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四级军士长

注册:2017-7-41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27 16:25: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flygen 于 2025-10-27 16:25 编辑

最近,三大运营商的三季度业绩报告都发布了。

粗略一看,数据还不错,营收稳中有升,利润增速也普遍超过了营收增速,好像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我们稍微往深处想一想,结合平时听到的一些行业内的声音,我有一个疑问:这种增长,它的底色究竟是什么?会不会为了这份成绩单,已经把后劲给提前用完了?

先来看看这业绩是怎么来的。现在通信市场,大家心知肚明,个人用户这块早就饱和了,想靠新增手机用户来拉动增长,基本不现实。所以,营收能维持微增,已经算是不容易。那利润为什么还能长得不错呢?核心秘诀在于两点:一是拼命控制成本,二是靠新兴业务来弥补传统业务的不足。

控制成本很好理解,比如削减营销费用、进一步推进基站共建共享来省运维的钱。而新兴业务,主要指的是给政府、企业提供的数字化服务,比如云服务、大数据这些。这些业务确实是增长亮点,势头很猛。但我们必须看到,它们现在的角色,更像是在努力填补传统语音、短信业务下滑留下的那个“坑”。当“老本行”持续承压时,整个公司的增长重担就压在了这些新业务上,这让增长显得有些吃力。

这就引出了“燃尽”这个说法。它不是说运营商马上要不行了,而是指一种状态:为了完成眼前的业绩目标,可能采取了一些短期内有效,但长期看却会损害发展潜力的做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市场的“内卷”。携号转网本来是为了促进竞争,让用户受益,但现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价格战的放大器。为了抢一个用户,为了守住一个用户,基层营销单元得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这些投入在报表上体现为费用,却未必能换来用户真正的忠诚和健康的利润。大家都很累,但收益有限。

另外,就是普遍存在的KPI压力。在沉重的指标考核下,一线人员可能会倾向于推广一些合约期很长、条款复杂的套餐,或者大力发展那些容易完成数量指标但价值不高的业务。这些做法可能在季度结束那一刻,漂亮地完成了用户数和收入的数字,但用户体验呢?品牌信誉呢?这些被透支的东西,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用户离网或投诉激增的形式“回馈”给公司。

那么,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明后年会更困难吗?答案是可能性很大。因为个人市场的天花板就在那里,而新兴业务领域的竞争同样惨烈,互联网云厂商等对手可不是吃素的。如果今年为了保增长,用上了一些“非常规”手段,那明年就得面对更高的基数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比如合约到期后的用户流失潮。到时候,增长的压力只会更大。

所以说,运营商现在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每个季度都必须光鲜亮丽的报表,而是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把资源真正投入到那些关乎未来的转型方向上。从“管道提供商”变成真正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这条路很长,需要耐心,也需要持续的投入。如果因为短期业绩压力而打乱了节奏,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三季度业绩本身没问题,但依靠控制和内部调整带来的增长有极限,依赖透支未来的手段不可持续。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怎样才能为明后年,乃至更远的未来,留下持续燃烧的燃料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数智运营商 ,作者平川

举报本楼

本帖有 5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8 00:13 , Processed in 0.11073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