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门户论坛百科APPEN| 举报

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搜索
通信人家园 标签 运营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运营商

相关日志

分享 三大运营商齐发力无限流量,视频游戏最受益
于斌 2017-5-27 06:50
  提速降费一直是电信改革的老大难问题,而近来这一问题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无限流量卡,将手机用户终于进入了“不限流量”时代。无限流量产品的推出解除了重度手机用户的束缚,给视频、游戏、直播等产业创造了更广阔的盈利空间,让它们成为无限时代的最大受益者。    运营商纷纷推出无限流量产品,消费新习惯对游戏、视频最有利   今年注定是流量改革年,美国四大运营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无限流量产品,这股无限狂潮也刮到了国内。三大运营商在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前后掀起了一场无限流量大战。   其中,中国移动推出的是无限流量套餐是“冰激凌”系列:198元档包含1500分钟语音、15GB流量;398元档包含3000分钟语音、40GB流量。中国联通推出的是“任我用”套餐:新用户的188元套餐包括500分钟语音、12GB流量,288元套餐包括1500分钟语音、20GB流量;老用户的238元套餐包含15GB流量。   三大运营商最晚推出无限流量卡的是中国电信,其199元/月的天翼不限量套餐包括40GB的4G流量、3000分钟国内通话;99元“本地不限流量套餐”包括3GB国内流量、700分钟国内通话。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的无限流量卡的上限大大已经大大提高,现在正是培养手机用户养成流量消费新习惯的新阶段。   相比之前手机用户停留的图文时代,视频内容无疑更具有吸引性、观赏性。而对手机用户一旦养成新的消费习惯,将会对视频、游戏等重度流量消耗内容产生更深的依赖,而后者无疑将成为不限流量时代最大的赢家。    无限流量卡满足手机消费需求,八成网络消费将有视频内容产生   4G网络的便捷性让人们使用手机看视频、玩游戏成为了可能,然而由于运营商的流量少且昂贵,大部分手机用户实际上仍然享受不到4G网络最大的红利。而性价比不合理的流量严重制约了视频、游戏产业的发展,让消费者仍然固守宽带和WIFI领域,与之前的3G、2G时代并没有本质区别。   然而无限流量卡的到来则大大缓解了人们对4G流量的焦虑。以电信推出的40GB流量为例,一个电影大约为1G,用户一月可观看40部电影,平均每天1.3部;一个小时的直播大约为500M,用户一月可观看80小时直播,平均每天2.6小时;一个小时的王者荣耀手游大约消耗50M,用户一月可以玩800小时,每天游戏都用不完流量。   而视频和游戏的内容正在快速丰富起来。早在数年前,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通信CEO麦克亚当就表示,公司50%移动网络流量来自视频服务,预计今年这一比例将达2/3。美国《华盛顿自由时报》也表示,视频正在吃定网络,在未来5年内,整个世界的80%的网络消费将由视频主导。无限流量的放开正是在为视频时代的到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流量需求增长推动产业新一轮升级,手机网民增长为内容生产创造可能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我国流量消费飞速增长,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超1.2G。用户流量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这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推动影视、游戏、直播等内容进行新一轮的换代升级。以手游为例,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移动电竞游戏收入为79.5亿,环比增长超过一倍,而无限流量的到来还将进一步刺激和扩展电竞手游的发展动力及前景。   而且,无限流量卡对于直播、影视等视频服务的内容也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后者必将设计、生产更多的适合手机播放的内容,为手机用户制造更多量身定做的内容。相比WIFI网络,4G网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而无限流量可以将后者的优点进一步放大,让“直播+”能够产生更多的新鲜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不仅推出了自己的无限流量卡,还纷纷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其他形式的不限流量套餐,如联通与阿里钉钉合推“钉钉卡”、与腾讯合推大小王卡等。互联网公司的参与也将为无限流量时代下的内容消费创造更多的可能,不排除未来阿里、腾讯、小米等会为无限流量用户量身制造视频、游戏套餐,创建更深层次的生态圈。   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95亿,比2015年底增加7550万人。手机网民的持续增加表明移动市场仍是一片尚未开发完全的蓝海,无限流量卡更是为移动端的内容创造了无限的可能。而之前受制于流量而备受冷落的影视,小视频,游戏,直播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打一折还能够叫降价吗?
sunqnh 2017-5-24 16:05
自 5 月 1 日起,三大运营商都大幅下调国际长途资费,最高降幅为 90% ,国际长途资费最低至 0.49 元 / 分钟,国际长途资费全部进入“ 1 元区”。 生活中很少能够碰到打一折的事情,可是在运营商身上真真切切地发生了。纵然是为了配合我国政府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但运营商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减少收入影响利润。虽然无法在网上查到运营商每年的国际长途收入,但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和对外联系程度,这一块收入应该不少。长期以来 , 我国电信资费采取交叉补贴原则 , 即所谓长途补市话、国际补国内、城市补农村、办公补住宅。所以,国际长途业务一直是运营商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公开数据看,本次降幅最小的是从 1.88 元 / 分钟降到 0.99 元 / 分钟,降幅已经达到了 52% ,更别提 0.49 元 / 分钟的降幅了。一下子减少这么多,不可能对年度利润没有影响。 其次,社会影响不好。国际长途资费最多打一折,且全部进入“一元区”,更加坐实了运营商暴利的猜测。面对突如其来的降价,你让吃瓜群众怎么想?他们无法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无法理解运营商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能够想到的就是为什么别的费用不能大幅降价?你看,网上不是已经有了“国际长途降 90% 背后是运营商没有以用户为中心”的论调。想来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大幅降价使得运营商里子面子都丢光了,而国际长途业务也彻底成为了无足轻重的甚至是亏损的业务,我不信降价前它具有超过 50% 的利润率。国际长途电话一来距离长,成本高,那些海上光缆的维护和修理成本岂是陆上光缆可以比拟的;二来通话费用不是运营商独得的,是要分给其他国家的。 平时如果你遇到有商家喊出“大甩卖”、“跳楼价”,基本就是退出不想玩的节奏。打一折这种近乎崩溃式的降价实际上表明了运营商已经基本放弃国际长途电话这块业务,爱咋咋地,只要你满意。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刘丽文 撰文指出美国 ATT 拨打我国固定电话最便宜约为 1 元 / 分钟,拨打手机最便宜约为 1.2 元 / 分钟;英国 BT 直拨我国固定电话,需在支付月租 11.5 元和呼叫建立费约 1.6 元 / 分钟的基础上,每分钟 0.24 元。 日本则是贵的离谱。好吧,国际长途这一块我们已经做到了全球最低了。 话说同样是受政策影响,两桶油常常能够拿到政府的巨额补贴。要不,运营商也向政府伸手要点钱?呸!想得美!自己消化去吧。
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无线网络规划
ldsj89 2017-5-13 00:44
跟运营商学做无线网络规划――菜鸟会学坏,咨询、设计全吓坏,自己人不怪 http://bbs.c114.net/thread-550707-1-1.html
个人分类: 无线|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国通信资费究竟贵不贵?
