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给大家上传一个偶写的的机房设计规范。请大家指正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3-9-10 17:27
作者: 雕德一     标题: 给大家上传一个偶写的的机房设计规范。请大家指正

机房设计规范
1、        总则:
本规范为内部文件,供公司员工在堪察设计一般机房时所用。我们的目的是要能合理、有效、规范地建设机房,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机房美观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当某专业有特殊要求,应以该专业的正式颁布或通过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审定的规范和设计手册为准。本规范应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补充。

2、        现场堪察要求
2.1        现场尺寸的测量
现场尺寸是一切机房平面规划的依据,它是决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现在许多机房都是非标准机房,故现场堪察的尺寸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我们规定要精确到mm。现场尺寸包括房间的净空、梁下净高、轴距、房柱尺寸位置、房门的位置、机房的建筑方向等。
2.2        现场方案的初步确定
现场要求建设单位能提供机房本期及远期的建设规模和设备的尺寸,然后应初步确定机房的房间功能区的划分,如果需要采取隔断的话,也应明确。

3、        机房规划设计要求
3.1        机房的一般要求
3.1.1        机房要求进行简单的装修,空调和测试仪器的插座和照明均要到位。
3.1.2        机房不建议采用吊顶,不设窗帘,不做木地板,不做墙群。窗户应采取密封措施,也可不设窗户。
3.1.3        机房净高应高于3.2-3.3米,地面负荷达到交换600公斤/平方米,总配线室800公斤/平方米(3.5米以下低架),电池室1000公斤/平方米。
3.1.4        机房应避开有害气体的侵入,做到严密防尘。
3.1.5        机房应在防电磁干扰上负荷国家相关规定,尤其应远离11万以上超高压变电站、电气化铁道等强电干扰源。根据经验如果二者间距在500米以内时应进行专业论证。

4、        机房的接地问题
4.1.1        机房的工作地、保护地、建筑防雷接地宜采用联合接地,一般综合机房,接地电阻不大于3欧姆;大型综合楼、接口局、国际局、万门以上交换局,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如果大楼没有总接地汇集排,应在现场制作接地体。接地体采用2.5米以上的镀锌钢材埋于地下(指接地体上端)0.7米下,5米间隔。
4.1.2        基础电源架(电力室)的直流电源接地线必须从接地总汇集排上引入。
4.1.3        目前通信设备均为数字通信设备,其设备的保护接地应从总汇集排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排上引入。在机架及其走线架加固时,应防止与建筑物钢筋在电气上相通。机房分接地汇集排可以选用200x300x10mm的铜排,一般可以安装在机房走线架下方100-200mm处,也可固定在走线架上。
4.1.4        局内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和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均应与所连设备的金属机壳的外表面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
4.1.5        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确定。一般宜选用导线截面为39-95平房毫米(相互故障电流为:25-350安)的多股铜导线。

5、        通信电源线的选择
5.1        直流电力线的选择
直流电力线选择的依据是全程压降。交换机的直流电力线径可以依从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一般-48V基础电源从电池到设备全程允许压降为3.2V。建议工程中的压降分配可以参见下图。

