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割接前必须完成非割接点的光缆安装固定工作;割接前8-24小时之内、光缆安装固定完成以后必须将新敷设光缆进行OTDR测试并保存图片(测试负责人:),并确认性能良好。如发现存在问题应立即汇报割接负责人予以处理,割接负责人初步判断障碍情况,如: ★在割接前能够修复→则安排相关人员予以修复,修复完成继续割接; ★在割接前不能修复或经初步修复后确定不能修复→则及时汇报建设单位予以解决。 2、各割接小组的负责人负责在前往割接现场前按“割接参与的主要施工人员及仪表、设备、工器具、材料等配置”要求落实本组需要的相关资源。 补充要求:必须配置 □ 安全帽、绝缘鞋等防护用品 □统一的工作服 □ 反光背心(件) ● 安全锥桶(只) □ 脚扣、安全带、滑板等架空作业施工工器具 3、割接前 8 小时之前各割接小组到达施工现场,割接负责人带领各组主接人熟悉割接现场,并进行包含以下内容的安全技术交底: ■ 待割接的新老光缆的确定 ■ 开断前老光缆的再次确定方法 ■ 接头盒使用的工艺要求 ■ 割接后光缆接头盒及余缆的安装固定方法 ■ 记录接头盒两端光缆皮长字码及两侧余缆尺码段、保存接头盒加强芯固定、盘纤、接头盒固定的照片等资料 ■ 车辆停放、操作点设置的安全控制 ■ 确保割接点不被占用的措施(如孔盖被车辆压住等情况) 4、各割接小组的负责人在割接前 6 小时之前带领小组成员熟悉待割接光缆开拨(提供新老光缆的废缆)、即将使用的光缆接头盒拆装固定等操作办法及工艺要求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割接负责人汇报。 5、割接负责人在割接前 4 小时之前最终确认各小组的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 6、各割接小组在割接前 1 小时之前到达割接现场;割接前各割接小组完成接头盒及余缆安装固定的准备工作和完成新光缆的接续前准备工作,并对熔接机做好放电试验。 7、原有光缆必须核对仔细,原则上必须由建设单位代表现场确定或直接开断原有光缆;如建设单位割接负责人提出其无法到达割接现场,则割接负责人必须制定能够判定割接的原有光缆、且我方能够免责的具体办法;我方的光缆开断指令发出人为: 在得到开断指令后必须由各割接小组负责人开断原有光缆。 8、如割接点原有光缆存在光缆接头盒,各割接小组负责人则在原有光缆确定可以断开后立即对原有接头盒的管序、纤芯对应情况予以核对,如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割接负责人予以处理。 9、割接接头的接续前准备工作中的束管标签应由各割接小组主配人粘贴、负责人核对;割接接头开始纤芯接续前由负责人对待接续的纤芯数量、纤芯强度进行确认,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实施重新开缆等准备工作。 10、割接前后均存在系统调纤(估计首尾调纤时间均在1个小时左右),故割接过程中、在接到原有光缆可以断开的指令后应快速施工,接续操作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原则上在04:15前完成纤芯的接续和盘绕固定(最迟不得超过04:45)。 11、光纤的接续衰耗不得大于 0.3 dB(单项值、个别纤芯返工3次以上仍大于该值则以3次中最小值为控制值);接完 1 组后应立即将其盘绕固定,杜绝乱纤;接续完成并得到测试人员对接续质量的认可后现场割接小组应立即封盒并对光缆接头盒、余缆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测试人员应再一次的确定光纤的接续质量。 12、测试人员在纤芯接续过程中应及时与现场割接小组配合对纤序进行确认。 13、割接负责人在割接过程中每隔半小时确定一次各组的进度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调配相关资源予以修正其割接进度。 14、未得到割接负责人的指令,所有参与割接的人员不得离开割接、测试地点。 15、光缆割接完成后24小时之内测试负责人向该工程现场管理负责人提供以下资料: ★割接接头 □单向 ■双向损耗资料 ★中继段 □单向 ■双向 □单窗口(1550) ■双窗口OTDR图片 ★接头盒两端光缆皮长字码及两侧余缆尺码段、接头盒加强芯固定、盘纤、接头盒固定的照片等资料。 ★中继段总纤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