原服务的厂家,深圳的华达,南京的518(现在不做原来的产品了,武汉的535厂(现在洲际)。到现在做强做大的也就是大家老讨论的几家。刚果兄不知还记得不?当年做窄带接入网的有三家,除中华外,那家是否已经没了?
  2.ZTE还欠我工钱:当年一个师兄刚到ZTE,被分配开一个大局的配套电源(广铁集团的),他原来没搞过就拉上我,去帮他开局。顺利搞定!他人现在北美大地啊。
  在这行业混了将近10年,觉得这行业只适合年轻人,很羡慕刚兄有机遇有能力当甲方,过上安稳的日子啊
时间:  2005-10-25 17:26
作者: gzwujw

    HW早期的主要企业利润及客户关系的打开,主要靠华为电气(现在卖了,就是现在网上热门的艾默生大楼门前跪女工的哪个!)
    HW通过局方中高层干部普遍参股华为电气(其他的合股公司如四川化为,河北化为,安徽化为都没有华电成功),实现甲乙方利益共同体,在通信电源逐步占据主要市场,当年我所负责区域的HW电源销售经理,工号5千左右(现在5万),老人啊。
时间:  2005-10-25 17:44
作者: ws_qi

连华为电气/科技园1号楼/雅达电子/爱默生/华为,好意思充老专家。


以下是引用gzwujw在2005-10-25 17:26:00的发言:
    HW早期的主要企业利润及客户关系的打开,主要靠华为电气(现在卖了,就是现在网上热门的艾默生大楼门前跪女工的哪个!)
    HW通过局方中高层干部普遍参股华为电气(其他的合股公司如四川化为,河北化为,安徽化为都没有华电成功),实现甲乙方利益共同体,在通信电源逐步占据主要市场,当年我所负责区域的HW电源销售经理,工号5千左右(现在5万),老人啊。

时间:  2005-10-25 17:49
作者: gzwujw

嘿嘿,有什么问题呢?
那个英文标志不是艾默生是什么?你告诉我啊?
时间:  2005-10-25 18:03
作者: gzwujw

   我写的,并没有偏向性,请注意我写的字:就是现在网上热门的艾默生大楼门前跪女工的哪个!,只是说明。
   不代表下跪与爱默生肯定有关,更谈不上与HW有关,早卖给别人了。
    可能你是护主心切,可以理解

时间:  2005-10-25 18:21
作者: fareed

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能不能整点新的?比如E公司和CMCC的之间是咋回事。
时间:  2005-10-25 18:43
作者: huangyang88

期待ing
时间:  2005-10-25 19:10
作者: gzwujw

37楼问的也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一档子事,但比较敏感,所知不多,望知情者尽量公开
时间:  2005-10-25 20:01
作者: citycat

期待刚果兄继续精彩的回忆呀!
时间:  2005-10-25 20:36
作者: mynets

占个位,慢慢看
时间:  2005-10-25 21:05
作者: bigdream

一直期待刚果兄的精彩回忆,可惜太短了,一点都不过瘾,或许刚果兄不太善于讲故事 。
多描述一些情节,相信您的粉丝会更多的。
时间:  2005-10-25 22:01
作者: 豆沙包

就是就是 刚兄可是这片的牛人 ,知道的很多,再讲呀
期待中。。。。。
时间:  2005-10-25 22:13
作者: p-johnny

刚果金的要顶,原创的一定要定.
时间:  2005-10-25 22:20
作者: h68810115

我当年也是两家都面试了,最后还是觉得去HW,不过肯定没有刚果兄这么牛,呵呵!
时间:  2005-10-25 23:31
作者: 我是条鱼

刚果兄当年在的那家美国公司是不是哈里斯的广州办事处?是否认识ZTE一个叫SHENGKAI的?叫他说也是98年从哈里斯过去ZTE的,不知道他还在不在ZT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6 7:45:20编辑过]


