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332|回复: 0
打印

[读书学习] 题目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08-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 17:3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试解释数据传输速率所使用的3种不同的定义(码元速率、数据传信率、数据传送速率)的主要内容。
(1)码元速率
码元速率的定义是每秒传输的码元数,又称波特率,单位为波特(Bd)。如信号码元持续时间为T (s),则码元速率N Bd=1/T(s)。
(2)数据传信速率
数据传信率的定义是每秒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又称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bit/s)。
(3)数据传送速率
数据传送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相应设备之间实际传送的比特、字符或码组平均数,单位分别为比特/秒、字符/秒或码组/秒。
2、常用的信号复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信号复用方法可以采用按时间、空间、频率或波长等来区分不同信号。按时间区分信号的复用方法称为时分复用TDM;按空间区分不同信号的方法称为空分复用SDM;而按频率或波长区分不同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分复用FDM或波分复用WDM.
3、数据传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要传送的数据可通过编码形成两种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中的一种,于是就有4种数据传输形式,即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
4、二进制数字信息码元的不同编码方案一般有哪几种?
表示二进制数字信息的码元的形式不同,便产生出不同的编码方案.主要有单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曼彻斯特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码等。
5、数据通信系统中,利用纠错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数据通信系统中,利用纠错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式主要有4种:前向纠错、检错重发、反馈校验和混合纠错.
1、简述分组交换网的特点。
分组交换网具有如下特点。
(1)分组交换具有多逻辑信道的能力,故中继线的电路利用率高。 (2)可实现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码型、速率和规程之间的终端互通. (3)由于分组交换具有差错检测和纠正的能力,故电路传送的误码率极小。 (4)分组交换的网络管理功能强。
2、简述DDN的特点。
(1)DDN是同步数据传输网,传输质量高。 (2)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 (3)DDN为全透明网。DDN任何规程都可以支持,满足数据、图像、语音等多种业务的需要。 (4)网络运行管理简便。
3、简述帧中继技术的特点。
帧中继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的分组交换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
(1)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送.(2)帧中继传送数据使用的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可以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3)帧中继协议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使网络节点的处理简化,提高了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效率。采用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两级结构,在链路层也只保留了核心子集部分。 (4)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但不提供发现错误后的重传操作。省去了帧编号、流量控制、应答和监视等机制,节省了帧中继交换机的开销,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通信时延。(5)交换单元一帧的信息长度比分组长度要长,适合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6)提供一套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止拥塞的机制,使用户有效地利用预约的带宽。(7)与分组交换一样,帧中继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可以提供SVC(交换虚电路)和PVC(永久虚电路)业务。
4、简述ATM技术的特点。
ATM作为1TU-T建议的B-ISDN的传递方式,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ATM是一种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它将一条物理信道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传输特性的虚电路提供给用户,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 (2)ATM利用硬件实现固定长度分组的快速交换,具有时延小,实时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多媒体数据传榆的要求。 (3)ATM是支持多种业务的传递平台,并提供服务质量保证。ATM通过定义不同的AAL(ATM适配层)来满足不同业务对传输性能的要求。 (4)ATM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技术,在传输用户数据之前必须建立端到端的虚连接。所有数据,包括用户数据、信令和网管数据都通过虚连接进行传输。永久虚连接(PVC)可以通过网管功能建立,但交换虚连接(SVC)必须通过信令过程建立。
5、简述B-ISDN协议参考模型的分层功能。
协议参考模型包括四层功能,如下。(1)物理层:完成传输信息(比特/信元)功能。(2)ATM层:负责交换、路由选择和信元复用。(3)AT适配层(AAL):完成将各种业务的信息适配成ATM信元流。(4)高层: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完成高层功能。
1、电路交换方式与分组交换方式有什么不同?
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时,在通信开始之间要先建立通路,在通信结束之后还要释放链路。在整个通信进行的过程中.通信信道由参与通信的用户独享,即使某个时刻没有信息在信道上传递,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此信道.采用这种交换方式,可以保证用户的通信带宽,时延较短;但线路的利用率不高。现在广泛使用的电话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就是电路交换技术。分组是包含用户数据和协议头的块,每个分组通过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被传送到正确目的地。一条信息可能被划分为多个分组,每个分组在网络中独立传输,并且可能沿不同路由到达目的地。一旦属于同一条信息的所有分组都到达了目的地.就可以将它们重装,形成原始信息,传递给上层用户。这样的过程就被称为分组交换。
2、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层次划分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各层功能明确。即每一层的划分都应有它自己明确的、与其他层不同的基本功能。这样在某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或功能发生变化时,只要保持与上、下层的接口不变,就不会对其他各层产生影响。 (2)层间接口清晰。应尽量减少跨过接口的通信量.
(3)层数适中。层数应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但也不能太多,否则体系结构会过于庞大,增加各层服务的开销。 (4)网络中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TCP和UDP的功能有何不同?
TCP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适合于一次传输大批数据的情况。并适用于要求得到响应的应用程序。
UDP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不对传送的数据报提供可靠性保证。适合于一次传输少量数据的情况,传输的可靠性由应用层负责。
4、什么是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是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由用户的主机和终端组成。主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的通信控制处理器相连接。
1、简述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1.局域网分布范围较小,配置较简单,它的主要技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覆盖范围较小,适合于校园、机关、公司、企业等机构和组织内部使用。 (2)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一般为10Mbit/s~1OOMbit/s,光纤高速网可达1OGbit/s。 (3)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通常低于10-8). (4)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相对简单。 (5)软硬件设施及协议方面有所简化,有相对规则的拓扑结构。
2、局域网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哪两个子层?这两个子层分别完成了什么功能?
