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15-11-14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21 16:09: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上周,在 Dreamforce 2025 峰会,Anthropic 联合创始人兼 CEO Dario Amodei 说了一句引发广泛关注的话:
我对短期内 AI 的互补性依然乐观,但我也必须坦白:两到五年内,真正的替代将开始出现。
这不是科技行业第一次有人谈“AI 替代人类”。

不同的是,Amodei 说这话时,Anthropic 内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的团队里,超过 90% 的代码已由 Claude 自动编写,Bug 定位、系统调试甚至产品重构都由智能体完成。人类工程师的角色,不再是写代码的人,而是审查 Claude 工作的人。

这意味着,“AI 替代”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威胁,而是从 Anthropic 办公室里的一行行代码开始,在真实的生产系统里一步步落地。

但 Amodei 的警告,不止是给工程师的。

“这不会只发生在开发者身上,”他补充说,“保险、金融、医疗等行业的企业客户已经在用 Claude 执行端到端任务。被替代的第一批人,往往是工作流程里那些最容易被自动化的岗位。”

“AI 取代人类”这件事,从理论进入了倒计时。

接下来,问题不再是AI 会不会替你,而是谁会先被替?他们是怎么一步步被替的?而你,又该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第一节|替人的起点:端到端能力

今天很多人说 Claude 会写代码,但 Dario Amodei 的重点根本不是写代码,而是它能做完一件完整的事。

他观察到:以前 AI 只是帮你写几行代码,现在它可以调试系统、修复 Bug、完成整个部署流程。

换句话说,不再是你写主力、AI 辅助,而是 Claude 把一件任务从头到尾做完,人来审核修改。角色变了,关系也变了。

在 Anthropic 内部,这个转变已经开始落地。

Dario 举了一个他们真实发生的案例:我们最近发布模型时,集群出现 Bug,工程师找了好几天没找到。后来我们让 Claude 去排查,它居然找出了一个大家都漏掉的隐藏问题。

从 AI 按你指令做一件事,到 AI 自己能判断、执行、修复,走完整个闭环。

而且这不是偶发事件。

Dario 明确说:

“我们现在团队里的代码,90% 都是 Claude 写的。人类的角色更像是编辑者、监督者。”

实际上,工程师不再是执行者,而是把 AI 当成“实习生”或“外包员”来分配任务、检视成果、保证质量。

不仅是 Anthropic 内部,Claude 的企业用户也在验证这点。

Anthropic 联合创始人 Mike Krieger 在早前访谈中也透露:我们有客户让 Claude 连续运行 30 小时,完成了一项复杂的系统重构。

30 小时,非人类值班,任务不中断。

这不再是对话模型,而是长期运行的虚拟执行者。

它能记住目标、追踪上下文、发现并纠正问题。做的不再是语言生成,而是任务交付。

而 Dario 给企业的建议更具前瞻性

在10 月 20 日与制药巨头礼来(Lilly)首席信息官 Diogo Rau 的对话中,他说:

“不要被我们能用 AI 做哪些小事这种想法限制住。有一个现有流程,它有 20 个部分,你想在第 5 部分和第 12 部分引入 AI,这实际上很困难。但一年后,AI 可能就能从第 0 部分到第 20 部分端到端完成。

如果模型在一年后才足够强大,而你那时才开始部署,就会再延误两年。要对技术进步的速度有信心,现在就开始为端到端变革做准备。

这段话点破了替代的本质:因为替代不是某个时刻突然发生的,而是从“辅助”变成“交付”的那一刻开始的。

当 Claude 不只是回答问题、生成文字,而是能:


  • 理解任务目标
  • 调用工具和代理
  • 自主运行并纠错
  • 交付最终结果

那你还需要几个人做这件事吗?我们过去总以为 AI 只是帮你快一点,但 Dario 的话意思很明确:Claude 能做端到端任务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你不再需要中间这些环节。

代码只是开始。

真正替人的,不是 AI 变聪明了,而是它开始像系统一样工作:持续执行、串联流程、自主调用、纠错优化。

这套执行力,才是 AI 从工具向岗位跃迁的分水岭。

第二节|第一批被替:中间环节的人

我们常以为被 AI 替代的会是低技术、低学历、低门槛的岗位,比如文员、助理、客服。

但 Dario Amodei 给出的判断恰恰相反。

他说:不是说人类没有事情可做,但两到五年内,整个经济体系都会被深度重塑。影响最大的不是个别岗位,而是所有环节都可能被压缩、被替换、被重组。

换句话说,AI 替代的并不是谁技术差,而是谁在流程中传递信息、而不是创造结果。

只要一份工作里,没有核心创造,而只是把信息从 A 传到 B,再从 B 整理成 C,那这件事 Claude 能替你做,而且可能还更快、更便宜、不出错。

你会发现,很多看起来有技术含量的中间环节岗位,其实只是信息搬运工:

<ol>
  • 把会议内容整理成报告
  • 把客服反馈总结成周报
  • 把数据填进表格,再导出成 PPT
  • 把营销计划分解为具体工单,下发至不同部门
    </ol>
    这些工作的共同特征是:


    • 信息已有
    • 步骤明确
    • 不涉及复杂判断
    • 成果可验证

    而这正是 AI 最擅长的工作。

    Mike Krieger 补充了一个 Anthropic 客户的真实案例:有客户在财务部门用 Claude 自动生成分析 Excel 表格,Claude 会自己理解数据、做推导、画图表。

    不是把 Excel 做成工具给人类用,而是 Claude 直接接管整套流程。

    所以这不是一场程序员和 AI 的战争,而是“中间环节的人”和“做完整件事的人”之间的更替。

    再进一步看,只要一家公司使用 AI 来:


    • 审查合同 → 整合文档 → 写会议纪要
    • 归档工单 → 生成 FAQ → 自动发邮件
    • 撰写预算 → 分析花费 → 出年度报告

    那些专门做这些事的岗位,还需要几个人?

    因为过去一项工作要三四个人轮流做,现在 AI 一步跑完。

    这,就是第一批会被替的现实依据。

    Dario 的判断不是基于情绪,而是他们内部已经发生的变化:
    我们没有解雇工程师,但我们团队里,每个人的角色都在重新定义。
    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AI 不是一刀切,而是让原本的人力变得边缘化。

    先被替的,正是那些没有决策权和创造权的岗位。

    第三节|新工作方法:不是干活,而是指挥 AI 干活

    AI 真正开始替人的那一刻,很多人最直觉的担心是:那我们是不是要没工作了?

    但 Dario Amodei 在 Dreamforce峰会上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你可能需要更多人,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大的杠杆效应。工程师可以变得十倍更有生产力。

    AI 在替人,为什么还需要更多人?


    • IG Group 案例:他们的分析团队每周节省 70 小时,但这些时间被重新投入到更高价值的战略工作中。某些用例的生产力翻倍,3 个月就实现了 ROI。
    • Cox Automotive 在 VinSolutions CRM 中使用 Claude 后,消费者咨询响应和试驾预约数量翻了一倍多。
    • Palo Alto Networks 让 2500 名开发者使用 Claude,没有任何 Claude 经验的初级开发者完成复杂集成任务的速度快了 70%。

    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人没有被“替掉”,而是“角色”升级了。

    但这个转变并不容易。

    一项针对 16 名经验丰富的开源开发者的研究发现:当他们使用 AI 工具时,完成任务的时间反而增加了 19%。开发者预测 AI 会让他们快 24%,结果却慢了 19%。

    为什么?因为有经验的开发者有大量上下文,而 AI 没有。他们需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改造成 AI 能理解的形式,还要花时间调试 AI 的输出。

    但学会管理 AI,需要时间和练习。

    而时间,可能不多了。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显示,22-25 岁软件开发者的就业率自 2022 年底以来下降了近 20%,因为 AI 工具正在接管过去分配给初级员工的常规编码和数据任务。

    哈佛商学院教授 Christopher Stanton 警告说,随着雇主重新定义早期职业角色,工资可能会下降。但与此同时,Salesforce 的首席人事官表示,公司正在大规模招聘新毕业生,2025 年夏天接纳了 1000 名实习生。她指出,现在有很多 6 个月前根本不存在的新岗位。

    未来,不是所有人都会失业,是工作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适应这种变化?真正高价值的人,能做到:

    <ol>
  • 清楚表达需求
  • 合理分配任务给 AI
  • 验证 AI 的工作成果
  • AI 出错时知道怎么纠正
    </ol>
    这,就是 “AI 统筹师”。

    Dario 在 Dreamforce 上明确表示:我很担心,特别是人们适应的能力,因为工作变化得太快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时间窗口,只有两到五年。

    结语|不是会不会,而是什么时候

    Dario 说得很明白:“不是替代,是重排分工。”

    AI 不再是工具,而是能独立完成工作的虚拟同事。它能端到端跑完流程,找出人类漏掉的问题,连续工作不停歇。

    真正被替的,不是岗位,而是那种只会做一环、不懂用 AI 的人。

    Anthropic CPO Mike Krieger 则表示:我们构建的是可信赖的虚拟同事。

    不是辅助,是上岗;

    不是帮你,是干完你干不完的。

    接下来两到五年,变化可能会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更快。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OjTR1511M&amp;t=1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JJgc-0iTQ&amp;t=309s

    https://reg.salesforce.com/flow/plus/df25/sessioncatalog/page/catalog/session/1744144502316001kd1E?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nthropic-ceo-warning-world-ai-replacing-jobs-necessary-2025-9?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www.techradar.com/pro/live/dreamforce-2025-were-live-in-san-francisco-for-all-the-latest-salesforce-news-as-it-happens?utm_source=chatgpt.com


    来源:36kr
  •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2 00:57 , Processed in 0.16273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