时间:  2005-10-26 01:31
作者: 华为海外猛驴

唉!我什么时候离开公司也写一写,现在说话不方便。。。。。。
时间:  2005-10-26 10:27
作者: 中坚分子

好帖自然有人顶呀
时间:  2005-10-26 11:29
作者: gky

shengkai还在ZTE广州办事处。
刚果兄把你的3年的海外工作的趣事给大家讲讲,很久没有定你讲故事了,你可是故事大王。
时间:  2005-10-26 12:37
作者: citycat

牛呀,才一天浏览量就突破1000了哦!
时间:  2005-10-26 12:42
作者: huangyang88

楼主那去了啊,更新好慢
时间:  2005-10-26 17:47
作者: yuyue

其他前辈也来回忆一下
时间:  2005-10-26 18:07
作者: 庸人

期待刚果兄海外工作的一些故事......
时间:  2005-10-27 21:16
作者: 刚果金

    谢谢各位支持,本来是看到论坛人气不足,来点题材,给大家加点谈资,没想到第二天,好几个以前的同事给我打电话:“原来你小子就是刚果金。。。”惭愧,一下子暴露了目标。先申明鄙人的文笔极差,现在的领导对俺这点意见很大,俺发的会议纪要和通知,领导一般要帮我改掉一半以上,大家凑合着看,慢慢的拍。

    98年转到海外工程部之后,才对公司的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市场分成市场一部到九部,其中市场五部是国际业务,市场二部宣传与演讲,另外还有个好象是七部是专网的,以上这些部门在以后工作中经常打交道。海外工程部刚成立时属于工程这条线,当时归老孟负责,从各地办事处点了7个高手,加上我一个新人凑成当年部门新开张的8个元老。其实这个时候在孟加拉还有几个工程部高手和南研用服的部长,他们正在开公司在海外的第一个合同,孟加拉的三个国家汇接局。南研的用服部长先回国,但是回来没多久就给南京的老大废了只好去了北京。

   讲一下巴基斯坦项目,当年市场五部没有几个人,更不要说可以常年在国外晃的人了,有个L是个女士,市场能力和意识属于超前的,当年在孟加拉和CMEC合作拿下了汇接局合同,(之前CMEC和巨龙合作拿了个10台汇接局的合同,CMEC就是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然后L闻风到了巴基斯坦,和万宝合作拿下了26万线近1个亿美刀的交换机合同。这几个项目里中国外贸公司是主导,中兴只是国内的供货商(至少这些中国的外贸公司这样认为),但是以后的事情证明这些外贸公司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对IT行业的市场能力严重低估,按惯例,外贸公司要抽合同总额的8-15个点。

  国外合同的获得,早期有两个途径:途径一前面已经说过;途径二是在当地找有实力的当地人,答应佣金,在合同竞争里帮忙出力。一般是双管齐下,找中国外贸公司,在当地有了合法身份,找当地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也给以后留下了不少麻烦,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海外市场开拓人员,你如何开拓一个陌生的海外市场?中兴在当年几个项目是这样做的:到达某国,先找到当地的中国大外贸公司,这些大公司能提供吃住,但是每天收30-50刀不等(成本费可能只有1-5刀),提出合作意向,外贸公司介绍一两个关系,马上展开工作,运气好的话,找到合适代理,打入当地决策层,拿到合同,中国公司提出抽成,双方重新定分成,或者谈崩,中兴在当地另立门户,这时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手上有合同就等于有了一切,如果合同的佣金部分,全部给了中国公司,双方只要在国内办个转帐业务就可以了,前方的两家公司有何好处?所以此类合作必然以失败告终。如果要拿到好处,必须要拉个外国人进来,将佣金在前方消化。这里面的道道太多。

   在巴基斯坦项目里,我的工作就是协助海外工程部的C完成第一次厂验,这时海外工程部的部长是从孟加拉工程组抽回来的W,我第一次见到了当年的风光人物L女士,印象非常不好,经常打断别人的话,中国人的意见听不进,对老巴的话言听计从,经常说中兴的一切不够规范,要学习巴国的规范管理(我心里在使劲的骂,简直是狗屁,老巴知道规范吗?他们只用过西门子交换机,问出来的问题都是西门子的术语,97年我在巴开局的时候,局方拿一大堆东西来问我,老子告诉他们听不懂,他们说这是规范,俺说国际规范都是美国人定的,俺开的是美国交换机。。。当时这样就把他们糊弄过去了。)我和C每次交上去的厂研报告,每次都被各种理由退了回来,这样来回了4,5次,那是我们每天工作到深夜12点的结果,后来我给C出了注意,我们拖到最后期限再交报告,让他们闭嘴,结果如我们所愿,当时的部长W整天陪着老巴泡巴。。。

