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05-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30 10:2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全球3G发展总体形势。

  二,各地区3G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三,3G业务发展分析。

  四,3G设备市场。

  一,3G发展的总体形势。

  从管制、商业网络和商业用户这三个方面介绍。首先,管制方面的一些情况。3G的管制首先是许可证管制。根据我们的统计,到2005年8月底,全球各国政府一共颁发了151张3G许可证,但是因为有9张许可证被政府收回,当然其中有一张又被重新拍卖,所以2005年8月份,实际持有在运营商手中的许可证有143张,其中W-CDMA的许可证是133张,CDMA2000的许可证数量是4张。从左下角的图上可以看到整个分布情况,右边那个图讲的是历年许可证发放的增长情况。我们归纳出3G许可证发放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从时间上来看,2000年到2001年是全球3G的许可证颁发的高峰期,之后3G许可证颁发浪潮逐渐消退下去,平稳的颁发过程。地域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完成了3G许可的工作。3G许可证发放的工作已经逐渐开始向亚洲、非洲和中东欧地区转移。从3G许可证发放的方式来讲,已经从拍卖的方式向招标的方式转移。另外在许可证发放和许可证竞标的角度来看,它也体现了很多运营商希望借助于3G许可证或者是借助于3G在全球推广的机会向全球其它地区的移动供应商扩张的策略。从管制角度来看,很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欧洲的许可证管制的原则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家都知道在前几年欧洲在3G的市场发展是相对比较缓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两方面,第一是许可证的费用相对非常高的。第二,3G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像当初预期的那样旺盛,所以造成了已经获得3G许可证的这些运营商在试图推3G业务的时候发现好像并没有那么好的预期。所以,这些3G运营商无力按照条件铺设网络和开设业务,就导致政府和运营商在能否按照许可证上面规定的条件准时、按时推出3G网络和3G业务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很多纠纷,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为什么有一些已经颁发到运营商手里的许可证被政府回收回去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缓解欧洲的3G市场发展缓慢的局面,欧洲的管制机构就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就在3G的管制原则上开始从严格的督促转变为放宽条件的转变。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有降低网络覆盖的要求、推迟商业网络开通时间等等。

  从商用网络的角度来看,截止到2005年8月份,根据我们的统计,全球一共有211个3G网络,其中78个是WCDMA商用网络,21个CDMA20001XEVDO网络,还有112个CDMA1X网络。最值得注意的是WCDMA商用网络的增长非常迅速,在整个3G商用网络中占的份额也是逐渐上升。从图里也可以看到,2001年占到百分之十几,2005年8月份已经接近40%的商用网络的份额水平。我们预计到2007年全球WCDMA商用网络的数量将会持平和超过CDMA20001X的商用数量。

  简单介绍一下商用网络在各地发展的情况。在日韩地区发展相对比较好,比较成功一些,它的商用网络建设时间比较早,技术应用方面比较超前。前一段时间由于业务量的增长比较迅速,所以在日本就出现了网络容量不足的情况,所以日本的网络运营商开始把一些原有的2G的频段转用到3G的运营商。

  欧洲和美国相对迟缓一些,其它地区就相对更滞后一些。

  商用网络的建设策略实际上和运营商是否拥有自己原有的2G网络和2.5G网络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和它自己的市场地位也是有很大的相关性。一般传统拥有2G网络或者是2.5G网络的运营商一般倾向于以点到面,从点到面的建设过程。由于它在其它地区都会以2G网络或者是2.5G网络满足基本的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的要求,所以在3G刚推出的初期重点实现了对大城市的覆盖。对于新的进入者,由于它没有2G的网络,虽然可以通过一些其它方式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比如和记黄浦公司在英国刚推出3G网络的时候,就要求英国政府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支持,要求英国的传统移动运营商必须要提供和黄的3G网络到其它运营商的2G网络进行漫游。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致力于尽快地能够实现自己网络的全覆盖。一般来说新进入者都是实行尽快实现全覆盖的网络建设的策略。近期由于技术的飞快发展,比如HSDPA技术的逐渐成熟,很多运营商不是急于建设W-CDMA网络,而是希望能够等待HSDPA技术成熟之后来直接上HSDPA网络。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先从3G的角度来看,截至2005年6月底,全球一共有1.91亿3G用户,我们把CDMA20001X也算为3G,它的用户总数达到了1.437亿。WCDMA用户数超过了3000万,1XEV—DO用户是1780万用户。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WCDMA的用户数增长非常快,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到,2004年6月份WCDMA的用户只占到全部3G用户的6%左右,而到2005年6月份,全球3G用户的份额已经达到了16%,所以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200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的3G用户的比例,2005年上半年WCDMA新增用户1390万,而CDMA20001X新增用户1370万,WCDMA增长首次超过CDMA20001X的用户。分地区来看,WCDMA主要是集中在西欧和日本,日本的WCDMA增长速率超过其它地区,导致日本的WCDMA用户所占全球WCDMA用户份额也是逐渐上升。