当某段压降确定后,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电缆截面积:
S=(I×L×2)/(57×V)
其中,S:电缆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I:最大工作电流,单位安培;57:铜的电导率;V:最大允许压降,单位福特。
设计中宜明确电缆的颜色以使容易区分。
5.2        交流电源线的选择
交流电力线选择的依据是电源线的载流能力。具体应根据最大负载电流查阅相关手册来确定。由于机房防火要求,一般应采用阻燃电缆。
6、        走线架的设计
目前机房较少采用架空地板,使用走线架的较多。走线架宜采用铝合金材料,也可使用钢材。走线架高度根据机房最高设备的高度确定,宜留有100-150mm的空间。走线架上端到梁下最少要留有200-150mm的操作空间。
主走线架可以采用600mm宽度,列走线架可以采用300-450mm的宽度。一般主走线架在列走线架上250-300mm高。
垂直槽道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考虑300、450或600mm。
7、        机房设备布置
7.1        走道
主走道大于1200mm,如果考虑设备进场,可以大于1500mm。主走道一般安排在靠门一侧。次走道大于900mm。
7.2        列间距
交换设备的列间距应参考生产厂家的标准。如果设备未定,应使用常见的1500mm或1200mm间距,因为厂家的加固件和列间槽道也是标准的。国内厂家对间距的要求较国外厂家为松。当然,如果建设单位要求,非标情况也可适当考虑。
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等的间距要求可以考虑1500mm。
IP设备的机架,目前来看其19”标准机柜的厚度都达到800-1000mm,如果本列机面对齐的话,其机背距后排设备机面的间距要考虑到600-900mm,故可考虑两列之间机面间距为1600-1900mm。
7.3        设备排列
一般机房前排布置交换机,如果考虑宽容,还要留有扩容的机列。中间布置传输设备、IP设备等。后排可以布置电源架和电池。由于电池的承重需要,宜考虑放置在房屋的梁上。
机房的荷重参考机房一般要求。
8、        空调的选择
8.1        机房热量的来源
机房的热量包括设备本身及辅助设备产生的热量(约占70-80%),以及照明发热、屋外传导热、对流热、放射热等。
8.2        空调容量的估算
由于以上原因,工程中空调容量一般采用以下公式估算:
空调制冷量=房间面积(平方米)×150+53V×I(机房设备总耗电)/1000×860    (单位:KCal/H)
如果转换为我们常用的民用空调,应乘以1.162系数,单位就换算成W(制冷量)。用W除以能效比,(目前民用空调约为2.5-3.0),便到空调的输入功率。






9、        机房防火
9.1        一般要求
9.1.1        机房内交流线、直流线和信号线要分开引入,特别是信号线和电源线尽量不从同一个竖井引入。如果机房条件限制只有一个竖井,则要将信号线和电源线在竖井内分两边绑定。
9.1.2        对于机房采用上走线的方式,走线架(槽)上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两边走线。
9.1.3        机房空调要采用专用电源线从配电盘引入。
9.1.4        通信楼的所有线缆竖井、管道井及其他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仅供C114朋友参考,请勿转载,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雕德一于2003-9-10 17:27:59编辑过]


时间:  2003-9-10 17:49
作者: fallleaf

机房设计?

时间:  2003-9-10 17:51
作者: 雕德一

有人搞设备安装,总得有机房吧
时间:  2003-9-10 17:54
作者: fallleaf

设备安装专业勘察细则
时间:  2003-9-10 17:59
作者: 雕德一

你这个名字好。主要是建设单位都这么叫:机房设计。

时间:  2003-9-12 10:13
作者: syswen

1、逐字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

2、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你!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

3、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4、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

5、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
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6、楼主,你要继续努力啊!你是社区的希望啊!
我也许不能再看你的帖子了,这个回帖可能是我在这个社区回的最后的帖子,因为我可能会不能再上网了,但是我今天能回你的这个帖子,我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不枉此生啊
时间:  2003-9-12 13:29
作者: italianism

楼上的,不用发笑话了。你那帖子在这里显示不出笑话效果。呵呵,骂人不带脏字的笑话帖


时间:  2003-9-12 23:27
作者: 小贩

楼上的楼上那位,说话真有意思!
时间:  2003-9-12 23:30
作者: 小贩

如果现场勘测时候真能做到精确到mm的话,那工程量就太大了!(个人意见)

时间:  2003-9-16 15:18
作者: 家园客人

做机房勘察,出设计图,当然要到MM,楼上的表太搞笑
时间:  2003-9-16 17:07
作者: 潜艇

专业精神,我喜欢……
只是落到工程队之后能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呢?还有这么细的要求在现实施工中的可实施性怎样呢?
时间:  2003-9-16 20:18
作者: 林子

楼主的贴子不错!
符合标准的通信机房设计!
时间:  2003-9-18 16:09
作者: czy     标题: 请教一具体问题!!