sunqnh 2017-4-13 16:25
长久以来,社会各界对通信资费的印象就是一个字 ------- 贵。其实,经过这几年的提速降费,通信资费已经有了大幅下降。但人们还是改不了对运营商及资费的成见,这种成见集中表现为: 1. 中国的资费比外国贵(据说是全世界最贵); 2. 占居民收入比例高,比国外还高。 为此,我从网上搜集了去年我国部分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当地的宽带资费,以作比较。 序号 城市 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电信 200M 宽带年费用(单位:元) 占比 电信 100M 宽带年费用(单位:元) 占比 联通 100M 宽带年费用(单位:元) 占比 1 上海 54305 1900 3.50% 1900 3.50% 1440 2.65% 2 北京 52530 1710 3.26% 880 1.68% 1780 3.39% 3 广州 46735 2200 4.71% 1980 4.24% 1080 2.31% 4 杭州 46116 2028 4.40% 1308 2.84% 1180 2.56% 5 长沙 38226     1900 4.97% 1800 4.71% 6 成都 35902     2028 5.65%     7 武汉 35383     1299 3.67%     8 南昌 34619     1200 3.47%     9 天津 34074     1200 3.52%     10 南宁 30728     1400 4.56%     11 兰州 29661     960 3.24%     12 重庆 29610     948 3.20% 1200 4.05% 13 合肥 29113     1548 5.32%     备注: 1. 长沙年收入为 2016 年上半年收入乘以 2 。 2. 广州为 2015 年收入 , 所以 2016 年收入会更高。 3. 合肥成都重庆均为含通话、上网、看电视套餐价。 没有采用中移动的资费的原因是太便宜了,不具有市场代表性(当然,如果采用了那么占比就更低了);联通许多城市的资费缺失是因为官网上实在找不到,特别是百兆宽带这种拳头产品,仅这一点就可以反映联通的服务确实有缺陷。 一.分析: 1. 对个人而言,如果仅仅是达到了平均收入,那么是不会选择最贵的通信业务。因为平均收入在当地也只能是刚刚温饱而已。如北京和上海,平均收入看上去很高,但如果是一个没有房子的外地人,那么这点收入只够居住在地下室或者群租房里。所以,通信支出会便宜很多,所以占比会低一些。 2. 如果是当地居民,那么家庭收入理论上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占比就会低很多,可能只有表内数据的三分之一。 3. 以北京和上海为例,法定最低工资为 1890 元和 2190 元,如果夫妻双方有房有劳动能力,那么家庭年收入是 45360 元和 52560 元。如果满足最低上网需求,上海电信 10 兆宽带每年 720 元 , 那么加上通话和移动上网,费用占比也不会超 3%; 北京联通 4 兆 /50 兆宽带每年是 1000 元左右,看起来比较贵,但在实际营销中相信会有更加便宜的套餐,因为谁也不会轻易放弃低收入客户。 二.再来看看国外的情况,以日韩越的通信公司官网数据为例(用的是网页翻译,可能有差错): 韩国 SK 的资费是 100 兆宽带和 1G 宽带月租费分别为 31900 韩元和 49500 韩元,折合人民币为 193 元和 300 元,以韩国人均年收入 20 万人民币计算,占比分别为 1.16% 和 1.8% 。百兆宽带的资费远高于我国,但人家收入高,所以占比就低很多。 日本 NTT 的资费是 1G 宽带月租费为 5100 日元,折合人民币 317 元,以日本人均年收入 264000 元计算,占比为 1.44% 。 NTT 居然没有 100 兆宽带而只提供 1G 的宽带,小鬼子在宽带网速方面确实是领先许多。金额和韩国相似,但由于收入更高,所以占比更低。 越南 vietteltelecom 的资费是 100 兆宽带月租费为 4400000 越南盾,折合人民币 1320 元; 10 兆宽带月租费 165000 越南盾,折合人民币 49.5 元。 2015 年越南人均收入为 1980 美元,折合人民币 13860 元左右。百兆宽带超过了年平均收入,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10 兆宽带占收入比为 4.3% ,也高于我国 三.回顾一下以前的资费 以上海为例, 2001 年时, 512K 的宽带资费在 80-100 元左右,而当时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 12883 元,占比超过了 7.5% 。且不谈房价,那时候一张毛爷爷到超市里可以换一堆东西,所以当时的月租费确实很贵。但到 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3.2 倍,网速为原先的 400 倍,而资费仅仅增长了 1 倍左右。 四.结论: 1. 宽带资费比日韩发达国家会便宜许多,占收入比例比它们高;和越南发展中国家相比,资费便宜得不止一点点,占收入比例更低。 2. 资费和网速的增长远低于收入的增长,这也符合通常的发展规律。 3. 就目前而言,通信资费处于较低比例和可承受范围内。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官方渠道和大网站)
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无限流量大战将起,运营商们需要开拓增值服务
于斌 2017-3-13 07:55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现在人们不管是出游还是外出吃饭娱乐,走到哪里都要问上一句“老板你家wifi密码是什么”。wifi对于网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连表情包都配备上了终极惩罚威胁“小心断你wifi”。不过,最近媒体却在讨论,随着运营商无限流量大战拉开序幕,可能wifi即将成为过去式。   根据外媒报道,在美国,所有主流运营商纷纷推出不限流量套餐,消费者终于不再需要登录wifi网络来避免昂贵的流量费了。这就意味着,美国的消费者们,不管在哪里,都可以不用接入wifi,即使是看视频这样耗费大量流量的行为,也可以直接使用自带流量,据ReportLinker周四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人不再使用家庭宽带连接,因为他们的手机有无限流量套餐。   虽然可能还需要一段缓慢的过度时间,这一重大变化可能促使wifi退出历史舞台。不管是带宽速度还是在费用上,当wifi逐渐失去优势竞争力的时候,就是运营商的无限流量取得胜利的时候。   在我国,无限流量卡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联通去年9月份在江苏推出了省内无限流量卡,该卡可实现省内流量不限,全国1G流量,并免费送1800分钟省内通话,全国无漫游、接听免费。不过,无限流量卡目前仍然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本月总流量40GB内不限速,也就是最高450Mbps,超额之后网速就会下行降到384Kbps(48KB/s),上行128Kbps。 这个限量发售10000张的卡很快就被用户抢光了。   移动和电信也很快跟进了46元本地无限流量套餐。电信在北京地区推出了磅礴卡,能够享受2GB的本地4G网速流量,超出2GB后,本地流量可以继续免费使用,但是将会限速,最高速度为3.1MB(下行速度约为384K)。北京移动推出的不限流量卡,则是在超出1.5G的套餐流量之后,可以免费享受最高速度128Kbps以内的本地流量。   联通前不久还推出了升级版的“冰淇淋”全国无限流量套餐,198元国内流量不限。联通官方表示如果流量当天超过2GB或当月超过40GB,网速将被限制为下行最高384K,上行128K。   今年10月1日前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将要全面取消,网民们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将成为运营商们一下波竞争的重点,从目前的节奏来看,在4G时代处于弱势的联通,为了寻求用户的增长,成为了无限流量业务的先行者和推动竞争的鲶鱼。对于爱尝鲜的网民和有着刚需需求的商务人士来说,无限流量无疑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也能够成为运营商竞争中的巨大噱头。   可以预见,即将到来的流量竞争时代,各大运营商会展开关于“无限流量”的全面竞争。   当然,这也会意味着成本的高涨和利润的进一步压缩。我们可以看到,上述所有的无限流量套餐中,都规定了超出一定流量之后,运营商会对网络速度进行限制,也就是一下回到2G时代。限速也是无奈之举。在新京报的一个采访中可以大致了解运营商在无限流量卡业务上要付出的成本。联通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联通确实要为这项服务付出更多成本,最基础的成本就包括计费体系增加模块的成本,同时流量收入也会减少。   而且,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流量服务,运营商还必须不断增加基站建设,不同规模的基站,成本从1万到几十万不等,这些还不包括基站的占地费用、后期维护费用、用电费用等。根据估算,运营商整个网络运营、维护、用电等花费大约每年在1000亿元左右。   当下,成本不断增长,根据国家要求,资费还需要降低,意味着利润在不断缩减,对于目前并没有其他特别成熟的盈利模式对的运营商们来说,接下来的日子也降难过起来,需要不断开拓新的业务,来寻求新增长点。   比如说面向政企用户的专业增值服务,除了目前能够提供的通信服务之外,还需要提供能够满足目前政府和企业更佳多元化的需求,在企业IT系统要从支撑系统走向生产系统过程中提供价值服务。特别是在目前蓬勃发展的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领域,运营商们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出新的增值业务,满足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运营需求。   在面向用户领域的业务,4k和更高清的视频需求降能够代替语音业务成为运营商的下一个金矿。Gartner指出2020年运营商管道中80%-90%的流量将来自于视频业务。据调查,全球PayTV用户预计2017年超过10亿,其中IPVideo净增0.8亿至1.8亿,移动视频流量在未来6年将增长24倍,视频业务将成为未来人们沟通与娱乐的主要承载形式。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直播行业,就是典型代表。如何从视频服务中挖掘机会点,实现商业的成功,也是考验运营商们智慧的部分。   无限流量竞争的开始,也代表着运营商们的发展进入了下一个里程。在新的征途里,过去的语音、信息等收费盈利点都逐渐成为过去式,而在流量竞争时代,新的增长业务尚待不断挖掘,运营商们迎来艰难期,当然,也是重新出发寻求新机会的好时机。   (文/于斌 潮起创始人,QQ微信:117821818)
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请高抬贵手 勿鞭打快牛
sunqnh 2017-3-10 16:16