   做完厂研项目,5个弟兄作为第一梯队去了巴基斯坦,我被派去南研学习刚出来的B型机,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南研一个工程师的话:“我们就是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搞,只要别人一搞出来,我们就能做出来,而且比他还好。。”我认为这就是中兴精神!我本人对中兴交换机的兴趣不是很大,当时觉得没有太多先进的地方,基本没有化精力去专研。

  很快我被指定为伊拉克项目的负责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7 22:25:42编辑过]


时间:  2005-10-27 21:23
作者: departure

以下是引用我是条鱼在2005-10-25 23:31:00的发言:
刚果兄当年在的那家美国公司是不是哈里斯的广州办事处?是否认识ZTE一个叫SHENGKAI的?叫他说也是98年从哈里斯过去ZTE的,不知道他还在不在ZT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6 7:45:20编辑过]


这人还在,的确较有能力。
时间:  2005-10-27 22:30
作者: weigang168

以下是引用华为海外猛驴在2005-10-26 1:31:00的发言:
唉!我什么时候离开公司也写一写,现在说话不方便。。。。。。

时间:  2005-10-28 04:12
作者: nimbus

期待
时间:  2005-10-28 08:49
作者: xiaozhugigi

顶,继续......
时间:  2005-10-28 12:49
作者: bigdream

以下是引用刚果金在2005-10-27 21:16:00的发言:
    
   做完厂研项目,5个弟兄作为第一梯队去了巴基斯坦,我被派去南研学习刚出来的B型机,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南研一个工程师的话:“我们就是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搞,只要别人一搞出来,我们就能做出来,而且比他还好。。”我认为这就是中兴精神!我本人对中兴交换机的兴趣不是很大,当时觉得没有太多先进的地方,基本没有化精力去专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7 22:25:42编辑过]


完全赞同刚果兄对中兴精神的概括!!!
其实跟随策略也是这个意思。
时间:  2005-10-28 12:52
作者: fareed

评:生活是一种历练。
时间:  2005-10-28 13:19
作者: RexInChina

这批老人现在都在养老了吧。
时间:  2005-10-28 15:22
作者: bright2003

人生大致如此,楼主已经比较顺利了!
时间:  2005-10-28 21:34
作者: 刚果金

伊拉克片段:
  99年成立了国际部,由国际五部和海外工程部为骨干组成,大量招兵买马,紧接着公司实行事业部制,国际部加上专网部变成了第一营销事业部,史总夸下海口力争三年内超过第二和第三营销事业部,这时哥们C当上了海外工程部部长,原来的头W去了巴基斯坦。这时来了伊拉克光传输项目和交换机的实验局。夏天,我和本部事业部的小L踏上了伊拉克之旅,经香港转机曼谷,迪拜到约旦的安曼,然后包车1000公里(约旦400,伊拉克600,6个小时车程,2个小时过关),200刀车费到达了巴格达这个大蒸笼,当时室外温度50-60度,中兴有个业务人员W住在万宝公司,当时伊拉克处于被联合国制裁阶段,所有进出口是被禁止的,只有每6个月一次的联合国食品换石油计划才合法,所以到了伊拉克后才知道这个项目有问题,但是当时公司是大大方方打着ZTE的标志发货过来的。

