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尉

注册:2017-5-192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24 10:09: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首发:通信敢言(公众号),作者:敢sir

近日,三大运营商先后发布了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成绩单是非常漂亮的,相比近几年的低迷,可以说是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
中国移动:营收6486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6.9%。
中国联通:营收2444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9.4%。
中国电信:营收3265亿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24.7%。
看看中国电信的营收、净利润增长率,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一家被资本市场极度看衰的企业的表现?!这简直就是互联网明星企业的表现啊!
但这样的表现似乎仍然无法改变资本市场的态度——中国电信发布业绩报告当天,回归A股不久的中国电信股价依然下跌了0.72%,刷新了历史新低,而此前,中国电信已经“成功”跌破了发行价,而重点是,当天中国电信成交额只有4.27亿,对于一家数千亿市值的巨头,换手率只有2%,可谓是惨淡之极!
中国联通的情况也大致类似,发布季报当天股价跌了1.44%至4.11元,而其股价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运行在此前混改中战略入股的价格,这意味着,参与中国联通混改的那些精于计算的巨头们都看走眼了,都陷入了账面亏损。

-01-
很奇怪,从财务上看,三大运营商毫无疑问都是真金白银的“绩优股”,不仅在A股,甚至放眼全球都应该算是好股票,为何资本市场如此不屑一顾呢?
以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2020年营收接近4000亿元,净利润208亿元,被《金融亚洲》评选为亚洲最佳电信公司第一名。预计2021年其营收将超过4500亿元,净利润超过300亿元。
而更关键的是,中国电信敢于承诺高额分红——2021 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年度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60%,A 股发行上市后三年内,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0%以上。
放眼整个中国A股,还有哪家上市公司敢于承诺如此高额的分红!
简单算一下,如果以60%的分红比例算,2021年分红金额将超过180亿元,以总股本915亿股算,每股将分得0.2元,当前股价4.14元,股息率高达4.8%!在当前存在通胀预期,且当前3年期利率仅3.5%的水平,中国电信的股息率对于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是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的。

-02-
如此优质的企业,为什么资本市场如此看衰,弃之如敝履呢?原因很简单——缺乏想象空间!
1、先谈传统通信市场。
国内通信市场大概从十年前开始就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怪圈,随着3G、4G、5G的移动技术升级,用户的通信业务使用量是在指数级地增加,十年前一个用户每个月的流量不超过30M,如今户均月流量都超过5GB了,翻了170倍,但运营商的营收并没有显著的增长,利润更谈不上增长。
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第一个,过度竞争导致价格白菜化;第二个,政府管控。
可以看到,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ARPU这二十年来是单边下滑的,当然,中间偶尔有反弹的,但不影响大趋势,比如,今年以来三大运营商的ARPU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三家在监管部门的干预下,约定停止了价格战,毕竟前两年打得太凶了,把部分省都打到亏损状态了。
ARUP持续下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用户规模难以持续增长,国内通信市场已经饱和,不可能像“黄金十年”那样持续增长。
结合这两方面,基本可以判定,传统通信市场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空间。
2、重点谈谈5G。
人们本来是寄希望于5G网络的新技术、新特性,能够开发用户的新需求、新价值,比如,有人说AR/VR的规模商用将在5G网络下得以实现,到时候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价值,用户将愿意为5G加大付费,但如今看来,这是个伪命题——第一、AR/VR未必会有需求,也看不到爆发的迹象;第二、AR/VR未必需要5G支持,光纤+WiFi一样可以。
当前,5G发展仍处于规模商用初期,应用场景尚需进一步丰富,商业模式尚需进一步探索,5G的开发和运营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包括5G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5G终端供应及定价、5G SA产业链的发展、供应商的5G设备供应能力,以及未来5G技术应用场景等。
所以,寄希望于5G能够极大拉动运营商业务的发展,我觉得有点不现实,资本市场也不看好。
3、再谈产业互联网。
如果说“基础通信服务”是“昨日黄花”的话,那“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就是“明日之子”,三大运营商都寄希望于产业互联网能再造一个千亿帝国,这个梦想能照进现实吗?
还是引用下之前文章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中国移动前3季度,面向产业互联网的DICT业务收入为48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7.5%,其中还有一定程度的收入转化的水分,而与之相对比,传统通信服务收入占比仍高达88%!以上是营收层面,如果看利润的话,结果可能更加惨淡。
中国电信前3季度,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为740.9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2.6%,情况稍微好点,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电信的产业数字化业务的收入口径跟中国移动的DICT业务并不完全一致,包括了政企通信业务(专线),如果剔除这一点,情况与中国移动相比也是半斤八两。
中国联通的情况可能更加惨淡,中国联通前三季度,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为40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6.7%。

诚然,产业互联网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甚至比基础通信服务这块蛋糕要大得多,但是,问题是,觊觎产业互联网这块蛋糕的人也更多、更强大,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等这些巨头不光起得早、还植得深,以三大运营商当前的经营模式,能打得过谁?
最简单的,要去跟BATH们打仗,肯定需要人才吧,以三大运营商的员工薪酬、激励机制,刚培养出一个能跟对手匹敌的人才,分分钟就被对手高薪挖过去了,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资本市场看衰三大运营商发展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财务报表上看,三大运营商都是好企业,业务稳定、现金流健康,但从发展空间来看,运营商前面的路似乎已经走死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6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1 11:42 , Processed in 0.15303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