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文由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整理。
根据 RISC-V International 在 LinkedIn 上发布的公告,该公司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宣布,基于该开放标准的芯片市场渗透率已达到 25%。市场分析公司 SHD Group 准备在北美 RISC-V 峰会上公布其对 RISC-V 市场份额的调查结果。
RISC-V 的市场渗透率已膨胀至 25%,这可能会令行业分析师感到震惊。虽然目前尚不确定这里所说的市场是指所有硅微处理器,还是仅仅指 RISC-V 迄今为止进入的市场(这些市场大多是用于物联网和汽车用例的简单 MCU),但这个数字对于 ISA 来说仍然代表着一次巨大的飞跃。
就在去年,Omdia 预测 RISC-V 将在 2030 年占据整个半导体市场的 25%,届时芯片出货量将达到 170 亿片。如今,SHD 集团即将发布的预测将这一数字提升至 2031 年的 210 亿片以上,届时总收入将超过 20 亿美元。RISC-V International 将这一增长归功于 RISC-V 在边缘 AI 部署中的应用,即为较小社区提供更本地化的数据中心,而不是将所有工作都发送到通用的云中心。
从最近RISC-V的产业发展看来,这也的确有机会。
Meta 收购 Rivos,对RISC-V 影响深远
上周有消息称,Meta 将收购 AI 芯片初创公司 Rivos,后者已推出兼容 CUDA 且效率参数优异的 RISC-V 处理器。此次收购正值业界对先进 AI 芯片的持续争夺,表明英伟达 GPU 的持续主导地位并非板上钉钉,尤其是在超大规模计算平台及其 AI 领域。
Rivos由Walden Catalyst Ventures于 2021 年创立,旨在开发一款先进的片上系统 (SoC),能够轻松接入云数据中心,为 AI 赋能,且无需重写应用程序。这家位于圣克拉拉的公司旨在效仿Arm专有授权模式的成功经验以及 ARM 芯片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并采用提供完全开放架构的 RISC-V 架构。
Walden Catalyst 及其创始管理合伙人陈立武(现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组建了一支由行业资深人士组成的团队,担任 Rivos 的联合创始人。Puneet Kumar、Belli Kuttanna、Mark Hayter 和 Tse-yu Yeh 带来了他们在谷歌、英特尔和苹果以及 SiByte(已被博通收购)和 PA Semi(已被苹果收购)任职期间积累的芯片制造经验。
在一支由 100 名员工和技术架构师组成的团队的支持下,该公司着手开发其首款产品,该产品将采用芯片组设计,该设计将运行频率为 3.1 Ghz 的 64 位 RVA23 RISC-V CPU 与 Rivos 设计的 SIMT GPGPU 紧密结合。该芯片组与高带宽片上 HBM3e 和高容量 DDR5 RDIMM 共享统一的内存子系统,并集成了超级以太网 NIC 以提供网络连接。
Rivos 表示,其设计为从模型训练到推理和推理等一系列工作负载提供了可扩展性和能效。该公司在一份白皮书中表示:“这种架构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数据移动并降低功耗,消除了计算和内存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它避免了常见的不匹配问题,即仅仅为了弥补内存限制而部署额外的 GPU 单元,从而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与Nvidia CUDA 软件的兼容性也为 Rivos 带来了优势,因为已经为 CUDA 编写、可在 Nvidia GPU 上运行的软件,可以以最少的投入在 Rivos SoC 上运行。Rivos 希望这种“重新编译,无需重新设计”的设计能够降低迁移到 SoC 的总体成本,并加快其普及速度。该公司还在构建基于 PCIe 的 AI 加速器。
2024年,Rivos完成了2.5亿美元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Matrix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Walden Catalyst和Dell Capital Partners跟投。随后,该公司又筹集了1.2亿美元,使其总融资额达到3.7亿美元。据Walden Catalyst称,该公司正准备在2025年初进行另一轮融资,当时它开始收到多个收购要约。
Walden Catalys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 “经过仔细考虑,创始人、董事会和投资者支持Meta的提议:这一决定既验证了 Rivos 的技术和愿景的战略重要性。”
此次收购将立即助力 Meta 设计自主芯片。此前,这家 Facebook 母公司已与 Rivos 合作设计 Meta 训练和推理加速器 (MTIA) 1i 和 MTIA 2i 芯片,这些芯片由其自主研发,旨在加速 AI 推理工作负载。现在,Rivos 团队将充分利用 Meta 的全部资源,Meta 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 500 亿美元。
Meta 多年来一直在购买 Nvidia 的 GPU。预计到 2024 年,该公司的 GPU 数量将达到约 75 万块,而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曾表示,到 2025 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约 130 万块。这些 Nvidia GPU 对 Meta 超级集群的开发至关重要,包括 Meta 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的 Hyperion AI 超级集群,以及首个多千兆瓦数据中心 Prometheus,预计将于 2026 年上线。
