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周一,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芯片制造商AMD共同宣布达成一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基于AMD处理器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一合作被业界视为对AI芯片市场霸主英伟达发起的直接挑战。协议还透露,AMD给予OpenAI持股多达10%的选择权。受此消息影响,截止发稿,AMD美股大涨27%。 合作细节曝光:巨额芯片采购与股权激励根据协议,OpenAI将采购总计算容量达6吉瓦的AMD芯片,首批MI450芯片计划于明年投入使用。采购方式包括直接采购或通过云计算合作伙伴完成。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透露,这笔交易将在未来五年为AMD带来数百亿美元新增收入。 尽管两家公司没有披露该计划的总预期成本,但AMD方面表示,每吉瓦计算能力的建设成本达数百亿美元。此前OpenAI高管也曾预估,1吉瓦容量的投入约需500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将用于采购芯片及配套基础设施。 作为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OpenAI将获得购买1.6亿股AMD股票的认股权证,约占AMD总股本的10%。这些权证将分阶段授予,行权价为每股1美分,前提是OpenAI达成既定的部署目标。 此外,行权还需满足另一个条件:AMD股价需实现上涨。AMD首席财务官胡锦表示:“这项合作预计将为AMD创造数百亿美元收入,同时加速OpenAI的AI基础设施建设。协议为双方带来了重要的战略协同效应和股东价值。” 此次合作是OpenAI加速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以训练和驱动其AI模型的最新战略举措,旨在巩固其在全球尖端技术竞争中的核心地位。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表示:“此次合作是我们构建支撑AI全部潜力所需算力能力的关键一步。” 这项交易也标志着,AMD在打破英伟达在AI半导体领域主导地位的努力取得了重大胜利。尽管AMD的处理器被广泛用于游戏、个人电脑和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中,但在快速增长、价格更昂贵的先进AI系统所需的超级计算芯片市场中,其影响力尚未能与英伟达匹敌。 MI450芯片成焦点,OpenAI与AMD共拓AI推理市场此次合作的核心是OpenAI采购AMD即将推出的MI450芯片。作为AMD当前最先进的AI芯片,MI450被寄予厚望,旨在与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架构产品正面竞争。 OpenAI已承诺,将于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相当于1吉瓦计算容量的MI450芯片,为其AI模型提供运行支持。凭借此次大规模采购,OpenAI有望成为MI450芯片最重要的客户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几周来,两家公司的技术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敲定了MI450的最终规格。 根据OpenAI的规划,AMD芯片将主要承担AI推理任务,即驱动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响应用户查询所需的算力。奥特曼与苏姿丰在联合采访中表示,随着大语言模型及其他AI工具的快速普及,市场对推理计算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长。 “获取足够的计算能力正变得异常困难,”奥特曼坦言,“我们希望加速这一进程,但这确实需要时间。” 两位CEO也都强调,此次合作将深化双方的战略绑定,共同把握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苏姿丰表示:“这是我们两家公司的共赢之举。我很高兴OpenAI的发展激励与AMD的商业成功能够紧密相连,反之亦然。” 奥特曼的“军备竞赛”:押注万亿美元AI基础设施过去一个月,奥特曼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交易。为锁定足够的数据中心算力,他甚至采用创新融资结构,以保障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计算资源。其核心目标十分明确:在这场开发“超级智能”(即具备人类级推理与直觉能力的AI系统)的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奥特曼多次强调,AI服务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计算与基础设施需求将远远超过当前供应能力。他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建设期,整个行业必须协同合作,这不仅体现在芯片层面,也将贯穿数据中心和整个供应链。” 与AMD的合作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奥特曼整体布局中的最新一环。其近期的战略动作还包括: 与英伟达合作:今年9月,英伟达宣布计划在未来十年向OpenAI投入1000亿美元。根据一项循环安排,OpenAI将用这笔资金采购英伟达芯片,部署高达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算力。不过该合作尚未最终落定,目前双方仅签署意向书,具体条款仍未公开。 甲骨文3000亿美元大单:奥特曼近期亦与甲骨文达成一项为期五年的超级订单,价值约3000亿美元,用于采购4.5吉瓦云计算资源。 百亿自研芯片计划:为降低对外依赖,OpenAI还与博通达成100亿美元合作,着手自研AI芯片。 从整体来看,通过这些交易,OpenAI已承诺使用的计算容量累计达23吉瓦。若按其内部估算,即每吉瓦容量开发成本约500亿美元,这些基础设施的总投入将突破1万亿美元。 暗藏隐忧:AI基建热潮背后的泡沫与支付难题OpenAI与AMD将新公布的协议定义为“最终版”,但奥特曼主导的这场交易狂潮,已引发行业对AI基础设施领域出现过热迹象的普遍担忧。 目前,OpenAI、Meta、Alphabet与微软等企业在芯片、数据中心和电力方面的投入规模,已超越历史上包括19世纪铁路建设热潮、现代电网与光纤网络在内的任何一次大型基建。面对外界对算力过剩的质疑,OpenAI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回应:“相比算力过剩,我们更担心因算力不足而失败。” 奥特曼也多次强调,从研究进展和产品数据来看,“以合理收益率计算的AI需求将继续保持陡峭增长”。然而现实问题是:OpenAI将如何承担这数千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承诺? 据悉,该公司近期向投资者透露,仅今年在计算服务器租赁上的开支预计就达约160亿美元,到2029年这一数字可能飙升至4000亿美元。尽管OpenAI今年营收有望达到130亿美元,但由于模型研发、市场推广与人才招募成本高昂,该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为支撑其战略布局,OpenAI正采取双轨策略。OpenAI的高管们正在押注ChatGPT将从其目前7亿周活跃用户的基础上持续稳步增长,并希望将其付费订阅用户的比例推高到目前5%的水平以上。他们也在探索新的收入来源,包括最近推出的购物功能,以及与前苹果明星设计师乔尼·艾维合作设计的AI设备。 与此同时,OpenAI也在利用资本合作和债务工具。截至目前,OpenAI已累计融资约600亿美元。为满足持续扩大的资金需求,该公司开始借助合作伙伴的资产负债表与债务市场。例如,通过英伟达的股权投资增强信用,以争取更优惠的贷款条件。 OpenAI与AMD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凸显了AI产业经济中日益明显的循环特征:资本、股权以及计算资源,都在少数几家负责开发与推动这项技术发展的企业之间不断流转,这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循环经济体系。而分析人士担心,如果这个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削弱,整个体系就可能面临沉重压力。 尽管OpenAI近期签署的协议多为长期性投入,可通过运营支出分期支付,无需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但如何管理不断累积的未来支付义务,仍是其必须面对的财务挑战。 行业竞争:英伟达主导下的多方竞逐根据瑞穗证券估计,英伟达目前仍控制AI芯片市场超过70%的份额,其最顶级的数据中心组合芯片单价高达6万美元。 然而,竞争格局正在重塑。尽管如此,AMD与其他竞争对手近年来不断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替代方案。谷歌、亚马逊等云服务巨头也在自研AI芯片。英伟达也在发力,计划明年发布其备受期待的Vera Rubin芯片,并承诺其性能将比目前的Grace Blackwell系列强大两倍以上。 OpenAI与AMD的此次合作,因此具有双重意义:既是OpenAI构建算力联盟的关键落子,也是AMD冲击市场格局的重要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