  CDMA20001X的用户主要分布在日韩和北美这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的1X的用户占到了全球1X用户的72%。这是第一个特征。

  根据我们的统计和预测,我们认为到2007年左右,WCDMA总的用户数有可能超过CDMA20001X的用户。

  总结一下全球的总体形势,第一,全球3G许可证发放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二,WCDMA商用网络和用户数量可能在2007年左右超过CDMA2000。

  从分地区的角度来看,分别从3G业务的应用水平、3G用户发展规模和比重、3G终端成熟度、3G的网络建设和业务使用情况以及认知度这五个指标来测评全球已经推出3G业务的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全球各地的3G发展呈现出阶梯式的特点。其中日韩两国发展最为成熟,不管是从技术、用户和业务使用水平方面都是远远领先于其它地区。其次紧随其后的是西欧和美国,虽然3G业务已经展开了,但是发展处于缓慢的进程。再次是中东欧和东南亚,3G许可证也是处在发放期。

  日韩的3G市场。日韩的3G市场发展领先,为什么?除了政府的支持、推动还有运营商积极的态度之外,还有两点很重要的原因。第一,产业链发展起步较早,为开展3G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G数据业务产业链管理的方式、管理的方法其实都是从日韩借鉴来的,包括日本NTT DoCoMo的方式,和对手机终端控制的方法和模式,实际上都是从日韩借鉴来的。由于日本和韩国在2G和2.5G的时代,数据业务的发展非常成熟、非常领先于其它地区,所以也为自己的3G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另外,他们的市场非常热衷使用新技术,这也是前期培养的结果。

  美国的市场整体市场水平发展比较高,但是3G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美国四家主要运营商近期才开展业务,但是网络仅仅覆盖大城市地区。主要的原因,目前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分为两方面:一,美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属于一种市场驱动型,而运营商自行决定移动业务的技术标准,是非常自由的市场的行为,影响了移动的大网络的特征。第二,政府的过度反垄断也限制了3G发展。

  西欧的3G市场整体也是发展水平非常高,整体普及率达到90%以上。数据业务除了日韩之外,西欧的发展也是非常好的,但3G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传统运营商对开展3G业务态度比较谨慎,除了和记黄浦公司,因为作为新的进入者,在2003年大规模进入欧洲的3G市场,希望利用3G作为它们切入移动通信市场的一个点,所以铺的比较靠前,但是一些传统的运营商在开展3G业务的时候都是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措施。一般需要等到网络需要到70%以上才会推出相应的3G业务,而且推出业务的时候也是主要利用3G网络最大的特征,3G网络最大的特征是大的数据传输速率,欧洲的运营商在铺3G业务的时候,率先以针对企业用户为主的数据卡业务,他们以3G的数据卡业务来打开3G业务市场。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特征也是欧洲各国的政府已经开始放松管制的要求,减轻运营商的负担。比如说西班牙决定放松对网络建设时间的要求。

  此外,欧洲的一体化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欧洲的这些传统的运营商希望借助3G的机会进入其它国家的移动通信市场,可以获得3G牌照的地区争取获得3G的牌照。没有能够获得3G牌照的地区和过程就希望通过MVNO的方式来进入当地的移动通信市场,从而为自己的用户国际漫游提供便利。其它地区的市场也基本上处于启动阶段。

  小结各地的发展情况基本上有三点:一,日韩3G领先。二,欧美3G进展平稳。三,其它地区处于启动阶段。

  3G业务发展简单介绍。

  首先,传统业务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尽管3G业务的特征是数据业务能力非常强,但是话音业务依旧在所有已经推出3G商用应用的运营商中,话音依旧是占收入的主体地位。以和记为例,尽管和记把自己宣称是一个移动视频业务的提供商,但最主要的业务收入还是来自话音业务,是自己数据业务收入的6倍左右。