自ChatGPT近三年前发布以来,Nvidia凭借其GPU在AI模型训练和推理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其最新、最强大的Blackwell GPU(广泛用于训练全球最大的语言模型)却未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其老款H200芯片在推理工作负载方面的需求也十分强劲。
随着人工智能的焦点转向推理,Nvidia 开发了一系列新的超级芯片,将一个 CPU 与两个 GPU 配对。该公司在其 Grace-Hopper 和 Grace-Blackwell 系列超级芯片中采用了 ARM 架构,并于近期宣布与英特尔达成协议,英特尔的 X86 CPU 很可能被用于未来的超级芯片。Nvidia 表示,X86 生态系统更加成熟,这是其希望 X86 芯片直接在其 GPU 旁边运行并通过 NVLink 连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英特尔也承诺采用 NVLink。
但 Meta 收购 Rivos(其估值为 20 亿美元,但其试图筹集 5 亿美元以真正将其芯片交给台积电生产)表明,CPU 市场并非注定仅由 X86 和 ARM 组成,RISC-V 架构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RISC-V 诞生于 15 年前,源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行计算实验室 (Par Lab) 的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由英特尔和微软资助。RISC-V 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指令集架构 (ISA),任何人都可以将其作为核心构建模块来创建自己的芯片。据 RISC-V 组织称,如今 RISC-V 项目已在 70 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 4500 名成员。
尽管 RISC-V 芯片在中国技术上前景广阔且广受欢迎,但它在美国的普及程度却不及美国。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尤其是随着超大规模企业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来大规模运行 AI 推理工作负载,他们更看重拥有成本更低、更能适应不同工作负载的开放标准指令,而这正是 RISC-V 的优势所在。
有趣的是,Nvidia 在 7 月份宣布将在其 CUDA 软件中支持 RISC-V。这可能会削弱 Rivos 试图通过“重新编译而非重新设计”战略实现的优势。又或许,Nvidia 只是看到了未来趋势,认为 RISC-V 在 AI 工作负载方面的兴趣正在升温,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而接入 CUDA 是一个明智的商业举措。
无论哪种情况,现有和未来的芯片初创公司都会将 Meta 对 Rivos 的收购视为 RISC-V 值得冒险的证明,并据此下注。
欧洲RISC-V芯片的里程碑
近日,欧洲eProcessor 项目自豪地宣布,成功开发并部署了欧洲首款乱序 RISC-V 处理器芯片,这是全球科技行业的历史性突破。这款采用 22 纳米工艺制造的创新处理器,代表了计算性能的飞跃,为汽车、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一系列行业的效率和速度树立了新的标杆。
乱序执行功能允许处理器通过乱序执行指令来优化系统资源的使用。这极大地提升了处理器的整体性能,为需要高计算能力的应用程序带来了显著的提升。此外,该处理器运行Linux系统,充分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全部功能,并确认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卓越性能。
这一开创性的发展使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和开源硬件运动中占据领先地位。eProcessor 项目汇集了行业专家、创新者和研究人员的协作网络,其中包括查尔姆斯理工大学、Forth、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 (BSC)、Christmann、Exapsys、Extoll、Sapienza、泰雷兹、比勒费尔德大学和 Cortus 等重要合作伙伴,标志着 RISC-V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 RISC-V 处理器的主要合作伙伴贡献者,Cortus 在 4 路乱序 (OoO) RISC-V 处理器的架构、设计和开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凭借其在处理器架构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推动了该项目的发展。Cortus 的贡献对于实现该项目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确保处理器达到最高的性能、可扩展性和能效标准。
Cortus 还负责硅片的实现和芯片的封装。
