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尉

注册:2007-1-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9 09:1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LINE-HEIGHT: 125%;"><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LINE-HEIGHT: 125%;"><font color="#444444"><strong>【IT168专稿】</strong></font></span></span></span>尽管电信、网通“互不侵犯协议”生效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在WiMAX设备厂商那里已经明显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冲击。随着协议的签署,由电信、网通南北分治而形成的WiMAX市场,正随时面临着蒸发的危机。</p><p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img height="63" alt="" src="http://image.it168.com/cms/2007-3-15/image/07315941.jpg" width="151"/></p><p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img height="72" alt="" src="http://image.it168.com/cms/2007-3-15/image/0703143(1).jpg" width="145"/></p><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2006年运营商对WiMAX业务的初步启动,曾经给该产业的设备厂商带来一线曙光,但是目前各地方固网运营商停止接触、等待观望的态度,正在把众多的WiMAX设备厂商置于一场彻骨的“倒春寒”之中,刚刚步入导入期的中国WiMAX市场面临考验。</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strong>设备商感受寒流</strong></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目前各地方固网运营商都处于观望之中,我们之前谈好的一些意向性合作,现在看来很难继续下去,互不侵犯协议对我们营销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某WiMAX设备厂商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电信、网通的南北分治,使得二者在对方领地的接入网资源较为匮乏,这也让宽带无线接入方式成为运营商的首选,WiMAX也藉此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市场空间。广东网通更是在2006年,投资2.8亿元人民币建设WiMAX试验网。同时,中国网通集团也把WiMAX项目作为下一步重点推动的工作之一。另外,其他地方固网运营商也相继跟进探路WiMAX业务。可以说,在该年度,中国WiMAX市场表现出了强势启动的迹象。</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2006年的WiMAX市场成交额有1亿元人民币左右,出货量比2005年增长很多。”某设备厂商高层人士向记者透露。同时,该人士强调,电信、网通南北分治格局是这一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牵引力。</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但是,这一良好的开端随着电信、网通互不侵犯协议的签署而被蒙上阴影。在网通方面,虽然前不久发生了针对互不侵犯协议的“应对措施”风波,但是有内部人士分析,虽然协议的执行在基层会遇到较大阻力,但是总体形势已经不可逆转。据了解,目前中国网通集团南方公司已经开始缩减投资,额度从4亿元人民币降到1.4亿元人民币。投资减少所带来的影响,WiMAX项目首当其冲,此前的一些推动工作被迫叫停。在最为激进的广东网通方面,WiMAX业务也调低了发展用户目标。“我们搞建设的已经无事可做了。”有内部人士如此表示。</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对于电信、网通互不侵犯协议的签署,有专家认为是二者重组合并的信号。但是这对于WiMAX而言,或许是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届时,在没有了接入网瓶颈的情形下,WiMAX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如果WiMAX市场萎缩,其造成的冲击将波及甚广。随着2006年中国WiMAX市场的启动,设备厂商也加快了进入该领域的速度。除了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奥维通公司,国内厂商如中兴、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烽火、普天、大唐等公司也都先后进入这一领域,其中有关注原创知识产权的研发者,但更多的是以OEM方式进行相关设备的生产者。</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strong>寄望移动WiMAX</strong></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与蜂拥而至的设备厂商相比,运营商方面则显得相对冷静。事实上,虽然此前四大运营商在WiMAX试验网建设上动作较大,但是在其业务推广方面却没有显山露水,在商用层面,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因此,也有内部人士指出,运营商在WiMAX业务的推广上并没有尽到全力。</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最为明显的就是,目前除了中国网通把WiMAX明确作为2007年的重点工作之外,其他运营商对WiMAX普遍筹划不多。同时,对于网络运营而言,规模才能产生效益,但是目前运营商普遍采取的是试验网先行,边走边看的策略,使得WiMAX网络规模在短期内很难有质的改变。由此也导致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上升,业务难以推广。</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另外,运营商在推行WiMAX业务方面,多采取保守策略,并没有给予其单独的业务品牌。宣传的不到位,让用户很难了解该项业务。</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对此,运营商方面也有其苦衷。WiMAX在国内所遇到的尴尬局面众所周知,除了具有全球普遍性的频谱资源瓶颈之外,在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方面,TD-SCDMA是国内当然的首选。在政策风向标的引导下,运营商的低调行事也是一种必然,具体到WiMAX项目,其市场拓展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可想而知。另外,在电信重组、3G牌照等诸多因素都还未知的情况下,运营商的小心谨慎也属情理之中。</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75pt;">尽管如此,也有设备厂商人士对中国WiMAX市场表示了谨慎的乐观,并寄予厚望。在该人士看来,目前的固定WiMAX并不能代表WiMAX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一切还要等到移动WiMAX实现商用时才能见出分晓。</div><div style="MARGIN: 0cm 0cm 7.8pt; TEXT-INDENT: 21pt;">据奥维通公司技术市场总监刘长江向记者介绍,在今年下半年会有移动WiMAX商用产品推出,但是否为全移动的解决方案尚不能确定。而“完善版本”的移动WiMAX解决方案的最终推出还要等到2008年。</div>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5 04:01 , Processed in 0.13022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