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军衔等级:
中校
“我们必须承认,GPT-5是一个工程学上的奇迹,是现有Transformer模型‘暴力美学’的极致体现。但它更像是工程的胜利,而非科学的突破。在内部,我们曾期待的是能解决模型根本性缺陷(如逻辑断裂、事实幻觉)的全新路径,但GPT-5的答案,依然是‘用更多的参数和数据把老路走得更远’。这种‘意料之中的失望’,是圈内人普遍的感受。”
“这种‘暴力美学’正在同时撞上两堵墙:‘数据墙’和‘推理天花板’。 一方面,互联网上高质量的公开训练数据几乎被耗尽,我们正在用‘合成数据’喂养模型,但这会带来新的风险。 另一方面,模型本质上仍是一个基于统计的‘模仿大师’,它缺乏真正的逻辑推理和世界模型。单纯依赖规模扩张,可能无法让我们离真正的‘智能’更近一步。 更残酷的是经济学上的‘成本诅咒’。如果说训练成本是一次性的巨额投入,那推理成本就是持续性的大出血,它决定了技术能否被大规模商用。GPT-5的推理成本,依然高昂到让绝大多数商业模式无法盈利。”
“我可以非常明确地说,AI投资的‘捡钱’时代结束了。去年,任何一个和‘大模型’沾边的项目都能拿到高估值,那是一个狂热的、由叙事驱动的阶段。但GPT-5的边际性能提升,恰恰是‘模型越大越好’这一简单投资逻辑回报率递减的明确信号。 我们认为,AI发展的‘S型曲线’正在从陡峭的爬升期进入增速放缓的平台期,对基础模型公司的估值逻辑需要彻底重构。”
“资本市场的变化,我们在一线感受非常深刻。科技圈总在问‘AGI实现了吗’,但我们的企业客户关心的是:模型足够稳定吗?成本可控吗?能无缝对接到我现有的IT架构和工作流中吗? AI的下半场,竞争关键已从‘模型有多聪明’转向‘模型有多好用’。谁能率先解决企业应用中的‘最后一公里’这个泥泞又琐碎的问题,谁才能赢得真正的商业战争。巨大的机会将出现在能将AI与行业场景深度结合的应用层,以及为AI落地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公司。”
0 举报本楼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9 05:49 , Processed in 0.13228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