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软交换究竟是什么?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11-7 11:29
作者:
legend8179
标题:
软交换究竟是什么?
软交换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软交换?在询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得到一系列特征的描述:它是NGN的核心,它具有开放的架构,它能够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分离……
思科系统亚太区NGN/VoIP首席技术顾问殷康认为,尽管“软交换”是目前NGN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它的概念仍然有些似是而非。他说:“‘软交换’这个术语可以说是从Softswitch翻译而得。Softswitch这一术语借用了传统电信领域PSTN网中的‘硬’交换机‘switch’的概念,所不同的是强调其基于分组网上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承载相分离的含义。国内一开始有人将Softswitch译为‘软交换’。但是‘软交换’这个翻译术语含义不够十分明晰,单从字面上看很难使人理解它究竟是设备系统概念还是体系概念。”
殷康指出,我国电信业历来将名词属性的、设备概念范畴的switch译为“交换机”,而将动名词属性的switching 译为“交换”。X25 switch译为X25交换机,ATM switch译为ATM交换机,L2/L3 switch 译为二层/三层交换机。因此他建议,为学术研讨的严肃性, 应该将softswitch更为确切地译为“软交换机”。这只是翻译概念上的问题。不过从某一方面来说,对于软交换概念的模糊,也反映了产业界对于软交换认识上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偏差,存在着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是过分夸大了软交换功能的情况。甚至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软交换被人为地“神话”了,它被认为是一种代表着通信行业的未来,似乎无所不能的技术。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敞开了大门。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ng of 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时间:
2005-11-7 11:31
作者:
legend8179
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目前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时间:
2005-11-7 11:33
作者:
legend8179
软交换系统主要应由下列设备组成:
1)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2)业务平台(Service Platform)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和应用服务器。
3)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承载的,在软交换体系中则需要由IP来承载。
4)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nking Gateway)、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无线网关(Wireless Access Gateway)等。
5)IP终端(IP Terminal)目前主要指H.323终端和SIP终端两种,如IP PBX、IP Phone、PC等。
6)其它支撑设备。如AAA服务器、大容量分布式数据库、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等,它们为软交换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时间:
2005-11-7 11:36
作者:
legend8179
软交换的技术定义可以描述为:
· 它是一种提供了呼叫控制功能的软件实体;
· 它支持所有现有的电话功能及新型会话式多媒体业务;
· 它采用标准协议(如SIP、H.323、MGCP、MEGACO/H.248、SIGTRAN以及各种其它的数据及ITU协议);
· 它提供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能力
· 它与下列一种或多种组件配套使用
· 媒体网关
· 信令网关
· 特性服务器(例如提供CLASS业务)
· 应用服务器(例如提供多媒体业务)
· 媒体服务器(如提供数据流媒体、会议和广告等业务)
· 管理、供应和收费/计费接口。
也许从业务角度来看,可以给出一个更形象的定义:
软交换是一种针对与传统电话业务和新型多媒体业务相关的网络和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减少资本和运营支出,提高收入。
时间:
2005-11-7 11:38
作者:
legend8179
软交换是NGN中语音部分,即下一代电话业务网(包括固定网、移动网)中的核心技术
时间:
2005-11-14 12:07
作者:
legend8179