以下是引用楼主的发言:
5.1 直流电力线的选择
直流电力线选择的依据是全程压降。交换机的直流电力线径可以依从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一般-48V基础电源从电池到设备全程允许压降为3.2V。建议工程中的压降分配可以参见下图。

当某段压降确定后,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电缆截面积:
S=(I×L×2)/(57×V)
其中,S:电缆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I:最大工作电流,单位安培;57:铜的电导率;V:最大允许压降,单位福特。
设计中宜明确电缆的颜色以使容易区分。


这条公式应是根据欧姆定律推出来的吧?为什么要乘以2?乘以2的日的是什么呢?
请楼主指导。
另外,楼主那是否还有交流电力线与载流量、使用环境、敷设环境之间关系的对应表,如有可否发一份给我,
czy_job@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8 15:46:1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8 16:09:40编辑过]


时间:  2003-9-19 12:49
作者: 雕德一

czy收消息。
时间:  2003-9-20 09:23
作者: xml7188

有啥可炫耀的!我可是天天在写这种东西。吗的这是工作!
时间:  2003-9-21 00:14
作者: 雕德一

以下是引用xml7188在2003-9-20 9:23:38的发言:
有啥可炫耀的!我可是天天在写这种东西。吗的这是工作!


没有人在炫耀。
你如果觉得写的不好你可以不看。
通信前辈专家还是很多的。你如果写的更好,那就贴出来让我学学。
时间:  2003-9-23 22:09
作者: coffeecat

我是做传输的,好像没有提到传输机房啊^_^,如果传输机房套用该标准似乎不可行,机房3。2-3。3肯定有问题,承重600kg也不够啊
时间:  2003-9-24 10:42
作者: 家园客人

说到承重,又看了一遍,感觉还有一些需要补充:
1-没有说明地面,如防静电地板,当然这主要用在局机房.
2-走线架分上下走线2种,不单单是上走线,同时上走线又分吊顶和支撑2种.
3-关于承重,如果达不到要求,做承重加固的内容.
4-机房线路的引如,移动基站的馈线孔等.
先想到这些,BTW,我是做优化的,工程只懂些皮毛,欢迎拍砖!
时间:  2003-9-24 12:33
作者: 雕德一

谢谢。我会改进。
时间:  2003-9-24 16:46
作者: coffeecat

走线的话还是推荐上走线,虽然难看一点,但是电源线与信号线容易分开,而且出了问题方便解决。
时间:  2003-10-20 10:38
作者: funky_lyf

楼主还少了对机房照度的要求:交换机房内各种专业机房的照明设计参照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分别按300~350Lx的照度设计。电力室、电池室、油机室、配电室应有应急照明。通信及监控机房应有适量紧急照明应急灯。电池室应安装防爆灯。
时间:  2003-10-20 10:52
作者: funky_lyf

我对“coffeecat”说的传输机房要求“机房3.2-3.3肯定有问题,承重600kg也不够啊”持不同的态度,现在用的传输设备一般都在2000~2300mm高,机房3.2-3.3m高有什么问题呢?传输的机架满配都是不到300kg,为什么承重600kg也不够呢?(记住不是机架设备的底面积就是机架压在地面的承重面积!承重面积和能力要按机架压的水泥预制板的面积和它里面的配筋数量等来决定的!)相比较而言,你们的传输设备永远不如电源的整流设备或电池重啦!更加不用说和移动采用的北电交换设备重了!如果你也说不够,那它们怎么安装呢?

时间:  2003-10-21 17:48
作者: 露一笑脸

提个小意见,粗读整篇,发现没有对机房温湿度的标准,楼主是否不够专业。ISO对这方面常规标准可是锱铢必较的喔。
时间:  2003-10-21 20:55
作者: fallleaf

把设计规范拿过来不就得了。其实楼主的帖子应该是查勘细则。
时间:  2003-11-7 15:35
作者: 土霉素

我个人认为楼主贴子写得很好,只少我们大家在设计机房时可以有个参考,有很多地方我们都知道,但是在设计一个机房时我们爱忘东忘西的,有这个规范也好,细则也罢,对我们有帮助.
时间:  2003-11-8 11:59
作者: cxfree

对接地有点疑问,建筑地和设备地是否分开比较好。

真实案例:1999,河北某地(不方便指出准确位置),从地线窜入雷击电流,造成北电市话、中兴农话、传输设备同时down掉,烧坏电路板。
时间:  2003-11-10 10:55
作者: avaya

