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9-1-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30 11:22: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思创科技平台

qrcode_for_gh_7c1136728cc2_1280.jpg

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既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也将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提供关键支撑。

与此同时,技术革新也在不断推动医疗的发展,医疗行业未来将受益于5G技术,在不远的未来让每个人都享受及时便利的智慧医疗服务。通过5G网络,智慧医疗将会呈现多个应用场景。

从政策层面看,相关文件频频发布,地方政府也在抢抓机遇。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组织实施20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提出了推动“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随之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浙江、湖南等省市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5G医疗应用落地。

从市场层面看,除了传统的三大通信运营商争先恐后布局市场外,新经济行业巨头也开始落子5G业务。华为与中国移动合作,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网络的远程人体手术——“帕金森舶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5G技术在国内医疗方面的可能应用

  • 打破时空壁垒,让医疗资源实现线上化的集中

    促进线上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快速通过网络调集来自全国的医疗力量,比如说在面对疫情过程中,各地通过互联网医疗特别是远程医疗提供在线诊疗、防疫咨询、用药指导,远程配送,远程教育培训等服务,为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分担了大量压力,成效显著,获得了各方认可,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 让急救过程变得更加高效通过覆盖5G信号,急救车内的医护人员可以实时畅通地与医院的专家医生进行沟通,并让专家医生清晰地看到急救车内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数据也能实时传输到急救中心,从而实现高效精确的远程会诊,因此增加了急救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率。而在此前,由于信号单一、不稳定、清晰度低等因素,很难实现高效的远程会诊。
  • 推动医学教育方式的变革

    混合现实平台将混合现实技术和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结合,并通过5G通信技术实现传输,所有的医院和医护工作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实时、全息、三维的立体方式进行面对面的医学信息的沟通和探讨。
  • 实时跟踪患者院后的个人健康管理

    借助5G技术,可以将健康管理的终端连接医院、社区、家庭等各个场所,从而集成用户多个渠道的健康信息数据,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医生可通过AI等智能分析了解患者群体的健康需求,为统筹医护服务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并让更多的患者参与其中。以慢阻肺疾病为例,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慢阻肺患者加强教育、进行连续12个月的随访等疾病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因慢阻肺的住院次数和急诊就诊率。5G技术将使得个人健康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且科学。

  • 远程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已经成为现实,但外科医生仍然需要在机器人旁边进行操作和监控。据爱立信称,近一半的消费者认为远程机器人手术对他们来说没问题,但61%的人认为,以目前的网速来看,这种手术是有风险的。5G网络将提供1毫秒的响应延迟,这是连接外科医生和远程手术机器人的关键。
  • 快速准确地进行远程健康监测

    重新审视物联网领域,医疗服务提供者将能够实时监测患者并收集必要数据,这将改善个性化和预防性护理。Anthem调查显示,86%的医生表示,可穿戴设备已经提高了病人对自身健康的投入,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可穿戴设备将使医院成本降低16%。

    除此之外5G技术还可用于快速、可靠传输海量医学图像数据文件,可以通过边缘计算设备进行分析或者远程专家团队会诊,高清视频及物联网设备的成熟也将带领整个社会进入“随行医疗”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全天候高水平的医疗保障;边缘计算助力人工智能进行更加准确及时的诊疗服务,使得疾病可以在不易发觉的早期就被诊断,生成针对特定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及预测术后并发症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
  • 5G医疗信息安全

    由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5G确实将有助于更快地传输大型患者文件,进行远程手术、远程医疗、远程患者监控等。不过,基于5G的数据存储和交换技术进步,以及包括物联网设备的使用,也将增加数据安全风险。医疗身份盗窃、健康隐私侵犯和医疗数据的管理将变得更具挑战性,

  • 医疗数据中心的保障等级

    目前,没有针对医疗数据中心的标准的普遍共识,有不少小团体在进行医疗数据中心业务的标准制定,但缺乏全行业的认可。从基础设施来说按照GB50174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分为A/B/C三个等级,医疗数据中心从其重要性来说其要求应该超越A级数据中心,那么其电力保障、网络保障、安全保障需要进行重新的定义。

  • 公有云、私有云or混合云或者其他前两天和一个行业前辈聊到智慧医院的一些内容,大致是如果智慧医院体系对全体公民提供医疗服务,那么应该是一个外向型的公有云能够承担这种任务,但是医院内部网络还有大量的金融数据、隐私数据、医保数据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这样的话私有云会保障性更高,而且智慧医疗具备可用性公有云和私有云还需要互通,可用性的实现依托于IaaS,PaaS、SaaS的绝对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各位有不同的见解也可以加我微信沟通
  • AI医疗远程医疗的风险和伦理问题

    就如同无人驾驶涉及的伦理问题一样,5G技术进行远程手术目前存在容错率非常低的情况。手术作为具有较高风险性的医疗行为,一旦远程指导手术出现事故,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还存在一定争议。这对于行业参与者与决策者都提了一个难题,需要用实践与时间来改进与完善。

    不过不必过分担心,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新技术的出现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但是有目共睹的是技术确实让生活更加美好,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随着5G技术的可用性增强,新的医疗模式必将出现,优质的医疗资源远程共享和实时交互等将打破医疗资源匮乏医护人员短缺、医疗水平分布不均等问题,将极大的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实质性降本增效。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09:09 , Processed in 0.18731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