  最先到的是三千线的交换机实验局,当时中国的华为,中兴,上海贝尔,斯落文尼亚的西门子都准备了实验局,伊拉克人当时最寄予厚望的是上海贝尔,当时伊拉克的通信是非常困难的,全国公网只有两台阿尔卡特的数字交换机,其它都是纵横式的,花一天的时间能打通一个市内电话是正常的,因此他们对于同系列的贝尔充满希望。华为的交换机先到,我的落后了2个半月,但是我只用了5天做完了环境,只有我一个人,临时召集搬运工,室内装修,铺防静电地板,走电力线和电源柜及电池的安装,所有的材料和人工费均从我的出差费用中垫支,战前的伊拉克一个第纳尔等于3。5个刀,我去的时候是1个刀等于2200个第纳尔,当地局方高级工程师的月薪是15刀左右的第纳尔,我和小L带了1万刀出国,够我们花一阵了,随着准备就绪,南研用服部的X到现场开始调试,这哥们原来是大学的老师,学习能力特强,尽管没开过几个局,脾气挺大,总觉得我不够尊敬他,我尽管不太熟悉中兴交换机,但是以前也是属于技术大拿一类的,俺的脾气也很坏,对脾气的是铁哥们,不对的立马不伺候。X调了一个星期后开始和别的当地局对联,这时候就轮到俺出场了,当时的对接全部是R2信令,俺闭着眼睛都会(现在的兄弟会这个的不多),然后就是和华为的实验局对联,伊拉克的工程师们第一次见到了7号信令的快速接续和普通话机的主叫显示,他们对中国的通信设备完全改变了看法。

  和华为对连之后,我的机房来了两个中国人一男一女,男的根本不理人,女的告诉我他们是上海贝尔来勘察现场的,他们的设备还在路上,他们仔细打听了我们实验局的情况还把防静电地板翻起来抄下厂家名字。这个实验局的配置是我写的,自己觉得当时比较成功的是以下几点:
1.        后台服务器的高配置,5台全部用的是康柏(伊人还是喜欢美欧的东西)。
2.        网板用的是8K*8K的,(当时伊拉克工程师拿着华为的网板来和我的比,华为网板上4块2K*2K的,而我的是16快,伊人便认为我的处理能力强,呵呵)。
3.        配了两台演示用的会议电视。
不满意的是:
   世纪人的配线架,三千线俺一个人装了4天才完成。

  经过实验局的检验以后,伊拉克认可了中兴和华为,当时各签了20台万门级的集装箱式交换机。

  回过头来讲一下,另外一个光传输项目,是个交钥匙工程,中兴拿得是北部传输,华为拿的是南部传输,华为的设备先到,但是技术人员没到,伊拉克电信请我去和他们介绍设备(这个时候我和局方人员已经很铁了),我看了华为的管道和机械设备基本上都是土耳其产的,我给局方表演了空压机,熔接机,都兰管的使用方法(这些都是我在国内速成的),小L给伊人系统的介绍了SDH原理,在巴格达电信学院讲了20天。不久,天气也凉了,我们的传输设备也到了,全部是中国的合资厂造的,运输成本比华为高多了,在几个大件的对比中,我们的得分要比华为高,空压机的功率大,都兰管接头的质量上海的要比土耳其的高一个档次。。。。第一步的光缆铺设没有外国人一点事,因为这是伊国的机密,俺们乐的轻松。
期间俺还帮X老师打下手做了一个全国交换机监听的方案,这个可是从华为嘴里抢来的。