  数据业务依然以短信为主。根据我们的统计,大部分的运营商数据业务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5%到20%左右,其中数据业务80%左右的收入都来源于短信。但日本和韩国由于数据业务技术比较好,所以它的比例和世界其它地区稍微有所不同。最具有3G特征的业务是什么?最能够发挥3G高数据传输能力特征的业务还是属于视频类的业务,目前情况看3G的业务面临很多问题,不是非常成熟,目前基于蜂窝网络推出的视频业务质量一般,而且价格也是很难让用户接受。另外,从接入层面来讲,终端和业务所使用的成本非常高。从政策成本来看,由于涉及到跨行业管理的问题以及内容、版权的问题也是有很多麻烦。从市场细分层面,由于上面种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市场需求还不是很高,对已经推出的各种3G视频类的业务,对用户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尽管如此一些在2G网络已有,能够比较充分发挥3G网络特殊能力的业务还是有了很快的发展,比如音乐下载类的业务发展非常快。音乐下载类业务实际上在2G和2.5G已经有了,比如铃声下载,音乐片段的下在。到了3G由于数据能力的提高,会为用户提供比较好质量的音乐下载,目前世界上大的运营商都提出音乐下载,包括KDDI,还有欧洲的沃达峰的网络上都提出了音乐下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社会的角度上也鼎立支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年轻人喜欢这样的业务,30岁到40岁,40岁到50岁的用户对音乐下载的业务比较关注,而且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

  尽管3G的特色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3G技术的引入还是为运营商带来了很多好处,尤其是在收入上为3G的运营商在提高ARPU值这个问题上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首先,比如以最先进入欧洲市场的和记黄浦公司为例,低价的话音业务策略帮助新的进入者稳固住了市场基础,从ARPU值来看,刚进入市场的ARPU是40.3英镑,是英国移动运营商平均ARPU值的两倍。

  下面这个图可以看到利用3G大网络容量的特征,把自己的话音业务降得很低。

  从KDDI和沃达峰的例子可以看到,基于3G网络的业务还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3G运营商的ARPU值。

  总结业务部分,第一,传统业务依旧占3G业务的主导地位,从收入上来讲。第二,基于3G网络的音乐下载业务成为热点。尽管其它一些我们认为应该成为3G特色业务的一些应用没有能够得到非常顺利的发展,但是一些已经有很好用户基础的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3G的数据承载能力的业务还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第三,3G业务显著提升了运营商的ARPU值。

  四,3G设备市场的发展特征。分两部分介绍。

  一,网络设备市场。二,终端设备市场。

  从网络设备市场来看,从2005年开始,3G的网络设备所占到全球移动通信设备比重非常显著了。根据我们的统计,从2005年1月到8月间,全球一共发生重大公开的移动设备合同有141份,其中3G的设备合同占48.9%。WCDMA的设备合同占25.5%。可以看到3G网络设备的市场地位是在逐渐凸现。第二个特点,3G设备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从合同的角度来看,WCDMA和CDMA2000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欧洲地区甚至到中东欧地区都是以WCDMA的合同分布的比较多一些,而到北美、拉美和非洲地区,CDMA2000的合同分布比较多一些,亚太地区基本上是两大技术体系的合同都占很大的比重。

  随着HSDPA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运营商在考虑采购设备的时候也更加注重自己网络下一代的演进需求。

  终端设备市场是什么样的情况?终端设备市场在日本和欧洲的运营商刚刚推出3G网络的时候,终端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刚开始推3G终端,不管是从款式上、种类数量上还是从本身的质量上来讲都是非常不尽如人意,也是阻碍3G发展非常大的问题。发展到现在,3G商用终端基本上已经不再成为3G发展的一个瓶颈了。截止2005年6月,全球一共有850多款CDMA20001X的商用终端,其中包括12个品牌的107款EVDO的手机和数据卡。此外还有26个品牌的179款WCDMA终端已经面世。需要注意的一点,WCDMA的商用终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到。在2005年1月份全球的WCDMA的终端数量开始有100款左右,而到2005年6月份,它已经达到了179款,比2005年年初增长了将近70%。

  对未来出货量的预测,WCDMA的出货量从2005年开始明显增长,估计2008年将会超过1.5亿部,GPRS手机在2006年达到顶峰,之后有下降的趋势。

  3G的网络设备合同已经占到整个移动设备合同总数的将近50%左右。3G网络设备在市场的地位已经逐渐凸现。第二,3G设备合同的分布地域特征非常明显。第三,WCDMA终端的种类已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进入2005年以来,它的种类数量是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将近70%。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7 03:26 , Processed in 0.17683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