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四级军士长

注册:2017-7-4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26 12:03: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数字化转型口号震天响,运营商却发现自己的手脚依然被传统业务捆绑。在利润与现实之间,号卡和宽带仍是它们难以挣脱的生存之本。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的发言引人深思:“携号转网”本为提升用户选择权,却在激烈竞争中沦为价格战工具。这位掌舵着10亿用户企业的领军者,道出了通信行业的窘境。

尽管不断强调数字化转型、新业务拓展,但当策略落到组织末端和市场一线,员工们能卖的、有利润的产品,依然还是号卡和宽带。那些天花乱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市场真实需求之间,始终隔着一段遥远的距离。


01 数字背后的依赖,增长中的停滞
看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营运收入达5438亿元,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表面看稳中有进,但细分之下,隐忧显现。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仅微增;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增长7.4%,算是亮点。但细看传统业务:语音收入下降5.7%,短彩信收入下降0.7%,无线上网业务收入下降4.7%。

这些数字揭示了一个事实:传统通信连接业务的压力日益突出。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49.5元,虽然保持行业领先,但增长乏力。

运营商面临着“第一曲线增长放缓”的挑战,中国移动正试图加快培育新增长曲线8。但在找到足够支撑的新增长点之前,它们仍无法摆脱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02 资源浪费与内部博弈,大而不强的困境
中国移动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巨无霸”,坐拥超10亿用户规模和70%以上市场份额,却深受内部资源浪费问题困扰。

自2010年起陆续成立的20余家专业子公司,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终端公司与物联网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争夺市场,系统集成公司与设计院在政企项目中相互内卷,甚至政企分公司与省级政企部门也会因同一客户展开“内战”。

这种内部竞争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同一技术路线被不同子公司独立开发,同一市场需求被多个团队重复调研。结果就是“多而杂”的产品矩阵,却难有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中国移动长期依赖省级公司对专业子公司的“输血”模式。在5G建设红利期尚可维系,但随着流量增长见顶和传统业务收入承压,这种“粗放式扩张”已难以为继。

03 数字化转型的光环与现实,云服务的失速
运营商不是没有尝试转型。它们大力推动的“三朵云”(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曾一度增长迅猛,但近期却明显失速。
2025年上半年,移动云收入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天翼云收入573亿元,增长3.8%;联通云收入376亿元,增长4.6%。这与几年前动辄翻倍的增长相比,明显放缓。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解释这是“主动战略调整”: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主动放弃一些低效、无效业务,追求有利润和有现金流的收入。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则指出了更深层次的技术变革原因:全球云计算行业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以通算为主的云业务增幅明显下降,AI驱动的智能算力需求非常旺盛。

与运营商云增速放缓形成对比的是,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云厂商正凭借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重回高速增长通道。2025财年第一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8%,创三年来最快增速。

04 广电网络的困境,转型的艰难写照
广电网络的处境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6亿户,上半年减少了100万户;广电5G用户3545.57万户,增长了175.14万户。

2025年,各地广电公司陆续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歌华有线、广西广电、贵广网络等7家广电公司全部亏损,亏损最小的是歌华有线,在1000万元左右。

究其原因,短视频、短剧等绑定在移动端的内容强势抢占了用户时间,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大屏用户被持续分流,导致了有线电视业务式微,收入下滑。而5G业务增长还不能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广电网络的处境是整个运营商行业困境的放大版:传统业务持续下滑,新业务无法填补缺口。

05 未来挑战与技术浪潮,网络能力的焦虑
面向未来,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大。RtBrick的研究警告称,运营商面临着在未来五年内被人工智能和流媒体服务对带宽需求“压垮”的风险。

调查显示,87%的运营商预计到2030年客户将要求显著更高的宽带速度,84%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网络已经跟不上需求,81%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当前的架构远未准备好迎接AI和流媒体流量激增。

运营商内部的高级领导者、工程师和支持人员已经明确表达了他们的感受:瓶颈不是容量,而是决策制定。

缺乏领导层的决定性支持(93%)、运营转型的复杂性(42%)以及专业技能和人员的严重短缺(38%)正成为主要障碍。

06 突围方向与未来之路,摆脱困境的思考
运营商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大而全”战略与互联网时代“小而精”创新逻辑的冲突。在互联网企业通过快速试错、敏捷迭代抢占市场的背景下,运营商却因体制下的决策链条冗长、创新容错机制缺失而频频失手。

要打破这一困境,运营商必须从组织架构和战略方向上“动刀”。对专业子公司进行实质性整合,合并重叠业务线,明确各板块的核心定位。通过“去冗余化”降低管理成本,释放资源用于高价值领域。

其次,需集中优质资源攻坚基础性技术。运营商拥有全国最密集的通信网络、最庞大的用户数据,这些本应成为其在AI、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核心优势。

未来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科研团队在5G-A通算智一体化、AI原生操作系统等领域突破,同时开放平台能力,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生态。

最后,需摆脱“管道工”思维,真正成为“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商不应再满足于扮演通信网络的“搬运工”,而应通过技术赋能,打造面向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综合服务。数智运营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6 15:06 , Processed in 0.16898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