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列兵

注册:2009-3-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8 15:33: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沈嘉 LTE的技术创新和挑战
2009年4月2日 14:50  C114中国通信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沈嘉

沈嘉:感谢C114中国通信网给我这个机会,很高兴今天参加2009LTE技术发展论坛!

今天下午前面三位黄所长、侯总和王秘书谈的主要是产业、市场方面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主要是从技术方面跟大家做一些LTE技术的探讨,谈一谈LTE技术的创新,以及带来的一些挑战。

首先,讲一下LTE创新的背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会有LTE的创新。那么,LTE技术创新的实质,究竟这个创新会带来什么事情。同时,也会讲一讲 这个技术面临的一些挑战,比如说OFDM、MIMO这样新的技术使用以后会有什么挑战,以及组网技术的挑战。最后,会非常简短地谈一下LTE进一步的演 进,就是LTE-Advanced将要带来的进一步的创新。

那么,LTE的创新何在?LTE我们都知道,名字虽然是演进,但是是一个实质的技术,进行它和原来的基于CDMA的3G系 统,实际上从传输技术到上层的协议,再到组网上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上行是单载波OFDMA的技术,下行是OFDM的技术。OFDM这个技术是在任何一个时隙是没有人和它共享,这和CDMA系统是一样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能量叠加的系统,在任何一个时隙频带里面都会有自干扰的问题,这是主要的创新。

上行,实际上也是一个类似于OFDMA的频分系统,只不过是做了一些改进,使它有一个单载波的特性。比如说手机的功放效率和成本能够降低,总的来说核心都是OFDMA的技术。

第二个创新的技术是MIMO这个多天线的技术,下行使用得比较充分是多址MIMO,分别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解决覆盖。另外一个解决覆盖的技术,可能是我们说的波束赋形,就是智能天线的技术。比如说大间距天线比较适合波束分级,小减天线比较适合波束赋形。还有一个是空间复用,这是为了提高用户容量。 上行比较简单一点,因为考虑到了控制复杂度的问题,这是空间多址的技术。
    LTE的第三个主要的创新,是关于扁平的网络,原来的3G系统在无线接入网,除了eNodeB还有一个RNC的节点,但是现在取消掉了,现在只有一个 eNodeB,也就是说一个eNodeB可以连接多个网关,还有在相应的几个eNodeB之间有多个接口,这个以前是没有的。

三个创新的实质是什么了?首先,这个创新是对于无线信道资源进一步深度的挖掘。我们做移动通信干的事情就是把无线通信当中的信道资源挖掘出来,因为这是带宽受限,资源非常紧张的,所以我们要挖掘资源,LTE也逃不开这样的思路。我们现在从HSPA系统的传统的5兆带宽,一直到双载波的HSPA可以达到10 兆的带宽,那么到了LTE可以扩展到20兆的带宽。

空域的系统基本上是2天线的系统,但是到了LTE可以达到4天线的,所以在空域和频域都有很大的进展。HSPA无论是在空域还是频域都是一个统一的框架, 而不是像多载波2个在一起,或者是4个在一起,而是一个完全可扩展的带宽。从空域来说,Node是一个灵活的调整,所以它相对来说是比较完整的宽带的 MIMO的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实质是网络层结构的简化。无线空口技术更加进步和复杂,但是从网络层来看,它是趋于简化的努力。一个是纵向的简化,就是RNC节点,取消以后形成 了一个完全扁平的网络。这对于用户来讲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就是核心网离我更近了,我只是隔了一个eNodeB这样的节点。同时,我的传输更快,我跟网 络的接力是2跳的接力。同时也更加简单,也更加透明,这样比较有利于我们IP、Internet的应用。但是,横向上实现了更灵活的互联,比如说实现了全 IP的路由,各个网络节点之间跟Internet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那么横向的移动性操作,某种程度上下放,依赖相邻基站之间的接口,也可以实现局部切换的机制。
像前面谈到LTE的创新是什么样的创新,下面谈一下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会出现LTE这样一个技术创新,我个人认为有三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需要。因为到了最近这4、5年,应该说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成为了各个运营商,包括整个产业,都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一个主要的方向。那么,这个趋势就会带来这么几方面的优化,比如说一个是从话音优化到数据优化,就是这个系统从原来提供话音到提供数据业务。你原来要提供窄带的 业务,现在你要提供一个高效的宽带传输,这是一个优化的方向。另外一个优化的方向,是从覆盖的优化到容量的优化,原来大家都是语音业务,唯一的指标是说你覆盖好还是不好,但是现在我们除了语音的业务的连续保障以外,要提高热内的容量,不愿意说热点,因为大家说热点就觉得是很小的点,比如说一个房间或者是一 个会议室。我们提一个热区的概念,可能是若干个小区,是业务比较高的区域。

