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2-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9 18:36: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信息通信
摘 要:在介绍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
析无线电频率资源需求,提出无线电频率规划对策。
关键词:无线电 频率资源 规划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08)02-040-03
一、引言
近年来,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领域正在进入一个
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各种创新无线技术不断涌现并快速
步入商用,无线应用市场异常活跃,无线技术自身也在快速
演进中不断革新。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无线电频谱规划。国家的无线电频
率规划政策,对于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新技术的应用,具
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许多无线接入技术所涉及的频率,存
在很多相近甚至交叉的现象。为此,做出科学合理的无线电
频率规划,必须对相关技术及其需求进行分析。
二、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发展概况
第一代移动通信(1G)基于模拟技术,主要工作在
900M HZ频段;第二代(2G)蜂窝通信系统基于数字技术,
主要工作在900M H Z频段;第三代(3G)基本IMT2000系列
技术制式,规划为2GH Z频段(规划仍在细化当中),3G可
以提供室内2Mbps和室外144Kbps用户数据速率,由于接入
速度较之2G,并不能显著满足多媒体业务用户对其的期望,
当前3G技术,特别是在融合多制式的无线接入方面的技术
标准的多样性,3G移动通信主流技术的多极化(2007年日
内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已正式研究这一问题),通信运营
商的决策不定,以及国家在3G业务的专业管理方面没有最
后的决定,因此,3G系统在我国的运营,有可能只是一个过
渡,业务及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短暂,
前途未卜。
3G尘埃尚未落定,3G后的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系
统已经在紧锣密鼓之中。移动通信与用途更为宽广的无线
接入技术,赋予3G后系统将包括若干个系统,不仅仅限于
蜂窝电话系统,还包括许多新的通信系统如宽带无线接入
系统。就是说,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必须满足数据宽带高
速率和无缝覆盖。考虑到这些技术因素,未来系统将包括
若干个不同的系统,一些是专门为提供高速数据率业务的
系统,另外一些则解决覆盖问题。
对于频率规划而言,作为未来的系统,引起人们关注的
是4G移动通信系统和丰富多彩的宽带无线接入方式,与3G
相比,4G的关键突破在于无缝覆盖和无缝漫游,兼有高速
数据和宽带接入。为此,频率资源管理工作的视点,应关注
于这些技术。
2.1 4G移动通信系统
4G时代,用于通信的器件尺寸受微电子技术的限制,
频率资源问题仍显突出。4G将采取R A N结构优化的微蜂窝
网络,基于IP技术的网络架构,使得在3G、4 G、W L A N、固
定网之间无缝漫游可以实现。
2.2 宽带无线接入
与4G相匹配的无线接入方式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十
几种。
2.2.1 无线局域网(WLAN)
目前有两大技术体系。一种是基于IEEE802.11协议标
准体系;另一种是由CEP T制订的低HIPerL AN标准体系。
该系统由移动终端MT通过接入点AP接入固定通信网络。
2.2.2 无线网状网(Wirelessmesh)
由于W LA N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很小,仅限于几百米,如
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
发展与频率需求分析
许小亚/湖北省长途电信传输局(湖北·430034)
40 2008 No.2 许小亚/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发展与频率需求分析
专业论坛Specialized forum
扩大覆盖范围,造价成本倍增。为此,无线网状网的思路应
运而生,它的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可延伸到十几公里或更远。
2.2.3 无线个域网(WPAN)
能在便携式电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特别连
接”的一种通信网络。WPAN的覆盖范围一般在半径为10米
范围之内,比无线局域网(WLAN)的服务范围要小。
W PA N的应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涉及大宗数据文档
传送;二是涉及实时视像和声讯。
2.2.4 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
一种特殊的点对多点微波系统。采用了无线小区制技
术,是一种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它具有更高的带宽和双
