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中国首都北京街头立着这样一个广告牌:广告牌的背景是一位老妇人抱着狗面带微笑,下方配有文字:“在北京什么将会普及:是5G还是狗屎?”假设该广告的发布者是德国一家企业,例如德国电信或O2,中国人看了会怎么反应?一个国家的首都,享有崇高神圣的地位,怎么会遍地狗屎?妥妥的,典型的辱华。这家企业马上倒霉了,不仅需要向中国人道歉,而且其产品可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但是,中国一家企业就敢于“辱德”,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华为。这家公司在德国首都柏林泰戈尔机场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目的是宣传5G网络,但广告牌的内容却令人惊讶,背景是一位老妇人抱着狗面带微笑,在其下方配有文字:“在柏林什么将会普及:是5G还是狗屎?”
有图有真相:
面对如此明显“辱德”的言论,德国人的反应令人意外。德国媒体《图片报》发表文章说:“中国人竟把我们美丽的柏林嘲笑成充满狗屎的地方!”,不过话锋一转,却评论道:“华为讲的对!目前德国柏林只有一个5G测试地区,仅仅不到100户人家接入了光纤”。 德国柏林市经济局局长Ramona Pop甚至直言:“中国华为应该把这个广告挂到德国联邦政府大门口!”柏林当地的一家媒体(BZ-Berlin)也转发了这篇文章,但用的标题却是《中国人的玩笑(Ein Chinesen-Witz)》。到目前为止,通过网络搜索,这则消息只有这两家媒体报道,在德国并未形成新闻热点,说明多数德国媒体对此事并不特别感兴趣。
媒体和高官不反感华为这则广告,那么普通民众呢?德国人在网络上几乎没有讨论,为此本人特意打电话给柏林的华人和德国人,了解他们对此事的看法。知道此事的人不少,但没有人愤怒,我问:“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德国被侮辱?”回答惊人的一致:“华为公司在做广告,只不过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广告受众注意而已,谈不上侮辱德国”。即便有人提出异议,也仅仅是不同意柏林狗屎很多的看法。BSR公司发言人表示:“即便没数,在我们印象中到处乱跑的狗已经很少了,起码柏林不属于(因为狗乱跑乱拉屎的事情)而被抱怨的前五位城市。”
华为公司在德国的这则广告,应该不是头脑发热,而是经过了专业团队的精心策划。而问题是,他们为何敢于发布如此带有“侮辱”味道强烈的广告呢?不担心德国人抗议?
还真是,德国人就不抗议,连个像样的讨论都没有,这源于华为公司对德国的了解。华为深耕德国,而且雇佣了不少的德国人,对德国的理解超出一般的中国驻德机构。因此,华为并不担心这样的广告会激怒德国人。问题是,德国人为何不愤怒?想来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尽管德国人一贯严谨,不会主动开玩笑,但他们知道这是一个玩笑而已。把一个商业机构的玩笑当成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侮辱,实在过于上纲上线,没有必要,他们更不会认为拿一双筷子开玩笑就是对全体民族的侮辱。将心比心,如果你什么事情都太敏感,好像全身长刺似的,谁敢和你开玩笑,谁敢接近你?一个成熟的人,即便不会开玩笑,也经得起玩笑。
其次,德国人太吊、太散漫了,媒体想煽动煽情,挑动整体来闹点事并不容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个体。再说,也没有媒体愿意做这种低格调的事情。如果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夸张成民族大事,恐怕会被媒体同行耻笑,读者也难以接受。
这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在德国的事情。当时德国《萨克森报》发表了托马斯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人崇洋媚外,例如杂志封面都是欧美人,中国人在旅游景点见到外国人,都喜欢拉老外照相等。看了这篇文章,我当即勃然大怒,奋笔疾书给报社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我就是喜欢拉老外照相的中国人,说说我为何这样做:我来自中国农村,刚到北京就看到一种全身长毛、半人半兽的怪物,我很好奇,所以拉你们外国人来照相,让乡下的亲戚朋友看看,这个世界真奇妙。我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崇洋媚外的心理,仅仅是好奇而已。
德国人“辱华”,被我狠狠反击了一把。我想德国人看了这封信后会气得半死。没想到报社主编亲自给我回了一封信,表示歉意并说:这篇文章是托马斯先生的文章,并不代表报社的观点。如果您同意,我们也愿意登载这篇读者来信。
我当即表示同意,从此我经常看德国报纸,发现一篇就反击一次,周围的朋友都夸我:你比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作用都大。当然,这是溢美之词,我哪敢和大使馆相比?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不再搭理那些言论,更不想再反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鸟都有,什么言论都会出现,做人不能过于敏感,你得允许别人提出不同意见和尖锐的批评甚至是侮辱,过于小肚鸡肠让人厌恶。批评是一种礼物,你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把侮辱视若无物,不仅是一种雅量,更是做人的自信。当然,如果能做到风趣一点就更好了,有人说过:风趣是对自己知识的自信。诚哉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