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颜翊 据公开信息显示,在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中采购项目中,基于昆仑芯的AI服务器产品在“类CUDA生态”标段中脱颖而出,分别以70%、70%和100%的份额拿下三个标包,总份额排名第一,中标规模达十亿级别。 此次亮眼表现引起关注,中银国际发布题为《KunLun should be spun off, may worth ? of Baidu》的报告指出,“昆仑芯在诸多方面已超越行业内不少头部企业,尤其是在CUDA兼容方面”。
报告认为,此前由于主要服务于百度内部,昆仑芯的技术能力长期被低估。而此次在面向全国市场的公平竞标中拔得头筹,证明其综合能力已超越业内多数头部企业。
据了解,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构部,于2021年4月完成独立融资,首轮估值约130亿元。 在国内最早布局AI加速领域,深耕10余年,已实现两代通用AI芯片产品的量产及落地应用。其中,昆仑芯1代AI芯片于2020年量产,在百度搜索引擎、小度等业务中部署数万片,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经历过互联网大规模核心算法考验的云端AI芯片,同时也被广泛部署在互联网、工业制造、智慧金融、智慧交通等领域。
尽管昆仑芯取得历史性突破,但百度受此事件影响仅小幅上涨不足3%,该报告分析认为,市场还未从本次招标中认识到昆仑芯的真正价值。
报告进一步提出:昆仑芯从百度独立分拆是必然趋势。分析指出,一方面,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百度需降低芯片业务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的风险;另一方面,独立运营有助于昆仑芯被更多互联网企业采用,也有助于其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合理的估值,吸引更多资本注入,加速自身发展”。
基于昆仑芯的强劲表现和未来潜力,中银国际对其进行了重新估值。报告指出,当前国内GPU企业资本市场估值普遍处于300亿至1000亿港元区间,例如寒武纪A股市值已达约800亿美元。而过去市场普遍将昆仑芯归于“第三梯队”,估值预期偏低。
研究团队给予昆仑芯500亿港元的目标估值,这一数字已相当于百度当前总市值的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