支持!
时间:  2003-11-20 16:19
作者: cxfree

以下是引用雕德一在2003-9-10 17:27:59的发言:

当某段压降确定后,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电缆截面积:
S=(I×L×2)/(57×V)
其中,S:电缆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I:最大工作电流,单位安培;57:铜的电导率;V:最大允许压降,单位福特。
设计中宜明确电缆的颜色以使容易区分。

8.2 空调容量的估算
由于以上原因,工程中空调容量一般采用以下公式估算:
空调制冷量=房间面积(平方米)×150+53V×I(机房设备总耗电)/1000×860    (单位:KCal/H)
如果转换为我们常用的民用空调,应乘以1.162系数,单位就换算成W(制冷量)。用W除以能效比,(目前民用空调约为2.5-3.0),便到空调的输入功率。

雕兄,你好。我正给单位写一份机房人员参考,这两个公式特别有用,你能否给我发一份比较详细的说明,不胜感激。e-mail:cxfree2000@yahoo.com.cn
时间:  2004-3-9 15:50
作者: 家园客人

看不太懂!但我觉得不错!我想照做就行了!也许网吧也适合!!!

所以谢谢!
时间:  2004-3-9 19:45
作者: rghost

现在标准化机房都是下走线的,不用架.
注意与电源线分离
时间:  2004-3-11 10:53
作者: 【20040311】

好,有参考价值,谢楼主。
时间:  2004-3-12 09:49
作者: 牟子

我也觉得下走线比较好,整线和布线都能比较规范。
时间:  2004-3-14 15:13
作者: 【20040311】

保护地一定要有
下走线方便
时间:  2004-5-19 22:19
作者: dj

谢谢楼主的帖子,我正在进行一个新建局的规划,现在的制造商,你说什么都是好,还是自己现做好图心里有数!

绝对收藏!!!!!!!!!!!!

请教交流还有直流电力线与载流量、使用环境、敷设环境之间关系的对应表,可否也给我发一份(短消息)。谢谢!



时间:  2004-5-19 22:31
作者: dj

机房常用最低高度测算:2200mm(常用机架高度,也有2000mm的)+200mm(机架到上走线架的距离,不然你的机架放不进去)+300mm(为了彻底分离信号线、直流电源线、交流信号线我们采用两层走线架)+750mm(走线架到房顶的距离,一个一般身高的人能蹲下正常施工的距离)=3450mm
时间:  2004-5-19 22:36
作者: dj

以下是引用rghost在2004-3-9 19:45:00的发言:
现在标准化机房都是下走线的,不用架.
注意与电源线分离


现在我们的标准化机房统统是上走线,下走线方便、节省成本,但是事故隐患不明显,安全第一呀。

我们已经进行了近一年的标准化改造了,lei!!!
时间:  2004-5-23 23:32
作者: fox0099

斑竹资料挺全的阿!
时间:  2004-5-24 11:40
作者: lsrzty

谢谢!
时间:  2004-5-28 10:33
作者: coffeecat

很久没来了。
1.关于承重,600kg我认为是不够的,设备当然不重,但是电缆要重得多了,尤其是现在设备的传输速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2M的需求仍然很强烈,2.5G设备甚至于10G下2M的应用不稀奇啊,尤其是DDF机列吃的重量很大。一般我是按27kg/km估算2M线重量的。
2.600kg的承重应减去人与测试车的活动负载100kg,实际只有500kg而已。
3.关于机架高度,各地的实际情况可能不同,但是好像还是2600的居多,特别是DDF。
4.标准机房应该使用上走线方式,信号线走线架与电源走线架分开,防火更好一些。现在某些地方的交换机房也都改为上走线了。
时间:  2004-5-28 13:41
作者: merrylily

3.1.2 机房不建议采用吊顶,不设窗帘,不做木地板,不做墙群。窗户应采取密封措施,也可不设窗户
楼主的帖子绝好!对于不设窗帘一项,我认为有些机房需要设置蓄电池,蓄电池通常靠近承重墙放置,如果恰好放在窗户旁边,则机房是必设窗帘的。
另外,楼主那是否还有交流电力线与载流量、使用环境、敷设环境之间关系的对应表,如有可否发一份给我,不胜感激!li_zhaocn@sina.com.cn or zhaoli@catr.com.cn
时间:  2004-5-28 14:13
作者: logo73723

