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士

注册:2008-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1 10:1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源于商业见地网专栏作家 东方视点
5月13日,在提出“提网速、降网费”一个月后,我们的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最新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措施,助力创业、创新和民生改善”。我很支持新一届政府对国企改革的决心,但坦白地说,如此细枝末节地要求,不如执行系统性的国企改革。我的建议是,学习30多年前的英国,进行彻底的国企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惠民。
那么国企到底还要不要改革呢?当然需要,而且最终应该做到我常说的“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国企脱掉“黄马褂”之后,以生产、管理等优势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充分竞争。
我很欣慰的是,我们的新一届政府在设定国企改革思路时,将国企的市场化改革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企改革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都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之一。
既然改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我在这里想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想法,希望能够给我们正在改革中的国企提供一个全新的思维。
我以英国的国企改革为例给各位分析。英国过去和我们很像,也是一个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很多企业都被国有化。英国将约1500个煤矿煤气厂、70多家钢铁厂,以及供电和铁路等公司归于国有;当时,4大飞机公司也被收购统筹为英国宇航公司;造船厂联合成英国造船公司。
截至1982年,英国2000人以上规模的工业企业全部是国有,比如邮政、电信、铁路、烟草、煤气等行业的企业100%国有;钢铁企业80%国有;航空运输企业87%国有。
那么作为像中国一样,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体,30多年前的英国是如何进行改革的?第一阶段改革发生在1979—1986年,叫作彻底出售竞争性行业。
其实,英国国企该阶段的改革和格力电器的改革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对照。这一阶段选择进行改革的国企大多是还有盈利能力的,所以英国的国企改革从最容易的开刀。
具体怎么做的?业绩很好的企业就让它们公开上市;业绩一般,不适合上市的就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或者是职工内部持股。在这一阶段被私有化的英国国企包括英国航空、英国铁路酒店、英国联合港口、国际计算机有限公司等。
在英国政府1979年到1986年进行第一阶段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衡量当时伦敦股指的富时指数从465点上涨到1300点,总体涨幅达到179.6%,年均涨幅也有16%。这证明,英国国企改革的第一步是成功的。
按照英国第一阶段国企改革的评判标准,像格力电器这样的企业,我们的珠海市国资委完全可以把它彻底抛向市场,它不需要国有化,更不需要混合所有制,只有在竞争的市场上竞争,才是最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
对于格力电器的改革,我给出的建议是,我们的地方政府在做决定时,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想一想,投资者凭什么拿那么多钱去换你49%的股份,然后还当一个小股东?
且不说改革后的格力集团挣不挣钱,单是依旧延续的国有控股这个僵化的体制,就很难取得投资者的认可。
事实上,像格力集团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考虑以一个所谓的透明、公开、公正的价格进行全面私有化。
像董明珠这么有能力的企业家,通过企业私有化之后,是不是能够拿到更多的薪水,是不是有更大的成就感呢?
我认为这个才是英国国企私有化改革第一阶段给我们的重大启示,竞争性行业就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出售全部股权。
接着说第二阶段的改革,出售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发生在1987—1993年。在这个阶段,英国政府在走混合所有制这条路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1 14:08 , Processed in 0.14374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