从广义上讲,所有基于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技术的话音业务电信级解决方案均可归为软交换技术。从技术实现上讲, H.323和SIP均可归为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和概念是相对于传统TDM的"硬"技术和概念而来的。所以,软交换的概念是伴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一起成长和成熟的。H.323和SIP技术代表着两种相对独立、平行的发展趋势,是两种相对完善的具有语音业务信令体系的系统。VoIP网关可以分解为单纯的媒体网关MG和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以便集中控制和管理。其间的控制协议是MGCP。
MGCP只是设备控制协议, 不是一种独立的VoIP信令体系技术。MGCP只是作为H.323和SIP两种系统体系的补充协议而存在。
软交换机是软交换技术的一种具体实现。从狭义上讲,人们开始习惯将把以MGCP为控制手段的媒体网关控制器MGC的功能稍加扩大扩宽后称之为呼叫代理或软交换机。MGCP软交换机在原来的媒体网关控制器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的综合业务,如计费、配置业务管理等,因此MGCP软交换机并没有带来技术上的革命。事实上,这只是软交换技术和实践的一种体现。基于MGCP的软交换机也必须明确支持VoIP"局间"信令体制,以便互联与组网。采用非开放标准的MGCP软交换机是不适合组成电信级的VoIP网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可用的标准MGCP软交换机也可以称为H.323/MGCP软交换机或SIP/MGCP 软交换机。
除此之外,软交换机可采用H.323和SIP来控制带有呼叫智能VoIP网关,从而产生H.323软交换机和SIP软交换机,但由于H.323和SIP的的分布性和多机结构的特性,我们一般称其为软交换系统。而将MGCP软交换机称其为单体(Monolithic)软交换机。
MGCP单体软交换机的优点是,它的设备软件结构趋向于传统的交换机,便于集中式管理。它的弱点是,它不像H.323/SIP那样把智能推向边缘,而是高度集中。高度集中带来的问题就是软交换机的性能,功能和价格会在大网实践中有不小挑战。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增值业务和组网依赖于软交换机,不适宜于互联网应用。基于此,MGCP软交换机只适宜于应用于局部,如果完全采用MGCP软交换机构建电信级大网,将造成以软交换机为中心来组网的可能,其灵活性、扩展性、业务一致性和性能价格比将难以满足中国运营商的实际要求。为此,思科公司针对中国提出了下一代VoIP网络以分布式软交换网络为核心,以软交换系统和软交换机为辅的组网原则。
软交换网络的实践
实践证明,在中国,利用H.323体制组建电信级运营大网是十分切合实际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VoIP网络-中国联通VoIP网便是以H.323为基础, 思科公司独创下一代分布式软交换网络技术组建的。不久前,中国联通正式对外宣布,继续采用思科基于IP技术的 VoIP电信级解决方案,将其IP电话网络覆盖面拓展到全国350个城市,中国联通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数据网上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语音传输服务运营商。扩建中的中国联通三期工程采用了思科GSR、7500系列路由器、电信级语音网关AS5800、AS5300、7200关守、 网络业务功能服务器FS和Catalyst系列交换机及PIX防火墙等设备。中国联通的VoIP网采用了思科公司提出的独特的以多域三层全业务分布式软交换网络为核心的组网思想,构造VoIP的二级管理全国话务体系和多应用增值业务平台。联通VoIP物理网可兼容H.323、MGCP 以及SIP 话务。该VoIP解决方案不仅保障了网络具有无限的可扩展性,更从系统机制确保核心应用平台容错、容灾的高度可靠性。更为重要的是,该组网方案融合了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并跨跃单机软交换机的局限。
思科VoIP电信级解决方案可支持国家级话务量的网络体系,充分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该解决方案接口密度高,话音质量好,配置灵活,管理维护方便,特别是在话音质量方面,在国际第三方组织的评测中多次排名第一,在全球许多业务提供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时间:
2005-11-15 11:19
作者:
llkllk
学习了!!!
时间:
2005-11-15 11:20
作者:
llkllk
学习了!!!
时间:
2005-12-14 11:59
作者:
asdf066
标题:
[灌水]
学习就有收获,进步每一天!!!!!
时间:
2015-4-13 09:08
作者:
hongboict
软交换是一个中央设备和VoIP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装置连接到IP电话和IP管理联系人在桥上点之间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在互联网协议的语音技术而言,软交换系统主要应由下列设备组成,可分为软交换控制设备、业务平台、信令网关、媒体网关、IP终端、其他支撑设备。每个设备功能请点击:
http://www.hongboict.com/Newsxx.aspx?Id=238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