局域网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这样划分的目的是将数据链路层功能中与硬件相关的部分和与硬件无关的部分进行区分,降低研究和实现的复杂度。其中,MAC子层主要负责实现共享信道的动态分配.控制和管理信道的使用,即保证多个用户能向共享信道发送数据,并能从共享信道中识别并正确接收到发送给自己的数据:而LLC子层则具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负责实现数据帧的可靠传输。各种不同的LAN标准体现在物理层和MAC子层上,传输介质的区别对LLC来说是透明的。
3、什么叫1-坚持CSMA?这种技术有什么优点?
CSMA表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发送数据之前先对信道进行监听,如果信道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如果信道忙,退避一段时间再作尝试等。根据节点可采取的不同策略,可以将监听算法分为3类:非坚持CSMA、1-坚持CSMA和p-坚持CSMA。其中,1-坚持CSMA是指:若信道空闲,则立即发送;若信道忙,则继续监听,直至检测到信道空闲时,立即发送:如果有冲突(在一段时间内未收到肯定的回复),则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重复上两个步骤。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只要介质空闲,站点就立即可发送,有利厂抢占信道,避免了信道利用率的损失;但是多个站点同时都在监听信道时必然会发生冲突。
4、简述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从令牌环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基本令牌环结构就像是把以太网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厂,令牌环上的计算机也是共享介质的。为了防止出现信道的竞争,在令牌环中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名为“令牌”的帧。拥有令牌的计算机才可以发送数据,没有令牌的计算机只有等到了令牌,才能发送数据。拥有令牌的计算机向目标地址发送一个帧,环路的计算机收到帧后,将这个帧的目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相对比,如果不是发给自己的帧,则直接沿环路将帧传递下去:如果是发给自己的帧,就将此帧内容复制下来,并在此帧中加上一个标记,说明已经收到这个帧了,然后将帧继续沿着环路传输.当帧传回到发送节点时,发送节点检查相应的标记位,检查目的节点是否已经收到这个帧.如果确认目标站已正确接收就释放令牌,使下游节点获得发送的机会.当令牌传到某一节点,但此节点无数据发送时,只要简单地将令牌向下游节点转发即可。在令牌环网络中,一般只有一个令牌,当然也可能有多个令牌以加快通信。令牌不只是能在环网中应用,在总线型网络中也可以使用,令牌只不过是一种避免冲突的方法,和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没有关系。
5、无线局域网通常应用于哪些场合?
通常在下列情形下需要使用无线网络: (1)无固定工作场所的使用者; (2)有线局域网络架设受环境限制: (3)作为有线局域网络的备用系统: (4)搭建临时网络,如会议、客户演示、展会等。
6、简述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交换式以太网的原理如下:在交换机中有一个查找表,用来存放端口的MAC地址。当查找表中为空时,它也像集线器一样将所有数据转发到所有的端口中去。当它收到某个端口发来的数据包时,会对数据包的源MAC地址进行检查,并与系统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进行比较,若数据包的源MAC层地址不在查找表中,则将该地址加入查找表中,并将数据包发送给相应的目的端口(如果表中没有查到,则发送给所有的端口)。因为数据包一般只是发送到目的端口,所以交换式以太网上的流量要略小于共享介质式以太网。
交换网络使用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当交换式端口通过集线器发散时。仍然是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共享介质网络;但当只有简单设备(除Hub之外的设备,如计算机等)接入交换机端口,且交换机端口和所连接的设备都使用相同的双工设置时,整个网络就可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下。
7、简述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工作原理。
在CSMA/CD中,检测到冲突,发送完干扰信号之后,要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再重新监听,尝试发送。后退时间的长短对网络的稳定工作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很多站发生连续冲突,设计了一种被称为二进制指数退避的算法:从{0,1,2,…,2k-1}中随机取一个数r,重发时延=r×基本重发时延。
其中,k=min(重发次数,10)。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是按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LIFO)的次序来控制的,即未发生冲突或很少发生冲突的数据帧,具有优先发送的概率;而发生过多次冲突的数据帧,发送成功的概率就更少。
8、简述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星型结构由中心节点和分支节点构成,各个分支节点与中心节点间均具有点到点的物理连接,分支节点之间没有直接的物理通路。如果分支节点间需要传输信息,必须通过中心节点进行转发;或者由中心节点周期性地询问各分支节点,协助分支节点进行信息的转发。星型结构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很方便地将网络扩展到很大的规模。
由于在这种结构的网络系统中,中心节点是控制中心,任意两个分支节点间的通信最多只需两步,所以,传输速度很快,而且星型网络结构简单、建网方便、便于控制和管理。但是,这种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心节点的可靠性,对中心节点的可靠性和冗余度要求很高。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则会导致全网的瘫痪。
9、简述以太网中的载波扩展技术。
半双工千兆以太网引入了载波扩展技术,以增加帧发送的有效长度,而不增加帧本身的长度,从而保证网络的覆盖范围。
半双工于兆以太网先将网络中的时间槽由10M和100M以太网中的512bit(64字节)增加到了512字节(4096bit),这样半双工干兆以太网的距离覆盖范围就可以扩展到160m。但为了兼容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中的帧结构,最小帧长度依然保持512bit不变。当某个DTE发送长度大于512字节的帧时,MAC将像以前一样工作;如果DTE发送的帧长度小于一个512字节,MAC子层将在正常发送数据之后发送一个载波扩展序列直到时间槽结束。这些特殊的符号将在FCS之后发送,不作为帧的一部分。    通过载波扩展,解决了半双工千兆以入网距离覆盖范围的问题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1 16:17 , Processed in 0.32105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