机房环境要求
机房温度要求
机房相对湿度要求
机房温度变化率要求
机房洁净度要求
机房电磁干扰要求
机房噪声要求
机房静电干扰要求


基站机房工艺要求
共用原有机房的结构要求
新建机房的结构要求
租用机房的结构要求
工艺要求说明
机房空调要求
机房照明要求
机房消防要求


机房防灾害要求
机房抗震要求
设备抗震要求

电源系统配置方案
电源设备配置原则
电源交流部分
电源直流部分

防雷接地

天馈线

电力线

中继线

站址选择

配套传输要求

与其它外部条件协调

这是一些大条,小细节无数!!!
时间:  2004-6-23 16:26
作者: bone61

楼主,我支持你!!!
时间:  2004-6-25 11:08
作者: SYSTEMRES

以下是引用czy在2003-9-18 16:09:00的发言:

这条公式应是根据欧姆定律推出来的吧?为什么要乘以2?乘以2的日的是什么呢?
请楼主指导。
另外,楼主那是否还有交流电力线与载流量、使用环境、敷设环境之间关系的对应表,如有可否发一份给我,
 czy_job@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8 15:46:1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18 16:09:40编辑过]

因为是直流供电,压降要考虑正极和负极两根电缆的长度,所以要乘以2
时间:  2004-6-26 07:33
作者: wifn


诚聘代理,可兼职,月薪三千至一万,欢迎加盟(最适合办公白领、网吧业主、

待业在家)详情请登陆http://sohoman.cn/?id=wangstone
时间:  2004-7-22 11:27
作者: 家园客人

好贴子,谢谢楼主!
时间:  2004-8-4 14:19
作者: 家园客人

这个东东还需要写?不就是东拼西凑的东东?GB就有明确的规定,每个厂家的安装手册中都有。。。。
时间:  2004-8-5 15:22
作者: optisp

引用“接地体采用2.5米以上的镀锌钢材埋于地下(指接地体上端)0.7米下,5米间隔”----间隔的大小跟当地土壤电阻有关吗?以前我们做的是3米哦。

时间:  2004-8-5 17:41
作者: 梧桐雨

帖子不错,只是有一点疑问,列间距要留这么宽吗?
时间:  2004-12-29 11:06
作者: 莫须有

机房设计?
时间:  2004-12-29 13:45
作者: 刚果金

楼主的帖子对于新手有指南作用,鼓掌!
时间:  2004-12-29 15:15
作者: 海吹

不错~~~
时间:  2004-12-29 16:26
作者: 无知者无畏

楼主好帖子,对机房规划作了基本的总结,对刚接触规划的人和搞电源设计的人很有帮助的。6楼的兄台说话很夸张,但我不认为他是在说反语,还希望楼主今后多多帮助我们这些刚入门的小辈。
另外,请教一下:
1、直流的压降3.4V是不是太高了,我平时认为高于1、5V都是很高了,另外压降分配表我没有看见阿?这个值是从什么途径得来的呢?(评估一下可信度,改正以往错误的做法)
2、空调设计的经验公式是空调厂家推荐的,还是什么规范上推荐的呢,小弟的做法和您不一样啊,同样是经验公式,向您学习,希望赐教!
3、楼主建议上走线,但是交换机房怎能上走线?交换机房是需要下送风的(个人意见),这是交换机产生热量较高的问题,这就要求设静点地板,铺设静电地板如果继续上走线有些浪费,而且对机房高度要求就更加严格了,3.3m的高度可能就不够了。
4、还是刚刚问题,交换机房设备产生的热量和其他设备不同的,还能否继续用您计算空调的公式?
5、18楼的前辈很谦虚,但是说的很对,承重不够作承重加固的例子很多,楼主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否也有个总结?
6、如楼主5.1中所说“设计中宜明确电缆的颜色以使容易区分”,具体该怎么区分,有什么具体说法么?

