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书籍检索

书籍介绍


远程教育系统及其实现

(0人评分)

0.0%
0.0%
0.0%
0.0%
0.0%
作  者: 李学明  李继  魏芳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  号: 9787115087683
页  数: 0 页
出版日期: 2000-12-30
定  价: ¥39 元
远程教育系统及其实现简介
目录
第一章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1 
第一节 简介 1 
一、什么是远程教育 1 
二、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3 
三、开展远程教育的意义 4 
第二节 国内外发展概况 6 
一、发展概况 6 
二、面临的问题 7 
第三节 未来的发展趋势 8 
第二章 远程教育系统 9 
第一节 系统构成 9 
一、通信网络 10 
二、终端设备 10 
三、教学资源 11 
第二节 业务特点 11 
第三节 涉及的关键技术 12 
一、音频、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14 
二、网络技术 15 
三、接入技术 16 
三、视频会议技术 16 
四、基于IP的信息发布技术 17 
五、数据库技术 18 
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19 
第四节 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0 
第三章 基于电信公网的远程教育网络 22 
第一节 电信网简介 22 
一、基础传输网 23 
二、业务网 25 
三、支撑网 25 
四、服务网 26 
第二节 PSTN与远程教育 27 
第三节 ISDN与远程教育 29 
一、用ISDN实现LAN网络互连 31 
二、利用ISDN实现建立远程教育实时授课系统 33 
第四节 DDN与远程教育 35 
一、DDN简介 35 
二、DDN的基本业务 36 
三、DDN的其它业务 36 
四、DDN与ISDN的区别 38 
五、DDN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40 
第五节 ATM与远程教育 41 
一、ATM简介 41 
二、ATM的信元 43 
三、ATM的协议模型 46 
四、ATM上可以开展的业务 48 
五、ATM与其它网络的互连互通 50 
六、ATM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58 
第六节 FR与远程教育 63 
一、FR简介 63 
二、FR协议 64 
三、FR的多路复用 65 
四、FR的带宽管理 65 
五、FR的拥塞控制 67 
六、FR的特点 68 
七、FR的用户接入 70 
八、FR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72 
第七节 几种技术的相互关系 74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育 76 
第一节 计算机网简介 76 
第二节 体系结构与协议 77 
第三节 传输介质与拓扑结构 78 
第四节 主要的互连设备 81 
一、网络适配器或网卡 82 
二、网络中继器或重复器 83 
三、网桥 83 
四、路由器 84 
五、网关 90 
第五节 Internet 90 
一、IP协议的编址方法 93 
二、IP包的头信息 95 
三、ARP协议 96 
四、ICMP协议 97 
第六节 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98 
第七节 宽带WAN 组网技术 98 
一、传统模式--路由器 + 专线 99 
二、利用ATM组网 100 
三、IP over SDH 104 
四、IP over WDM 106 
第八节 宽带LAN组网技术 107 
第九节 下一代的IP协议-IPv6 109 
一、IPv6基本头部格式 109 
二、多重头部 110 
三、数据分段、重组和路径MTU 111 
第十节 下一代Internet 112 
一、研究现状 113 
二、研究目标 114 
第五章 有线电视网与远程教育 116 
第一节 我国有线电视发展概况 117 
第二节 有线电视系统特点 117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系统构成 118 
一、天线系统 119 
二、前端系统 120 
三、干线传输系统 123 
四、用户分配网络 124 
第四节 有线电视系统的升级改造 125 
一、传输系统的升级改造 126 
二、网络拓扑结构的升级改造 127 
三、双向传输的实现方法 130 
四、有线电视网的广域互连 132 
第五节 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133 
第六章 基于卫星、VSAT的远程教育 136 
第一节 卫星通信的特点 137 
第二节 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 138 
第三节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140 
第四节 VSAT及其发展概况 142 
一、VSAT 142 
二、VSAT与普通卫星通信的关系 143 
三、VSAT的发展概况 143 
第五节 VSAT的卫星通信网的组成 144 
一、网络拓扑结构及组网方式 146 
二、数据VSAT网的组网 146 
三、话音VSAT网的组网 147 
第六节 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147 
一、音视频广播 148 
二、数据广播 149 
第七章 远程教育的用户接入 149 
第一节 Modem接入……………………………………………………………………….150 
一、Modem的分类 151 
二、Modem涉及的协议 159 
三、利用Modem接入远程教育网 163 
第二节 ISDN接入…………………………………………………………………………164 
一、ISDN的数字用户线路 165 
二、ISDN的基本速率(2B+D)接入 170 
三、ISDN的一次群速率(30B+D)接入 175 
四、中间速率接入 176 
第三节 xDSL接入…………………………………………………………………………177 
一、ADSL技术 179 
二、HDSL技术 182 
第四节 HFC接入…………………………………………………………………………186 
一、HFC简介 186 
二、HFC接入的优势 187 
三、Cable Modem技术 188 
四、HFC的噪声抑制 189 
第五节 无线接入…………………………………………………………………………..190 
一、标准无线本地环结构 191 
二、无线接入环路技术 193 
第六节 几种接入方式的比较……………………………………………………………..196 
第八章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198 
第一节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198 
一、模拟视频信号的行、场结构 198 
