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10-4-28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2 17:0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AI 生成 PPT 可以说是去年的热门赛道,尤记得关于这类产品是否具有真正竞争力的热烈讨论,而 2025 年 9 月份的数据显示,赛道头部的明星创企 Gamma 却已经默默接近 3000 万的访问量。并且,今天官宣了由 a16z 领投的 6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融资后估值达到 21 亿美元。

而不仅 Gamma,根据 AI 产品榜数据,9 月份,AIPPT 赛道的 Top3 产品流量平均涨幅 30%+,更有一款之前没见过的产品 Mentimeter,拿下了 42% 的环比增幅,流量接近 600 万。



AI产品榜AI PPT产品榜单|图片来源:AI产品榜(aicpb.com)


一年前,我们曾在《AI+?,吸量又赚钱?》观察过 Gamma、Prezi、Sidesgo 等产品,但一年多以来,不仅 Google、微软等大厂更深度地将自有模型生态渗透到办公场景当中,而且各路主打“交付结果”的 Agent 产品都加速覆盖 AI+PPT 场景。

在双重压力下,AI+PPT 很久没有再进入我们的观察范围,但一年之后,在这个一贯认为最容易被大厂覆盖掉的场景中,以 Gamma 为首的 AI PPT 产品们,貌似活得更加滋润了?

日子并非都好过,AI到底如何赋能PPT生成?



数据来源:AI产品榜、参考Similarweb进行了修正,按2025年9月流量排序,注:Similarweb显示AIPPT国内、海外的流量数据分别为27万、77万,显著低于AI产品榜数据,但是AIPPT官方在融资新闻中引用了AI产品榜数据,所以这里也选用AI产品榜数据。


从 AI 产品榜的排名来看,Top5(AIPPT 国内海外版加起来计算)没有明显变化,仅有 Mentimeter 算是新跑出来的产品,与其下方的 Beautiful.ai 拉开了不小的差距。相对排位上,Gamma 的访问量 1 年内增长近 1 倍,超过了 Prezi 登顶赛道,接近 3000w 的访问量,即使在所有 AI 产品里,成绩也不逊色,加之 1 亿美元的 ARR,估计除了特别专业的垂类 SaaS外,在 AI 产品里怎么也能排到前 5,是其 20 亿美元估值的底气。

而由国内创企爱设计孵化的产品 AIPPT 的海外站 AIPPT.com 的访问量提升也很明显,从 106 万增长到 607 万,如果将国内外网站流量合并计算,其排名超过了 Slidesgo 和 Prezi,能够跻身赛道 Top2。



AI+PPT赛道定位差异,此处参考了AIPPT CEO赵充的分享|白鲸出海制图


但从表格也能看出来,AI PPT 赛道并不是普涨,而是两升两降,Gamma、 AIPPT 上升,而突出模板和效果、走“老产品+AI”模式的 Slidesgo 和 Prezi 下降。从定位上看,AI+PPT 赛道可以以“人写内容-AI 写内容”“自由画布-传统 16:9 画布”的象限来进行定位,而从产品的演进看“16:9 传统画布”与“AI 写内容”结合的流量表现会更好。

先说流量涨幅最大的 Gamma,它最大的变化就是加入了“画幅尺寸选择”功能,开始覆盖传统 PPT 的 16:9 画幅,且从感受上更偏向了传统的 16:9 画幅。

去年 9 月测试 Gamma 的时候,其最大的差异点就是“无限画幅”和“卡片式编辑”,而现在,在生成内容之前,用户可以从演示文稿、网页、文档、社媒等四种内容形式当中选择(这个选择主要影响信息密度、图文的比例),如果用户选择了演示文稿,则可以选择动态调整画幅(对应无限画幅)或固定画幅比例为 16:9 或 4:3。而根据笔者的测试,如果用户选择默认,生成出来的内容绝大多数情况也会趋近于 16:9 的传统 PPT 画幅比例,只不过在编辑时不会限制画幅。



而在导出方面,去年测试的时候,导出 PPT 经常会出现文字、图片或排版错误的问题。之前与 WPS 的人交流时,对方也说这是新出来的 AI PPT 产品的一个非常影响使用体验的 bug,而现在,这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无论是用什么内容形式进行编辑,都能导出为 PPT、PDF、Google Slides、图片等等形式,导出后的内容基本没有错误,这也拓展了其能够覆盖的应用场景,稍微正式的一点演示场景都有其规范。

一位 Gamma 的长期付费用户表示,对她来说,Gamma 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输出内容的可视化做的比较好,她表示:“Gamma 把各种图表、数据排列、大的框架都安排得很好,配图能力也在持续优化。此外,它能够完全不修改用户上传的内容,完全尊重用户本意。二是多种形式的输入输出,输入方面它支持文字导入和在线文档输入,输出文档、网站、PPT、PDF 等多种内容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场景。

此外,今年 9 月,Gamma 还面向订阅用户推出了 Gamma Agent 功能,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要求 AI 修改内容和排版,她表示:“我不擅长排版,但善于发现问题,这项功能确实相当好用。”