第三个优化是从用户容量优化到数据率的容量。运营商的业务容量除了用户的容量,不停发展更多的数量,现在到了业务流量的增长。最后一个是从均匀的容量分布到不均匀的容量分布。很多人说LTE的问题,说峰值速率很高,但是小区中心和小区边缘的差异性很大。也许某种程度上配合了业务的分布,因为对于对于数据业务本身的分配就是不均匀的,它不像打电话。未来80%到90%的数据业务的容量都集中在室内或者是热区的范围内,这也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是比较配合的。大家很少说在大街上搬个笔记本电脑上网。

这样业务分布得不均匀,实际上提出了系统到底要不要提供业务的能力,也许某种程度上可以容忍一定的不均匀性。所以,这是业务的发展趋势,互换这样的一种技术。

第二个背景,实际上是产业上的背景。到了2003、2004年的时候,尤其是WiMAX出现,出现了宽带无线接入和宽带通信产业两个产业融合的趋势。

第三个背景是技术储备成熟。虽然你希望做像LTE这样的系统,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适应这个技术的一些技术储备,实际上你也做不成。所幸的是,从上个世纪 80、90年代,OFDM、MIMO这样的技术逐渐逐渐成熟,到可以实现,到芯片的发展使得这个技术逐渐增强,一直到软硬件、算法上等已经积累的丰富的技 术储备。所以,到了03、04年,OFDM、MIMO这样的技术已经可以拿出来商用了,已经可以拿出来做标准和产业化了。

我们再展开说一下宽带移动通信和宽带接入的融合。我们都知道传统的移动通信,比如说3G是以话音为主的,强调高速移动,比较窄的带宽,比如说5G/Hz,使用传统的终端,比如说Wi-Fi为主。还有使用移动的终端,比如说笔记本电脑。一方面宽带无线接入通过做WiMAX支持话音、支持移动终端等向中间 Internet的市场来渗透。相应地,传统的移动通信也做一些应对,比如说把带宽加到更高,20G/Hz,变成一个全分组域,放弃掉电路域,实现全IP 的网络,热点覆盖,支持便携终端,最后都汇集到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上。上级,带来最后的结果是LTE的任务,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在2G和3G网络上叠加一个水 平接入的网络。因为2G和3G来说从语音业务来看是很好的网络的,它主要的任务在于叠加一个数据接入的网络。

下面谈一下技术带来的一些挑战。因为这样很好的技术可以带来很多的增益,但是这个事情是公平的,不能说只有好处没有挑战,这样一个新的技术,也会给我们的研发、产业带来很多的挑战。虽然说现在LTE的标准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但是LTE的设备研发,应该说还处在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要发挥这个技术的潜力和使用这个技术的性能还有很长的时间。

那么,LTE比3G标准更强大的同时,带来了两个挑战,一个是OFDM的挑战,一个是MIMO的挑战,还有组网能力的挑战。总的来说这挑战可以这么定义,LTE这个系统提供了非常充沛的时域、空域、频域的资源,而且它可以非常灵活地使用这个资源。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过于灵活了,你要用好这个资源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一方面,灵活的系统怎么用好也是一个问题。从标准的层面,LTE的标准和设备的保障程度要比3G低。因为3G没有那么多的灵活性,你 只要按照标准把这个设备做出来,你的设备和他的设备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LTE的系统因为它非常依赖于系统的调度和系统的分配,可能大家都做出来,你 的算法没有人家的算法好,可能就会差很多。
另外一个是物理层技术对于设备的保障能力也非常重要。作为3G来讲,你的物理层的技术对于LTE来讲也是核心,你在物理层面可以用,但是怎么有好, 主要是在MAC层上面,那么这个算法怎么用好就显得非常重要。3G系统像一个傻瓜相机,就是你用得好不好这个照片也不会差多少,但是LTE像一个单反了相 机,如果你用不好,可能还没有3G这个傻瓜相机照得好。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好的摄影师,可能照出来的照片比3G的傻瓜相机照得好很多。

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这三个挑战,单载波的OFDMA相对于CDMA的效率好在哪?很多人说OFDMA的效率高,但是据我的观点是没有定论,从学术界也没有 一个严格的证明,从3GPP做LTE的标准当中,在选择OFDM作为LTE的技术的同时,曾经在文件中说过OFDM系统相对于CDMA系统没有优势,但是 只有在更高的频谱效率上会比CDMA有优势。OFDM是加入了一些CP和开销来解决干扰的问题。