三大运营商虽然位列央企,但可能是央企中最悲催的,这几年年年都被政府念紧箍咒。 2015 年被要求提速降费, 2016 年被要求取消长途漫游费,今年居然在两会的当口又被要求提速降费。别提多丢人了,好像我们成了全民公敌,问题大到国家层面需要开两会才能解决。 同为央企,经营业绩就有云泥之别。移动和电信稳步增长,联通好歹只是微利也没有亏损。而那些兄弟央企呢?近几年就混得非常不好。 2014 年中国铝业亏损 162 亿元;中国远洋两年亏损 200 亿元, 2016 年亏损 99 亿元; 2016 年石化油服亏损 160 亿元,中海油服亏损 117 亿元; 2016 年武钢亏损 75 亿元; 2015 年煤炭行业全行业亏损; 2016 年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亏损。央企的巨额亏损让人触目惊心。 而通信运营商几乎是不多的亮点之一,业务收入稳步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费用也逐步降低,还带动上游设备生产商和下游手机生产商,简直是良性发展的典范。当各级政府为亏损企业僵尸企业大伤脑筋时,只有通信运营商不需要政府扶持和帮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我们象小草一样只需要雨露、空气和阳光,就能够茁壮成长。 但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告诉我们,仅仅业务干得好是不会受宠滴。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对于亏损企业政府尽力挽救,又是供给侧改革,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又是推动企业重组兼并,武钢都惨成那样了还不破产最后让宝钢兼并了。母爱尽显,呵护备至。但对三大运营商却是高标准严要求,提速不能停,降费无止境。频繁的提速降费就是鞭打快牛啊!不是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吗?怎么通信运营商好像是后妈生的。 这么多年来,我们让政府操过心吗?我们麻烦过政府吗?我们拒绝过政府的要求吗?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我们鼎力相助,抢险救灾我们拿命去抢通通信线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要说缺点,谁身上没点臭毛病坏脾气?天地尚且不全,何况通信运营商!孔圣人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呢! 想想我们的政府也真是不容易。东北经济断崖式滑坡,山西连财政都揭不开锅,外资撤离,银行坏账,房价高涨,产能严重过剩,央企大面积亏损,大半个中国雾霾成灾,还有川普、安倍、金三胖、萨德等等不省心的人和事。和这些相比,什么资费啊网速啊都不值一提。领导日理万机,先处理大事让我们自生自灭吧,等您空出时间了再来好好管管我们。当然,领导的嘱托我们一定牢记在心,长途费漫游费取消就取消吧,网速一定提上去,费用一定降下来。 西方有句谚语: Don`t trouble the trouble before the trouble troubles you 。意思是麻烦未来临,不可找麻烦。所以,当企业变成政府的麻烦之前,政府不要找企业的麻烦。 小心联通,没准就是下一个麻烦。提速降费的鞭子打在移动身上,移动可能没感觉;打在电信身上,电信还能扛一下;打在联通身上,呵呵,可就不好说了。
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对运营商政企市场增长点的困惑
launpy 2017-3-8 12:27
一、 对政企产品的困惑。 目前政企收入的主要来源仍以通道型产品为主,应用型产品缺失。 具体来说,目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是专线(数据专线、互联网专线)、物联网、流量统付、电商通、无线固话等,以上产品都有一个特点:通信型、通道型。把目前比较时尚的词“互联网 + ”拆开来说,通道型产品只是前一半“互联网”的基础,也就管道,互联网的管道,也即“互联网 + ”的基础设施。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了数字化时代,已经从信息化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应用型”的时代,基础设施的增长空间已经见顶,这是政企市场传统业务增长空间收窄的根本原因。未来政企市场要实现大发展,还得从应用型产品着手。 因为,互联网“ + ”什么,怎么“ + ”,说的是如何将互联网真正的应用在各个行业。比如“互联网 + 城管”、“互联网 + 安防”、“互联网 + 农业”、“互联网 + 交通”等,都需要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利用成熟的、可应用的产品来实现各个行业的数字化应用。 “互联网 + “是国家级战略,各种互联网公司、软件厂家、硬件厂家都在摸索、探索、”互联网 + “应用的落地。做为通信运营商,至少做为一个地市级通信运营商的产品经理,我感觉,公司也在”互联网 + “的道路上探索,但是在近 2-3 年,我们能够做的也就是等着社会上的各种厂家把各种应用落地,然后我们与电信、联通去抢专线、物联卡、流量与。因为没有应用型产品,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做应用的手段就是 ICT ,但是 ICT 又一种长流程业务,从洽谈、招标、投标、签约、建设、交付、收费,周期太长,不适合快速复制、规模发展。 回头来看,政企应用型产品在产品目录里面也有很多,但是为什么无法实现大发展,这正是我要谈的第二个困惑。 二、 对做产品的困惑 目前在册的政企应用型产品有城管通、平安通、林管通、警务通、位置通、车务通、员工调度、移动 oa 等等,但是唯一存活且规模发展的只有一个:校讯通。 其实各种“通“本不该成为笑柄的,他们之所以曾经存在过,是具有某种历时机遇,是有市场需求的。就是从提倡“互联网 + ”的今天来看,他们也是正当时的产品,比如城管通正好切合了“互联网 + 城管”的需求,警务通是“互联网 + 警务”、林管通是“互联网 + 林业”、千里眼是“互联网 + 安防”等等。之所以沦为现在只剩下一个名称,是因为什么? 个人认为,是因为运营商的人都太高效,一个产品上市,给你三个月、半年,顶多一年的时间,如果一年还是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带来收入增长,那好吧”你这个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下线吧“。你要知道,当时 QQ 诞生时,也不是现在这么完美,他也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一次又一次的迭代,一次又一次的脱胎换骨的,是给了很大的容忍失败、容忍探索的空间的。 好的产品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产品从雏形到成熟,是需要根据市场反馈不断的迭代、不断的更新的。运营商太急功近利,不给产品成长的时间,成为历史的是产品,打击了的是做产品的人。 近期有支撑了几个项目,有xx的智慧城市、xf的智慧城市。客户经理问我“我们能做什么”,我答“我们能做专线、能做物联卡”;客户经理又问“那我们现在做什么”,我答“等着客户把应用定下来,有了点位我们赶快勘测,第一时间和客户洽谈专线”;客户经理又问“那如果我们想做应用呢?”,我答“走 ICT ”。 其实,我想,如果我们的城管通如果做好了的话,我们可以给他做智慧城管;如果我们的警务通做好了的话,我们可以给他做智慧警务;如果我们的平安通做好了的话,我们可以做天眼。
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IPTV牌照 多少遗憾因你而生
sunqnh 2016-12-6 20:04
IPTV 牌照 多少遗憾因你而生 IPTV 在我国诞生于 2003 年,然而,运营商的 IPTV 用户增长缓慢。根据网络统计数据: 2006 年,中国 IPTV 用户数量为 45.6 万户; 2007 年,中国 IPTV 用户数量为 120 万户; 2008 年,中国 IPTV 用户数量为 240 万户; 2009 年,中国 IPTV 用户数量为 430 万户;截止到 2010 年,运营商才发展了区区 600 万用户,其中上海的用户超过 100 万。这也太不符合运营商雷厉风行的作风了。 IPTV 的收入和用户对运营商来说几乎忽略不计,完全成了鸡肋。 之所以 IPTV 发展缓慢,原因只有一个——牌照。 IPTV 属于视频业务,是广电系的专属领域。如果通信运营商要发展 IPTV 业务,则一定要和牌照方进行合作。而 IPTV 牌照统统掌握在广电系统下属的公司手中,成了运营商绕不过的弯。可是广电系几乎没有发展 IPTV 的动力,因为它有类似的业务——有线电视,怎么可能玩左右互博呢? 自从首张牌照于 2005 年 5 月颁发给上海文广以来,那些拥有牌照的公司这么多年来都干了些什么?央视国际、南方传媒、国际广播电台、杭州华数等拥有牌照的公司在发展 IPTV 方面基本上是一事无成。只有上海文广持之以恒地推广这项业务,所以有网文称 “ 中国的 IPTV 发展,上海文广 BESTV 功不可没。 ” 而 IPTV 牌照的坏处在于: 一.一张牌照拖死运营商。一方面运营商迫切地想发展 IPTV , 一方面拥有牌照的公司却无动于衷。让想干的人找不想干的人合作,广电总局也是煞费苦心。也许总局已经预见到了如果让运营商放手去做,那么有线电视将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尽量去拖延。 二. IPTV 牌照事实上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互联网和 IPTV 产业链的发展。如果没有视频业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仅仅是上网看新闻、听歌曲、发邮件,根本用不了 50 兆、 100 兆的带宽,运营商也没有动力去提高宽带网速。如果 IPTV 业务从一开始就高速发展,那么我国的宽带提速工作肯定会比原先的加快不少;同时随着 IPTV 用户的增加,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也将得到极大的促进。 三. IPTV 牌照还使得广电系内部产生了内耗。拥有数百万用户的上海文广和拥有政策优势的 CNTV 之间明争暗斗,又进一步拖延了 IPTV 的发展。直到 2013 年 5 月,中国网络电视台(出资方:央视国际网络无锡有限公司)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出资方:百视通技术公司)联合投资设立 IPTV 合资公司 “ 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 ” ,才形成了全国统一的 IPTV 播控平台。而且有意思的是,爱上电视正式运作之后,广电总局没有再给百视通的 IPTV 牌照展期。这个嘛?你懂的。 即便困难重重,运营商对 IPTV 业务不离不弃,不计较眼前得失,坚持不懈地发展用户。随着网速的不断提升,电信和联通都已经把 IPTV 作为战略性基础业务。从 2010 年 7 月三网融合启动试点开始, IPTV 在短短 18 个月间实现用户从 450 万到 1350 万的三倍增长。截止到 2016 年度 6 月份, IPTV 用户已经达到了 6581.2 万户。而同期,有线电视用户超过 2.5 亿户。虽然两者差距显著,但 IPTV 业务增长势头很猛,仅仅是 2016 年 1-6 月就增加了 1991.7 万户,比上年末增加了 43% ,着实吓人。 可是广电运营商既怕又不怕。因为,发展 IPTV 所必须的播控平台牌照攥在自己手里。说起来,通信运营商也够憋屈的,三网融合政策一颁布,业内笑称“广电的还是广电的,通信的也是广电的”。就是广电运营商可以直接进入宽带接入市场,但电信运营商无法直接进入有线电视的市场,需要和具有 IPTV 牌照的广电运营商合作开展业务,因为播控平台是由广电运营商掌握,通俗地说就是“用户由通信运营商发展,用户看什么节目由广电运营商决定”。一项业务提供什么产品自己说了不算,这也真难为通信运营商的。 爱上电视的注册资金为 5000 万元,这样规模的公司在运营商眼里真不算什么。然而该公司却拥有全国性 IPTV 牌照,所以你要发展 IPTV 就一定要和它合作。爱上电视所拥有的硬件不过是全国播控总平台,运营商也可以做出来,但牌照和政策资源却是再多钱也得不到的。 牌照所有方以管制的名义依靠牌照实行行业准入,反过来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一个规模不大的公司靠着政策掌握了一个经济价值达数百亿的行业的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既然市场经济追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既然三网融合是国家的既定方针,那么,对于 IPTV 来说,还是少一些这样的管制吧。
