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osia 于 2013-11-26 11:15 编辑
目前我国现有数字集群标准有四个:欧洲的Tetra,美国的Iden,以及我国中兴和华为公司的GOTA和GT800。国产的两个标准都是在公网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在入网时间及脱网直通等方面无法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美国的Iden也是从公网改进而来的,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有Tetra能够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但Tetra也存在覆盖区域小、建网成本高、各厂商的设备无法互联、很难与模拟系统兼容以及国外知识产权壁垒等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参考了欧洲和美国的数字集群标准,制定了一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标准——PDT(Professional Digital Trunking),简称PDT标准。PDT标准是一种根据中国的国情,注入了中国厂商自主创新因素的全新数字集群体制。PDT标准具有覆盖区域大、用户自主加密算法加解密、厂家系统互联互通、向下兼容模拟系统、技术简单造价低等优势。PDT标准逐步扩展到其他行业,力争成为全球主流的数字集群标准之一。 PDT特点: l 高效利用资源,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综合效率 l 自主安全加密技术符合国家需要 l 持续创新提高PDT标准竞争能力 l 自主知识产权与开放吸收并重 PDT专业数字集群技术优势 高频谱利用率 PDT标准可保留现有的 12.5kHz 带宽,并将其分为两个交替的时隙,使单个12.5kHz信道支持2个同步或独立的通话。每个时隙可作为独立的通信信道运行,具有等同的带宽,且原信道仍可维持与模拟12.5kHz信道相同的配置。这意味着PDT可与现有已授权的模拟频点完全兼容,因此无需重新配置或重新购买频点,同时还可将 12.5kHz 带宽的容量增加一倍。
在双时隙TDMA系统中,由于每次通话仅使用其中一个时隙,因此发射器有一半的时间都会处于空闲状态。发射功能会消耗大量电量,而通过将有效发射时间减半,双时隙 TDMA 技术即可提供比模拟或其它FDMA技术多出 40% 的通话时间。
![]() 优异的语音质量 PDT标准采用窄带编解码器及数字纠错技术,能更好地抑制噪音,尤其是在信号覆盖的边缘范围,语音明显比模拟产品更优质清晰。
![]() 活的数据操作 在12.5kHz带宽的双时隙TDMA系统中,当时隙1被用于语音呼叫时,空闲的时隙2可用于传输控制信令,实现如优先级呼叫、呼叫打断等呼叫控制功能,同时,时隙2也可以用于进行另一组语音呼叫。当然,PDT单个信道两个时隙都可用于数据传输,从而实现更丰富的数据应用。FDMA系统由于每一个功能都被限定在6.25kHz带宽内,则无法实现类似的功能。
自主技术的更多优势
大区制,低成本 |
用户自主加密技术
|
更佳互联性能
|
自主知识产权
|
基站少,网络建设投入与后期维护成本低。
|
用户自主加密技术,安全性值得信赖。
|
参考3GPP IMS设计、SIP 协议,更好实现互联互通。
|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设计源自用户用需求,功能设计更贴近实战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