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08-5-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5 22:31: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建局调测指南
(V1.0)



一、准备工作
1、 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和熟悉调测内容,仔细参看H MODULE。填写开工报告,编制调测计划,交局方审核;准备好调测工具,包括LOCAL PORT线、万用表、一字螺丝匹、T9螺丝匹、斜口钳、尖嘴钳、拔板器等。

2、 进场:和局方随工人员一起进入交换机房,对照C MODULE和设计文件检查硬件安装情况,看有没有缺漏安装电路板、各种连线、地址插头等;同时要特别注意CP的连线和RPBUS和地址插头要仔细察看标签,确认连接无误。

3、 开电:首先拔出所有机框的电源插头,并且把所有电源开关打到OFF,确认后,用万用表对所有的电源插头进行电压测量,都应有感应电压,一般为-48 ~ -53V,有的地方只有10V左右,也属正常,但不能为0V,否则该电源线有短路。量完后要求局方或电源厂家的人员打开电源开关;再次测量各插头电压,正常的电压值范围为-54.7V到-53.7V,注意电源正负不能接反,如果电压底于-53V,说明无电压加载,须检查配电屏或电源电缆。注意打开一个配电屏开关,测量对应电源插头的电压,有时电源标签与实际连接不符。各插头电压检查正常后可以插到电源板,并打开电源开关给机框加电。注意此时不要打开CP和IOG的POW开关。

二、APZ部分调测
2.1 IOG的启动
参看ALEX H MODULE START UP OF IOG20C
(一)、起小系统
1. 把LOCAL PORT线一头插入IOG SPG 0 ANODE的CPU60板上的SERIAL2 口,另一头连PC串口,打开WINFIOL并把MODE设为TTY,速率为4800K,DATA BITS  7,STOP BITS  1,PATRITY EVEN,注意要使用大写字母。

2. 插入IOG启动盘到SPG0的A边,(标有IOG STARTUP DISK)打开IOG SPG0 ANODE的电源开关(POU板上的PWR)。如果IOG之前已经开电,则连续按两次RESET键。此时将会在WINFIOL上输出:BOOTBLOCK READ FROM INDEX x;一直等到 System xxxxxx.SYS;1 loaded.

3. 在WINFIOL中用CTRL+E进行连接,将看到WELCOME TO ERIOS 1::VD-1 (B/T=9) ,此时会有连接提示符:ioc< 出现 ,键入FMS的入口指令:ISMCT; 提示符将变为 < ,再用指令
i. ISVOE:IO=OD-1;
ii. END;
ii. 下卷,取出光盘。
4. 把光盘插入B NODE,同时把LOCAL PORT 也移到B NODE,重复2、3步骤。

(二)、准备硬盘
    1、把LOCAL PORT 连回A边,检查系统时间是否正确(在WELCOME TO ERIOS 1::VD-1 (B/T=9)    DATE YYYY-MM-DD TIME  HHMMSS中可看到),如果时间不正确,可用
          SET DATE YYYY-MM-DD
          SET TIME HHMMSS
       修改。

2、用ISMCT;  ISMEP:NODE=A,IO=HD-1;ISVOP; 指令查看硬盘是否已格
式化(出厂前一般已格式化过),如果卷名和各卷大小都符合要求,则可以不再格式化硬盘(直接跳过3、4);否则将要格式化硬盘:ISMEI:NODE=A;  Specify list of unavailable areas (Y/N) ?选 N,一直等到格式化完成。可以用ISMEP看。将LOCAL PORT换到另一边,对另一边进行同样操作。   

3、把LOCAL PORT连到A边,把WINFIOL的MODE改成BUFFER,打开DT 00001文件,用ISVOI:部分定义卷。订完后按两次RESET键重启动A边。对B边同样进行的启动(即按两次RESET)。

4、ISMCT;  ISMEP:NODE=A,IO=HD-1;ISVOP;在此确认已正确定义了卷。

5、准备应用软件:LOCAL PORT连到A边,把IOG EXCHANGDATE的光盘放入A边光驱,用

SYSBT:IO=OD-1,IONODE=A,EXDATA,VNODE=A,VOLUME=OMFZLIBORD;
SYSBT:IO=OD-1,IONODE=A,EXDATA,VNODE=B,VOLUME=OMFZLIBORD;
   把应用软件传到 OMFZLIBORD卷;取出光盘。
(三)、装大系统
1、插入IOG 20 XXXXXX  SYSTEM的光盘;
2、开始FUNCTION CHANGE:   FCSPI;
3、指定FUNCTION CHANGE 的方法:
FCSLSNODE=A&B,RNODE=A&B,RSNODE=A&B;
4、 SP 软件COPY到硬盘上:FCSSL:IO=OD-1,IONODE=A;
5、 把系统描述文件COPY到硬盘上:FCSDL:IO=OD-1,IONODE=A;
6、 创建系统文件:FCSSI;
7、 把系统传到另一边:FCSST;
8、 创建远程安装文件:FCSRI;
9、 安装系统:FCSII;
10、 结束FUNCTION CHANGE:  FCSPE;

(四)、起A边系统
1、把LOCAL PORT连到A边,取出所有光盘软盘,在A边按两次RESET键,A节点将从硬盘装载大系统,打印结果: BOOTBLOCK READ FROM INDEX 5

   System PROG_A:IOG20_XXXXXXX.SYS;1 loaded.
   WELCOME TO IOG20_XXXXXXX  YYYY-MM-DD  HHMMSS

2、此时提示符将变成:< ;用DATEP; TIMEP;检查时间,如需改动,用

DATEIATE=YYMMDD;     TIMEI:TIME=HHMMSS;修改。

3、用 IMMCT;进入SPS子系统,(将会有“:”提示符),可用IMCSP;查看SP的状态;用INATP:NODE=A,IO=NA-1; INATP:NODE=B,IO=NA-1;查看BNA的状态。