该项目与 Cortus 的战略和路线图完全一致,强化了公司对推进 RISC-V 架构和推动半导体领域创新的承诺,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和汽车解决方案等领域。
欧洲首款乱序 RISC-V 处理器芯片的成功部署,标志着 eProcessor 项目取得重要里程碑。这一成就代表着多年合作与技术创新的成果,使欧洲走在了半导体发展的前沿。这一里程碑为未来几代处理器打开了大门,推动了高性能计算 (HPC) 和汽车系统的进步,并将助力全栈 RISC-V 生态系统的开发。
该项目是欧洲实现更广泛技术目标的关键一步,完全符合欧盟的半导体创新战略,尤其是在《欧盟芯片法案》的背景下。欧盟致力于提升其半导体产能,而eProcessor项目在提升欧洲在全球芯片市场的地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促进开源RISC-V处理器的开发,该项目支持了欧盟在欧洲实现技术自主、创新和更具弹性的半导体供应链的愿景。 来自BSC的eProcessor项目负责人Lluc Alvarez表示:“首款乱序RISC-V处理器的成功开发,充分证明了协作与创新的力量。凭借我们杰出的项目成员(包括Cortus作为主要贡献者)的实力,我们在RISC-V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为新一代计算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该项目是Cortus战略路线图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巩固了我们在RISC-V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eProcessor项目的最终交付成果和闭幕会议上,各方强调,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技术目标,而且超出了预期。乱序RISC-V处理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展现了欧洲创新生态系统的实力,并预示着计算新时代的潜力。
这款乱序 RISC-V 处理器的成功研发有望彻底改变众多行业,尤其是汽车行业。在该领域,计算能力和效率对于自动驾驶系统、车辆安全和智能交通的发展至关重要。该处理器能够以较低的能耗成本提供高性能计算,这对于资源效率至关重要的嵌入式系统尤其重要。
eProcessor 项目构建了全新的乱序 (OoO) RISC-V 处理器和加速器,旨在打造完整的欧洲全栈生态系统。该技术可扩展、节能(低功耗)、超大规模(高性能),适用于高性能计算 (HPC) 和嵌入式应用。此外,它还具备可扩展性,可以轻松集成片上和/或片外组件,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该项目雄心勃勃,融合了基于 RISC-V 指令集架构 (ISA) 的处理器设计、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它充分利用并扩展了现有的知识产权 (IP),并结合了可用作未来 HPC 系统和嵌入式设备构建模块的新 IP,进一步巩固了欧洲在开放硬件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eProcessor 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与领先研究机构和行业专家的合作。查尔姆斯大学、Forth、BSC、Christmann、Exapsys、Extoll、Sapienza、Thales、比勒费尔德大学和 Cortus 等合作伙伴贡献了他们在硬件设计、软件优化和高性能计算方面的专业知识,以确保该处理器能够满足现代计算环境的需求。这些合作对于验证该处理器运行包括 Linux 在内的复杂软件的能力至关重要,使其能够应用于欧洲的各类实际应用。
这款处理器不仅代表了 RISC-V 应用的重大进步,也突破了开源硬件的极限。凭借其增强的性能和 可扩展性,这种突破性的乱序处理器有望推动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到边缘计算和智能设备等领域的创新。
随着 RISC-V 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受到关注,这一成就有助于巩固 eProcessor 项目在半导体行业持续转型中的作用,为传统的闭源架构提供替代方案,并为企业提供利用灵活、可定制处理器进行创新的新机会。
为了充分发挥这款突破性 RISC-V 处理器的潜力并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持续的投资和战略支持至关重要。尽管 eProcessor 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以提升性能、完善架构,并使其与 AMD、英特尔和 Arm 等行业领导者竞争。
该项目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成就,更是构建全新欧洲硬件生态系统、提升技术自主性并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的真正机遇。借助更多资源,eProcessor 项目可以推动高性能计算 (HPC)、人工智能 (AI)、汽车和物联网 (IoT) 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助力欧洲实现数字主权和半导体设计领导地位的长期目标。
投资电子处理器项目不仅支持尖端技术,还能帮助欧洲成为可持续、可定制处理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资金支持下,该项目将释放新的经济和技术机遇,提升欧洲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