希望楼主和其他大虾不吝赐教,也希望能为楼主的设计规范有所补充。也可与我同 mail:interconnecting2004@yahoo.com.cn。
时间:  2004-12-29 16:40
作者: 无知者无畏

楼主好帖子,对机房规划作了基本的总结,对刚接触规划的人和搞电源设计的人很有帮助的。6楼的兄台说话很夸张,但我不认为他是在说反语,还希望楼主今后多多帮助我们这些刚入门的小辈。
另外,请教一下:
1、直流的压降3.4V是不是太高了,我平时认为高于1、5V都是很高了,另外压降分配表我没有看见阿?这个值是从什么途径得来的呢?(评估一下可信度,改正以往错误的做法)
2、空调设计的经验公式是空调厂家推荐的,还是什么规范上推荐的呢,小弟的做法和您不一样啊,同样是经验公式,向您学习,希望赐教!
3、楼主建议上走线,但是交换机房怎能上走线?交换机房是需要下送风的(个人意见),这是交换机产生热量较高的问题,这就要求设静点地板,铺设静电地板如果继续上走线有些浪费,而且对机房高度要求就更加严格了,3.3m的高度可能就不够了。
4、还是刚刚问题,交换机房设备产生的热量和其他设备不同的,还能否继续用您计算空调的公式?
5、18楼的前辈很谦虚,但是说的很对,承重不够作承重加固的例子很多,楼主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是否也有个总结?
6、如楼主5.1中所说“设计中宜明确电缆的颜色以使容易区分”,具体该怎么区分,有什么具体说法么?
希望楼主不吝赐教,也希望能为楼主的设计规范作些补充, mail:interconnecting2004@yahoo.com.cn.
时间:  2004-12-30 07:59
作者: aya2001

各地运营商的机房条件差别很大,不同时期建设的机房对设计要求很高。
在楼主的贴子里有很多是经验,不错哟!
时间:  2005-1-20 11:31
作者: killer03


时间:  2006-2-23 16:00
作者: 小桥流水

学习了
时间:  2006-2-23 17:20
作者: 1997deman

被小桥流水翻出了箱底货
时间:  2006-7-27 09:31
作者: 85557773

好铁,好帖
时间:  2008-2-19 15:22
作者: anatomy

<p>请教搂主一个问题哦</p><p>你的那个空调容量公式对的吗?</p><p>能不能解释一下!</p><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ˎ̥; mso-hansi-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空调制冷量=房间面积(平方米)</span><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15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ˎ̥; mso-hansi-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53V×I(</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ˎ̥; mso-hansi-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机房设备总耗电)</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1000×860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ˎ̥; mso-hansi-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单位:</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KCal/H</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ˎ̥; mso-hansi-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fon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font face="宋体">
                        </font><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br style="mso-special-character: line-break;"/>这个公式好像机房面积占主导,但是实际情况是机房热能来源主要来自设备散热,如果我们假定</span></p><p><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333333; FONT-FAMILY: ˎ̥;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机房面积相同,电流为20A和40A的情况下,机房制冷量基本无变化啊!</span></p>
时间:  2008-2-24 08:51
作者: combazxj

<p>这方面不懂,学习一下</p>
时间:  2008-4-1 11:27
作者: kobe

这个帖子好!!  需要好好学习一下了。
时间:  2008-4-2 07:37
作者: shenhqi

一般来说,首先应该说明的是:本设计符合XX标准。如果不说明标准的话,大一点的单位连看都不会看。
时间:  2008-4-3 18:18
作者: super__m

字句还应该学习下国标的表达方式,并对宜\应\需等字表达的意思进行解释.
时间:  2008-4-4 16:48
作者: 网科通信

总结的不错
时间:  2008-4-23 17:12
作者: ericjon

乘以2应该指的是回路的意思~
时间:  2008-8-21 08:52
作者: shanclara

楼主的贴还是很实用的!
时间:  2008-8-24 12:41
作者: ygw200     标题: 哎,还需要你写吗

在维规里大把这些东西,好心你把你的思维转移到有创作性去吧
时间:  2008-8-30 22:18
作者: hyguest

楼主设计不错,学习
能否补充空调风道设计规范、机房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规范
时间:  2008-9-4 09:57
作者: 风中的流浪汉

