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15-11-26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3 08:56: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C114通信网  艾斯

山雨欲来风满楼。

短短几个月内,Open RAN市场噩耗不断。

先是英特尔宣布出售作为全球vRAN/Open RAN技术重要支撑的网络和边缘业务(NEX)部门,接着是近日美国EchoStar宣布将关闭全球规模最大的原生Open RAN网络基础设施之一。

从底层芯片供应链不确定性持续增强,到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大规模商用网络遭遇淘汰——市场的残酷性不禁令人唏嘘。

6年时间,100亿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分析师Stefan Pongratz在一篇最新博客内容中写到,自2018年O-RAN联盟成立并提出“重塑RAN产业与生态系统,使其朝着更加智能、开放、虚拟化和可互操作的网络方向发展”以来,Open RAN虽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却难言完全成功。

根据该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Open RAN市场累计收入已接近100亿美元。在2025至2029年预测期内,全球RAN市场收入(不含服务业务)将保持平稳态势,累计收入将达到1600亿美元。不过,在此之前,整体RAN市场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大幅下滑。

作为参考,另一家研究公司Omdia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AN市场价值约为350亿美元。因此,可以看到,经过过去几年发展,Open RAN仍仅占整体RAN市场非常小的组成部分。

Stefan Pongratz在博客中指出,市场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Open RAN最初凭借在日本和美国的大规模部署迅速扩张,然而,在经历了急剧增长之后,Open RAN市场总收入在两年内下降了约40%。

17568596882165.png
资料来源:Dell'Oro Group。

这是因为早期采用者以外地区的发展态势未能抵消美日市场增长放缓的影响。该分析师表示,虽然市场适度回调在预期之内,但减速幅度超出了预估,部分原因在于整体5G投资疲软。

Stefan Pongratz写到,如今开放前传(OFH)接口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技术需求,大多数领先运营商如今都将O-RAN、Cloud RAN以及AI RAN视为其下一代RAN路线图的核心支柱。然而,多供应商RAN(Multi-vendor RAN)模式的采用和预期仍然有限——其预测显示,到2029年,多供应商RAN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0-30亿美元,在整体RAN市场中占比不到10%。

梦想“多元”,现实“单一”

同时,Dell'Oro Group 2025年上半年RAN市场报告显示,全球多个地区的RAN市场集中度——以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衡量——正在上升。在六个被追踪地区中,有五个地区的RAN市场现被归类为“高度集中”(HHI > 2500)。这表明Open RAN愿景中关于供应商多元化的要素正在消退。

德勤中国的年度报告《2025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中也出现了类似预测。德勤指出,向多元化、多供应商RAN生态系统过渡要比最初预计的更加缓慢和复杂。其曾在2020年底预测,2021年全球公共网络Open RAN部署数量将翻一番,从35个增至70个。然而,该预测过于乐观:截至2024年3月,全球Open RAN部署和试验数量为45个,其中仅有两个网络为多供应商Open RAN模式。

德勤最新预测显示,到2028年,多供应商Open RAN解决方案预计市场占有率仅为5%-10%,传统RAN的市场占有率仍为80%-85%。

17568596881235.png
资料来源:德勤。

即将逐步被关闭的美国EchoStar网络就是上述两个多供应商Open RAN网络之一。

要知道,Open RAN的核心理念就在于通过拆解RAN当中的不同组件部分,打破传统解决方案的封闭性,从而为移动运营商构建网络提供更多的供应商/解决方案选择,并提高网络部署灵活性,当然,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标准化实现不同软硬件厂商之间的广泛互操作性。

而多供应商Open RAN发展不及预期,单一供应商(Single-vendor)Open RAN渐成主流,可以说是与其初衷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针对此,Stefan Pongratz在接受C114采访时指出:“单一供应商RAN解决方案仍将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多供应商RAN模式取得诸多进展,但单一供应商RAN方案的总拥有成本(TCO)更具优势。”

该分析师向我们分析道,更多供应商虽可降低设备价格,但RAN设备仅占站点TCO的10%-15%。若其余85%的成本因运营、站点集成及优化等费用增加而上升10%,则多厂商方案所支持的设备成本节约需达到约两倍方能抵消——然而目前这一点尚未实现,因此运营商更倾向于选择单一厂商方案。总的来说,运营商虽希望获得除传统设备厂商之外的选择,但并不愿增加合作供应商数量。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如果说EchoStar所代表的是冲击美国电信市场的搅局者,那么支持EchoStar构建这张大规模Open RAN商用网络的多数供应商,则代表着向传统高集中度RAN市场发进攻的挑战者们——Omdia数据显示,2024年Top 5 RAN供应商(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通讯和三星)合计市场份额比例约为94%。

同时,根据Dell'Oro Group研究报告,按全球收入计(2025年第二季度,滚动四季度数据),Top 3 vRAN供应商分别为三星、Rakuten Symphony和富士通。