4、如果BNA的OPMODE状态是READY,则跳到第(五)步解闭B边;否则将诊断和测试BNA:

BLSUI:SPG=spg,NODE=A,UNIT=NA-1;
DISUI:SPG=spg,NODE=A,UNIT=NA-1;
BLSUE:SPG=spg,NODE=A,UNIT=NA-1;
重复以上三条指令,直到BNA的状态为READY。
(五)准备硬件表
1、打印A、B边的硬件列表:
IMHWP:NODE=A;            
IMHWP:NODE=B;     

    2、检查硬件是否符合配置,可参看ALEX里的硬件表,并看00001文件中的IMHWI部分,如不一致,侧用IMHWL、IMHWI或IMHWR增加或删除。如果硬件表有改动,则必须做该NODE的RELOAD:
      SYRSI:SPG=spg,NODE=node,RANK=RELOAD;
一直等系统恢复正常。
(六)启动B边
把LOCAL PORT线连到B边,并取出B边的光盘和软盘;其余参照A边启动,注意,起完B边后用IMCSP;将看到A为NORMAL,B为ISOLATED BLOCKED。
(七)解闭B边
1、把LOCAL PORT连回A边;
2、检查系统状态:IMMCT; IMCSP;
3、检查BNA状态:INATP:NODE=A,IO=NA-1;  
INATP:NODE=A,IO=NA-1;
END;
        确保两边的BNA都没有闭塞;
4、闭B边:BLSNE:SPG=0,NODE=B;
5、不断用IMCSP;和IMSIP:NODE=B;直到系统两边都为NORMAL

(八)定义文件
1、一个普通终端AT-0或AT-4(一般系统会预定义了这两个端口)接到PC串口,看能否连上,如果不行,尝试改变速率);
注意:一般AT-0定义在1-1-1-1上,即A边第一块LMU板的第一个口,但IOG20C的1-1-1-1一般使用作TCP/IP的,故不能用作普通端口;而
AT-4则可以,它一般预定义在1-1-1-4口,如果没有线,可自己换一根上去。注意检查CPT端口1-1-1-3有无定义.

2、此时,WINFIOL可设成BUFF模式;
连系统:MCLOC:USR=SYSTEM,PSW=INIT;
进入FMS:  INMCT:SPG=0;
  定义00001的其他SPG0部分的数据,包括定硬件文件INFII部分,定其他端口数据等.

3、把CP的系统备份COPY到硬盘:插入CP DUMP的光盘到A边;
          INMCT:SPG=0;
          INVOL:NODE=A,IO=OD-1;            
        INFIP:FILE=OD0A1;     !能看到光盘里的文件!
END;
          SYMTP:SPG=0,NODE=A,FILE1=RELFSW1,FILE2=file2,DIR=IN;
此处FILE2为光盘里的文件名,INFIP:FILE=OD0A1;看到的OD0A1-XXXX-YY;则XXXX是FILE2;
由于FILE1不能是RELFSW0,而是RELFSW1或RELFSW2,可以用INFIC把它改到RELFSW0。
例:如果SYMTP的FILE1是RELFSW2时,则要做如下转换:
INFIC:FILE1=RELFSW0,FILE2=DUMY;   !RELFSW0—〉DUMY!
INFIC:FILE1=RELFSW2,FILE2=RELFSW0;!RELFSW2—〉RELFSW0!
INFIC:FILE1=DUMY,FILE2=RELFSW2;! DUMY——〉RELFSW2!
★如果有SPG1,则对SPG1做同样的启动,但注意卷名,文件和所装系统都和SPG0不一样,只要定义00001与SPG1相关的数据。
2.2、CP的启动
参考H-MODULE中的Start Up and Initial NE Test of APZ 212 30部分。  
(一)、CPU启动及用A边INITIAL LOAD系统
1、在LOCAL模式下确认CPT端口已正确定义:(见DT 00001.1文件)
MCLOC:USR=SYSTEM,PSW=INIT;
ILNPPORT=ALL;  !看1-1-1-3是否已定义成CPT!
如果没有CPT数据,则用00001文件的相关部分定义。
2、确定CP A、B边的电源线已连接,按下A、B两边CPUM板上的PHCI键,依次打开A边,MAU,B边,RPHM-A,RPHM-B的电源开关。
3、确认两边PHCI灯亮,否则再次按下PHCI键;
4、在IOG20的A边的RPV2 板上按下SEPARATION BUTTON键,将RP1分离,要看到RPV2上得SEP MODE的灯亮。
5、分离终端:MCLOC:USR=SYSTEM,PSW=INIT;
MCDSC:IO=AT-X,SEP=YES;
6、连CPT:   PTCOI;
7、RESET MAU:  PTAMR;   
8、分离B边:PTSES;
9、测试B边:PTITI:CS=B;    !FCODE 应为0,否则由硬件故障!
10、倒边再侧:PTSWI;
              PTCPR;
              PTSES;
              PTITI:CS=A;
11、开始进行A边INITIAL LOADING  
PTCPL:FILE=RELFSW1,CS=A,RP=1;
EXIT;
释放终端;
注意:FILE取决于之前COPY到硬盘的CP DUMP;在LOAD之前确认一
下IOG A边的SEP灯应还亮着。
12、将会有 CPT MESSAGE INITIAL LOADING (ABSOLUTE) STARTED
CPT MESSAGE INITIAL LOADING (ABSOLUTE) IN PROGESS
一直等到CPT MESSAGE INITIAL LOADING (ABSOLUTE) FINIFSHED
再等直到有  SYSTEM RESTARTED 出现,此时A 边系统启动。
13、设时钟: CACLSATE=,DAY=,TIME=;
14、启动各功能块:SYATI;
15、设终断模式:DIEFC:FORM=1;
16、倒边:MCLOC:USR=SYSTEM,PSW=INIT;
PTSWI;
PTCOE;
MCSDC:IO=AT-X,SEP=NO;
EXIT;
释放终端;
等待LARGE   SYSTEM RESTARTED   出现
联机,发现连上EX边(此时为A边)
17、按下CP两边的PHCI键,等灯灭;
RECCI;    !并边!
18、检查CP状态直到NORMAL  PWSP;
19、倒边修一次CP: DPSWI;
DPHAS;
RECCI;
20、检查LINK状态:EXSLP:SPG=0;
若LINK状态为SEP,则解闭: BLSLE:SPG=0,LINK=link;