上走线方式比较好,
布线容易,
不易混乱。
由于机架规格不同,
下走线方式机架底座的排列有出入,
造成布线的困难,
不可能先把所有的机架底座都安装好吧,
对于以后扩容的便利,
施工人员最有发言权……
时间:  2008-12-9 16:52
作者: emoa

经验之谈,交流经验。LZ好样的。
时间:  2008-12-26 17:07
作者: lawyer0101

thaks 楼主的经验总结!
时间:  2009-3-8 22:31
作者: 唐三

好像对机房的散热,送风标准没有提到吧
现在机房的散热量也是很大的一个能耗指标,制冷方面的能耗已经跃居为机房维护费之首了,美国有的信息中心甚至将机房建设在阿拉斯加等气候严寒的地方,用自然风的低温度来代替空调制冷,以降低能耗。
而且密集的机房对设备散热也是很严格的
制冷目前一般采用静压箱方式送风,根据机房长度和面积选择送风空调的功率和组数,可选择下送风上回风的制冷方式。冷热空气隔离,制冷效果良好。
要注意的就是,需对地板高度有计算,一般如果采用下走线,最好要顺着送风方向来布设线槽,而且地板尽量要高写,如有线槽,则地板与地面不应低于45cm。
时间:  2009-7-27 03:16
作者: 陆永安

看过,还过得去
时间:  2009-8-12 20:23
作者: luckyjiang     标题: 回复 43# 的帖子

呵呵,这个我喜欢,呵呵呵,之前一直想不明白
时间:  2009-8-15 16:34
作者: mojiewang

不错
时间:  2009-8-28 15:53
作者: tianlai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9-9-18 14:27
作者: LZF0791     标题: 身有同感!

1、逐字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

2、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你!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

3、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4、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

5、本来我已经对这个社区失望了,觉得这个社区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社区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拨凉拨凉的心!
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6、楼主,你要继续努力啊!你是社区的希望啊!
我也许不能再看你的帖子了,这个回帖可能是我在这个社区回的最后的帖子,因为我可能会不能再上网了,但是我今天能回你的这个帖子,我已经感到非常满足了,不枉此生啊

这也是我和楼上的网友发出的同感!
时间:  2009-9-20 21:03
作者: msdx

学习了,请楼主多多写这样的东东
时间:  2009-9-21 15:49
作者: tn667788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的资料,提一些建议。
一、机房空调的问题,感觉楼主资料上有,但不多,实际情况,空调的布局,用上送风还是下送网,还与机房里的设备有关,数据、传输及小机的发热量要大于其他设备的发热,也就是机房的温度是有差异的。
二、机房监控的问题,如何做到防火、防盗、防水、防侵入等,如何实现三遥等。
三、核心机房与普通机房(接入机房、汇聚机房或叫城域机房)的要求也有差异, 核心机房有些要求是强制的,不是应如何而是必须如何的。
四、机房的用电增加仪表或其他工具用电的管理规范。
上述有些属于机房管理的范围,但从开始设计就做好,也为后来的机房管理打下了好的基础。
时间:  2009-12-11 11:41
作者: hupeng8209

haha
时间:  2009-12-20 12:10
作者: fangshantom

回复20楼的,现在通信运营商里面都全部采用上走线了。据说这是因为北方某个省的运营商机房下走线那里起火了,在上面只看得到冒烟,但确定不了位置。后来就规定用上走线。另外,用上走线的好处是可以做到避免“三线交叉”,而且走线美观。
时间:  2010-12-1 17:40
作者: linzhiguo

这个也是个比较全面的东西,绝对原创,,对说刚入职的学生来说容易上手.值得肯定,:) :)
时间:  2011-2-18 00:03
作者: 韦武杰     标题: 楼主的贴子不错!

楼主的贴子不错!
时间:  2011-11-24 10:19
作者: cad_auto

很不错,谢谢
时间:  2016-2-4 16:30
作者: jacksui

学习~~感谢楼主!!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