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尉

注册:2017-5-19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15 23:09: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22年度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专项考核结果,中国移动旗下共有8家企业获得标杆或优秀评级,专项考核综合排名行业领先,受到国资委通报表扬。其中,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凭优异的科改成绩获得“标杆”评级!

据了解,此次国资委考核共设标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5个等级,而参与考核的企业合共超过500家,获评“标杆”可以说是在一众精英企业中独占鳌头,处于金字塔顶尖了。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为什么能成为“标杆”?其“标杆”作用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加以解读:
1. 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在行业创新版图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云能力中心一直立足于高标准研发云关键技术,直接看几项云计算关键技术吧——“大云”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台数超百万,进入“科创中国”榜;DPU 智能网卡(运营商首款自研)实现虚拟化零损耗,国内TOP3;多云管理平台实现异构环境下的多云统一纳管、统一运维统一运营;块存储技术实现每秒读写次数超百万,成为国内第三家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
基于“大云”技术底座,移动云目前已有自有产品230余款,丰富度国内前二,拥有专利1300余项,三年提升230%。移动云整体科技实力在云计算行业中已逐步走向领先地位。
在不久前的移动云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第三代磐石服务器,软硬一体,基于自主研发的DPU(数据处理器)加速模块,在整机网络吞吐能力方面提升100%,包转发率达5000万,位列国内第一,现已全面商用支撑计算密集型场景。整机存储性能可达100W IOPS(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存储性能提升1倍。整体算力提升10%,核心性能达到业界顶尖水平。
2. 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过去几年,云能力中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浪潮,从参与乡村振兴、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到助力各地智慧民生、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践行“为国建云”使命。作为央企上云主力军,已打造120+解决方案,助力4000+家央国企客户上云,并推动超6000个行业云项目落地,为千行百业输出高可用、低时延的泛在算力。
移动云市场规模三年实现25倍增长,去年全网收入503亿,同比增长超108%,增速连年第一。移动云业界综合排名从其他进入前五,边缘云第一,专属云第三,政务云第三,公有云第五,稳步进入第一阵营。
3. 服务于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移动云致力于将数字化技术与民生保障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智慧化应用,推动数字生活所带来的新场景、新体验、新应用融入大众生活。
举几个例子吧,移动云通过远程医疗平台解决方案,帮助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搭建起“云上妇幼”手拉手远程医疗平台;基于移动云整体解决方案搭建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有超过1100万老师、1.7亿学生、35万所学校在线使用;移动云助力淄博市政府以云+网模式打造独具淄博特色的“人情味”智慧交通;移动云为“蓝天卫士”进行全方面升级,实现河南全省1.2亿亩农田的火情监测和实时预警。
此外,云能力中心还致力于打造数字时代的“IT单品”,比如,中国移动云电脑以≤0.01ms的响应时间领先业界,打破对终端形态的限定,依托云管平台,整体能耗可降至传统电脑的10%,还提供公+私+边全栈产品形态,为用户提供30ms超低时延服务,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
4. 支撑赋能区域发展,创新高地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云能力中心积极响应长三角地区数字化建设号召,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新基建”战略,在长三角地区布局建设数据中心,不断实现算力资源升级,以支撑海量数据处理、助力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并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医疗、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策源等众多领域,为长三角地区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数智力量。
此外还积极推进算力网络建设,推动算力成为像水和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聚焦云产品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算力服务,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获评标杆,背后是国家对移动云的支持,也是期许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动中央企业形成一批影响力大、示范性强、引领带动能力突出的子公司,希望以此为突破点,带动国家整体科创能力的稳步提升。这一次,云能力中心获评“标杆”,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云能力中心(移动云)能够发挥标杆作用,带领云计算国资力量快速壮大,为了让云可以像水电煤一样,普及到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
对于云能力中心(移动云)来说,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今天,中国算力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总体算力不够,算力的分布不平均,部分客户算力过剩,部分客户算力不足。此外,多样性算力规模应用缺乏信心,算力供应链韧性不足,产业标准仍不确定性等。
这些产业性、社会性的问题都需要从国家层面去加以统筹解决,国家可以依靠谁?显然,国资委把云能力中心评为标杆,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出于这些问题的考量的。
云能力中心(移动云)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难,当然,也很有意义!
注: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意见,相关数据引用自官方发布内容。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1 14:33 , Processed in 0.16370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