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9284
- 分贝
- 0
- 家园分
- 19495
- 在线时间:
- 92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7-7
- 帖子:
- 8796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3-3-22
- UID:
- 901404
注册:2013-3-22 781
|
发表于 2022-6-13 15:54:19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6月9日,那样普通的一个夏夜,一道长长的闪电划过天空,又倏然而逝。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那个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同学,那个多才多艺的,总是眼中带笑、嘴角上扬的可爱女孩,我们亲爱的挚友,永远离开了我们。
10日上午,惊悉她因为正常履行工作职责而被下属用极端残忍的手段杀害于办公室的噩耗,我们如坠冰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仿佛全身的力气被抽走,震惊到胸闷得喘不上气来,动弹不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点开她的朋友圈,打开微信对话框,在曾经共同的群里焦急的汇聚消息。哪怕在传出来的照片里看到了她熟悉的脸庞,我们依然抱有一丝侥幸,希望这是一个噩梦,梦醒了一睁眼,还能听到她轻快的声音,看见她满含笑意的眼睛……窗外,电闪雷鸣,雨滴的凉意戳穿了所有的自欺欺人,我们总以为的来日方长在那个冰冷的夜晚戛然而止。雨,越下越大,仿佛老天也在为这个年轻的生命悲鸣,回忆在雨水的冲刷下越发清晰。
我们,初见于北邮。2013年夏末,我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西土城。作为北邮土著的她,热情地教我们使用抢课系统,给我们介绍北邮人论坛,带我们开发校园内外的美食,她的热情开朗一下子打消了我们初入新环境的忐忑,让我们迅速融入这个原本陌生的环境,对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涯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我们,相熟于合唱。尽管我们都是工科生,但从小就多才多艺、热爱音乐的她挑起了学院五月鲜花合唱比赛总负责人的重担。她有着大大的眼睛,小巧的脸蛋,梳着长长的马尾,整个人瘦瘦小小的站在舞台中央,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好像会发光。她担心我们紧张,一个幽默的自我介绍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合唱就在这样一次次欢乐的氛围里展开。练习时,她是老师,给我们分声部,耐心地一句句地教,夜晚的科研楼地下车库记录了她逐渐喑哑的嗓音;彩排时,她是导演,为我们排队形,细心地一遍遍地指导我们走位,学生活动中心的舞台见证了她一次次的奔走;舞台上,她是指挥,帮我们掌控节奏,用心地调动我们的情绪,闪烁的灯光下是她瘦小而坚毅的背影。演出时我们都是面朝观众展现自己,而付出最多最辛苦的她却全程背对着观众,正如她一直以来的默默奉献。多年的艺术熏陶让她有一种灵动而古典的气质,我们总说她长得像一个电影明星,她听了笑得像个孩子一样,银铃般的笑声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畔。也许就像她带我们排练的《雪花的快乐》和《阳光路上》的歌词里唱得那样,“我有我的方向”“心中暖洋洋”“奔跑着拥抱希望”。她就像这样一片洁白快乐的雪花,晶莹剔透中透着调皮可爱,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方向和原则,无论什么事情都认真对待、拼尽全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明媚开朗、充满希望。
我们,相知于研会。学校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但这背后是巨大的创意压力、组织协调压力、筹备落实压力,我们既是同学,又是战友,一起经历并且组织了无数场学生活动,她努力认真、永远元气满满,每一次我们通宵熬红了眼睛,她总是说“交给我吧,你们先回去休息”。记得那年举办小王子“光音网事”校园歌手大赛,从策划构思到拍摄视频、组织晚会,大家协同配合,她是最不怕辛苦的那个;微电影拍摄,她勇挑女主角的重担,从编写脚本、录制拍摄到后期剪辑,她全程参与……渐渐的在小小的校园里,我们的活动打出了品牌,名气、荣誉、赞美声接踵而至,而每每挑了大梁的她在这个时候却总是默默退到幕后,把荣誉留给集体。在云盘里翻看当年录制的几百段片段、花絮,随意点开,都能看到那个聪颖敏捷、口齿伶俐、元气满满的她,而此刻的我们早已泪流满面。