向数据传输的特点,传输容量可与光纤比拟。可提供电话业
务、高速数据业务、视频业务和综合多媒体等宽带业务。
2.2.5 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MMDS)
以视距传输为基础的图像分配传输技术。M M DS能够
作为IP、TDM和帧中继等网络的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可
实现语音通信、Internet接入、本地用户大容量数据交换、
数据广播、高清晰度电视信号业务传输。还能支持用户终端
业务、补充业务、GSM短信息业务和各种GPR S通信业务。
MMDS技术将会比其他通信技术更容易升级。
2.2.6 不可见光纤无线系统
一种采用连续点串接网络结构组成自愈环工作的宽带
无线接入系统。具有SDH自愈环的高可用性能和无线接入
的灵活配置特性。系统采用环行拓扑结构,在对其进行扩容
时可以分拆环或在POP点增加新环。系统的频谱效率很高,
经营者可重复使用一对射频信道给业务区的所有用户提供
服务。
2.2.7 自由空间光系统(FSO)
自由空间光系统是光纤通信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
合,采用光纤传送通信信号,大气为传送媒体,而不是用光
纤做媒体。FSO的组网可以有三种拓扑方式,即:点到点、
点到多点(星形)和网状网结构,也可以采用混合组网。
2.2.8 卫星通信
在我国庞大复杂的地理条件下,采用卫星通信技术是
一种有效的方案。利用卫星的宽带IP多媒体广播技术,可解
决Internet宽带的瓶颈问题。由于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而大、
传输距离远以及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将卫星通信作
为宽带接入网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2.2.9 超宽带(UWB)无线技术
一种低功率无线电技术,可提供短距离高速无线连接。
可将所有的电子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电视、DVD播放机等
以快速高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通信距离和通信能力远远
超过蓝牙技术。
2.2.10 蓝牙技术
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适用于提供低成本的短距
离无线连接解决方案,如对电话、耳机、PC机及键盘和鼠标
实现无线连接。
2.2.11 无线虚拟网(VPN)
基于宽带无线技术组建。VPN使用的协议主要分隧道
协议和其他相关协议两种,采用不同协议可以组建不同级别
的VPN。根据VPN设备在网络中安装位置的不同,有基于用
户端设备的VPN和基于网络的VPN两种建设方式。
2.2.12 Wi-Fi技术
即无线保真度,也是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无线
传输距离为25至50米,在户外可达330米。通过Wi-Fi网络,
不用线缆,可以实现计算机互相链接,链接计算机上互联
网,可将桌面电脑、以及PDA连接起来,共享服务器和打印
机等外围设备。
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使用IEEE802.1lb或802.1la
无线电技术以提供安全、可靠、快速的无线连接,使用
IEEE802.3或以太局域网的架线。
2.2.13 无线城域网
以WiMAX为代表,全称为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的另一
个名字是IEEE 802.16,是针对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提出的一
种新的空中接口标准。可作为线缆和DSL的无线扩展技术,
从而实现无线宽带接入。由于美国的支持和提议,在2007年
11月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讨论了其是否作为3G标准
或准4G无线标准之一。由于频率规划未得到统一,可能委
身于3G频段,我国曾明确表示反对。
三、频率规划的需求分析
3.1 未来技术或业务的频率需求
以上13种技术或者业务,在频率方面的需求见下表:
序号业 务工作频率备 注
1
4G核心网络(蜂窝系
统)
2-8GHz
目前无正式的规划,
预计采用OFDM技术
更高效使用频率资源
2 无线局域网(WLAN)
5GHz( IEEE802.11a标
准)
2.4GHz( IEEE802.11a
标准)
3 无线网状网(MESH)
2.4GHz开放频段,
还有4.9GHz、
900MHz、400MHz等
专用频段
商用,工作频率可以
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
4 无线个域网(WPAN) 2.4GHz开放频段
5
本地多点分配系统
(LMDS)
24/26GHz-38GHz
许小亚/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发展与频率需求分析2008 No.2 41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信息通信
6
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
(MMDS)
2-5GHz
7
不可见光纤无线系统
(Invisible Fiber)
28GHz、29GHz、
31GHz和38GHz
8 自由空间光系统(FSO) 不占用无线频谱资源以大气为传送媒体
9
卫星通信(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C波段(4/6GHz),