  在伊拉克的生活:
 前面已经说过了住在万宝公司,由于人多,万宝在驻地傍边租了一个2层楼,有十几个房间,整栋楼年租1500刀,每天每人吃住收我们37刀(刀磨的飞快),没有柴油机,伊拉克每来6小时电,就要停3小时,白天可以躲在万宝有发电机的楼里,晚上没有办法,一停电,温度马上上来,床单马上被汗水浸湿,巴格达白天是不能洗澡的,水温太高,一般要晚上10点以后才能洗澡。当时我们有4个人,还有其他公司的如徐州重工,济南车床,洛阳拖拉机的,夜里停电后,大家一言不发坐在地上,使劲喝水。。。。。而华为已经有了两栋别墅的地盘还有柴油发电机,伊拉克的汽油合人民币0。1元/升。俺和小L经常请伊的电信工程师吃饭,当地最高规格的饭店,伊人喜欢点半只鸡和一盘饭,用手吃,吃完后盘子里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个中国人有这个水平,每人消费才半个刀,然后是小L最喜欢的节目,所有侍者每人一张伊拉克最大面值的票子250第纳尔大概合人民币1元。伊拉克是个穆斯林国家,但是我们除了斋月平常很容易搞到啤酒,我和小L比较谈得来,伊拉克是每天早上9点上班,下午2点下班,和国内时差是4个小时,因此我们的午饭是每天下午2点半,晚饭是晚上9点,下午下班后睡午觉,然后到傍边的巴比伦酒店游泳,是恒温池,伊拉克没有互联网,和国内的通讯是万宝的卫星电话只有12K的速率,说话有延迟。
  我和小L认识不少当地的朋友,我学会了差不多100多个阿拉伯单词,有个巴格达大学的朋友带我们到处逛,那些著名的穆斯林寺庙我们都去过(在国内和其他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可是异教徒啊),当然去了空中花园,有一次下班途中在河边母亲塑像下见到一个衣着时髦的中国女人在拍电视,后来知道是凤凰台的鲁豫....在旧货市场上俺买了不少中国的旧邮票和本地有萨达姆头像的邮票,俺认为这个东西将来肯定升值,伊拉克的人穷,家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卖换两个钱,有一回我从市场花15刀买了一套组合工具拿回机房给一个工程师看到了,他非常激动说他也有这样的工具,俺忙说没事你拿来一样的价...,一些朋友送了一些铜器给我们据说是古董,有几个现在还挂在我家的墙上.有个保密局长的儿子和我们是好朋友,带我们去了一趟北部重镇摩索尔距离巴格达500公里有一定的风险,还带我们去私人住宅参加地下舞会。。。。。
  说到公司的同事关系:
  是我这么多年工程生涯中最失败的,当时前方5个人,业务的2个,原来的W,后来的刚毕业的小伙FL,W是一门心思要搞钱进口袋,FL是来协助W做方案的,同时也有点监督的意思,属于售前支持这条线的,小伙子很狂,我和小L,还有X老师,当时工程部长C去了巴基斯坦,我失去了后方的支持,前方的关系非常不好,我做的另外几件事是给办事处找了一个别墅,1。5万刀一年,二层半,有7个房间,全套西门子空调,前后院子各有600平方,原来是阿联酋的大使官邸,海螺型的梯子,白色的地毯,我自己没住上,搞了一套卫星电视,申请了一辆4万刀的汽车指标,当时内部主要是业务和工程之间的矛盾,其它的黑暗面在公开论坛就不展开了,2000年回国休假时,X老师在海外工程部给我“美言”了几句,当时部长C决定为了避免矛盾,不让俺再去伊拉克了,俺当时心理非常不平衡,一定要去,俺还欠了了万宝的住宿费,原来的1万刀早当工程费了,C给顶住了,后来证明他是对的,还救了我。当时在前方,华为的首席代表小毛在国庆宴会上拉过俺入伙尼。

  再说说其他几个人,W很快被调回国内,02年被抄了,FL在伊拉克坚持了好几年,一开始经验不足,签了一个超低价的交换机合同,被批评了一把,后来提拔去了南美做副总,X老师从交换机事业部去了移动事业部做交换部分的用服部长。小L去了加拿大技术移民。99,2000年公司的合同相比98年非常可怜,数的出来的有:美国华儿街的一台交换机,非洲的一个实验局,塞铺路司的智能网。。。还有一个“大饼”:4亿美圆的塞黑移动项目,那是中兴永远的痛,现在可能没有人愿意提起这个项目,丢死人了。。。这两年的主要收益来源于伊拉克,可是一直到后来很久,上去的哥们回来说,办事处内部天天吵架,丢给华为的太多太多。。。。。

  回国休整了没几天,俺又要去孟加拉了,当年好哥们C一直照着俺。。。尽管俺在伊拉克很失败,但是俺从中吸取的教训非常多,俺以前太纯真了,简直比共产党员还革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9 12:57:02编辑过]