第二个是说OFDM的带宽扩展性强,这个某种程度上是真实的。CDMA这样的系统不是不能扩展到大的带宽,但是它是通过载波捆绑的效果实现的,OFDM天 生具有这样的灵活的能力,它不会产生捆绑得越高,复杂度越高。MIMO某种程度上实现很简单,但是也有一些争论,这取决于接收机是多复杂的接收机。最后一个是调度增益,虽然我一个用户的带宽不宽,但是我可以通过调度满足增益。但是,这要取决于你的调度能不能做有效的调度。

简单地说,频分的系统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度算法的优化问题。那么,调度算法会带来一个挑战,因为刚才说到了,LTE这个系统资源非常多,时 域、频域、空域的,所以6个资源的分配可能对于调度器提出了复杂的要求。另外从高层需要有一个QoS等级和公平性带来的跨层优化问题会进一步的提高复杂度。你要为这么多的用户分别选择他适合的时隙、合适的资源块、合适的调制编码格式、合适的MIMO格式,满足他们的QoS要求,并兼顾公平性,同时还要回 避小区间干扰,可能还要进行空间配对。当然,我们现在采用一些次优的算法保证低复杂度,但是性能和复杂度是一个折中的关系。另外,这样非常灵活的资源分配,意味着你要做大量的测量、大量的反馈,各种各样反馈和测量的量非常大。

下面说一下MIMO技术的挑战。MIMO技术的真实能力和使用场景,应该说现在存在一些争论。有一些论点说MIMO这个技术本来就是室内覆盖用的,室内的 散射比较丰富,室外就不好用。但是这是仿真,所以需要一些增益,但是这需要现场实验的验证。另外,我们传统的网络规划,习惯于把站点设计在一些覆盖比较好的,视野开阔的点上,但是这对于MIMO不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当然,目前的正交极化的天线,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矛盾。但是,MIMO的空间复用 的信道比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它通常用于小区的中心区域,这个面积有多大,还有待测试。

另外一个问题是对于MIMO的选择,在室外场景我们是使用复用还是数量做光纤拉远?这都需要测试。

从实现来说,这方面是基带的复杂度,信号本身处理量可能要翻倍,另外因为带来了天线之间的干扰,干扰消除接收机的复杂度也会上升。发射信号优化程度取决于你测量反馈的精度和程度。还有一个RRU实现射频的问题,由于你的处理量非常大,那么BBU和RRU的接口的复杂度非常大。另外,LTE的双模、多模的问 题,会带来宽带RRU、多模RRU的问题。

最后,说一下LTE组网技术的挑战。空间组网永远是空间系统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说,CDMA多设计里面就是对于小区有一个扰码的设计,但是OFDMA没有 这个设计。小区间的多址依赖于小区间的智能化调度,但是小区内的调度本身已经非常复杂,实现起来难度很大,那么小区之间的调度更复杂。另外LTE会比较重 视微基站、室内基站、家庭基站的重叠覆盖,看看调度是不是可以解决这样复杂的问题。

目前从国际上来看,还没有看到用OFDMA系统或者是3G系统大规模的同频组网的案例。另外谈到了前面的网规网优的新的挑战,还有和2G、3G联合组网的问题。

最后,讲一下LTE-Advanced进一步的演进。LTE-Advanced是在LTE的基础上,是为了满足IMT-Advanced的需求,占领长期 演进的制高点,3GPP做的技术演进。核心的技术就是LTE,是一个强兼容的关系,并没有实质的概念,只是在外延上继续创新。在LTE的基础上,进一步在 空域和频域上分布扩展。比如说频域上我可以捆绑多个20兆的载波形成更高的带宽,比如说40兆、60兆。在空域上继续增加天线,但是如果天线已经加不上去 了,就采用CUMT等进行提高。
频域的扩展可能要捆绑几个载波,空域上来说,这个CoMP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光纤拉远基站,Relay就是无线的接力,使它拉近跟用户之间的距离。那么R9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比如说和我们的MIMO进行结合,另外还有LTE的定位技术和家庭基站的优化也在讨论当中。

最后总结一下,目前LTE的标准化接近完成,但是LTE的技术还充满着挑战,要继续努力才可以发挥出LTE的技术预期的潜力,展现LTE的技术优势。 LTE-Advanced在技术核心即LTE,基本不会影响LTE标准的稳定性,在LTE技术的成熟和优化仍然任重道远。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21:49 , Processed in 0.24548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