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运营商做不了朝阳群众
sunqnh 2016-9-28 15:24
山东女孩徐玉玉的死让人心痛。电信诈骗不仅骗钱,甚至到了致死的地步。心痛之余,部分人将矛头直指通信运营商,仅仅因为电话是诈骗过程的一个工具,运营商就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连带躺枪的还有银行,因为钱走的是银行渠道。 愤怒不能替代正确的逻辑。 电信诈骗成了一个社会毒瘤,犯罪分子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把责任归于运营商实在是打错了板子,就像把虚假医疗宣传的责任都归咎于百度一样。 既然无法置身事外,那么运营商可以做哪些预防工作呢? 很多人认为应该实行电话实名制。但是,然并卵。最近,某地出了这样一件事:某银行营业厅来了一群年轻人办银行卡,银行员工觉得可疑于是报警,警察一问,原来是有人以每张几十元钱的价格收购银行卡。和这样的蠢货去谈实名制简直是扯淡,区区几十元就能够搞定,无论是银行卡还是电话卡。当然,给犯罪分子增加一点作案难度总是好的。说到实名制,也挺讽刺的,执行实名制最不积极的就是广大消费者千呼万唤要求引入的市场竞争者 ------ 虚拟运营商,以至于虚拟运营商的号段成了诈骗电话的代名词。况且,徐玉玉案件的涉案电话都是实名登记的。 更有人提出运营商应该主动拦截诈骗电话,理由是电信诈骗都是通过运营商的网络实施的。你当运营商是 FBI 还是国家安全局?运营商根本没有那样的权力!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通信自 由 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所以,运营商没有权力去中断正常的通信,也没有权力去验证通信内容的合法性。否则,还要公检法干吗! 当然,运营商已经在技术面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最近三大运营商已经出台了关于实名制的截止期限, 2016 年 10 月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达到 96% ,年底前达到 100% ,过期不登记将无法进行正常通信。又比如针对诈骗电话号码的特点,拦截伪装成国内电话的境外来电,禁止隐藏号码和强制显示号码等。 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运营商不能置身事外做吃瓜群众,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作为。但运营商也做不了朝阳群众,屡立神功,因为保护人民是政府的职责。 随感 : 花季少女死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让人潸然泪下。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犹如水银泻地一般无处不在,某些地区已经规模化和地域化,受害者遍布各个阶层。虽然犯罪分子大部分是无权无势的草根阶层,但无恃也可以无恐。各类诈骗愈演愈烈,背后是职能部门的纵容和渎职。真可谓“阳光下的罪恶”。如果正义长期缺失,罪恶必将横行于世间。 所幸,政府终于重拳出击了。继运营商实行最严厉的实名制登记政策后,银行规定 ATM 机转账 24 小时后到账,公安部发布关于电信诈骗的 A 级通缉令,六部门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 。 为什么社会的进步总是以少数人的牺牲为代价,例如孙志刚。希望明年的高考季不要带着一抹血色。
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强扭的瓜不甜--------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一)
sunqnh 2016-9-6 14:36
强扭的瓜不甜 --------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一) 近来,关于运营商提速降费的呼声好像小多了。 一来,运营商在年初纷纷表示 : 降了多少费,提了多少速,光流量不清零就少了多少收入。意思就是:诺!该干的都干了,你还要我怎么样嘛。反正工信部也确实认可了。 二来,好像大领导也没心思管这摊事了。最初,老大的意思是通过提速降费,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而促使经济转型,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可搞着搞着苗头就不对了,弄出一堆 P2P 、网贷公司,现在满大街都是理财公司、财富公司、金融公司,骗子满天飞,一会儿卷款潜逃,一会儿资金链断裂,苦主无处伸冤。完全辜负了领导的一番好意。 本来嘛,如果提速降费能够使大家创造出更多的新经济模式,那就让提速降费来得更猛烈一些,毕竟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经济转型。可创新哪有那么容易啊! 领导希望的局面没有形成,副作用来了 ------ 虽然 4G 用户大幅增加,但移动和电信增量不增收,业绩基本持平;而联通的业绩则是大幅下滑, 2015 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12% ,如果扣除出售铁塔资产的收益就更惨不忍睹了。据称 2015 年下半年联通的利润是负数。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下降 80% ,堪称断崖式下跌。 纵然联通自身的经营战略出现了大问题,但我觉得提速降费的影响也不小。提速需要增加开支,降费则是减少收入。正常的经营思路应该是增收减支才对嘛。增加基站不需要钱?百兆光纤不需要钱?海量的投资未能换来用户的满意,反而是众口一词的“没感觉”。这也难怪,运营商不可能直接降价,否则国资委的考核完不成,全体员工去喝西北风吧;即便真的降价了,又能够降多少呢?假设每个用户全年资费降 100 元,用户是没感觉的,但对拥有数亿用户的运营商们而言却太刻骨铭心了 ------- 每家减少的利润将达数百亿元之多。 对于政府要求提速降费的呼声,不响应吧,实属不给面子,以后还想不想给好脸色看了?大把投资提升网速,却得不到用户的认可,吃力不讨好。如果是真金白银的降资费,对于用户来说,三瓜两枣蝇头小利,未必领情;对于运营商而言却是大出血大割肉,弄不好会要了老命,所以难免虚与委蛇。 提速降费本应该是企业出于市场竞争和自主经营的需要,却被政府赶鸭子上架。结果就是企业利益受损,用户依旧不满,而政府则是两头不讨好。 付出没有回报,世界没有公道。总之,再折腾下去,好端端的企业因此而将陷入亏损,这就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有时候光有爱是不够的
sunqnh 2016-6-20 13:08
在 6 月 3 日 IT 时报上刊发的《运营商不懂爱》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比作婚姻和爱情,既调侃又好玩。运营商有时候确实不解风情,不懂爱情。但要说板子都打在运营商身上,却有点不公。 不同年代的爱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又红又专的年代,姑娘爱嫁工人;全民经商的年代,姑娘爱嫁大款。人以稀为贵嘛。 遥想当年,运营商刚刚推出宽带上网,无论是 FTTB 还是 ADSL ,都极为抢手。那价格和现在相比,简直是天价了。 512K 的网速,郊区也要 80 元一个月,那还是在 2001 年左右钱还很值钱的年代。就这样还不是想装就能装,要看有没有线路条件。可有人嫌贵吗?有被要求提速降费吗?恰恰相反,完全是唐僧师徒进女儿国的待遇。宽带具有稳定较快的网速,不限时间地使用,足以秒杀电话上网和 ISDN 。如果把用户比作姑娘,那个时候就是姑娘主动追求运营商家里的宽带小伙了。 女追男,隔层纸;男追女,隔层山。渐渐地,运营商家里的小伙越来越多,外面的姑娘越来越少(供小于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尽管后来的小伙实力(网速)比之前大为提升,可姑娘也比以前更作更挑三拣四。运营商这个家长虽然收了对方更多的嫁妆(资费提高),但付出的比以前也更多了(宽带、手机、 IPTV 组合成套餐),就为了小两口过个安稳日子。 女友 2.0 、 3.0 等等一旦升级到老婆 1.0 ,一定会有本质的区别。婚前无论多么花前月下缠绵悱恻,婚后一样要面对柴米油盐。所以,再作的女孩成了家庭主妇后必定会有所改变,变得理性和务实。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爱情,在婚前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婚后嘛 ------ 网速有点慢,偶尔断个线什么的都不是大事,只要不是彻底断网。再说,运营商有时也会搞点小浪漫,比如年付打个折、积分抵费用、免费升网速等等。 哪怕有矛盾,夫妻间都是床头吵架床尾和,怕就怕有人在旁边说闲话“撬边”。比如丈母娘(消费者保护协会),总是看女婿各种不顺眼(这个收费不合理,那个收费太贵);又比如隔壁邻居(各类媒体),天天嚷嚷着谁家的男人工资有多高房子有多大,对着你老婆说:看看你家男人,钱少脾气大(资费贵服务差),跟他过没意思。做丈夫的也知道自己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所以也就隐忍了,可每天该做的事情一样不少,家庭孩子照顾好(背着骂名顶着批评干业务)。但看热闹的不怕事情大,流言蜚语照样纷纷扰扰 ------ 诸如“偷流量”、“一晚上房子归运营商”等无厘头言论。 总有禁不住诱惑的,离婚后改嫁了长 ×宽带 、有 × 通等等大户,更有少数随了不知名的野小子(不举例了)。要说改嫁后一定比原来过得好,谁用谁知道!可即便后悔了,谁又会承认自己瞎了两回眼呢?(除了三大运营商,见过其他运营商被骂的吗 ? )所以,改嫁后基本也就消停了,除了临睡前心中感慨:“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就算是不离婚的,心态也已经悄然发上来变化,天天催着丈夫多赚钱(提速降费),实在不行就把长辈(如李总理)请出来给丈夫施加压力。眼看着小日子越来越好,可是心里还是没感觉 没感觉 没感觉 …… 其实,运营商懂爱,也会付出爱。可是有时候,光有爱是不够的。在这个可以自( hu )由 (shuo) 发 (ba) 言 (dao) 的年代,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套用梁静茹的歌词,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运营商的爱就有意义,运营商最怕你忽然说要放弃。 这么多年来,运营商的进步和成就有目共睹,虽然在用户眼里依然存在不少缺点。可放眼天下,谁又能完美无瑕?也许用户心中的那个运营商就像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无论是运营商和用户,还是生活中的夫妻,没有彼此的体谅和包容,最终只能是此恨绵绵而不是天长地久。 相爱不易,且行且珍惜。
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你去看看运营商内部考核的那个SB“创新成功率”就行了,
game113 2016-6-16 08:55
终端营销只是垂直产业链整合的一种手段而已,真正让运营商无法突破的是“利润考核”+“国有资产流失”双重考核。 由于“利润考核”,运营商的KPI指向性很明确,就是要多做业绩, 而“国有资产流失”的指标又明确地限定运营商不能参与高风险的新技术研发工作, 那么双重考核的结果,就是运营商在既有的业务市场内过度开垦、泽竭而渔,零和竞争时把新业务市场拱手让人。 你去看看运营商内部考核的那个SB“创新成功率”就行了, 创新本来就是失败居多、九输一赢都算高的, 由于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所以运营商的创新需要保证一定的成功率,结果 ...