在市场份额局促的前提下,即使是头部vRAN/Open RAN供应商,亦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作为一个以提供vRAN解决方案为主的供应商,三星在4G时代逐渐扩大了其全球电信市场影响力,虽市场份额仍无法撼动传统Top 4 RAN供应商,但凭借对Open RAN理念的顺滑引入,这家韩国厂商还是成功斩获了一些新老运营商(包括EchoStar)的5G网络订单。但即使三星跻身了前述这两大榜单,其网络业务部门近年来的表现仍不容乐观。

目前,三星将其网络业务(Sumsung Networks,NW)与移动体验业务(Mobile eXperience,MX)共同划归在大的设备体验(Device eXperience,DX)部门之下。三星在其财报内并不单独披露网络业务收入。但最新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其MX与NW业务合计销售额为29.2万亿韩元,其中MX业务销售额为28.5万亿韩元,由此可推算其网络业务(NW)当季销售额约为7000亿韩元(约5亿美元)。

17568596882644.png
图:三星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披露的收入部分。资料来源:三星。

C114按照上述统计方法粗略估算发现,三星网络业务2024年全年销售额下跌了四分之一以上——其2023年全年网络业务收入为3.78万亿韩元(约27亿美元),2024年锐减至2.8万亿韩元(约2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与上年同期持平,均为1.5万亿韩元(约10.7亿美元)。这样的收入规模在三星庞大的商业帝国中所占比例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同时与其他老牌RAN供应商相比,亦是九牛一毛。

三星网络业务的窘境并非个例,包括日本NEC、富士通以及美国Mavenir等已有一定声望的Open RAN供应商,在网络业务方面的财务数据都谈不上漂亮。Mavenir甚至一度因投入Open RAN无线设备硬件开发导致开支猛增,而面临破产清算风险。眼下,EchoStar的网络关停对包括三星在内的这些供应商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尚未可知。

众所周知,规模与研发实力是RAN供应商保持全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通信设备市场的长周期特性要求企业持续进行高额研发投入方能保持技术领先,而Open RAN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与收入,在这样的“大力出奇迹”客观需求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对此,Stefan Pongratz向C114强调,“Open RAN并非能单独改变市场集中化趋势的颠覆性架构。头部供应商企业面临的规模压力、营收增长及利润挑战无法通过该架构解决。2025年上半年行业集中度指数呈现上升态势,且未来仍有提升空间——中小供应商正在积极调整战略布局。”

Open RAN向左,AI-RAN向右

英特尔出售NEX的消息如同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牌一样,使得本就不算稳固的Open RAN产业链如今显得更加摇摇欲坠——三星在vRAN解决方案中亦高度依赖英特尔芯片。

正如C114在此前的相关稿件中所指出的那样,除了英特尔自身的战略决策摇摆导致必须出售NEX这样的“非核心资产”以实现“减负”外,英伟达所推动的AI-RAN技术路线正从架构设计、硬件生态到商业模式对英特尔发起全面挑战。

如今,我们虽无法断言未来的6G标准是否将包含Open RAN架构,但可以肯定的是,AI与RAN的融合将成为6G标准的关键组成部分。实际上,今年上半年3GPP与O-RAN联盟举办的6G联合研讨会上,行业代表针对3GPP 6G前传标准是否引用O-RAN前传规范展开了激烈争论,且未达成统一意见。

17568596885079.jpg

在英特尔支持的Open RAN路线中,主要以x86通用CPU为核心,通过集成硬件加速器提升vRAN性能,强调“软件定义硬件”的灵活性。英伟达提出的AI-RAN路线则以Arm架构CPU+GPU组合(其最新产品ARC-Compact采用Arm架构Grace CPU+L4 Tensor Core GPU)为基座,将AI推理与RAN计算融合,主张“AI原生网络”重构。

相关行业人士向C114表示,短期来看,英伟达的AI-RAN尚未撼动英特尔在vRAN的存量市场,但已改变技术演进方向——双方的竞争本质是“通用CPU+软件定义”与“GPU+AI原生”的技术路线之争,其影响远超单一产品替代。

17568596881312.png
图:英伟达ARC-Compact解决方案示意图。资料来源:英伟达。

关于英特尔为NEX寻找买家,Stefan Pongratz告诉C114,芯片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可能影响Cloud RAN/vRAN市场,但不太可能阻碍行业朝着虚拟化发展的长期趋势。

他指出,Open RAN市场开始显示出企稳迹象。初步数据显示,在对比基数较低、现有Open RAN部署相关资本支出加强以及早期采用者活跃度提升等因素支撑下,2025年第二季度Open RAN市场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速近乎持平。

“Dell'Oro Group自2019年开始追踪该市场以来,我们的长期观点基本保持不变——Open RAN的长期增长前景依然看好。虽然短期内阻力与商业案例挑战持续存在,但总体发展轨迹仍指向RAN领域朝着更广泛的开放化、虚拟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尽管多供应商RAN模式的吸引力仍然有限,但我们对Open RAN和Cloud RAN在预测期后半段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这位资深分析师表示。



举报本楼

本帖有 6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3 15:09 , Processed in 0.18791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