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移动:黑暗与希望!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8-25 08:23
作者:
chzh4719
标题:
中国移动:黑暗与希望!
付老师 运营商的战略之道
01
噩耗与诱饵!
今天我闲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中国广电、中国联通现在推进的19元100G流量卡,这对中国移动而言,绝对是个大噩耗,稳存增拓提值的基础是稳存。
19元,100G啊,这对很多客户而言绝对是一份甜蜜蜜的诱饵。
关键还有携号转网这个大杀器。
因此,很多中国移动的老客户,如10年以上的就坐不住了,心思活了、春心也萌动了,这些客户就会处于流失的不稳定状态。
我之前谈过,内卷1.0已经走到内耗2.0,量价齐降仅仅才是开始,19元大流量卡你就说香不香?
中国移动,跟进否?
无论中国移动跟进不跟进,都是一个极其难受的境地。
因此,2C市场将进入一个极其黑暗的时期,ARPU值会不断的下跌,低价值客户比率会越来越多,高价值客户也会加速流失。
咋办,面对方法行动三部曲,首先是中国移动必须面对这个事实。
02
反腐与化债!
我们先不谈2B,我们谈谈2G吧。
2G市场目前两个问题:一个是政府的坏债,一个是政府的反腐问题。换句话,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政府的裤子里没钱了,债务收缩期的核心任务是还钱而不是花钱。
花钱一时爽,还钱万万难!
我相信大家都会这个切身的体会,花钱太容易了,装逼谁不会啊,但是一旦还钱,那真是千难万难,难于上青天。
政府现在不仅仅处于化债的困境中,还有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反腐,反腐对于中国移动的政企体系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客户一动不动了。
不仅没有新项目,老项目也卡住了!
你着急一点屁用没有,你的客户想的已经不是业绩问题,而是屁股下面的位置问题,更可能的是生死问题。
因此,2025下半年,内蒙青海贵州云南广西这些省份的政府数字化项目估计CUT到1/2左右吧,大概如此,你说咋办。
03
AI眼镜:新型终端的希望到了吗?
我查了一个数据,小米刚刚发布的小米眼镜1.0销售和价格,1999元没有VR显示的小米眼镜销售尽然如此强暴!
牛,市场依然存在。
PC、笔记本对应着互联网,而智能手机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时代或许将要过去。
而让人更加懒惰的AI眼镜时代或许已经快步走来。
不仅AI眼镜,还有AI机器人,AI无人驾驶、AI低空飞行器,总之AI终端让我们可以更加懒惰,这就是AI技术的真谛。
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阶段之后是数智化阶段。
数智化阶段的核心硬件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产业的出发点,每一个时代必须存在一个伟大的颠覆性的终端。
去手机化的背后就是解放我们的双手,举着手机看短视频、看微信公号、打电话多累啊,不用手的时代将会到来。
综上,中国移动,必须全力布局新一代的智能终端,而且是去手机化的新型终端,董事长谈过新三样,实际上远远不止新三样。
但是,中国移动目前的终端布局不够啊,远远不够。
生产关系,一定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型生产力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新的组织架构出来,有些很担心,是的,很担心。
04
第二曲线存在吗?
语音、终端还有流量,是中国移动的第一收入曲线。
那么,DICT一定不是第二曲线。
我们必须明白,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化与客户化是一条不归路,这条路是一碗喝起来有点爽但是慢慢会消耗你精气神的慢性药。
这碗药,让你收入增加了,让你感觉自己更MAN了。
但是,长期看来,你的现金流会不断降低,你的人力资源会不断扩张,你的投入成本会越来越大啊。
虚胖不是胖啊!
最后就是一个死亡螺旋的坠落模式。
因此,对于政企体系的专业公司改革,我们是很期待的。
那么,中国移动的第二曲线在哪?