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运营商的吃相越来越难看了
initialdp114 2016-6-13 18:59
比如这篇网友的文章: https://www.v2ex.com/t/285169#reply33 在平日里,DNS劫持、HTTP劫持,诸如此类的下三滥招数,层出不穷。有些鄙视运营商,正事不研究、不奋进,在这些歪门邪道上挖空心思,有意思么?有志气么?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提速降费真的没感觉吗?
sunqnh 2016-5-25 11:41
提速降费真的没感觉吗? 近日,新华社刊文:提速请让我感到 降费请让我看到。文章第一句:我国网络提速降费实施一年,资费降了多少?网速又提了多少?就这一句足以让广大运营商员工哭晕在厕所里 ------ 原来我们这么多年都白干了! 提速降费才实施一年时间?谁说的?站出来,大伙来评评理。这位兄台一定没有经历过一兆一元钱的 2G 时代,一定没有经历过一兆一毛钱的 3G 时代,而是直接进入了一兆五分钱的 4G 时代 ; 一定没有经历过 MODEM 拨号上网的时代,一定没有经历过 ADSL 和 FTTB 的时代,而是直接进入了百兆光纤的时代。就好比老一辈人对零零后新生代说“万恶的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后者一定一脸茫然没感觉。 这么说貌似有点矫情 ------ 别拿往事做垫背啊。可过去的事情就真的可以忽略吗?没有比较就看不出进步。我们老拿中国通信行业和外国相比,可我们为什么不和过去相比呢?忘记历史 就 意味着背叛。 4G 的 TD-LTE 牌照是 2013 年 12 月发放的,可真正的竞争是从 2015 年 2 月 FDD-LTE 牌照发放后才开始的,之前是移动唱独角戏,自此电信和联通加入竞争,然后 4 月份李总理就提出了提速降费的要求。到现在总共才一年多时间,感觉不明显也可以理解; 4G 业务刚开展就降价,外界更应该体谅。 其实,通信资费一直在下降,只是方式有点隐蔽。如果直接降,三家运营商谁都无法承受。有媒体测算过,如果每个用户每月减少十元资费,那么移动的净利润将大幅减少,而电信联通则将巨额亏损。但即便如此,区区十元钱用户就一定会有感觉吗?所以降价更多的是实施“加量不加价”,其实就是降价,这和“减量不减价即涨价”是一个道理。比如上海电信“全家享新融合 199 套餐”,包含百兆光纤, 3G 流量, 700 分钟通话(没有漫游费长途费哟), 2 路 4K 的 IPTV ,资费年付还打 92 折。而 2001 年时推广宽带, 512K 网速,上海的郊区每月资费 80 元,那时候 80 元还是挺值钱的。这么多年,网速快了 199 倍,业务种类也全覆盖了,而资费只增加了 1.5 倍。回首过去,目前的资费难道更贵吗? 去拜会久未谋面的老朋友,看到他们的孩子时脱口而出:“哟,都长这么高了!”,但朝夕相处的父母却未必有这么强烈的感觉。 其实,运营商一直走在提速降费的路上。就像晓初总说的那样:“请再给我一点时间。” 所以,请再给运营商一点时间,一定会让用户感觉到提速降费的效果。
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兴软创亮相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让运营商更加适应数字经济时代
qgsh105 2016-3-9 10:43
中兴软创亮相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让运营商更加适应数字经济时代
2月22日至25日,2016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中兴软创以“数字时代运营转型”为主题,携BSS/OSS领域最新ZSmart解决方案和业务理念,与来自UMobile、Orange、StarHub、AIS、True、Vodafone、Vimpelcom、KPN、Telekom Malaysia、STC、CMPak等运营商客户及合作伙伴探讨数据时代运营策略及转型方向。 搜索 复制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将构建完全互联的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如何从强调通信性能向提升用户体验转变,如何通过IT改造支撑开放式业务发展,如何提前布局全新市场抢占高地,成为运营商转型的目标。中兴软创围绕“缔造数字生活”、“助力行业转型”及“重塑运营支撑”三个方面展开,重点通过ZSmart Business Enabler Platform方案、ZSmart Mobile Intelligence方案、ZSmart Customer Insight方案、ZSmart MCCM(Multi-channel Campaign Management)方案等,帮助运营商加速数字转型,以数据承载为客户提供连接、内容、服务,并助力运营商依托自身网络优势、复制通讯行业的运营经验,探索物联网行业新蓝海,与合作伙伴一起为用户创造美好的数字生活。 展会期间,中兴软创董事长陈杰女士还发表了“Smarter City, Better Life”主题发言,分析了智慧城市当前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中兴及中兴软创在智慧城市领域的三大创新,分别是“一图一网一云”顶层设计架构、城市共享大数据云平台、以及全新的PPP模式下的创新商业模式和城市合作运营。还分享了产业链合作经验及中国银川和中国广西的两大成功案例。 此外,中兴通讯还凭借Pre5G Massive MIMO荣获移动通信领域最高荣誉——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Best Mobile Technology Breakthrough)以及CTO 选择奖(Outstanding overall Mobile Technology-The CTO’s Choice 2016)。并连续第三年获得GTI(TD-LTE全球发展倡议)授予的“2015年度GTI最佳解决方案杰出贡献奖”(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on Innovative Solution and Application 2015)。 作为通信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巴塞展重点展示塑造移动未来的领先产品、服务和技术,传统的系统和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兴软创将利用自身优势灵活跟进,快速迭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助力运营商加速转型创新。目前,中兴软创ZSmart BSS/OSS解决方案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规模化商用,成功服务于全球130多家运营商,拥有超过6亿终端用户。
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梁宇亮老师2016年系列之四(虚拟运营商移动用户开拓策略与用户发展举措)
mark241180 2016-2-24 13:58
梁宇亮老师 2016 年系列之四 虚拟运营商移动用户开拓策略与用户发展举措 为进一步推动通信消费的发展,加快国家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国家大力发展虚拟运营商市场以达到电信行业的双赢的局面: 一方面各行业进入电信行业,充分挖掘和进一步做大通信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充分竞争实现鲇鱼效应。 虚拟运营商目前面临着细分市场难、发展思路模糊,多数企业无实质进展的尴尬局面,如何有效地进行市场细分,选择正确的用户发展策略和开展有效的用户拓展举措是这个阶段虚拟运营商主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将从这几个方面给予启示。 【培训收益】 1 、学习外国虚拟运营商用户发展的成功经验; 2 、借鉴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移动发展成功经验; 3 、学会移动用户开拓的发展策略的制定; 4 、掌握移动用户大力发展的用户开拓举措; 5 、制定基于自身优势的移动业务发展计划; 【适合对象】虚拟运营商市场发展人员、虚拟运营商营销团队 【培训课时】 2 天 【培训模式】 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方法应用、工具学习、行动计划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虚拟运营商对电信行业深化发展的作用 工信部大力发展虚拟运营商的目的和作用 第四轮虚拟运营商牌照发放的市场意义 第五轮虚拟运营商牌照准备发放的政策意义 虚拟运营商对电信行业深化发展的八大作用: 改变电信行业的竞争格局 提升电信行业的竞争能力。 加大电信行业的双赢合作。 促进电信的客户时代到来。 深化电信行业的转型发展。 推动电信 4G 的业务发展: 提升电信行业的创新能力: 改变电信行业的盈利模式: 第二部分、 4G 与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对虚拟运营商的机遇与挑战 1 、虚拟运营商在电信行业市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2 、虚拟运营商在电信行业市场应把握的机遇: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予虚拟运营商带来的价值机遇; 内容为王时代带给虚拟运营商优势结合的机遇; 4G 的充分竞争能给虚拟运营商差异化竞争的机遇; 国家政策的指引给予虚拟运营商生存空间的机遇; 3 、虚拟运营商在电信行业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5 、 4G 时代的垄断态势对虚拟运营商的用户发展与业务发展带来挑战; 6 、电信运营商网络开放、系统开放的有限性对虚拟运营商带来挑战; 7 、用户和品牌的问题给虚拟运营商市场开拓与用户发展带来挑战; 第三部分、借鉴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用户发展的成功经验: 中国移动在 2G 时代用户飞速发展的策划与举措成功经验 中国移动在 3G 时代面临困境时的用户发展与开拓策略 中国移动在 4G 时代用户发展与用户管理的成功经验 中国联通在 2G 时代劣势形势下的用户发展成功举措 中国联通在 3G 与 4G 时代用户开拓与发展的成功经验 中国电信在 3G 与 4G 时代用户发展的市场战略与渠道举措 第四部分、虚拟运营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用户发展战略: 虚拟运营商制定用户发展战略的意义: 外国虚拟运营商用户发展的思路: 案例:依靠品牌号召和细分市场成功的虚拟运营商 Virgin Mobile 国内运营商要借鉴外国运营商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用户发展战略: “ 产业为本、战略为势、融合为魂、创新为器。 ” 制定差异化的用户发展战略变得十分重要 2 、制定自身的差异化用户发展战略: 步骤一:制定区域用户发展销售战略的选择: —— SO 战略、 OW 战略、 TS 战略、 TW 战略的选择 步骤二:制定区域用户发展的销售战术: ——进攻战术、改变战术、分割战术、防守战术 步骤三:基于区域市场细分的通信业务市场的精细化分展 ——对区域市场用户进行细分,对不同细分市场运营不同的用户发展战术 ——用户市场细分:价值因素、关系因素、类型因素、消费因素等 步骤四:针对不同细分通信用户群体采取针对性的用户发展方法 工具的运用与能力总结: 工具一:用户发展战略规划工具 工具二:用户发展战术选择工具 工具三:用户发展差异化工具 标杆案例分享: 国外: Tesco Mobile 初始用户发展的思路 国内:京东用户发展策略与思路 第五部分、虚拟运营商区域用户开拓发展的关键方法: 虚拟运营商区域用户开拓发展的关键方法之一:差异化的价值提供 1 、 1 互联网免费营销 案例:如蜗牛移动语音免费卡,阿里的免费流量卡 1 、 2 增值业务附加值营销: 案例:如京东的固定资费加消费特权、如小米的号卡加附加价值 虚拟运营商区域用户开拓发展的关键方法之二:全渠道的优势营销 2 、 1 西班牙 Giffgaff 利用线上渠道的优势大力发展用户 案例: Giffgaff 的 “ 你的移动网络你做主 ” 2 、 2 英国 Tesco Mobile 利用线下渠道的优势大力发展用户 2 、 3 小米如何利用互联网渠道和线下专业卖场渠道大力发展移动用户 虚拟运营商区域用户开拓发展的关键方法之三:内容制胜的吸引营销 3 、 1 法国 NEUF 内容丰富与多样性的用户吸引发展方法 3 、 2 内容型虚拟运营商应制定不同类型用户定制化的内容营销方案 虚拟运营商区域用户开拓发展的关键方法之四:市场细分的精细营销 4 、 1 英国 Virgin Mobile 利用细分市场大力开拓移动用户 案例: Virgin Mobile 将自己专注的年轻用户市场的发展 ——如体育爱好者、文艺爱好者、旅行者、家居者等数类,根据不同用户群的不同需求分别提供标准服务和特别服务。 