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军衔等级:
中校
全球AI发展两年多,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一个现实:模型的机会只属于大厂,而创业公司最终拿走了AI应用的机会。 一个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在AI产品榜全球Top50中,34个国外应用里仅有5个出自“大厂”。 但到了国内,这个逻辑却走不通了。 同样还是AI产品榜的数据,在国内AI应用Top20中,来自大厂(市值超过500亿元)应用有14个,占比高达70%。唯一闯进前十的创业公司,仅有DeepSeek和月之暗面。 显然,国内AI应用的竞争已沦为一场资源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出海几乎成了中国AI创业公司的“唯一解”。 a16z发布的全球AI移动应用Top50中,22款中国产品上榜,其中19款主攻海外。 原因很简单:国内AI产品的竞争延续了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凭借资源与场景优势,国内AI产品的创新周期被压缩至短短数周。一旦出现亮点,大厂就能在功能、流量、价格上迅速追上。 从这个角度上说,在中国AI应用的故事里,似乎没有创业公司的位置了。
0 举报本楼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4 17:58 , Processed in 0.14011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