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的第一个问题,他简短地回答,不会,因为中美会在这方面持续竞争,欧盟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落后者。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答案,但是接下来,他迅速将话题转到 AI 的前景的想象和预言上:或许20~30年之后,计算机和生物学的发展就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内心想什么,极权和权威政府可以用 AI 真正的了解人脑中想得到底是什么。
例如,他热衷列举 IBM使用 Watson 诊断癌症的案例。IBM宣称 AI 将取代医生,但现实是,Watson更像是这家公司在10年前宣称的智慧地球,更像是个激进的营销概念,而不是现实的技术方案。
我们暂时回顾一下这款AI医生的历史。2012年,IBM 与MD 安德森癌症治疗中心签约,利用 Watson的 AI 技术提高对病人的诊断。根据IBM的官宣,Watson 系统正在不断升级和迭代,已经和全球200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治疗超过8万多癌症病人。但2017年以来,Watson 的负面新闻不断:多家合作机构就已经终止和 IBM 的合作;内部文件也证明,诊断正确率并不乐观,项目内部也出现了大规模裁员。现在 AI 在医疗方面已经放弃人机对战模式,而是转向人机合作。
在谈及歧视的问题时,我发现,赫拉利对于 AI 的技术认知可能也存在瑕疵。
以法庭审判为例,他确实承认 AI 存在歧视问题。但是它比人可靠,法官都是有潜意识的,但 AI 没有潜意识。人们一旦认识到为何发生歧视,就可以修正它,它毕竟只是算法。但问题主要是在于,人们无法理解大数据和 AI 的算法,以及它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