(二)用B边INITIAL LOADING 系统
参考H-MODULE中的Start Up and Initial NE Test of APZ 212 30部分。  
此步为测试B边的INITIAL LOADING功能。当然可以先用B边LOADING 系统,再测A边。  
1、分离RP-4:FCSLI:SPG=0;
  2、分离终端和CP:
            MCLOC:USR=SYSTEM,PSW=INIT;
MCSDC:IO=AT-X,SEP=YES;
PTCOI;
PTWSP;
PTSES;
PTSPR;
  3、开始LOADING TCPL:FILE=RELFSW1,CS=B,RP=4;
4、直到LOADING 成功,设时钟: CACLSATE=,DAY=,TIME=;
启动各功能块:SYATI;
     设终断模式:DIEFC:FORM=1;
5、倒边:MCLOC:USR=SYSTEM,PSW=INIT;
PTSWI;
PTCOE;
MCSDC:IO=AT-X,SEP=NO; !反分离终端!
EXIT;
等系统RESTART;
6、 解LINK:EXSLP:SPG=0;

           BLSLE:SPG=0,LINK=1;     !如果LINK1 不是WO!
7、 并边:RECCI;
8、 LOAD入12000文件。

2.3 RP的测试(包含EM的定义和解闭)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RP部分。

起完IOG、CP后,就开始要进行RP的调测,之前要先定义CP文件(装载12000.1文件)和扩SIZE(5000和10000文件)
1、LOAD入RP 的DT(20000文件)前,须仔细检查该文件,对照C-MODULE,检查RP总线的走向,核对hardware DT文件中的RP DATABASE TABLE。另外,要注意RP BUS的物理口与逻辑口的一致性(DPRBP),如果不一致,一定要修改过来(DPRBC)。
注:BYB501RPH框的物理位置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零开始。

2、顺序LOAD入hardware DT的部分数据:SAAII、DBTSI、EXRPI、EXRUI、(DPRBC)、EXEMI。

3、解闭RP、EM。在解闭RPD&RPG之前要先解闭EM(BLRPE、BLEME)。如果有RP解闭不成功,要检查RP BUS连线是否正确(特别是当一串RP解闭时被时),机框的地址插头是否正确(当某个框的RP解不开),对于RPBUS中单个的RP,则可采用与其他位置的RP互换来确定是否是坏板。

4、做RP对得转移控制测试DPECS,只有定义为RPTWIN的RP才需要。例: RP=32,RPT=33
则:DPECSR=32,CM=ALL;  
    EXRPP:RP=32;!应看到所有EM为WO!
    DPECS:RP=33,CM=ALL;
    EXRPP:RP=32;!应能看到所有EM为WOTWIN!
    DPECS:RP=32;!恢复两个RP的负荷分担功能!   




三、硬件设备APT部分的测试
等所有RP、EM正常工作后就可进行APT部分的测试。
3.1选组级测试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Group Switch部分。  

        先定义GS(HARDWARE DT中的GSCOI)

2、 定义完后就可以测试GS(GSTEI),可以做一个指令文件

GSTEI:CLM=CLM-X;
GSTEI:TSM=TSM-A-X;
    GSTEI:TSM=TSM-B-X;
    GSTEI:SPM=SPM-A-X;
GSTEI:SPM=SPM-A-X;
其中X包括所有定义的TSM,CLM,SPM;
如果有GS测试不通过,测要检查相应的连线,有时要拔出背板连线
检查有无歪针。注意TSM的EM与RP是跨机框连接的。 期连接参考H MODULE.

  3、 闭GS:GSBLE解闭所有的CLM、TSM、SPM,所有GS均应WO;用GSCVP看到各时钟的值稳定且偏差在1024±480之间。

3.2各硬件模块的测试
3.2.1通用模块:中继、信令终端
1、 局间中继  

设备类型
SS  部分     2M   C7BTC4----局间24位CCITT7接口
  UPD--------局间ISUP接口
  MALT------到BSC接口
155M  C7BTC5----局间24位CCITT7接口
                                  UPD1--------局间ISUP接口
MAL1------到BSC接口
                BSC 部分     2M   RALT------到MSC接口
                                  RBLT------到BTS的接口
                                  ETRTG----到SGSN的GB接口
                           155M   RAL1-----到MSC接口
调测
2M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ETC5 AND ETCT1F-T1H部分
155M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ETC155部分
              a.定义 SNT 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 (DT 20000.1)
b.测试 SNT  
              c.定义 DIP   (DT22000.1)
d.环路测试 DIP
              e.保护模式测试  (FOR ET155 ONLY)
   
2、信令终端-C7ST2C:

参考H-MODULE中的NE Test of CCITT NO.7 SIGNALLING TERMINALS部分
a.定义 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 (DT 20000.1)
b.测试 SNT  
3.2.2  SS专用部分: KRD、BL、CCD、DTI、ECP、AST、CAT、AUC
1、KRD: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KRD部分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b. 定义KRD内部路由(DT15300.1)
c. 测试SNT和设备
2、BL: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TEST TELEPHONE ACCESS(TTA)部分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 20000.1)
b. 定义DIP(DT22000.1)
c. 定义BL用户数据SUPRI、SUPRC、SUPLI、SUSCC(DT 71000.1)
d. 测试DIP和设备
e. BL电话之间呼叫测试 前提:KRD正常工作
3、CCD: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CCD部分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b. 定义CCD内部路由(DT15300.1)
c. 定义TCON内部路由(DT15300.1)
d. 测试SNT和设备
e. 测试CCD功能 前提:可以定测试点(BL电话或局间电话,通常用BL)
4、DTI: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DTI部分
a. 定义设备软件EXDTI(DTI2跳过此步)
b.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c. 定义DTI内部路由(DT15300.1)
d. 定义外部风扇告警数据(DTI2跳过此步)
e. 装载设备软件(DTI2跳过此步)
f. 测试SNT和设备
5、ECP: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ECHO CANCELLER IN POOL部分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b. 定义ECP的默认参数EPDHC(DT15300.1)
c. 定义ECP的内部路由(DT15300.1)
d. 测试SNT和设备
6、AST: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ANNOUNCEMENT SERVICE TERMINAL部分

7、CAT: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CAT部分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b. 定义CAT的TONE数据TCCSC、TCCCC(DT71000.1)
        c. 定义CAT内部路由(DT15300.1)
        d. 测试SNT和设备
        e. 测试CAT功能 前提:BL正常工作
8、AUC: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AUC10部分

a.定义测试EM(见RP部分)
3.2.3 BSC专用部分:TRAU、TRH、CSL、RTGPHDV
1、 TRAU: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TRA部分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b. 绑定SNT软件EXDTI
c. DOWNLOAD SNT 软件
d. 测试SNT
e. 解闭TRA设备
f. 定义TRA POOL SIZE
2、 TRH: 参考H-MODULE中的 NE Test OF TRH部分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b. 测试SNT和设备
3、 CSL:200站的STC
a. 定义SNT并且设备连入选组级(DT20000.1)
b. 测试SNT和设备
4、 RTGPHDV:


3.2.4 SNT的测试
选组级测试完后才能定义和测试SNT,这样可避免对GS测试的干扰;
1、定义SNT (硬件DT里的NTCOI)
2  测试所有SNT(NTTEI),也可做成指令文件在晚上测试。
注意:LOAD NTCOI之前,对照C-MODULE,检查SNTP(DL3连接)是否正确,如果SNTP定义错误,可能会使SNT测试不通过或后继工作产生各种影响。
3、设备连SNT(EXDUI)。
4、解闭SNT(NTBLE)。
SS和BSC的SNT类型有所不同,将分述如下:
MSC/GW/MTM专用部分
  MSC/GW/MTM的SNT有C7BTC4、UPD、MALT、ET155、DTI、AST、BL、CCD、CAT、KRD、ECP、C7SNT等设备,其测试可参考H-MODULE中的相应内容。
       C7BTC4: TUP所用的局间中继设备,每个SNT对应一个ETC板;最常见的故障是坏板,用换板的方法可解决。SNT=C7ETC4,DEV=C7BTC4;
              32DEV/SNT  
UPD:  其实它和C7BTC4的硬件一样是ETC(中继)板,只不过它的RP软件不一样,它是用来支持ISUP信令。SNT=UPET,DEV=UPD;  32DEV/SNT
MALT: 它也是一种ETC,只不过是用来做MSC与BSC间的中继。SNT=ETMALT,DEV=MALT;  32DEV/SNT
ET155:光中继设备,分LOT和HOT两种板,HOT板提供STM-1接口,共2 块,一块工作,另一块作保护,即提供1+1 保护,每块都有光纤连至ODF。LOT 板共5 块,其中4 块工作,1 块保护,4块连TS4B板的4个DL接口,保护板接TS4B的保护口(最上面一个口)。ET155在MSC中如果用作MSC到BSC间接口,则DEV=RAL1;若用作局建中继,其DEV为UPD或C7BTC5;56SUBSNT/SNT,32DEV/SUBSNT;
DTI2:用来实现数据通信接口,其SNT为MIWUTS,DEV= MIWUTH, 16DEV/SNT;
AST: M-AST录音通知机,需要指出的是在测通知机M-AST的SNT前要先定义主路由数据(15300或15462文件),否则测试不通过。其SNT= ASDS3,DEV=ASDH3;一般ASDS3-0连ASDH3-0&&-31,ASDS3-1连ASDH3-256&&-287,即每个SNT只连256个DEV中的前32个;
  BL:   测试电话,测试电话BL:定义BL时要与与客户商量确定专线电话的号码,一块TTA板最多可以定2部专线。(71000.1文件)(定义BL的顺序:NTCOI、EXNSI、SUPRI、SUPRC、SUPLI、SUSCC、DTDII、DTBLE、EXDRI、EXDAI、BLODE)。其SNT为ETBL1,DEV=BL1;
  CCD:  会议电话用设备,其SNT= CCDSNT,DEV=CCD;  32DEV/SNT;
  CAT:  CODE ANSWER AND TONE SENDER,用来产生回铃音等。其SNT=OMSSNT,DEV=CAT;  32DEV/SNT
        KRD:  数字键信号接受,主要与BL一起使用,用来接受电话机(测试电话)所拨的数字信号。SNT=KRD,DEV=KRD;  32DEV/SNT
ECP: 回音抑制器,这种设备比较特殊,一个SNT要占用两个SNTP,它的SNT=ECP,DEV=ECDH;  32DEV/SNT
C7SNT: 7号信令终端,由RPG实现,4C7ST/RPG2,它的SNT=C7SNT,DEV=C7ST2C,4DEV/SNT
MDTMF:双音多频设备,用来接入处理语音平台好的各种拨号。SNT= MDTMF,DEV= MDTMF; 32DEV/SNT