4 、 2 虚拟运营商的各自制定市场细分策略来发展用户: 案例:乐语移动市场细分专注于健康人群体:“炒”健康云平台 案例:阿里移动市场细分专注于应用阿晨通信工具的人群: ——阿里可以让使用其手机号段的用户玩 “ 往来 ” 、上淘宝天猫时,流量完全免费。 案例:爱施德 移动市场细分专注于家庭用户: 第六部分、不同类型虚拟运营商在区域用户发展上的差异举措: 渠道型虚拟运营商在用户发展上的差异化举措 : (如苏宁、国美、爱施德、含物流型等) 1 、 1 优势运用:运用企业拥有的强大渠道资源进行市场覆盖与市场宣传; 1 、 2 发展战术:用户发展的关键是进行渠道的品牌影响 1 、 3 劣势补强:一是其它渠道的发展补强;二是后台用户管理;三是服务支撑补强 案例:国美在开拓用户中的误区 互联网型虚拟运营商在用户发展上的差异化举措 : (如阿里、京东、百度等) 2 、 1 优势运用:利用创新与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电信差异化的体验 2 、 2 发展战术:用户发展的关键是大数据用户的分类发展 2 、 3 劣势补强:一是线下渠道补强;二是通信人才增加;三是通信与自有业务的无缝结合 案例:京东的用户发展免费利益链 基础运营商型虚拟运营商在用户发展上的差异化举措 : (如华翔、鹏博士等) 3 、 1 优势运用:利用对电信运营商行业的深度了解从后台走向前台 3 、 2 发展战术:用户发展的关键是结合专业能力与相连品牌形象先发一步 3 、 3 劣势补强:一是营销体系补强;二是借力电信运营商能力;三是规范化用户管理 案例:北纬通信如何从后台向前台的角色与能力转变 硬件制造型虚拟运营商在用户发展上的差异化举措 : (如联想、小米、富士康等) 4 、 1 优势运用:利用自有手机终端的用户进行用户的利益迁移 4 、 2 发展战术:用户发展的关键是捆绑营销:终端 + 卡号捆绑或终端 + 流量捆绑 4 、 3 劣势补强:一是用户细化分析;二是相比运营商差异化的价值; 案例:小米在发展几千万用户迁移号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联网营销还有效否? 金融型虚拟运营商在用户发展上的差异化举措 : (如平安、中期集团等) 5 、 1 优势运用:利用与运营商的金融合作与移动支付的趋势发展用户 5 、 2 发展战术:用户发展的关键是金融利益的吸引与粘性 5 、 3 劣势补强:一是专业能力加强;二是发展的定位明确;三是寻找第一步突破口 案例:平安的理财有限收益如何吸引用户的转网 娱乐传媒型虚拟运营商在用户发展上的差异化举措 : (如星美、凤凰等) 6 、 1 优势运用:利用自身媒体的力量不断地影响用户的头脑 6 、 2 发展战术:用户发展的关键是建立与电信行业的专业性相关性让用户认同; 6 、 3 劣势补强:一是终端娱乐的个性化吸引;二建立通信营销团队 案例:不同行业的勉强结合是否是长久的联姻? 第七部分、总结与提升 联系: QQ 及 QQ 邮箱: 752860804 ( @qq.com ) 梁宇亮老师电话: 18675021066 专职讲师助理:李小姐电话: 15813792625
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梁宇亮老师2016年系列之三(对标国际电信运营商4G发展成功经验)
mark241180 2016-2-24 13:57
梁宇亮老师 2016 年系列之三 对标国际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成功经验 电信运营商面对 4G 持续转变的行业格局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运营商营销管理者需要通过对标外国各大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的成功经验,了解外国 4G 发展的策略、外国 4G 产品体系、外国 4G 网络建设、外国 4G 资费特点等来启发与推动自己 4G 市场的发展。 【培训收益】 1 、学习国际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的成功经验; 2 、借鉴外国电信运营商的 4G 发展成功方法; 3 、解决 4G 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掌握问题解决方法; 4 、制定自身市场的 4G 发展的成功关键因素; 【适合对象】 市场管理人员、营销团队主管、一线营销人员 【培训课时】 2 天 【培训模式】 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方法应用、工具学习、行动计划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 4G 的发展对电信运营商产生的深刻影响: 第一单元、影响之一: 4G的发展对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国外 4G 牌照对传统 3G 市场的影响与经验 国外 4G 牌照对美国市场的影响与经验 国外 4G 牌照对香港市场的影响与经验 国外 4G 牌照对日本市场的影响与经验 国内 4G 牌照发放对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案例:欧洲如何在 3G 不赚钱的情况下发展 4G; 日本在 4G 的发展下如何与 3G 的共存; 第二单元、影响之二: 4G 的发展对电信行业的深度影响: 1 、 4G 对电信行业带来深度的改变: 行业改变:从单一电信行业到跨行业发展; 需求改变:由通信的需求变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赢利改变:由单一的通信赢利模式到前后端和平台的赢利模式 竞争改变:由简单的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改变 发展改变:由量收的粗放发展到精细的深耕发展 案例: 4G 的发展对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第三单元、影响之三: 4G 的发展对三大电信运营商竞争的影响: 1 、 4G 的发展让中国移动的竞争策略由防御战略到进攻战略改变 2 、 4G 的发展让中国联通的竞争策略由进攻战略到跟随战略改变 3 、 4G 的发展让中国电信的竞争策略由主动战略到储能战略改变 4 、 4G 的发展对三大电信运营商最大的竞争威胁 案例: 4G 的到来对电信运营商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二部分、 4G 发展对标管理:外国电信运营商 4G 的发展成功经验借鉴 ——外国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成功能力总结: 一是外国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策略;二是外国 4G 网络建设思路; 三是外国 4G 产品体系;四是外国 4G 价值链合作; 五是外国 4G 定价模式;六是外国 4G 资费特点; 第一节、外国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策略的定位: 外国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常用的四大策略: 一是借力策略;二是强化策略; 三是优势策略;四是跟随策略; 四大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四大策略的优劣势: 2 、 1 一是借力策略:主要借助 4G 的力量来扭转 3G 的不利地位。 案例分析:美国 Verizon 在 3G 运营的问题与出路 2 、 2 二是强化策略:主要分为竞争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 竞争驱动型强化策略 案例分析: NTT DoCoMo 的竞争优势加化案例 技术驱动型强化策略 案例分析:欧运营商 TeliaSonera 技术优势中化案例; 2 、 3 优势策略:主要是通过 4G 的发展将 2G 、 3G 用户自然地过度到 4G ,并保持其在 2G 或 3G 时的优势方式以保证 4G 的竞争优势。 案例分析:澳大利亚电信( Telstra )和新西兰电信电信的 4G 迁移计划 2 、 4 跟随策略:在各大运营商发展 4G 的情况下为避免网络演进缓慢造成竞争劣势而采取跟随策略; 案例分析:运营商包括 ATT 、 Metro PCS 的案例。 第二节、国际电信运营商 4G 网络建设发展思路: 1 、国际电信运营商在 4G 网络建设常用思路: 一是激进建设;二是节源建设;三是协同建设。 2 、 激进建设思路:借激进的网络部署快速打造 4G 竞争优势 . 案例分析: Verizon 和英国 EE4G 建设思路 3 、节流建设思路:国际运营商通过 多手段开源节流,缓解资金紧张。 案例分析: ATT 的 4G 建设思路 4 、 协同建设思路:运营商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协同部署 4G 网络 案例分析: ATT 和 NTT DoCoMo4G 建设思路 第三节、国际电信运营商 4G 产品体系的建立: 1 、外国电信运营商 4G 产品体系特点: 1 、 1 网络、终端和套餐是 4G 使用的基础 1 、 2 真正吸引 4G 用户的是满足其多层次需求的业务内容 案例分析:韩国 SK 电讯内容产品体系 Verizon 家庭行业应用案例 日本 KDDI 的 AU Smart Pass 的 APP 套餐计划 第四节、国际电信运营商 4G 价值链合作: 1 、价值链合作的重点性 2 、建立了良好的业态生态圈: 3 、上下游的研发创新、资本支持、孵化器建设等方面积极投入 案例分析: NTT 应用生态圈 第五节、 国际电信运营商的 4G 定价模式: 1 、国际定价的三种模式: 有按速率定价 按流量分级定价 按终端区隔定价 2 、速率进行定价,主要是考虑到 LTE 的高速率和高承载量,可以作为有线宽带的替代,因此在定价上参考有线宽带,采用区分速率 案例:法国 Orange 速率定价模式 3 、流量分级定价:个是普遍采用的模式,按流量分级定价的模式设定了月流量限制,对超出流量实施分阶梯定价, 案例:沃达丰对短期大流量需求进行了区别定价 4 、基于终端的定价 第六节:国际电信运营商的资费设计思路 1 、国际电信运营商资费设计思路: 一类是以流量作为资费设计的基础, 另一类是以 3G 的原有资费特点来设计资费。 2 、国际电信运营商套餐设计特点 美国电信运营商资费设计特点: 一是语音全部不限量; 二是终端共享,不同终端加入费不同; 三是流量成为区分套餐的唯一业务元素; 4 、日本、新加坡、香港等电信运营商在资费设计 5 、英国 EE, 法国 ORANGE, 澳大利亚电信,新西兰电信和韩国电信在资费设计特点 第三部分、电信运营商的 4G 发展问题总结与发展问题解决: 第一节、电信运营 4G 发展问题总结: 1 、电信运营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2 、商业模式不成熟放大量收剪刀差 ; 3 、没有找到创新的赢利模式; 4 、电信运营商 4G 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5 、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的系列问题 第二节、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解决工具: 应用水平思维创新思维图解决 4G 的问题 应用麦肯锡树状分析图解决 4G 发展的问题 应用水平六顶帽思维解决 4G 发展的问题 总结一种合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工具 创新思维图应用 麦肯锡树状分析图应用 第四部分、根据国际电信运营商的 4G 发展成功经验总结自己 4G 发展成功因素: 第一节、外国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 1 、一是准确明晰定位,突出优势赢口碑。 2 、二是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打好持久战。 3 、 三是厚积薄发,借力产业链求共赢。 4 、 四是创新发展,寻找新的赢利模式。 第二节、国内电信运营商总结 4G 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1 、构建地市 4G 发展的关键结果指标( KRI ) 2 、基于 KRI 建立 4G 发展的 KRS( 关键成功因素 ) 3 、通过细化矩阵优化关键成功因素 4 、根据关键成功因素制定详细的实践目标与实践计划 案例:对标不同地市 4G 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第五部分、总结与提升: 联系: QQ 及 QQ 邮箱: 752860804 ( @qq.com ) 梁宇亮老师电话: 18675021066 专职讲师助理:李小姐电话: 15813792625
