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2-4-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0 16:30: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协议里没有提到接收端的情况,在搜了一些论文之后,发现还是讲的很简单,疑问多多啊
有几个关于UCI译码的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

接收到的UCI是用SystemVue生成的,由-1、1、-3、3组成(16QAM).

1.HARQ和RI在发射端都采用简单的块编码,到了接收端,采用相反的过程。
→那原来是占位符位置的那些-1、1、-3、3是不是直接忽略,由每四个一组的头两位直接进行16QAM解调,然后又有四比特了?

2.CQI  发射端选择了10bits,编码采用块码(32,10),这个在212里有基序列的表,没有问题。但是译码的时候,有一篇论文里说,M1-M5是Walsh发生器产生的Reed-Muller码_RM(32,5),M6-M10是掩码发生器产生的掩码序列。
→用Walsh发生器产生的Reed-Muller码与212表中的M1-M5有差异啊,不知道还进行了什么处理?
→掩码发生器是特定的么?

→接收到的序列进行软判决之后,进行交织,那个顺序是32位的,那比如我的比特数只有20的,交织顺序是不是挑取0-19的序号就行了,不用管大于19的序号位置?

→5个掩码序列是怎么生成32个掩码矢量的?

最后,附上我参考的论文段落
1
2
3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8-5 14:48 , Processed in 0.08093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