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OP
上海嘉定工业区内,曾经机器轰鸣的上海翔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厂区如今一片死寂。8 月 14 日,这家成立 14 年的本土封测企业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案号:2025 沪 03 破申 883 号),成为今年长三角地区第 7 家倒下的传统封测厂。
作为华东地区电源类芯片封装的核心力量,翔芯曾头顶 "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 " 等光环,拥有 SOP、SOT 等成熟工艺链,累计斩获 35 项专利,总投资达 6000 万元构建起完整的封装测试体系。其生产的电源管理芯片曾支撑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在 2018-2021 年本土芯片设计企业爆发期一度订单爆满。
然而,这些工艺能力和资质并未能转化为持续的发展动能和经营韧性。据报道,工商信息显示,翔芯集成在2024年尝试股权重组以引入新资本未果,随后陷入多起合同纠纷。其名下部分设备已被抵押,总额达400万元,反映出资金链早已承压。最终,在客户订单缩减、成本持续攀升的双重挤压下,企业无法维持运转,被迫走上司法破产程序。
翔芯自创立以来专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加工业务,立志成为专业靠谱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在技术布局上,聚焦多芯片、高功率的SMT 封装,搭建起 SOP、SOT 两条封装线,涵盖减薄、划片、焊线、塑封、金属表面处理、切筋成形、测试等完整工艺链,配备质量检测设备,总投资达 6000 万元,构建起专业代工厂运营体系。
伴随国内电源管理芯片需求爆发,翔芯曾踩中本土芯片设计企业崛起的风口,支撑了下游产品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场景的应用,但在行业快速迭代中最终未能抵御市场冲击。业内分析指出,翔芯封装这类依赖单一技术路线、客户结构相对集中的企业,一旦核心客户订单波动,如部分客户因库存调整、技术迭代减少外发封装需求,便会陷入营收下滑、资金链紧绷的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