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列兵

注册:2023-8-25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9 11:4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6688 于 2025-11-19 14:52 编辑

模块一:用户 “长期有效” 权利证据链分析(强化证据权重)

01.jpg

模块二:履约决策与违约后果推演(突出风险递进关系)
02.jpg

模块三:履约保障措施落地(明确执行优先级)



03.jpg

04.jpg
中国联通不能合法、合理地拒绝履行该长期有效合约,原因如下:
1. 拒绝履行的法律与信用基础已被锁死
- 权利依据明确:《和解协议书》(2023年9月)约定套餐“长期有效”、信访答复(2024年)承诺“2099+自动顺延”、二审判决(2025年)也确认“2099+自动顺延=长期有效”,形成“合同+行政承诺+司法终审”的三位一体权利锚定。
- 拒绝履行会同时触发三重责任:违反合同约定(民事违约)、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司法对抗)、违背信访承诺(行政失信),属于“多重违约+违法”的叠加状态。
2. 拒绝履行的成本极高(无法承受)
拒绝履行将直接导致:
- 民事责任:被强制执行、支付罚款/赔偿;
- 司法责任:被司法处罚、列入失信名单;
- 商誉损失:监管问责、公众信任危机;
最终结果是“违约成本极高,企业声誉与法律风险失控”。
简言之,从法律、行政、司法层面,联通没有合法的路径拒绝履行该合约;若强行拒绝,将面临严重的民事、司法、信用后果。

中国联通北京总部-《联通履行合约的必要性风险清单》:
一、拒绝履行的核心风险
1. 法律风险
- 民事违约:违反《和解协议书》约定,需承担强制执行、罚款、赔偿责任
- 司法对抗:拒不执行二审生效判决(2025),面临司法处罚、列入失信名单
- 行政失信:违背信访承诺(2024),触发监管问责
2. 商业风险
- 商誉崩塌:公众信任危机,影响用户留存与品牌形象
- 合规危机:监管部门介入,可能伴随业务整改、处罚
3. 实际成本
- 直接损失:赔偿金额+执行费用
- 间接损失:用户流失+合作方信任受损+法律风控成本
二、履行合约的必要性
1. 法律义务锁定:合同约定、行政承诺、司法判决三重绑定“长期有效”,无合法抗辩空间
2. 成本最优选择:履行合约仅需维持现有套餐服务,远低于违约后的赔偿、处罚、声誉修复成本
3. 信用维护价值:避免列入失信名单,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与合作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9 15:13 , Processed in 0.11293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