BSC专用部分:
包括ET155、RALT、RBLT、ETRTG、TRAU、TRH、CSL、C7SNT等
ET155:
RALT: 与MSC的MALT相对应,也是ETC设备,SNT=ETRALT,DEV=RALT, 32DEV/SNT
RBLT:也是ETC,不过它是用来作BSC到基站的A BIS接口,SNT=ETRBLT,DEV=RBLT;   32DEV/SNT
ETRTG: GPRS用,BSC到SGSN的GB接口,SNT=ETRTG,DEV= RTGLT; 32DEV/SNT
RTGPHDV: GB设备到GS的连接 SNT=RTGPHDEV,DEV=RTGPHDV;32DEV/SNT
TRAU: 负责话音信号的压缩编码,现在常用的有RTTF1S1、RTTF1S2,它的SNT=RTTF1S1,DEV=RTTF1D1或SNT=RTTF1S2,DEV=RTTF1D2;这类SNT比较特殊,在进行SNT测试前,要先LOAD 入DP软件(RRDSL:SNT=RTTF1S1-X,SUID=;),而且在把DEV连SNT时要注意,
      它的前两个DEV不连SNT,即RTTFISI连RTTF1D1-2&&-31如此类推。
TRH:  负责处理BSC到基站的LAPD信令。SNT=RHSNT,DEV=RHDEV;
      32DEV/SNT,且每个SNT占用2个SNTP(SNTP为偶数)
CSL:用来处理200站的基站控制信令,SNT=CSLSNT,DEV=CSLDEV;它的设备连SNT用EXCGIEV=CSLDEV;而且SNTP也要定偶数。
C7SNT:同 MSC。

以下都是针对MSC的
3.2.5、定义路由及DIP
1、Hardware DT中包括软件路由和内部路由的定义,LOAD入之前要根据《局数据标准》或局方要求修改路由名,其他参数参考《局数据标准》和有代表性的当地活局,并可查ALEX。15300中与硬件相关部分,包括ECP、AST、CAT、TCON(EXROI、EXRBC、EXMRC、BLORE)。
        TCON是用来做测试连接的,它是一种“虚”设备,只有路由定义,没有实际的硬件。
2、定义DIP数据及其监视数据,按照22000.1、27000.1文件(DTDII、DTIDC、DTQSC、DTQSI、DTFSC、DTFSI)。DIP的监视数据中的告警级别须按客户要求或当地局的习惯来定义。
3、根据设计或客户要求定义参考时钟和同步时钟(NSCOI、NSDAC、NSMAI、NSTEI、NSBLE)。从安全的角度上考虑,大楼时钟以及两个外部同步时钟应尽量避免在同一个RP对上。
4、设备连路由(EXDRI)以及激活和解闭所有设备,除中继设备外(EXDRI、EXDAI、BLODE);保证所有DEV是IDLE的。
5、对所有出局中继都要做环路测试:在本局DDF架相应位置作自环,然后用DTSTP:DIP=;看相应的DIP,应为WO,然后拔断,应为ABL,注意一定要逐条测试,以免单通。
6、ET155倒换测试
(1)HOT:先用TPBLE:SDIP=XXET155;解开DIP,环上收发光纤(主备用)用TPSTP:SDIP=XXET155;看哪个MS是主用的,另一个应该是STANBY的,两个的MS都应WO,拔开主用收发环路,应看到所有的DIP不受影响,只是相应的MS ABL.
(2)LOT:用NTSTP:SNT=ET155-XX;应看到SUBSNT 1、2、3、4为WO,5为STANBY;在ET155侧把一个DL3拔开,则应能看到相应的SUBSNT变为ABL,但5变WO,且这时连在拔断的SUBSNT上的DEV由5控制。


3.3定义设备位置和远程端口
1、定义硬件设备位置(EXPOI)。
2、做CP备份(SYBUP,SYTUC);最好每天需做过更改后都做备份。
  3、定义计费端口和OSS端口。参照后面的OSS端口定义。
   

四、IOG/CP的测试
按照H-MODULE中的NE Test of IOG 20和NE Test of APZ 212 30,完成IOG和CP的NE TEST。这一步骤可以在起完CP之后,找任一空闲时间完成,越早做越好,这样可以提早发现问题及处理。另外,CP备份要习惯每天做,以免发生RELOAD丢失数据。
要注意的是:
1、如果起IOG、CP时没有定义告警部分数据:ALACC、ALALI、ALRDL、ALEXL、ALEXI,则要先定义;其中的DEV=EXAL2-X又根据外部告警收集板上的实际位置定义。
2、如果需要电源告警测试,则要有电源厂家的人员在场。
3、ALI解闭不成功时,要检查ALI数据是否正确,特别是SCAN参数,一定要定成NO,还要拔出ALCPU板看跳线是否正确,如遇FCODE 43 LOCK UP时可尝试带电拔板。
4、在做IODAC:ATT;时,要确保敲该指令的终端是ATT终端,这可用IOIOP:IO1=ALL;察看。
5、定义了风扇外部告警后,测风扇只需拔出风扇告警收集线看有没有出相应的告警就行,而不必参照H-MODULE的FAN TEST部分。SCAN ALARM部分现在都不用,故不必测试。
6、CP风扇测试:把A边风扇拔出一个,看是否出A2 CP FAULT告警,再拔出一个,看是否会出RESTART,应该还是只出A2 CP FAULT;之后插好风扇,用REPCI、REMCI(不用换板)、RECCI修复;同样测B边。
7、另外还要测告警线,即拔出CP风扇告警线也会出A2 CP FAULT 告警,注意只有把主用边告警线才有用,即A、B边都要把靠左边的告警收集线。