KU波段(11/
14GHz),Ka波段(20
/30GHz)
KU波段为重点
10
超宽带无线技术
(UWB)
3.1GHz-10.6GHz
11 蓝牙技术(Bluetooth) 2.4GHz开放频段
12 无线虚拟网(VPN) 2.4GHz开放频段
13 无线保真(Wi-Fi) 2.4和5千兆赫
14 无线城域网(WMAN) 2GHz-11GHz
以WIMAX为例,尚
未统一标准
3.2 当前的频率规划
目前,对于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接入业务,我国已经完
成了六个频段的规划:
第一个频段是1 .8 G H z,频段2 0 M,目前应用技术是
SC D M A,主要用于公众网的无线接入,也可以用于本地专
用网。
第二个频段是W L A N或WiFi,工作在2.4 G H Z上,不是
通信频段,但是,通过申请后,点对点微波可受保护。
第三个频段是3.5GHz,规划为宽带无线接入,通过信息
产业部招标的方式,分配给基础电信运营商,该频段目前是国
际上WIMAX和包括WIMAX在内的无线接入的主流频段。
第四个频段是5.8GHz,原则上分配给公众电信运营商
使用。按照国际规定,也不是通信频段,但由于,局域网得
到广泛应用,可以互联的空中结构协议越来越大,已变成电
信服务的手段,可用于WLA N和其他的设备,此频段上还有
无线电定位业务。
第五个频段是26GHz,规定提供给无线宽带接入,上下
行加起来2000M,目前,主要给基础运营商。基本上用于市
区传输。
第六个频段是第三代移动通信频段,第三代通信的含
义既是宽带,同时也是一种接入,除了 提供给WC D M A、
CDMA2000、TD,还有卫星业务。
另外,我国近期考虑的宽带无线接入频段有两部分:
3.3G和2.6G。
3.3GHz频段,从3300-3400MHz,用于公众或专用网宽
带无线接入,目前没有正式颁布,仅仅限于无线接入系统与
无线定位系统电磁兼容分析和频率共用试验。
2.6GHz频段,从2500-2690MHz,按照2003年世界无线
电通信大会决定,将该频段划为第三代通信3G扩展频段,
目前各国尚无定论。
3.3 未来的频率规划
从上分析可见,面对通信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进
一步或者重点研究“无线局域网、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本
地多点分配系统、超宽带无线技术、无线城域网、不可见光
纤无线系统”的频率规划问题。
目前,各国无线电管理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频谱资
源稀缺,而无线电应用需求巨大,频谱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
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无线电频谱政策必须
作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新技术发展和市场业务需求,充分
发挥高效频谱利用技术的潜力。我们应当积极推动无线电
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包括出台对3G和后3G网络频率的
规划以及对各种新兴宽带接入技术的鼓励政策。在规划新
业务、新技术的频谱需求时,在考虑无线电设备的可供性及
技术的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各类业务之间、同类
业务不同体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和频率共用的可能性,还
要综合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先进性和可靠性,尽量支持频
谱利用率高、协议开放的通信方式。
频率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频率规划既要做到符合国
情,又要尽量与国际频率划分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三
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从
TDD的推进经验看,必须加大力度,积极鼓励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无线标准出台,通过频率规划,支持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通信技术及其民族产业,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快
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信息产
业部令第40号)
[2]陈如明,进入21世纪的全球无线通信,电信科学,
No.1,2000
[3]刘元安,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概论,北京邮电大学
出版社
[4]中国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走势分析,中国网管联

作者简介
许小亚(1969—),男,华中科技大学M BA,湖北省长
途电信传输局。先后从事过无线电技术、无线电集群通信
系统维护、无线电监测与管理等工作。
42 2008 No.2 许小亚/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发展与频率需求分析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 10:44 , Processed in 0.20069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