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钟林谈芯 射频芯片赛道本来不卷的,投资人多了也就卷了。 本周,多家媒体报道某芯片上市公司终止射频业务,终止射频业务的何止一家芯片上市公司,从去年开始就逐渐有上市公司终止射频业务,开启清货模式。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做射频芯片的苦只有自己最清楚,虽身逢盛世,但机不逢时。产能紧张的时候,拿不到产能错过机遇,产能释放的时候又遇到市场清仓,不愿意接受低于成本价销售,用资本补贴客户,再一次失去市场。眼看库存清完了,上市公司终止射频业务又再一次清仓出货。 就在昨天,客户打来电话问我们产品多少钱,我问现在用哪一家的,客户说是XXX(就是刚报道终止射频业务那一家)。我说不报价了,价格肯定做不过,客户说后面要有备份,已经找了好几家报价了,我便不再回应。 芯片上市公司终止射频业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2024年开始已有上市公司决定放弃射频业务,这家公司从一开始我便保留看法,还有多位二级市场投资人找我交流,如何看待这家公司做射频前端芯片,我说的很直接,不看好其业务,也许对市值有用,对股民有用,这家上市公司在射频产品线上投入上亿,但股市上应该早已经赚回。也很巧,前几天一个客户跟我们申请样品替换他们家Wi-Fi FEM。 不管什么生意,做的人多了就不是好生意。中国人做生意喜欢扎堆,见不得别人赚钱,都想插上一脚。射频芯片生意也是如此,看着卓胜微赚钱了,很多人便跟随上来。因此,现在大家开始反思,一个生意的门槛在哪里,自己的相对优势在哪里,这个生意有没有未来以及可持续的利润空间。当然,还有少数人仍在想着怎么to VC,怎么to G。 一个芯片公司,做不到垄断或相对垄断,就只能把芯片成本做到极致,把公司运营成本做到极致,在极致中求生存。这些上市公司既做不到相对垄断,也做不到极致,结果只能是退出。 还有上市公司会退出射频业务,从市场竞争来看是早晚的事情,现有产品没有竞争力,未来产品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是跟随做些me too产品。上市公司已经把业务剥离,成为其子公司,自负盈亏,按照其趋势,射频业务迟早会放弃。 射频业务竞争还会进一步加剧,前后至少会有四家上市公司会放弃射频业务。我并不关心这些上市公司,他们对三伍微不构成影响和威胁。我更关心手机PA公司,因为他们都在做Wi-Fi FEM,都在顺带地做Wi-Fi FEM,好像不花钱似的。 我关心手机PA公司,不是因为竞争,而是因为某手机PA公司在客户端攻击和毁谤三伍微,本想写篇文章,邀请该手机PA公司公开打擂,比试一下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又怕市场认为我气量太小,小题大做。 在Wi-Fi FEM市场上,康希通信和三伍微将面临手机PA公司的竞争,对我们两家来说是生死场,对手机PA公司来说是游戏场,做不做都无所谓,本来就是顺带做做,哪像康希通信和三伍微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立足于此,生于斯长于斯。我们都没有退路,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今天,芯片上市公司正在放弃射频业务;明天,大部分手机PA公司也会放弃Wi-Fi FEM业务。术业有专攻得道有先后,有恒志才有恒心,有恒心者则志可成。
|