我们,相伴于科研。在苦熬科研成果情绪低落甚至有些抑郁的时候,她古灵精怪的俏皮话和温暖的关心就像一束在无尽黑暗中的暖光,让我们一扫烦闷的情绪,大家互相打气、互相激励度过了最难熬的毕设时期。毕业之际,辅导员老师送我们每人一个纪念水杯,上面有我们手拉手摆成爱心的合影,这些年我们一直用着,照片已经微微泛黄但我们倍加珍惜,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水杯还在,她却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们,重聚于北邮。毕业多年后,当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在筹备新一届“五月鲜花”合唱比赛,苦于找不到既懂指挥又会钢琴的“总指导”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一条微信发过去,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在工作日下班的晚上和不加班的周末,专程跑回学校带着师弟师妹们练习合唱。她的专业、用心和热情深深感染了师弟师妹们,大家不再把合唱当成硬性任务,不再缺勤滑水,开始发自内心地享受歌唱。合唱比赛那天,我们重聚于北邮,那首《同桌的你》把台下的我们听得泪流满面。只可惜这么善良、正直、热情、美好的她还没有等到把她“长发盘起”的那个人,还没有等到“穿上嫁衣”的那一天,就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我们,告别了这个世界。
她短短的一生温暖纯良,正如她31岁生日时朋友圈里给小王子蛋糕的配文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但她从来没有忘记。现在,她回到了B612星球,正站在星星上微笑。
命运有时候真的有些残酷。我们不愿以恶意去揣测这人世间,但没有经历过同样的黑暗,谁也无法感同身受。永远笑对生活的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面对平日的同事对她痛下杀手的时候她在想什么。关于人性、生命、安全的终极答案,朋友说在信仰里,可信仰没有眷顾她,她永远的倒在了她热爱的、始终坚守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不愿揣测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烈的事情,也无法想象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我们温柔善良的小姑娘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恐惧和绝望;她本是那个普通的家庭最荣耀的骄傲,我们也无法想象此时此刻她年迈的父母是怎样的悲痛、心碎、无助,又要怎样面对网上键盘侠们不负责任的无端猜测、诽谤和非议。我想,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也许是能给她最后的温柔。她所期待的,大概也会是我们大家带着她的天真赤诚,带着她的明媚勇敢,“奔跑着拥抱希望”,去尽力地发现这世间美好,依然奋力勇敢地热爱生活。
这里,是最真实的她,她来过,她也从未离开,抬起头,我们会看到那颗会笑的星星……
谨以此文怀念我们的挚友!
——微信聊天记录停留在“下次溜去听你的课呀,hiahia”,“那我可得好好讲”, 一颦一笑恍如昨天。然而,再也等不到她每年教师节如约而至的真诚祝福,再也等不到那个可爱的身影来蹭我的课了……
——笑笑:至今不愿相信你的离开,请你先不要远走,爱你的人们想再看看你的笑,听听你动听的歌声。请你相信,你所承受的委屈、痛苦不会被忽视,大家一定为你讨回公道,将凶手绳之以法。让如雪花般纯净的你,含着笑离开这个世界,来生还做我们最好的朋友,再与我们唱起《雪花的快乐》。
——我和她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食堂里偶遇,我俩端着餐盘边排队边兴奋的聊了几句,她得知我没饭卡,主动帮我刷了午饭,我们相约改日相聚,竟再无机会了。
——和她一起参加过一场群面,面对同一组十几个来自北京各个高校的面试者,她毫不怯场,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还会主动照顾发言少的同学。无法想象这么优秀、美好的人怎么会遇到这样的恶魔?
——她是我上一届的师姐,开朗热情,谦虚不张扬,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不用寒暄客套就能很自然的交谈。研会的第一次见面会,她临时起意的一首《万物生》惊艳了全场,但连续举办的三届“光音网事”歌手大赛,她一直没有参赛,而总是忙碌在幕后,尽己所能保障完美的舞台呈现。
——我们生活在宿舍的同一楼层,学习在科研楼的同一楼层。她总是一边朝我走来,一边笑弯了眼睛,欢快地喊出我的名字。我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打过招呼,或长或短地聊过天,宿舍、食堂、操场、会议室、实验室.. ... 愿她在天堂能如往昔一般笑得灿烂。
——我和她的最后一次聊天,充满友爱,结尾互道好好照顾自己,我说怎么整的跟生离死别一样,她说要不要这么浪漫。没想到,生离死别,竟一语成谶。
后记: 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我们写过很多的文字,中规中矩的报告,精彩的发言,深刻的总结,但我们从没有像此刻一样感受到文字的苍白无力,我们无法表达出我们悲痛心情的万分之一,难以描绘出她的哪怕一个灵动的侧影,更无法将其转化为射向那些恶毒揣测、诽谤的利箭,只期盼大家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曾在这人世间怎样的走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