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四级军士长

注册:2017-7-41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22 16:59: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云计算市场表面繁荣之下,正酝酿着一场残酷的洗牌。随着行业增速从48%骤降至16%,一些云厂商将在未来五年悄然退出市场。

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2030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这片繁荣景象中,阿里云在大数据公有云市场占比47%,超过第二名至第四名的总和。

但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行业正在经历无声的裂变。IDC《2024-2025中国公有云市场追踪报告》显示,行业增速从2021年的48%骤降至2024年的16%,2025年预计将进一步收缩至12%。


01 市场繁荣表象下的隐忧
中国云计算市场表面繁荣,实则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增速急剧放缓,市场竞争却日益激烈。头部厂商通过价格战巩固地位,阿里云宣布核心产品降价35%,华为云推出“千企AI免费算力计划”,腾讯云则采用“买三年送一年”的激进策略。
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据Gartner测算,2024年行业平均利润率已从10.2%压缩至6.8%。这种环境下,资源有限、技术差异化不足的云厂商难以维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运营商云的代表天翼云虽然2024年营收达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但其增速已经从2023年的68%大幅放缓。这说明即使背靠国资的厂商也难以避免增长压力。

02 四类可能消失的云厂商
缺乏规模化能力的中小厂商将最先出局。云计算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以及资金门槛,市场集中度较高。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CR2为38.38%,CR4为60.62%,CR6则达到71.5%。

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头部企业,中小厂商难以争夺剩余空间。网易公司在2025年3月宣布关闭公有云服务就是典型案例,约有4000名用户受到影响。

技术依赖而非创新的厂商面临巨大风险。我国在云系统软件方面严重依赖于开源系统,缺乏核心主导地位。一旦社区变动开源协议或者停止更新维护,这些云服务将受到较大影响。

垂直领域缺乏差异化优势的厂商也难以存活。IDC 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天翼云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17%跌至2024年的13.5%,首次被百度智能云(14.2%)超越。

资源效率低下的厂商将被迫出局。某央企云厂商的“机房依赖症”正成为利润黑洞。2024年,其自建数据中心数量突破100座,但平均资源利用率仅为58%,较行业均值低17个百分点[/citation:6]。相比之下,阿里云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将利用率提升至82%[/citation:6]。

03 云计算市场的三大结构性变化
AI技术正在重塑云计算竞争格局。AI已经成为推动云基础设施服务采用的重要因素,企业们正积极适应这一趋势。各大云服务提供商正在全力以赴地利用AI进步来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行业正在从“资源型服务”向“智能型服务”转型。阿里云拥有完整的大数据和AI技术栈,且全部产品都在围绕AI、Agent、Agentic的设计搭建。

混合云和多云策略成为主流。调查显示,仅有11%的公司计划将重点放在公有云上,38%的公司选择混合云和云原生,51%的公司表示将主要使用服务器和私有云。

04 生存下来的关键能力
实现技术差异化是生存的首要条件。华为云将45%的研发预算用于AI与云原生技术,阿里云更是在2025年初宣布成立“AI优先实验室”,计划三年内投入500亿元攻坚大模型基础设施。

提升运营效率至关重要。阿里云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将利用率提升至82%,华为云则借助“东数西算”战略将西部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压低40%。这些优化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

找准市场定位是生存的关键。制造业、工业上云进程相对落后,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程序的采用率要从15%增加到45%。

构建生态合作能力不容忽视。没有生态活力的平台,终将被开发者抛弃。天翼云受制于央企体制,难以构建活跃的开发者生态,这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05 未来五年的市场格局
到203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但这个市场将由少数几家巨头主导。中国云计算市场CR6已经达到71.5%,头部效应更加明显。

运营商云厂商面临艰难转型。某央企云厂商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仅为7.2%,远低于阿里云(15.8%)和华为云(13.5%)。超过60%的研发资金仍流向传统IaaS基础设施,而AI、云原生等高附加值领域投入不足5%。

专注垂直行业的云厂商可能找到生存空间。政务云市场就是一个例子,2024年规模达到939.4亿元,其中政务专属云以663.3亿元持续领跑,年增长率达19.0%。

国际云厂商在中国市场仍然面临挑战。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倾向于中国本土的云服务商,只有10%的受访者倾向于全球云服务商。


未来五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从百花齐放走向巨头争霸。头部厂商控制着大部分市场和技术制高点,专业化厂商依靠行业深度生存,中间地带的玩家则大多悄然离场。

云计算行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规模比拼,而是技术、生态、效率和战略定位的综合较量。那些缺乏核心技术、运营效率低下、市场定位模糊的云厂商,将在这场寒冬中默默消失。云头版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3 04:42 , Processed in 0.1486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