    五、局数据的录入
1 、在之前的硬件调测过程中,我们已经录入了12000、部分5000和10000,因此我们先要扩SIZE,记录入5000和10000的剩余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步长不对或顺序不对而定义失败,这就要查ALEX里的相应BLOCK。
2、 接着定义11000,是对SIZE的监视和FORLOOP的状态。
3、下一步是定义交换机属性,即13000,其中有MGEPC普通移动用户部分和SHEPC智能网用户部分。
4、接着是定义15000的EOS,如果没有分支则用ANESI定义;如果有分支,则用
ANEPI;
ANESI:
ANEPE;
如果定不进去,则先用ANEZI对非工作区清零。
工作区----系统运行时的实际数据区
非工作区-----修改数据的区域
COS---RA功能块    拥塞信号
ESS--- RA功能块    普通EOS信号
CAU—原因代码,RA功能块。
5、定义BSC及其功能(15320.1文件或15350)(MGBSI、MGBSC)。
6、定义本局地址(75400.1文件)(MGCAC)
7、定义计费数据15100文件;
8、定义SCCP和MTP层数据
a、 定义七号信令点(15200.1文件)。按照《设计文件》中的信令和话务结构方案,定义必需信令点,包括24BIT和14BIT的信令点(C7OPI、C7SPI、C7PNC)。
b、  MTP层数据定义。详见《局数据标准》(C7RSI、C7RAI)。15200文件
c、 与对端局开信令链(15200和75200、75300):准备信令链数据时,如果《设计文件》中没有设计,则要与对方预先约定是哪几套电路、第几个时隙、开几条链以及SLC的奇偶分配等一些关键问题。另外,信令终端最好相隔4个或8个使用,尽量避免同一局向使用的信令终端在同一个RP上。(C7LDI、C7SLI、EXDRI、EXDAI、BLODI、EXSPI、EXSSI、EXSPE、EXSCI、C7LAI)。这一部分最好是开一条信令定义一条,不要事先定好。

注意:在BYB501设备中,当激活信令链后出现FAULT CODE 206时,如果双方数据及传输都没问题的话,可以尝试分离RP的方法来让信令链ACTIVE:
C7LDP:LS=XX;
EXDRP:DEV=C7ST2C-XX;
FCRWS:RP=XX,WS=SEP;
BLRPI:RP=XX;
BLRPE:RP=XX;
9、定义路由数据15300,包括软件路由和硬件路由,可能有一些硬件调测时就已经定义了。
10、如果有条件,则可进行中继设备连话务路由(15350.1文件)。在设备连路由时,MISC1(CIC)值一般是从1开始,但有时对端局可能会要求从33开始,这要求双方协定(EXDRI、EXDAI、BLODE),一样注意只有传输OK的电路才做此步。
11、定义RC 15400文件, RC号码的分配建议尽量与当地活局一致(ANRZI、ANRPI、ANRSI、ANRPE、ANRAI)。 相关SIZE:SAE=013;
12、定义动态漫游号码及越局切换号码(15450.1文件)。这里要考虑的是动态漫游号码和越局切换号码是否共用,如果是,则应USAGE=PERM。(EXNSI、MGRSI、MGRSC、MGRNI)
13、定义A表和A表预分析表(15800.1文件);如果需要的话定义B表预分析表15700文件(广东不需定B表预分析表)。
14、定义D表15500文件,注意定义之前先与现行活局的数据比较。D表不存在工作区和非工作区。
15、定义B表15600文件。注意要先清空非工作区,在第一次定义时要加STATUS=ZERO参数,否则会定不进去。还要注意估计B表的行数,先确认相应的SIZE=016&017是否够大,如不够,要先扩SIZE。
16、定义GT表(75500.1文件C7TZI、C7GCI、C7GSI、C7TAI)。本局到HSTP、LSTP的寻址采用动态负荷分担方式,即在定义其GTRC时加“LSH”参数,GT表和B表一样要先清非工作区,也要注意相应SIZE157、159、160的大小。具体详见《局数据标准》(C7NPI、C7NSI、C7GCI、C7GSI、C7TAI)。完成GT表的录入一般要三、四天,因此在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要尽早录入。
17、定义IMSI分析表(76000.1文件)。IMSI表同样可以从当地活局取LOG FILE,然后转成COMMAND FILE,再作修改。注意:在割接前,IMSI表和GT表要保证是最新,最全的。(MGISI、MGIAI)
18、定义电信承载业务数据(16100.1文件)。(DSSCI、MGTEI、MGTCI)
a. 必须用MGTEI、MGTCI定义各种TEC、BSG电信服务的分析。
b. TEC必须包括THY、AUXTHY、SMSMO、SMSMT、ALTSPFAX、AFX3、EMERG。
19、定义路由信令的监视数据16100和75300的C7SUC、C7SUI、C7RUC、C7RUI,该部分最好在所有话务电路、信令开全后再定义。  
20、定义越局切换数据(77100.1、77200.1文件)。(MGNMI、MGNMC、MGLNI、MGLCI、MGCVI)。
21、义话务测量数据(50000.1)(TRRGI、TRDMI、TRDGI、TRTSI);定义服务质量统计数据(SQMPI、TRTSI);
22、定义STS话务统计数据,测试STS功能 。话务统计数据的定义,须与客户协商,确认是按照标准定还是按照活局定,一般由客户自己定义,我们只做功能测试。


六、信令话务的开通
6.1开信令的步骤:
按以下顺序定义数据
!15200!
C7SPI:SP=2-255-17-129;        !HSTPA!
C7PNC:SP=2-255-17-129, SPID=HSTPA;        !HSTPA!

C7LDIS=2-255-17-129;        !HSTPA !
C7SLIS=2-255-17-129 ,SLC=0,  ST=C7ST2C-20, ACL=A1,SDL="HSTPA-0,,C7BTC4-321";      
C7SLIS=2-255-17-129 ,SLC=1,  ST=C7ST2C-24,   ACL=A1,SDL="HSTPA-0,,C7BTC4-353";      
C7RSI:DEST=2-255-17-129,PRIO=1,LS=2-255-17-129;            !HSTPA!

