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通信老兵感悟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9-11 09:40
作者:
p51020316
标题:
通信老兵感悟
一、从“嘀嗒”声说起 我入行时机房还响着电报机的嘀嗒声,2M线像黑色瀑布从配线架垂落。老师傅教我们用烙铁焊接同轴头,嘱咐“焊点要像成熟的麦穗般饱满”。那时基站开车要跑土路,扛着30公斤的电台爬50米铁塔,在风雪天用体温给电池保温。如今少年用5G刷短视频时,或许不知曾经为1个满格信号,我们要在荒山值守72小时。
二、技术洪流中的漂流者 见证过七国八制的设备大战,在诺基亚、爱立信、华为的机柜前拧过螺丝。从TDM到IP的变革中,许多同事像程控交换机的继电器般被时代摘下。记得IP化改造时,老班长盯着拆除的纵横制交换机红了眼眶:“这机器我维护了二十年,每个继电器声音都听得懂病。”技术从不怀旧,我们这批人成了数字世界的摆渡者,把语音从铜线渡到光纤,把信号从地面渡到云端。
三、通信人的昼与夜 奥运保障时在体育场地下管网睡过三天,地震救灾时用卫星电话建起生命通道。最难忘除夕夜在基站顶看烟花绽放,手机流量峰值曲线在零点同时冲天而起——那是现代人的年味。我们永远藏在喜悦的背后,像信令网里的冗余路由,存在感只在中断时显现。
四、铁塔下的哲学 维护基站时常想,人类建起百万铁塔追求永远在线,自己却常处于心灵失联状态。2G时代教用户发第一条短信要按七次键,现在人们每秒发百条消息却更难触及真心。信号强度满格的时代,沟通深度反而变成微弱的一格。
而今将退休,看年轻人用VR聊天、用卫星直连手机。技术终将老去,但通信的本质从未改变:不是在传输比特,而是在人的心灵间架设看不见的桥梁。这座桥,我们用青春当桥墩,用责任作承重,永远通向有需要的远方。
时间:
2025-9-11 09:45
作者:
不吹不黑
致敬!!!
时间:
2025-9-11 10:09
作者:
lesgo
时代崛起的奠基人
时间:
2025-9-11 11:23
作者:
outlawsong
向老兵致敬!
时间:
2025-9-11 11:24
作者:
wellsley
老一辈通信人的坚守让人动容,他们用青春铺就了今天的数字高速公路。
时间:
2025-9-11 11:28
作者:
911bbs
俺也见过,极不认真的老兵。
题外话。
不深究。
时间:
2025-9-11 13:57
作者:
mahoundhx
向技术致敬!现在的技术太廉价了
时间:
2025-9-11 14:06
作者:
爱意烧成落叶
羡慕与敬佩那个热血发展的年代
时间:
2025-9-11 15:08
作者:
foxconnywm
看来是要快退了吧
时间:
2025-9-11 15:23
作者:
mz200528
致敬
时间:
2025-9-11 15:27
作者:
Biejinhao
时间:
2025-9-11 15:33
作者:
联合网络联合国
正式工退休吗
时间:
2025-9-11 15:46
作者:
it1010
本帖最后由 it1010 于 2025-9-11 15:47 编辑
以前信号虽然可以满格,但微弱的信号依然可以正常通信;如今信号永远也不会满格,即使偶尔看着满格,同样不能连线却是常态。
记得2G时,妹夫拿个摩托罗拉V8同朋友去附近森林公园游玩,所有人冇信号,但V8能正常通信。
2G 3G 时代是为刚需建设,如今是为建设而建设,5G容量有,频谱有,却应用没有,真正刚需的通信信号没有;产品过剩,容量过剩,内容却没有,勉强有个”应用”也只不过是天天生产大量电子数据垃圾。
时间:
2025-9-11 16:15
作者:
tanliang_sj
2009年去北川灾后重建,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村落里新建了一个基站,当地村民质朴的杀鸡宰养招待我们这群农民工。那种喜悦自豪是无法形容的
时间:
2025-9-11 16:20
作者:
xuchenfeng
记得IP化改造时,老班长盯着拆除的纵横制交换机红了眼眶:“这机器我维护了二十年,每个继电器声音都听得懂病。
这是被环境固化了的老班长。电信当年待遇好,但是没机会跟上技术发展。—— 这是职业道路的选择,有利有弊。
时间:
2025-9-11 16:26
作者:
海瑟薇
技术从不怀旧,我们这批人成了数字世界的摆渡者,把语音从铜线渡到光纤,把信号从地面渡到云端。
写的真好,致敬!
时间:
2025-9-11 16:52
作者:
根本不含糊
我进了机房都开始耳鸣了
时间:
2025-9-11 18:03
作者:
碧海波涛
技术终将老去,但通信的本质从未改变:不是在传输比特,而是在人的心灵间架设看不见的桥梁。这座桥,我们用青春当桥墩,用责任作承重,永远通向有需要的远方。
最后这段话写得真好!!!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