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梁宇亮老师2016年系列之二(电信运营商4G竞争格局与4G发展策略)
mark241180 2016-2-23 15:25
梁宇亮老师 2016 年系列之二 电信运营商 4G 竞争格局与 4G 发展策略 4G 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电信行业的格局,并真正有效地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何更加清晰地了解 4G 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明确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的竞争策略及制定针对性的区域业绩发展策略将决定电信运营商的 4G 发展地位和发展格局。 【培训目的】 1 、明确 4G 行业的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 2 、掌握 4G 发展难题处理的解决能力; 3 、 提升营销管理者制定政策和策划的能力; 4 、明确如何制定基于 4G 发展的区域营销策略; 【适合对象】 市场管理人员、区域营销负责人、销售团主管、一线营销人员 【培训课时】 2 天 【培训模式】 情景演练、问题讨论、方法应用、工具学习、行动计划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 4G 的发展对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 第一节、 4G 的发展对电信运营商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1 、 1 第一层基本认知:通过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对比发现 4G 竞争的变化: 数据与流量业务成增长引擎,对语音、短彩信业务替代明显 运营支出压力增大,行业利润下滑 4G 基站建设,运营商资本开支看增 4G 市场竞争更加混乱,竞争更加白热化; 数据分析:三大电信运营商三年来财务报表、 2014 年财务数据对比、用户数据对比、利润对比; 1 、 2 第二层深化认知:通过运营商在 2G 、 3G 和 4G 的竞争变化认清发展思路: 4G 市场更复杂:由通信市场向融合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市场过渡 4G 竞争更多元 : 虚拟运营商、 OTT 、移动互联网公司等参与竞争; 4G 技术更先进: 4G 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 4G 手段更激烈:价格战、政策战、促销战、活动战和广告战更加多样化 4G 客户更难缠 : 客户的期望更高,客户的满足更难,满意度难以提升; 4G 改变更紧迫:运营商的系统化和战略化的改变更加急近 1 、 3 第三层本质认知: 4G 的市场竞争深层次的市场变化反思: 4G 带来电信行业结构的变化:从电信 1.0 单一化向电信 2.0 多样化改变 4G 推动电信行业需求的变化:从通信需求向社交需求、信息需求和社会需求改变 4G 改变电信行来的赢利模式:由单一赢利到前后端赢利方式、内容和平台赢利 4G 改变了市场的竞争格局:多层次的竞争格局态势 第二节、深度认识 4G 发展下电信运营商的竞争问题及解决思路: 电信运营商面临的竞争对手 4G 竞争战术: 1 、 1 电信运营商在 4G 时代所采取的竞争战术 产品战 、政策战、促销战、终端战 网络战、捆绑战、利益战、优势战 策反战、关系战、价格战、炒作战 1 、 2 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竞争战术 1 、 3 建立电信运营商自身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 = 关系价值 + 需求价值 + 附加价值 电信运营商 4G 营销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2 、 1 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面临的七大问题: ——带宽提升有限、投资大回报低,劳民伤财; —— 4G 是变相的 WLAN 技术; 4G 覆盖的范围小; —— 4G 产业链不成熟、三大运营商的策反; —— 4G 竞争玩零和游戏、 4G 技术并不成熟; 2 、 2 电信运营商 4G 营销问题的总结与归类: 怎么样提高客户对 4G 的认知、怎么解决 4G 的贵, 4G 的流量快? 怎么让客户换卡、怎么样让代理商认知 4G 的转型? 怎么样更好的推荐 4G 、怎么样让客户使用高的流量? 机型不好卖,怎么卖?网络的覆盖问题怎么解决? 怎么农村做终端?怎样推动 4G 的发展? 2 、 3 电信运营商 4G 营销发展问题解决的策略: 行业先行策略:行业发展的趋势力; 优化能力策略:内核能力的推动力; 客户管理策略:客户需求的价值力; 差异竞争策略:竞争手段的差异力; 关键业绩策略:盈利模型的业绩力; 第二部分、电信运营商 4G 发展策略与市场发展思路: 一、 4G 发展下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思路分析: 电信运营商运营 4G 的资源优劣势分析 4G 发展下电信运营商的的 SWOT 分析; 4G 发展下电信运营商的的五力波特模型分析; 三大电信运营商 4G 竞争策略反思: 采取 S-O 战略的优劣与不足; 采取 S-W 战略的优劣与不足; 采取 0-T 战略的优劣与不足; 二、中国移动 4G 发展策略: 1 、 中国移动 4G 的总体发展策略: 中国移动 4G 发展的十大优势与五大劣势 中国移动 4G 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中国移动采取的 S-O 主动竞争策略 2 ,中国移动的 4G 发展的营销策略 3 、中国移动的 4G 发展的渠道策略 4 ,中国移动的 4G 发展的人员策略 5 、中国移动的 4G 发展的业务策略 6 、中国移动的 4G 发展的方法策略 ——案例研讨:中国移动 4G 发展的互联网布局 ——工作反思:地市应如何应对 4G 的竞争 中国联通的 4G 策略: 中国联通 4G 的总体发展策略: 中国联通 4G 发展的七大优势与五大劣势 中国联通 4G 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中国联通采取的 S-T 优势保持策略 2 ,中国联通的 4G 发展的营销策略 3 、中国联通的 4G 发展的渠道策略 4 ,中国联通的 4G 发展的人员策略 5 、中国联通的 4G 发展的业务策略 ——案例研讨:中国联通如何应对 4G 发展的由猛攻转为善攻 中国电信的策略: 暗度陈仓策略 中国电信 4G 的总体发展策略: 中国电信 4G 发展的八大优势与五大劣势 中国电信 4G 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中国电信采取的 W-O 储势防御策略 2 ,中国电信的 4G 发展的营销策略 3 、中国电信的 4G 发展的渠道策略 4 ,中国电信的 4G 发展的人员策略 5 、中国电信的 4G 发展的业务策略 ——案例研讨:中国电信如何摆脱 4G 发展的被动局面 ——方法研讨:如何改变移动用户不断流失的现状 第三部分、电信运营商 4G 终端、 4G 流量与 4G 集客的发展思路: 1 、 制定 4G 终端发展思路与发展方法: 4G 终端营销思路:优势营销,转换营销; 4G 终端营销重心:客户规划,客户迁移; 4G 终端营销方法:一对一,一对多; 4G 终端营销工具:抗拒处理工具; 4G 终端营销能力:交叉营销能力、组合营销能力; 制定 4G 流量发展思路与发展方法: 4G 流量营销思路:四力,想用、会用、多用; 4G 流量营销重心:刚性需求和影响圈子; 4G 流量营销方法:卖痛苦、卖快乐、卖利益、卖成本; 4G 流量营销工具:需求挖掘工具 4G 流量营销能力: 客户关系能力、客户发挖能力 3 、 4G 集客 ICT 发展思路与发展方法: 4G ICT 营销思路:利润管理、客户管理、运营管理和人员管理 4G ICT 营销重心:问题解决、标杆推广、战略伙伴 4G ICT 营销方法:顾问式营销、解决方案式营销 4G ICT 营销工具:信息化行业分析工具 4G ICT 营销能力:顾问式营销能力 第四部分、制定电信运营商 4G 区域发展的策略与计划: 1 、制定电信运营商区域 4G 发展的营销策略: 1 、 1 基于“三维”区域分析制定区域 4G 发展策略: 知已分析:区域划分情况、区域业绩、区域发展、区域目标等; 知彼分析:竞争对手区域情况、竞争对手策略、竞争对手目标; 知客分析:客户保有情况、客户新增情况,区域客户关系情况; 基于知已、知彼、知客的分析制定区域 4G 发展策略 1 、 2 制定区域 4G 发展策略制定区域 4G 发展计划; 制定区域 4G 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制定区域 4G 发展的目标业绩达成的步骤 ——工具提炼 1 :区域市场规划工具表 ——工具提炼 2 :区域下的渠道发展规划表;区域下的集团发展规划表; 区域下的公众市场发展规划表等;
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三大电信运营商2016年年度转型工作计划
mark241180 2016-2-22 15:36
三大电信运营商 2016 年年度转型工作计划 作者:梁宇亮老师(电信运营商营销专家) 中国经济已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将着力推进互联网 + 转型战略的实施,从而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信运营商需要 支撑网络强国建设和“互联网 + ”行动,提升用户价值,推进改革突破,推进创业布局创新发展,探索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在助力互联网 + 战略的要求下,电信运营商需要推动“互联网 + 制造业”的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2025 ”;推动“互联网 + 小微企业”发展,推进行业信息化应用;推动“互联网 + 城市”发展,全力建设“智慧城市”。 在互联网 + 趋势的风潮下,为适应互联网 + 的发展战略与互联网 + 竞争的需求,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将 2016 年的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企业转型上,三大电信运营商相应地制定了 2016 年年度转型工作计划。 