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在腾讯研究院 AI&Society 海外专家面对面系列对话中的分享整理而成,分享主题为“A New World is Born: Some consequences of the AI Revolution”。
这场革命的本质,延续了技术一直以来的角色:扩展人的能力。过去几千年,技术主要替代的是人体的物理部分——双臂、双腿、脊背,等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替代的身体机能越来越多。工业革命将这一进程推向极致。蒸汽机、电力,以及后来出现的各种动力源,极大提升了人体的劳作效率。而今天,AI的出现,标志着技术扩展人类能力的方向从“身体”(body)转向了“心智”(head)。正如赫尔曼·豪瑟所说,工业革命带来了“按需获取动力”(power on demand)。那么,AI革命则让我们能“按需获取智能”(intelligence on demand),即按需获取所需的知识量或思维效率。
乐观地看,这样的状态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所有伟大的文明都出现过“有闲阶层”,修道院的僧侣除了祷 告无所事事,印度的宗教人士、罗马的议员、英国的贵族等也不需要劳作。区别在于,之前可能只有1%的人口是,在未来的AI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有闲者”。例如,18世纪的英国贵族,每天醒来由园丁打理花园、厨师准备餐食,自己则打猎、骑马、品酒、旅行、写诗、画画。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为了“找份谋生的工作”,而是为了“有教养地生活”。那时,剑桥大学的目的,原本就是教人成为“好的生活者”(good life maker),培养人去过那种“闲暇生活”,如何以创造性的方式度过人生。而未来,或许AI社会将带来“有闲阶层”(leisure class)的崛起,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这样的“有闲者”,有大量的多余时间去享受一个闲暇的生活,享受创造性的、有意义的生活,而非无聊的、繁琐的工作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