时间:  2005-10-28 22:48
作者: gcx007

看来我们同时代。只是我一直做市场这么多年。
时间:  2005-10-28 23:55
作者: leavehuawei

zte靠关系的,唉!国营企业体制
时间:  2005-10-29 00:27
作者: wkq3k

刚果金,真是性情中人啊,佩服啊:)
时间:  2005-10-29 04:41
作者: zhh

刚果兄好文章。
时间:  2005-10-29 13:53
作者: kyou

go on
好文章啊
时间:  2005-10-31 15:07
作者: xrj993

做事和做人两手都要抓。
时间:  2005-10-31 19:40
作者: mynets

笑看花开花落
时间:  2005-10-31 20:41
作者: morningsunL

好文章
顶一下
时间:  2005-10-31 21:59
作者: 太阳中微子

不错,伊拉克片段很精彩,不顶不厚道啊,一顶100下,1下一小时啊
时间:  2005-11-2 00:18
作者: unitrans

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 10:33:36编辑过]


时间:  2005-11-2 09:42
作者: seal_zhang

年轻时去华为时很不错啊!
时间:  2005-11-2 14:54
作者: byebyecisco

我当年要做海外,说不定能碰到楼主呢,呵呵~
时间:  2005-11-3 03:29
作者: bright2003

关系比本事有用,老人呀!
时间:  2005-11-3 03:30
作者: bright2003

发帖随机事件

旧的BP机不用了,你准备将它送给博物馆,经验加 2


呵呵,我还有一个BP机呢,值几个经验呀?
时间:  2005-11-6 11:10
作者: 通信新人

大牛啊
时间:  2005-11-6 13:24
作者: 通信新人

这个系列的文章一定要好好学习。
时间:  2005-11-6 14:25
作者: 30岁

好文章,顶一下
时间:  2005-11-6 14:57
作者: polo183006

过去IT业风光的日子真令人向往。风光不在啊
时间:  2005-11-6 17:53
作者: y22311

有意思,哈哈哈哈
时间:  2005-11-6 18:57
作者: ws_qi

想当年有句话"在华为赚钱,在贝尔养老"。

现如今,华为赚不了钱,贝尔也养不了老了。

以下是引用polo183006在2005-11-6 14:57:00的发言:
过去IT业风光的日子真令人向往。风光不在啊

时间:  2005-11-8 16:13
作者: hebi

楼上的说的真逗,呵呵
时间:  2005-11-8 20:57
作者: 沧海笑清风

是啊,最好,还是自己当老板,哪怕开个小店,赚点小钱,多操点心
时间:  2005-11-8 21:12
作者: snowball

伊拉克
HW的日子也不好过,市场是有了
可惜货款的回收就 ……
虽然ASIACELL的资费高的一米
时间:  2005-11-9 11:21
作者: liucmonkey

o ,i'm is you fans:)
时间:  2005-11-11 12:11
作者: unitrans

后来呢?
时间:  2005-11-12 15:05
作者: atao10

很精彩,楼主继续啊。
时间:  2005-11-21 11:09
作者: bright2003

看上去搞技术去华为好一点,但是感觉他们被洗脑了,挺没意思的....


呵呵,这话说的真有意思!
时间:  2005-11-21 13:02
作者: cim98135

是啊,现在IT已经不行了.
时间:  2005-12-20 16:27
作者: wensunfy

还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时间:  2005-12-20 17:55
作者: 步兵




怪不得是元帅,原来是革命前辈,呵呵
时间:  2005-12-22 09:00
作者: yn020911

具体工作都做些什么呢
时间:  2005-12-22 09:31
作者: yn020911

想听一下具体的工作情况
时间:  2006-3-10 13:00
作者: peilinghai

生活,都是为了生活啊 !
时间:  2006-3-10 13:15
作者: victor_jut

错,其实我们争取的不过是生存,离生活还差的远啊,呵呵
时间:  2006-3-10 13:30
作者: coolycbx

等刚果兄下文。
时间:  2006-3-10 14:03
作者: solomon_leng

ding!
时间:  2006-3-10 15:22
作者: 梦逍遥

以下是引用太阳中微子在2005-10-31 21:59:00的发言:
不错,伊拉克片段很精彩,不顶不厚道啊,一顶100下,1下一小时啊


哈哈
这个……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