第二曲线,一定是大规模、可复制、标准化、通用化的业务或产品,大家一定要注意啊,大规模是基础,标准化通用化是关键、可复制是抓手。
因此,集团公司提出的项目方案三化,我是很不看好的,这又是一个伪命题。
个性化的东西要标准化,我不敢说扯蛋,但是总感觉走路起来茄茄的,你懂的,总之就是走不快、不舒服、冒大汗,心慌慌。
我自己认为,算力中心+云+大模型,或许可以走出一个大规模、标准化、可复制的模式,或许是数智化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产品。
基础设施,或才是中国移动的最核心产品。
在通信产业时代,我们忙的是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而在数智化时代,我们或许忙的是算力中心、云设施和大模型这些基础性的标准化产品。
因此,第二曲线是存在的。
三位一体啊,但是我感觉中国移动目前在算力+云+大模型(AI)三位一体上是分割的,我想大家还是看看阿里云的业务架构,或许更合理一些。
时间真的不多了。
千万别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算力+云+大模型,必然是中国移动的第二曲线,但必然遇到阿里云这些公司的强力阻击或强力暴打,没办法!
慢,或许就是一个最根本的错误。
就如同小马哥说过:你或许什么也没有做错,但是你老了。或许:中国移动,你也很努力了,但是你太慢了。
05
低空经济与Mobile AI
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也是经济学上的朱格拉周期。
11年一个周期。
而每一个基础建设周期内部又包含三个库存周期,即第一、第二、第三库存周期。(朱格拉周期对应着太阳黑子周期,库存周期对应厄尔尼诺周期,神奇否?)
2009-2019,是高铁、机场、铁路大建设周期。
2020年开始,我们进入新基建周期。
第一库存周期,即2020-2023年,5G大建设;2023-2027年是第二库存周期,即算力建设周期,那么2027-2030呢?
第三库存周期,应该是Mobile AI时期。
Mobile AI周期,或许就是低空经济全面发展与疯狂推进的时间窗口。
因为,2027年或许大模型真的可用了,或许5G-A在2027年真的可以做到通感智算一体了,这个时候才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窗口期。
现在,是低空经济的卡位期。
不做不行,但是最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自己不能成为先驱先烈啊。
节奏很重要。
5G、5.5G,或许Mobile AI就是5.75G吧。
06
芯片公司、能源公司、梧桐大数据公司。。。
定位决定价值。
实际上,一个垂直化、垂直市场细分的头部公司,价值应该是比较大的。
我们就怕一个乱七八糟啥都做的公司。
自我感觉可以。
但是,从价值角度看,啥都不是。
这些公司最后的结局就是被抛弃,或被阉割,或被肢解!
我举几个小例子。
如设计院的中移能源公司、物联网的芯片公司,这些公司都是中国移动的三级公司,如果这样,基本就到头了,因为定位不当。
定位不当,最后就是半死不活,欲死欲活的半仙状态。
那咋办?
一个是剥离,一个是提格(副职单位),一个是集团公司直接管理。
但是,我找了半天,集团公司的部门(生产关系)没有这个管理机构,放到投资公司下面也不行,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非常难受的大问题。
设计院、物联网公司孵化出新的具有无限前途的新型公司,这是一个极其不易的过程,因为创新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后续呢?
内部孵化出来,如何快速成长,已经是迫在眉睫的新问题!
又是生产关系、组织架构问题。
科技创新部管理吗,政企事业部管理(或市场经营部)管理吗,这都存在巨大的问题,但是不解决,三级公司很快会泯然众人矣!
有些可惜。
07
那么多无用扯皮的产品!
中国移动缺产品,真的很不缺,几千个产品,总是能拿出手吧。
有几个真正赚钱的呢?
这个就不知道了。
中国移动的产品是一个巨大的谜,和秦始皇陵一样的谜团。
我就想问问,几千个产品,投入是多少,产出是多少,收益更是多少,这些产品咋冒出来了的,咋出现在市场上的!
这或许就是国企的通病!
丫鬟拿药匙,只做主不当家,呵呵。
我想说的是,清理清退清查吧,否则中国移动肯定是无法做出伟大产品的,尽是PPT上的巨人产品。
时间:
2025-8-25 08:50
作者:
laozhu
10年以上老用户换号或者携转成本都太高了
时间:
2025-8-25 16:22
作者:
不吹不黑
嗯,希望还是有的
时间:
2025-8-25 18:01
作者:
tanqy
本来打算all in 移动的,手机号+宽带+云盘+云手机+云电脑+云服务器,目前来看还是差点意思,先解决下自己的宽带+自己的网盘上传也会限速的问题吧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