二、模拟视频信号的频谱 199 
三、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200 
四、数字视频与模拟视频的比较 202 
五、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02 
第二节 常见的压缩编码方法 203 
一、预测编码 204 
二、变换编码 206 
三、子带编码 207 
四、小波分析 207 
第三节 基于DCT的图像压缩编码 208 
一、图像分块 209 
二、DCT变换 209 
三、量化 211 
四、熵编码 213 
五、解码过程 215 
六、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 216 
七、混合编码 218 
八、I、B、P帧编码模式 220 
第四节 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223 
一、图像压缩标准的历史和现状 223 
二、静止图像的压缩编码标准 226 
三、CCIR 601 建议 228 
四、H.261 标准 229 
五、H.263 标准 231 
六、MPEG-1标准 232 
七、MPEG-2标准 235 
八、MPEG-4标准 236 
第九章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 242 
第一节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242 
一、取样 243 
二、量化 244 
三、编码 245 
第二节 语音压缩的常用方法 245 
一、波形编码 246 
二、参数编码 253 
三、混合编码 256 
第三节 语音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262 
第四节 高质量的音频压缩编码 263 
第五节 高质量音频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265 
一、MPEG-1音频压缩编码 265 
二、MPEG-2 音频压缩编码 266 
三、AC-3 音频压缩编码 266 
四、MPEG-4音频压缩编码 267 
第十章 多媒体课件技术 271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教育发展历史 272 
一、西方CBE的发展概况 272 
二、我国CBE的发展概况 273 
第二节 课件的基本概念 274 
一、课件的定义 274 
二、课件的功能 274 
三、课件的特点 275 
四、课件的组成 275 
五、课件的分类 277 
六、课件的教学媒介 279 
第三节 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 279 
一、概述 280 
二、多媒体节目制作工具--Authorware 282 
三、网页制作综合工具--Frontpage2000 285 
四、图像制作工具--Adobe Photoshop 5 287 
五、矢量动画制作工具-FLASH 288 
六、三维动画制作工具--3D MAX 289 
第四节 课件的管理 290 
一、课件库的功能 290 
二、课件库的层次结构 291 
三、课件库实例 292 
第十一章 视频会议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296 
第一节 视频会议系统简介 296 
一、系统组成 297 
二、系统分类 298 
三、组网方式与网络接口 299 
第二节 视频会议的多点控制单元 302 
一、多点控制单元的功能 302 
二、相关的国际标准 303 
三、多点控制单元的原理与构成 304 
四、几种常见的多点控制设备 306 
第三节 视频会议的多点通信过程 310 
一、呼叫建立过程 310 
二、初始连接过程 311 
三、多点会议的进行 311 
四、结束会议 312 
第四节 视频会议的多点控制 312 
一、信号切换方法 312 
二、主席控制模式 313 
三、语音激励控制模式 315 
四、演讲人控制模式 315 
五、导演控制模式 316 
第五节 视频会议的数据传输 316 
一、ITU-T T.120系列建议 316 
第六节 基于H.320的视频会议系统 318 
一、H.320协议 318 
二、H.320视频会议终端 321 
第七节 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系统 323 
一、H.323的系统构成 324 
二、H.323的终端设备 325 
三、H.323的关守 326 
四、H.323的网关 329 
五、H.323的多点控制单元MCU 330 
六、H.323的相关协议 332 
七、RTP/RTCP协议 332 
八、RSVP协议 337 
九、H.323的应用 340 
第七节 视频会议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343 
一、远程教育对视频会议系统的特殊要求 343 
二、会议室型视频会议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344 
三、桌面型视频会议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345 
第八节 远程教育中常用的辅助设备 346 
一、电子白板 346 
二、视频展示台 346 
三、自动跟踪摄像机和"Push To Talk"系统 347 
第十二章 基于IP的信息发布技术 348 
第一节 WWW与FTP 349 
一、WWW技术 349 
二、FTP技术 350 
第二节 Web交互技术 351 
一、通用网关接口 352 
二、Active Server Pages 357 
第二节 组播技术 360 
一、IP网的三种通信方式 360 
二、组播地址 362 
三、IP协议对组播传送的处理 364 
四、组播传送涉及的协议 365 
五、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 366 
六、距离向量组播路由协议--DVMRP 372 
七、与协议无关的组播 378 
八、展望 380 
第三节 流技术 380 
一、流技术简介 380 
二、流技术实例 381 
第十三章 远程教育的应用实例 394 
第一节 北京邮电大学远程教育系统 394 
一、实时授课系统 397 
二、非实时系统 404 
第二节 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系统 408 
第三节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系统 410 
第四节 中国矿业大学远程教育系统 411 
第五节 教育部对我国远程教育的总体构想 413 
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升级改造 413 
二、卫星电视教育网的升级改造 414 
缩略语 
参考文献

Archiver| 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

GMT+8, 2024-6-17 13:19 , Processed in 0.04889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