从中外论坛上的用户评价看,Gamma 的 AI 生成能力与市面上其他产品相比有一定优势,而吐槽主要集中在付费点和价格层面,非订阅用户只能用 AI 生成 10 张幻灯片,订阅价格为也并不便宜,但由于上述优点,商业化成绩依然不错。

相比 Gamma 调整了定位,去覆盖传统 PPT 的用户,同时不断优化使用体验,AIPPT 的流量增长主要来自于有效地海外增长策略。根据创始人赵充 9 月份在播客的分享来看,AIPPT 的增长原因是精细化的海外运营,主要的策略是“移植国内验证有效的功能,走搜索+KOL 种草的模式”。

AIPPT 海外版的功能上线会晚于国内版半年左右,而且会选择在国内比较受欢迎的功能上线海外。根据赵充分享,这其中的道理是,国内与海外相比产品的定价要低 4 倍(年订阅国内 15 美元左右,美国 60 美元左右),付费率还差了近 1 倍,虽然海外更能赚钱,但也更卷,基本上如果一个功能国内跑不出来,海外也基本没戏。

策略方面,AIPPT 走的是“搜索+KOL 种草”的方式,搜索引擎带来流量的基本盘,然后通过 KOL 种草,逐个人群、逐个市场地去推进。赵充表示,AIPPT 在国内主要就是以特定人群为核心进行突破的,比如 AIPPT 曾经与人民网合作推出“党建风格”的模版、以及主流价值观的语料库和自动审阅功能,以此来吸引公务员群体、扩大用户规模。而在海外 AIPPT 采取了同样的打法,仍面向教师、学生、律师等不同人群推出一些特定的模板和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流量突破,并通过 KOL 精准触达这部分人群。

从以上对 Gamma 和 AIPPT 的观察可以发现,其实头部产品两升两降的主要原因更多在于AI 能力逐渐拉开差距,且 Gamma 和 AIPPT 的横向破圈。

AI 能力,特指 AI 理解用户意图、“尊重原文”、以及展现出的 AI 排版能力。

在绝大多数 PPT 场景中,用户其实并不需要、也不信任 AI 直接生成的内容,他们更需要的是,AI 能够按照要求将文字(图文内容)变成直接能用的 PPT,能够满足用户这个要求则能够在现阶段获得用户的“投票”。如何应用好 AI,并根据场景决定其边界,在 PPT 这个赛道,非常重要。



而模板资源、动画效果,这些本来被老产品赖以为生的“资源”,虽然重要,但有些难抵更基础的、更低门槛的做出 PPT 的体验升级。

AI+PPT赛道各显神通

其实,AIPPT 产品们都在互相学习。

例如 AI PPT 也已经覆盖了“无限画幅”,CEO 赵充也表示,团队即将上线类似 Prezi 的动画演示的功能,在 AI 加持下,能够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而上文提及的跑出来的 Mentimeter,我们将其称为“新产品”并打上引号,实则是因为该产品早在 2016 年就已经上线,只不过到了 2024 年才加入了 AI,差异点上,Slidesgo 重模版、Prezi 重动画效果,而 Mentimeter 则更倾向“互动性”。



用Mentimeter制作的互动投票内容|图片来源:Mentimeter


Mentimeter 的核心功能是在常规的 PPT 中,加入用户可参与的单选/多选投票、词云、开放式问题、量表、图片标注等丰富的互动功能。具体做法是,演讲者会在演示过程中展示二维码,观众用手机扫码,就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投票或填写内容的页面。在用户填写完成并提交之后,其结果就能实时显示在 PPT 中。



Reddit用户分享的用Mentimeter做的互动词云|图片来源:Reddit


根据 Reddit 上用户的说法,Mentimeter 主要应用于授课、员工培训等场景,普遍评价是非常好用。比如在授课场景中,教师会在讲授新知识后,使用 Mentimeter 进行一个小测验,从而判断学生的理解情况。Mentimeter改变了传统 PPT 单向输出的思路,让演讲者可以获取听众的实时反馈,提升互动性。

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需要进行实时数据更新,Mentimeter 只能通过网站进行演示,无法将内容导出为 PPT 文件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实现上述功能。

Mentimeter 于 2024 年 5 月才推出 AI Menti Builder 套件,以补足 AI 内容生成,但相比于“互动性”, Mentimeter 的 AI 做的就相当基础,甚至有些粗糙,无差异化体验。



“Start With AI”入口(上图红圈中),Start With AI生成页面


在 Mentimeter 中,用 AI 为内容生产提效主要体现在两点,从零生成内容的“Start With AI”,以及主要修改现有内容的“Suggest”,但不论哪项体验下来都有些鸡肋,并且流程上有些跑不通(此处我们就不展开了)。

但Mentimeter依然以互动性在本月获得大幅增长,结合流量来源、关键词、以及 Reddit 用户讨论来看,Mentimeter 在细分场景下用户认可度高是根本原因。9 月份正值开学季,课程和学术会议的需求有所增长,可能为这款产品的增长有所加持。

整体来看,PPT 因为有了 AI 的加持,降低门槛后会有更多人参与这类形式的内容制作,而拿到正反馈的创企们也正在不断拓宽适配场景的边界以获取新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AI 的恰当应用重要,对用户的需求观察与能力落地同样重要。


来源:36k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2 19:43 , Processed in 0.18960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