中国移动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是: 2016 年中国移动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是“顺势战略”:把握趋势,顺势而为——促进新旧发展动能平滑衔接,坚持改革精神,调整不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强化组织保证,通过发展和改革两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公司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通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推动企业价值新增长,提升运营协同新效益,激发企业改革新活力,形成开放共享新局面,全面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同时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找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支撑服务建设网络强国、“互联网 + ”行动计划等战略实施,以“移动梦”助力实现“中国梦”。 二、中国移动企业转型发展战术是: 为适应中国移动 2016 年转型发展的“顺势战略”,中国移动将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的战术工作作为支撑:   一是全力加快 4G 发展,巩固领先优势。公司上下要倾斜资源、汇聚力量,狠抓 4G 网络建设优化、 4G 客户发展、 4G 新技术应用与 4G 业务创新。   二是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确保行业领先。“互联网 + ”战略为信息产业发展开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移动要大力提升流量经营水平,大力拓展集客市场,有效拓展家庭市场,大力发展国际业务以及新业务。 三是着力增强核心能力,夯实持续发展基础。要顺应 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创业布局、创新发展,持续增强网络组织、业务创新、客户服务三大能力,提升个人客户的生活服务份额和各行各业的信息服务份额。 四是强化效益观念,提升企业价值。企业是创造价值的经济组织,要回归企业本质,增强效益观念,向加强集中管理、加强资源共享、加强最佳实践推广、加强成本管控、现代化管理手段要效益,保持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   五是加强组织创新,激发运营活力。把握专业化分工时代的要求,坚持管理集中化、运营专业化、机制市场化、组织扁平化、流程标准化,推动建立新型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持续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省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切实加强内部协同管理,稳妥推进薪酬和用工机制改革。 六是切实加强风险管控,推进依法合规经营。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要抓好生产经营,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制度建设,持续完善全集团统一的制度框架和流程体系;持续推进作风转变,把作风建设根植于心、严践于行;推进“法治移动”建设,确保权力透明运行;着力营造和谐环境。 三、中国电信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是: 中国电信 2016 年的发展战略是“互联网化转型”战略, 16 年中国电信将继续推进 互联网 化 转型 ,推进服务互联网化、渠道运营互联网化、网络运维向网络运营转变以及 IT 支撑互联网化,推进业务重构、网络重构、运营重构和管理重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经营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关键能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电信企业转型发展战术是: 为适应中国电信 2016 年转型发展的“互联网化转型战略”,中国电信将通过以下八个方面的战术工作作为支撑: 一是夯实两大基础业务,巩固经营基本面;二是突破五个新兴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推进协同联动发展,众筹凝聚新合力;四是增强六个关键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五是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注入发展新动能;六是持续强化精确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七是坚持依法从严治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八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五、中国联通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是: 中国联通 2016 的年度转型战略是“聚焦转型战略” , 聚焦 4G 与聚焦新动能的转型, 将聚焦战略的实施体现在业绩“数字”和转型成效上。为实施聚焦战略,中国联通将不断调整经营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工作重心,持续推进重点业务发展;加强战略牵引,加快研究制订公司未来发展新战略;探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管理思路,推进简政放权;认真落实国家对电信企业的系列重要部署,积极承担和完成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各项工作。 六、 中国联通企业转型发展战术是: 为适应中国联通 2016 年转型发展的“聚焦转型战略”,中国联通将通过以下八个方面的战术工作作为支撑: 扎实做好 2016 年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工作; 移动业务要聚焦 4G ,加快网络建设,重塑品牌形象,优化产品体系,强化终端引领,提升渠道能力,加速用户向 4G 网络迁移; 以应用为引领,持续提升宽带价值,保持固网业务稳定增长; 打造创新业务增长新引擎,加快实现重点创新业务的规模突破。加快创新业务突破,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优化国际业务经营模式,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全面加强各项支撑保障工作,重点是持续提升运营支撑能力,有效改善客户和一线服务感知;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管理体系;增强主动性和执行力,加快推进深度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两手抓”,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持续抓好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工作。 总之,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把 2016 的发展战略定位在“转型”上,相信通过 2016 年转型的基础夯实,未来三大电信运营商将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 + ”战略的发展。
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全面扩大流量规模提升流量普及率的三大举措(一)
mark241180 2016-2-21 15:59
全面扩大流量规模提升流量普及率的三大举措(一) 作者:梁宇亮(电信运营商专家讲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上网用户的迅速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的习惯,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而言,其工作重心已从语音业务时代转向流量业务时代。在数字化业务还没成熟的情况下,流量业务的工作必然成为三大电信运营商未来工作的重心。 流量业务的工作重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扩大流量的规模;二是提升流量的层次;三是丰富流量的内涵;四是释放流量的价值。电信运营商都将流量工作的重心放在第一点和第二点上,因为第三点和第四点的实现需要第一点和第二点做好做实作为前题。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大力推动 4G 手机销售和 4G 套餐的转移就是为“扩大流量规模”作准备,没有网络和终端作为前提, 4G 流量的普及只是一纸空文。 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流量工作当中的核心工作是扩大流量规划,即提升流量的普及率。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遇到许多普及率难以提升的问题:如用户没有使用流量的习惯,农村老人和小孩根本不需要用流量,用户还在使用功能手机,担心流量使用过程中跑了一套房子,用户不会用流量,用户觉得 4G 流量套餐贵 ....... 针对目前急需要提升的流量普及率的问题(因为运营商要以流量盈利替代语音盈利),笔者根据自己十年的电信运营商培训与咨询经验,提出三个维度的方式,期待与各位的交流。这三个维度分别从战术层面、策划层面和执行层面来开展分享。 第一个层面是战术层面: 流量的战略意义与战略定位,电信运营商都十分明确,故而流量战略与流量规划的制定都十分清晰。在战术层面方面,电信运营商面对流量普及率低的问题,需要六个方面的调整: 一、加大流量的创新力度,在现有的流量政策如“流量共享”、“流量半年卡”、“流量不清”、“流量红包”以及“定向流量”等多种营销措施下开展更多的流量创新活动:一、学习外国运营商的标杆完成以流量作为套餐计费的方式。以流量作为单一的套餐计费单位,取消套餐中流量和语音的划分,以流量作为统一的计费单位,以实现全民都用流量都算流量的目标; 二、实现流量真正取代语音短信,打电话是通过流量来计费的,发短信计流量,发朋友圈计流量,通过这种方式来大力推动用户将使用电话和短信的习惯变为使用流量的习惯,即加快实施“新消息、新通话、新联系”计划; 三、实施内容付费,流量免费的政策;电信运营商可以推出“内容付费流量免费”的流量运营方式,通过精品内容来培育用户付费购买内容的习惯,以内容业吸引用户消费流量。 四、创新 4G 流量应用场景,目前流量使用仍以社交、视频、游戏和阅读为主,为推动流量的普及与提升,电信运营商应创新流量使用的场景从而推动流量的全面使用, 如 实施智慧家庭应用场景的应用:提供以流量为主导的 高清视频播放、云端游戏、车联网、 3D 立体导航、高清视频监控、高清视频会议、多媒体即拍即传、 知能家具 、 远程医疗看病、自动驾驶汽车,办公室里启动家电、出差时监控家庭安全等多种 流量 服务 ;如实施智慧企业应用场景的创新,让企业用户通过使用流量来实现智能办公、视频监控、信息化软件应用、客户管理、视频会议等流量服务。 五、建立流量货币市场,让流量与礼品、流量与积分、流量与购物、流量与消费、流量与虚拟货币结合在一起,从而让流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流量的全面普及。 六、推动公司的流量转型,电信运营商公司要像成立集客公司、互联网公司和终端公司一样,最好能成立流量经营公司,建立流量经营的专业化、集中化的组织体系与团队结构。即便不能成立流量经营公司,也应成立专业化、集中化、流程化、规范化和支撑化的流量经营团队,以推动电信运营商在流程与制度、组织与团队的转型,从而为流量的普及率实现提供中心支持。 请关注 全面扩大流量规模提升流量普及率的三大举措 ( 二 ) 关于流量策划层面与流量执行层面的论述。 注:原创文章,引用请注明出处。梁宇亮老师,十年来专注于电信运营商行业的培训与咨询工作。专业交流: 752860804
个人分类: 移动营销|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0 10:47 , Processed in 0.12322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