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说云 科技十点见
12 月 4 日,全球知名的研究与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了《2023年战略云平台服务魔力象限》报告,再次对全球云厂商的竞争优劣势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2023 年云魔力象限的变化
2023 年报告较 2022 年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甲骨文公司从2022年的远见者象限首次跻身领导者现象,而阿里云则从2022 年的远见者象限被调整至利基者象限(Niche Players)。
与 2022 年一致,2023 年的报告中仍是 8 家企业入选魔力象限,5家美企,3家中企。其中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IBM在利基者象限,而AWS、微软、谷歌、甲骨文公司在领导者象限。
从象限图上看,亚马逊AWS、微软仍然是领先较大的厂商,尤其 AWS一哥的地位从 2011 年算起,已经保持了13年之久了。
今年的报告中,除了甲骨文公司的成绩跃升较大,让人略感意外一点,其他厂商的排序整体上还是比较客观的。
Gartner云魔力象限的入选门槛还是挺高的,核心标准之一就是云厂商要有国际化业务,并且营收要达到一定规模。因此,国内一些可能营收份额靠前的运营商云没能上榜。
云魔力象限十年变迁
Gartner 从 2009 年就开始发布云计算魔力象限报告,期间报告的名字也有变化,但是核心意思没有变。从这份报告上榜企业的变化,也可以一览过去十多年里,全球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脉搏和市场格局演变。
先把时间拨回2014 年。(当然也可以追溯至更早的 2009 年,但是从 2014 年说起也不影响对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观察。)
2014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微软首次入选领导者象限,亚马逊 AWS 和微软双雄领先的趋势就此奠定。这一年入选的厂商数量有 15 家之多,运营商和惠普等传统 IT 厂商都希望在云计算市场有所作为。
2015 年的云魔力象限报告中,厂商仍然很多,有15 家之多,但是市场的淘汰已经在酝酿了,HP 和 GoGrid 开始退出。
2016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入选厂商的数量减少至 10 家,谷歌开始在远见者象限崭露头角。
2017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谷歌距离领导者象限一步之遥,甲骨文公司和来自中国的阿里云首次出现在远见者象限中。利基者象限中的厂商非常多,赛道比较拥挤。
2018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入选厂商大幅缩减至 6 家,谷歌第一次跻身领导者象限,而阿里云和甲骨文则被调整至利基者象限。多家企业已经退出了这个市场。
2019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6 家企业的位置变化不大,但是 AWS 的领先优势在扩大。
2020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腾讯云首次进入魔力象限,位列利基者象限。亚马逊 AWS 的领先优势尤其明显,谷歌云的位置也在大幅提升。
2021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阿里云提升至远见者象限,但是 AWS、微软、谷歌已经连续 4 年垄断领导者象限。
2022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中,阿里云和甲骨文公司都位列远见者象限。华为云首次进入报告。跻身报告的厂商数量达到 8 家。微软在公司前瞻性上开始略微领先 AWS,这应该跟微软在人工智能战略上的领先相关。
2023 年云魔力象限报告,领导者象限新增甲骨文公司,阿里云调整至立利基者象限。AWS 仍然是领先厂商,但是在公司战略前瞻性,微软已经逐渐拉开了对亚马逊 AWS 的领先身位。
总结&观察
从 Gartner 云魔力象限报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十多年时间里,这个产业从一窝蜂看上去低门槛的竞争,到今天逐渐过渡到大型科技企业真正硬核实力的竞争。
从市场格局上看,亚马逊 AWS、微软、谷歌已经奠定了前三的位置,纵然甲骨文公司在这个市场上也在逐渐扩大影响力,但是论远见和执行力,它可能都很难追赶上前面的三家企业。
3 家中国的云厂商都被列入了利基者象限,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该也属于正常结果。但是未来呢?
如果外围环境不变或者进一步恶化,中国的上榜企业又迟迟无法在云计算的核心环节上实现突破,并且持续进行创新,那么与美企云厂商之间的差距应该会越拉越大,而未来在这份榜单上全部消失也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云计算厂商正在面对一个关乎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