!15300!
EXROI:R=HSTPASO&HSTPASI,DETY=C7BTC4,FNC=7;
blore:r=HSTPAso;

blodi:dev=c7btc4-321;
blodi:dev=c7btc4-353;

!exdae:dev=c7btc4-321;
!exdae:dev=c7btc4-353;
!exdre:dev=c7btc4-321;
!exdre:dev=c7btc4-353;
EXdri:R=HSTPASO&HSTPASI,DEV=C7BTC4-321;   
EXdri:R=HSTPASO&HSTPASI,DEV=C7BTC4-353;   

!75200!
EXDAI:DEV=C7BTC4-321;
EXDAI:DEV=C7BTC4-353;


BLODI:DEV=C7BTC4-321;
BLODI:DEV=C7ST2c-20;
EXSPI:NAME=HSTPA-0;
EXSSI:DEV1=C7BTC4-321;
EXSSI:DEV2=C7ST2c-20;
EXSPE;
EXSCI:NAME=HSTPA-0,DEV=C7BTC4-321;

BLODI:DEV=C7BTC4-353;
BLODI:DEV=C7ST2c-24;
EXSPI:NAME=HSTPA-1;
EXSSI:DEV1=C7BTC4-353;
EXSSI:DEV2=C7ST2c-24;
EXSPE;
EXSCI:NAME=HSTPA-1,DEV=C7BTC4-353;

c7lai:ls=2-255-17-129,slc=0;
c7lai:ls=2-255-17-129,slc=1;
c7rai:dest=2-255-17-129,ls=2-255-17-129;


!75500!
C7NPI:SP=2-255-17-129,CON;
C7GCI:GTRC=14,PSP=2-255-17-129,PINTER;

!C7GSI:TT=0,NP=1,NA=4,NS=86130180,       GTRC=4 ; !HLR1 WuHan!
!C7GSI:TT=0,NP=1,NA=4,NS=86130180,       GTRC=14 ; !HSTPA!

!C7GSI:TT=0,NP=7,NA=4,NS=861308001 ,        GTRC=4;   ! WuHan !
!C7GSI:TT=0,NP=7,NA=4,NS=861308001 ,        GTRC=14;   ! HSTPA !
!
!c7rae:dest=2-255-17-129,ls=2-255-17-255;
注意:首先要保证相应的传输已经对通(要和对方做环路测试)。在定义DEV时也要和对方协商,双方都要定在相同的时隙上。

6.2网管端口定义
1. 请机房维护工程师确认电缆在SPG0上的连接位置,并由此改变NP = A-B-C-D 的值。

   SPG0 NODE_A (上面的左边)

   ——————————————
   1-1-1-1   1-1-2-1   1-1-3-1  
   ——————————————
   1-1-1-2   1-1-2-2   1-1-3-2  
   ——————————————
   1-1-1-3   1-1-2-3   1-1-3-3  
   ——————————————
   1-1-1-4   1-1-2-4   1-1-3-4  
   ——————————————

2. 请OSS工程师确认电缆的具体型号,是V35则输入(1);
                                      是V36则输入(2)。   
  (1).  ILSLI:NP=1-1-2-3,RATE=64000,PROT=X25DTE/V35;
  (2).  ILSLI:NP=1-1-2-3,RATE=64000,PROT=X25DTE/V36;
(3). 当执行到“ILRCP:RC=ALL;”时,若RC=1已存在,则将RC=1改为RC=2后输入;若RC=1不存在,则将RC=1输入。
       ! :ILRCP:RC=ALL;
       ! DCS ROUTING ANALYSIS
       !  RC     ROT
       !   1       1
       ! END
  
       ! :ILRCI:RC=2,ROT=1;
       ! EXECUTED
         
       ! :ILRCP:RC=ALL;
       ! DCS ROUTING ANALYSIS
       !  RC     ROT
       !   1       1
       !   2       1
       ! END

       ! :ILRAI:RC=2,ND=2700800;   !OSS address!
       ! EXECUTED
         
       ! :ILDAP:ND=2700800;
       ! DCS DIGIT ANALYSIS
       ! ODA
       ! 0
       ! ND              TRD ANARES ANAVAL          NP           TOS ID
       ! 2700800             RC     2
! END

相应DT:在定义数据前请仔细阅读上面内容
  !IOG20 link definition for OSS;

!## Define LU
IMLCT:SPG=0;
ILLUP:lu=all;

ILLUIU=1-1-3,CHAR=79,twin;
ILBLE:LU=1-1-3;
ILBLE:LU=1-2-3;
ILLUP:LU=ALL;
ILNPP:port=all;

!## Define NP

   ILSLI:NP= 1-1-3-3 ,RATE=64000,PROT= X25DTE/V35 ;   ! check !

ILSLC:NP=1-1-3-3,dps=1024-1024,dws=7-7,k=7,n1=1036,tc=1-30,oc=31-40;
ILSLC:NP=1-1-3-3,TIMING=SOURCE,PSN=NO,WSN=NO,DSRSUP=NO;
ILSLC:np=1-1-3-3,dtc=64000-64000,ctssup=no,dcdsup=no,dsrsup=no;
ILNPP:NP=1-1-3-3,detail;
ilnpp:port=all;

! CREATE ROT;
ILROP:ROT=ALL;
ILROI:NP=1-1-3-3,ROT=1;
ILROP:ROT=ALL;

! CREATE ROUTING CASE;
ILRCP:RC=ALL;

   ILRCI:RC=1,ROT=1;      ! check !
   ILRCI:RC=2,ROT=1;      ! check !

