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三级通信军士

注册:2015-5-2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5 15:26: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4月6日电源村浙大未来电源精英计划第一期捐赠交流活动将在浙大玉泉校区少客观211举办。

1.webp.jpg
很多朋友都在问,什么是电源村?什么是未来电源精英计划?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老代先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未来电源精英计划?

这个事情要从93年老代上大学说起,在19岁之前,老代在陕西富平的刘集中学上学,一个月的各种费用也就五六十元,在农村的情况不算富裕,也算贫困,加上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的几亩薄田和老爸的一个月100多元的病休工资勉强负担的了。93年9月到了南京上大学,一年的学费一千块,加上每个月吃穿住行两三百,一年四五千的费用对没有任何储蓄的农村家庭来讲是很难支撑。在上学时,经常出现家里的钱还没有寄到,学校里面已经两手空空,吃了上顿没了下顿。自己也经常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从夫子庙批发袜子、相册,给建设银行发行储蓄卡(每个卡收入一元钱),帮学校旁边的溜冰场推销溜冰票,开家教中心收中介费,给南京的运动会拉赞助,生活的拮据到现在想想都觉得苦海无涯。当时的学校,有一些针对贫困生的资助活动,比如大二时学校每年给贫困学生一百元的补助,老代申请了三年;大一时学校给贫困生发一个军大衣,老代也得了一件;学校每年给贫困生两三百元的无息贷款,老代也申请了,知道大学快毕业时,家里借了别人1000多才还了学校的贷款。当时的国家也穷,毕业的校友们也不宽裕,来自西部的农村孩子到了东部上学,除了学习成绩的东西部差距,经济和生活上的压力也相当大。

毕业之后,老代从当时不算富裕的工资里也资助上研究生同学的学习。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本土电源企业也成长,一部分人也富裕起来了。我一直在想,美国的很多大学的费用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的馈赠,例如斯坦福大学就是当时的加州州长的个人捐资修建,校友资助新生,新生毕业之后反哺学校,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走向了良性循环。而国内的情况虽然和二十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老代拜访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大、南航、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后,发现随着房价和物价的飙升,现在大学生的情况比20年前的情况并没有改善多少,上交电气工程系的青年千人朱淼博士告诉我,其实除了本科生,博士生的在上交的生存压力也很大,因为很多博士生近30岁,有的已经结婚有孩子,一个月几千元的收入和农民工的生活没有本质区别。因此,老代想能不能利用自己和朋友圈的力量,帮助一下这些和老代有同样经历的寒门子弟,而且坚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我们采用三步走的做法,近五年支持选定的十几家对电源行业有杰出贡献的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定向捐助,五年后扩展到所有的211高校,十年后扩展到国内的所有院校的电气工程专业,虽然我们没法改变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但是我们有能力改变我们所在的电气工程或者自动化专业。我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四十年,把我们每年的捐款从现在的每年几十万,扩大到每年1000万,惠及2000名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学生。现在的每年几十万的捐款,就像一颗种子撒到这些学生身上,一旦他们毕业并且成为电源行业的主流,1000万元每年的要求不是空谈。

下面谈谈电源村是一个什么样的社群,最初的电源村,起了一个高大上的群名,叫中国电源联盟。后面有朋友提议,你们中国电源联盟简称中电联,和北京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冲突了,容易引起歧义。后面大家尝试起各种高大上的名字,发现都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想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确实很难。后面老代发现,在微信社群里,大家都彼此熟悉,虽然很多人从施耐德到了艾默生,从艾默生到了麦格米特,从麦格米特到了中兴,最后都离不开这个社群。有点村子的味道,干脆就起个逼格超低的名字,电源村,这样没人和你来抢名字,而且电源村里由于都是原来的同事、校友和朋友,彼此熟悉,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有了约束,于是在2015年底,这个名字就确定了下来。目前电源村汇聚中国电源学会、各大名校电气工程专业、TC4标协、移动、电信、联通、铁塔、BAT、艾默生、中兴、华为、施耐德、Eaton、中恒、动力源、科华、科士达、麦格米特、双登、南都、光宇、禾望电气、依米康、英维克、合肥阳光公司、台达、南瑞、许继、奥特迅、泰昂、C&D、远景、鲁能、特锐德等公司的骨干,对电力电子及能源互联网方向进行行业跟踪和交流的民间组织,主题涉及通信、电力、新能源发电、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储能等各个热点行业,群友超过4000多人。

未来电源精英计划是电源村倡导的一项高校电气工程贫困学生的捐助计划,主要是由电源村里的朋友提供捐款,资助将来以电力电子相关行业为职业方向的高校学生。目前未来电源精英计划覆盖清华、浙大、西交、上交、东南、华科、哈工大、同济、南航、合工大、西理工等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资助标准为每名学生2000元/年。 电源村在2015年已经陆续在东南大学、西安交大、南航和浙大分别募集10万元,资助200名学生,针对其他高校的善款还在募集中。

1.webp.jpg (112.06 KB, 下载次数: 0)

1.webp.jpg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15:19 , Processed in 0.15098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