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一级军士长

注册:2008-5-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4 21:49: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目前的一些DO指标都是通过smart将数据导入后运算出来,目前有一些地方还没有搞明白希望各位能指点一二。
在smart32.1enh版中,求全网的流量采样点是RNC,40.1(throughtput from pcf to bsc)和40.2(throughtput from bsc to pcf)应该就是全网的前反向吞吐率,如果要得到全网的数据流量,厂家工程师给我的计算公式是*3600/1024/1024/8得到的结果是GB。而在扇区的指标中,40.5和40.9分别是前向吞吐率和平均前向吞吐率,这两个数值上经常差别很大,想要得到流量,如果全网扇区根据40.1算出来的结果基本和RNC的相符,但厂家经常是要我们看40.9的平均前向吞吐率,这两个值要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如果该扇区在这个小时内就只产生了1M的流量,那么它的吞吐率就是1*8*1024/3600(kbps),但其实这1M的流量只花了1分钟,其他时间扇区都是空闲的那么它的平均吞吐率就是1*8*1024/60(kbps),不知这样的理解对不?请哪位阿朗的老师指导一下。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0 09:52 , Processed in 0.09983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