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士

注册:2008-9-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3 19:42: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网络仿真器对于SNR的计算,通常是 接收功率/噪声功率。

接收功率: Pr
噪声:Pn
发射功率 (Pt)
路损 (PL)

Pr = Pt * PL

Pn通过Noice Figure等算出,是一个常数。

SNR = Pr/Pn

在某个固定的位置这样SNR会是一个常数。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则在网络仿真中引用Rice衰落;通过以上说的路径模型和到一个Pr的平均值,再按Rice分布的特性进行调制。这样Pr会是一个波动,示意图见附件。


但我的问题是:
在实际仿真运行中(OPNET Modeler),当我把Pt设得很大的时候,SNR也相应地变得很大,从而Rice衰落的影响完全没有体现。即使出现-40dB的深度衰落,Pr也足以得到高SNR,因为噪声功率水平还一个常数。

理论上,Rice衰落的影响是不能通过提高发射功率解决。

1.    那么这论文的缺陷在哪里呢?还是我的理解有问题?
2.    是不是计算噪声功率水平的模型也要改进才行?

附件:
a.    Rice分布功率包络示意图
b.    VTC 2000论文: Efficient Simulation of Rician Fadng within a Packet Simulation
c.    OPNET pipeline源代码


更多信息见

http://www.ece.cmu.edu/wireless/downloads.html

761px-Rayleigh_fading_doppler_10Hz.svg.png (53.01 KB, 下载次数: 1)

761px-Rayleigh_fading_doppler_10Hz.svg.png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21:53 , Processed in 0.10466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