ILRCP:RC=ALL;

   ILRAI:RC=1,ND=2302000;     ! check !                      !OSS address!
  ! ILRAI:RC=2,ND=2302000;     ! check !

ILDAP:ND=2302000;

!define mtp/x29 port!
ILSPR:SP=MTP;
ILSPI:SP=MTP,NTN=2303210;                                    !mtp address!
ILSPP;
ILACC:NTN=2303210,PRI=4-4;
ILACP:NTN=2303210;

ILSPR:SP=x29;
ILSPI:SP=x29,NTN=2303211;                                    !IOG X29 address!
ILSPP;


! DEFINE AMTP DEVICE;
MCDVI:IO=AMTP-0,NTN=2302000;
MCDVP;

! DEFINE DESTINATION;
ILDNI:DEST=oss01,NTN=2303210;
ILDNI:DEST=OSS02,NTN=230321002;
ILDNI:DEST=OSS03,NTN=270080003;
ILDNI:DEST=OSS04,NTN=270080004;
ILDNI:DEST=OSS05,NTN=270080005;
ILDNI:DEST=OSS06,NTN=270080006;
ILDNI:DEST=OSS07,NTN=270080007;
ILDNI:DEST=OSS08,NTN=270080008;
ILDNI:DEST=OSS09,NTN=270080009;
ILDNI:DEST=OSS10,NTN=270080010;

ILNAI:NAME=TMOS,NTN=2700800;
ILNAI:NAME=oss01,NTN=2700800;

! DEBLOCK PORT;
ILnpP:NP=1-1-3-3;
END;

! DEFINE IO DEVICE;
IOIOI:IO=AMTP-0;
IOIOP:IO1=ALL;
!IOIOR:IO=AMTP-0;
!HI, THAT'S THE END OF THE DEFINITION;

IMLCT:SPG=0;
ILBLE:NP=1-1-3-3;
ILNPPORT=1-1-3-3;
END;

6.3开电路的步骤
首先确认到相应局向传输已经OK.
!定义路由!
EXROI:R=MSC1G3&MSC1C3, DETY=C7BTC4, FNC=3, DPCN=9-255-73;
EXRBC:R=MSC1G3, MIS1=0, MIS3=0;
EXRBC:R=MSC1C3, BO=81, CO=31, EO=2, RO=40, MIS1=2, NAI=4;
              BLORE:R=MSC1C3;
!连设备到路由上!
              EXDRI:R=MSC1G3&MSC1C3,DEV=C7BTC4-3457&&-3487,MISC1=1; !108!
EXDRI:R=MSC1G3&MSC1C3,DEV=C7BTC4-3489&&-3519,MISC1=33;  
EXDRI:R=MSC1G3&MSC1C3,DEV=C7BTC4-3521&&-3551,MISC1=65;
这一步一是要确认是哪一条传输,这样才能确定相应的DEV,二是要确认MISC1(电路编号)参数,双方要一致,一般该局向的第一条电路MISC1为1,即0时隙用作同步,第一时隙开始做话务,但如果第一时隙用作信令,则从第二时隙开始,以此类推,当然有些厂家也可能不是从1开始,这就要和对方沟通。
  !激活解闭设备!
    EXDAI:DEV= C7BTC4-3457&&-3487;
EXDAI:DEV= C7BTC4-3489&&-3519;
EXDAI:DEV= C7BTC4-3521&&-3551;
BLODE:DEV= C7BTC4-3457&&-3487;
BLODE:DEV= C7BTC4-3489&&-3519;
BLODE:DEV= C7BTC4-3521&&-3551;


七、联调
1、 联调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和相关局开电路和信令。
2、 其次就是要开通至少一个微风窝,这就要先开通MSC到BSC之间的信令和话务后,在BSC中定义相关的MO和CELL数据,并安装好微蜂窝。同时在MSC定义相关的数据MGCEI;
3、 进行各个局向的拨测,如果发现由拨不通的电话,则要认真分析B表,GT表等数据,看是否有错漏。
4、 进行所有的功能测试,包括呼转、数据通信,切换测试等,还有就是要测试BL保证其能打电话,DTI2的设备在数据呼叫时占用正常,能正确听到录音通知。
5、 所有电路不管是局间(C7B4、ET155)还是局内(MALT&RALT、ET155)的都要经过单通测试,对端局(如:公网和MSC)有专线电话或固定电话的可以用TCTDI指定设备和被叫号码逐套拨测。如果是TR则可以拨打IP长途电话(17951),同样用TCTDI指定设备和被叫号码逐套拨测。但局内电路(MALT、RBLT)就最好逐套拔断来对。
6、 在最后阶段,MSC/GMSC都要通过严格的计费校验,计费中心核对话单无误后方可申请初验。计费校验的方法首先是重新打开一个新的计费子文件(IOIFE),然后按照《新建局测试记录_MSC》中的拨测表逐项拨打,尽量不要产生多余的话单,并记录每个呼叫的起始和结束时间(CACLP),各项拨打完后,关掉当前子文件(IOIFE),再将该子文件以16进制的格式转出来(IOFAT:FILE=TTFILE-XXXX,HEX;),最后将转出来的话单用软件转成10进制(DEASN9.EXE),仔细核对每个话单,保证不会错漏后,就将该子文件从HD拷贝到OD上(INFET:FILE1=TTFILE-XXXX,FILE2=XXXX,IO2=OD-1,NODE2=XX;),交送计费中心校验。
7、 在BSC进行新站挂站测测,最好对200站能进行试割接,定义所有要割接的基站数据和小区数据85000、86000、87000、88000、94000、97000,注意检查相邻关系,在MSC中也要定义和检查的外部小区(MGOCI)和相邻MSC(MGLAI,MGNMI)数据。
8、 根据HEATHCHECK 进行自检,消除告警。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9 18:07 , Processed in 0.57831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